首页/文章/ 详情

CAD/CAM专业书籍: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朱心雄)

2小时前浏览2

1975年,中国CAD技术开拓者唐荣锡、朱心雄教授等,率先在北航开展CAD技术和算法研究。CAXA创始人雷毅1983年师从朱心雄教授,开始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研究,到1989年发表博士论文《几何造型和NC加工系统的研究》,这篇博士论文的标志性成果CAX系统,就是CAXA CAD/CAM系列软件的原型。

《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是200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心雄。该书从应用角度论述CAD/CAM中的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方法。

内容介绍:

《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的内容包括微分几何基础、扎斯曲面、贝齐埃方法和NURBS方法、散乱点插值曲面、求交和光顺以及在 ZI世纪的 CAD/CAM系统中有望采用的自由型变形、偏微分方程、能量优化和小波技术等新的造型方法。

《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全面地反映了作者25年来在自由曲线曲面造型领域从事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全书共十八章。

第一章至第三章为基础部分;

第四章叙述孔斯构造跨界连续自由曲面的原理;

第五章为贝齐埃方法;

第六章至第十章论述B样条方法的原理与应用,强调B样条基函数的生成、性质及其对曲线曲面形状的影响,详细介绍作者关于 NURBS曲面的研究成果;

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依次论述三角域曲面、散乱点插值曲面、自由型变形、偏微分方程方法以及能量法曲面造型,强调这些方法的原理、算法步骤与适用范围;

第十六章论述小波技术在自由曲线曲面多分辨率表示、光顺及数据压缩方面的应用。最后两章分别论述曲线曲面求交和光顺问题。

《自由曲线曲面造型技术》可供高等学校宇航、汽车、船舶、计算机、机械、模具、地质、气象、医学以及工业造型等领域有关专业作为教材。同时,对从事CAD/CAM/CAE系统开发与应用或对曲面造型有兴趣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

朱心雄,教授、博士导师。1933年生于浙江海宁,1956年研究生毕业原北京航空学院,并留校至今。现任CADDM期刊副主编、工程图学学报编委。曾任国“八五”攻关课题“塑料注射模CAD/CAM/CAE集成系统”专家组副组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组成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成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制造系统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华正模具研究所所长并主持CAX系统的开发。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作访问学者。

来源:山涧果子
航空航天船舶汽车气象模具曲面工程图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12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3文章 14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工业软件算法专家:山东大学教授汪嘉业

一,个人介绍:汪嘉业,生于1937年于上海,籍贯苏州。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山大担承助教、讲师、副教授及教授,从事教学科研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工作直至2002年退休。195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在山东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教研室任教。其间,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学进修空气动力学计算方法;汪嘉业教授1965年前从事的学术方向为解偏微分方程差分方法。1963年至1965年在吉林大学进修,在李岳生教授指导下,学习空气动力学问题的解法。和齐东旭教授在同一讨论班共事两年。1970年至1971年在青岛红星船厂做船体数字放样工作,开始涉及自由曲线曲面构造及光顺的领域。1972年至1979年根据学校的安排,开始计算机硬件学习和研制,从事逻辑设计工作,参与了山东大学于1973年研制成的十万次小规模集成电路通用计算机的研制。1979年至1981年由国家派住英国作为访问学者访问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接受Robin Forest教授的指导,从事CAD、自由曲线曲面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学习和研究,在那里开始学习计算几何,同学有汪国昭、彭群生教授。82年高校计算几何协作组成员(苏步青、唐荣锡、梁友栋、刘鼎元、金通洸、汪嘉业、孙家旭、齐东旭);1982年至1990年任山东大学计算机第一任系主任1991年至1997年在南洋理工大学Gintic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2005年至今,在山东财经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香港大学担任访问教授,任Multi Science System Pte. Ltd.顾问。2012年,获得中国计算机图形学贡献奖(Chinagraph’2012) 科研项目:2000-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计算几何的若干问题。2000-2005:Smart paper 项目来自Multi Science System Pte. Ltd。出版书籍:计算机语言及算法(1986)。唐荣锡,汪嘉业,彭群生,汪国昭等编著,计算机图形学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计算几何及应用,2011年9月。在国际或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了学术论文约六十余篇汪嘉业教授的研究方向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几何辅助设计及计算几何。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和同行合作出版书两部--《计算机图形学教程》及《计算几何及应用》。研究的课题包括用代数方法对参曲线分类、自由曲线曲面构造、对三维点集作不可被平面分割的最少连线、椭球相交的代数条件、点云的分段、Voronoi图和Delaunay三角形分割的构造及估计、局部Delaunay三角形分割及三角形网格构造、图像压缩、图像插值、线段可见性及用最少圆分划两类不同点的近似算法。汪嘉业教授目前担任《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委,曾经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及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1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人机交互与虚拟现实研究中心前身为创建于1981年的CAD教研室,创始人为汪嘉业教授。在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心人员队伍不断扩大,研究重 点从早期的CAD与图形学,拓展到目前的人机交互与图形学理论及方法、媒体计算、虚拟现实与虚拟样机技术、网格计算、制造业信息化等领域。二.DJL-1计算机磁心存储器部件(1973年)1972年,在郑玉林、汪嘉业先生的领导下,山东大学研制成功了DJL-1计算机,并于1973年投入运行,其综合性能居当时全国第三位。1978年。DJL-I计算机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汪嘉业先生负责DJI-1计算机运算控制部分的设计。该计算机平均每秒钟执行10万条指令,每条指令用22位,二进制表示.内存容量32K,每个数用44位二进制表示,占有两个相邻内存单元。磁心存储器是早期计算机的贮存元件,该磁心存储器板由32X64X2个磁心颗粒组成,共512字节,完全由手工制成,当时穿制该磁芯存储器的人员有许风丽、李丛丽、刘宏等老师,该磁心存储器是DJL-1计算机唯一保留的器件,十分少见,非常珍贵。实物由计算机博物馆保存。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