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给精密制造装上“天眼”—自主可控精密技术及器件:通用技术国测纳米时栅

2小时前浏览3

一.官方介绍: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理工大学联手打造,致力于精密技术及器件自主可控研究,积极服务高端装备重大需求。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4月,坐落于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公司面向国家高端装备领域的重大需求,围绕原创纳米时栅技术打造“科学装置+国家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三合一平台,构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的创新链条,着力突破高精度高可靠性位移测量领域核心技术,同时以纳米时栅技术为核心竞争力,发展测量、驱动和控制一体化技术,研发“纳米时栅+”关键功能部件和智能装备。

   纳米时栅产品于2021年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2022年作为“中国精度”代表之一入选《坐标中国》主题宣传活动。

  2024年10月30日,通用技术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RA系列圆时栅位移传感器,成功通过德国SIEMENS(西门子)DRIVE-CLiQ专用协议认证。

应用场景:

1.1量具量仪

随着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等不断发展,零部件呈现形貌复杂化、尺寸非标化、体积极端化等演变趋势。因此,对于现代量具量仪设备,不仅需要其测量性能出色,更提出了设备集成度高、灵活性好、适应性强等新要求。

时栅位移传感器以其高精度、高分辨率、高重复性等性能优势,为高端量具量仪赋能增效,可通过配合采集分析软件实现直线。

角度

1.2高端数控机床

数控机床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具有精度高、柔性好、工作高效化、功能复合化、控制智能化等特点,是机床现代化发展的主流方向。

位移传感器是数控机床的的关键核心功能部件,通过在移动轴上增设高精度时栅位移传感器,实时跟踪和观察走刀误差,利用位置反馈进行全闭环控制,以实现高精度、高效率、高质量的零件加工,进一步提升数控机床加工性能。

1.3电机及电机模组

电机及电机模组是自动化生产、检测、装配设备的关键功能部件,随着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电机及电机模组等设备控制精度和动态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相关应用中,将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接入控制系统,使得设备本身在开环控制状态下具备一定的定位精度,从而实现更精确、更快速、更稳定的转角或位置控制,满足终端用户快速定位和稳定运行等核心需求。

二.纳米时栅技术简介

时间量是人类目前测量精度最高的物理量,比空间高六个数量级。国际单位制中“米”是用时间来定义,最高长度基准溯源到时间。

1996年彭东林教授提出“通过构建一种高匀速的运动作为参考系,利用时间上的时刻比较来实现位移测量”,形成了“利用时间脉冲构成空间位移测量基准”的原创学术思想和“时栅传感”重大技术发明。

注释:彭东林简介博士,重庆理工大学教授,重庆市“两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从事机电一体化、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和智能传感器领域研究。主持的“时栅位移传感器研究”获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均排名第一)。出版《时栅位移传感器与新型机床动态检测系统》、《时栅传感技术与超精密蜗轮副》两部专著,承担《齿轮手册》关于机床传动误差章节的撰写,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完成国家“863”项目、科技部重大仪器专项、国防科工委“军品配套”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等项目多项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包含1项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1项仪器专款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从1996年~2010年这十几年时间,开展了原创性工作——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研制开发,并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2010年时栅获中国专利金奖、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目前一方面与央企中国通用集团、上市公司大族激光等合办公司向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传感器和测试仪器两项自主核心关键技术,回头进一步深化机床误差动态检测和精度提高研究工作。


通俗来讲,就是在两个坐标系上相互观察对方,一方的位置之差(位移)表现为另一方观察到的时间之差。

刘小康教授及其团队不断对时栅传感技术进行创新迭代,于2010年提出了利用正交变化电场构建一种等效空间域运动作为运动参考系的纳米时栅传感技术,通过简化和优化时间基准的传递过程,科学缩短时间基准传递链的长度,提高运动参考系的匀速性,进而提高测量精度,逐步实现从毫米到微米再到纳米精度的跨越。

时栅与Heidenhain光栅的主要参数性能比较



LAU封闭绝对式直线时栅系列介绍


LIN紧凑增量式直线时栅系列介绍


三.短评

   2024年了,本质上,国内光栅和导轨技术都已经接近成熟了。

  空间长度和时间长度,不匹配。就会导致非常大的误差。时间长度怎么测定的呢?光学测绘。这就是高科技机床真正的核心技术。

  国产光栅尺进步挺大,挺开心的一件事。。。

   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精准的光学测绘,就无法做到准确的时间刻度和空间刻度。这样的误差反复叠加,与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无法做到精准耦合,我们的机床光栅尺就无法做到准确判定和准确预判运动控制。

   为何美国要打冷战。因为他们比前苏联提前知道这个核心。也知道无法阻止前苏联终究会知道这个秘密。所以提前计划,通过冷战搞垮前苏联的人才经济科技等相关体系。这样就能让其他国家无法提前进行科技铺垫。前苏联属于重工业。而精密仪器制造,恰恰是材料学和光学物理学的综合性科技实力。这样,等俄罗斯反应过来,已经进入21世纪了。大势已定。因为美国标准已经铺开全球。

   那怎么办?那中国怎么办?怎么突破这个技术壁垒!唯一的办法,就是制造出中国更高精度的光学仪器,发展航天科技,推动整个国家光学物理学的进步,制定自己的时钟标准。理论我们都懂,过程我们也知道。但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就是这个标准具体用什么来判定的问题。一秒的万分之一,我们无法进行量化!一米的百万分之一,我们无法量化!无法量化,就无法定制标准!所以说,计算机整个体系,最终还是要回归标准的制定和精度的量化标准上来!这种量化,不是我们在草稿纸上,计算出来而已!而是要从草稿纸上变成具体的实物!变成可以测量的东西,能够通过仪器感觉到的东西,变成具体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你我都知道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一分钟60秒。问题是我们谁能足够准确精密的把这一秒进行量化成我们能够控制的标准?然后还要把这一秒分成一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千万乃至亿万分之一!这就关系到精度的积累问题!为什么我们手机联网到GPS后,全国统一时间刻度!问题是,这样的时间刻度标准,掌握在欧美手中。他们可以把一秒设置成0.9999秒,也能设置成1.000001秒。这样,我们的高精尖仪器设备就永远无法做到与欧美抗衡。

  当我国的射电望远镜和空间站时钟,都能做到千分之一光年和几亿年误差近乎于零。欧美就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时间和空间的制定能力!后来我们又有能力制定时间和空间的标准!欧美也知道,芯片领域的秘密已经向中国人打开了!

  一个国家,只有重工业,没有轻工业,电学无法快速发展。只有轻工业没有重工业,材料学无法快速进步。当我们有了重工业轻工业,就必然会研究物理学化学光学,乃至更深奥的宇宙空间理论和电磁理论。而这些恰恰就是现代计算机发展的主要组成。

   欧美知道已经无法阻止中国向计算机领域下手了!因为他们计算出来,计算机要发展,至少需要8-10亿人口的工业体量才能做到。所以,他们又扶植植人,向我们输出所谓的精英理论。并且,我们国内的一些心思不够纯粹的人,也相信这一套鬼迷日眼的渣渣说法。

   国产自主光栅技术,国产机床及精密仪器的血管,助力中国制造。。。

来源:山涧果子
化学光学通用航天芯片电场理论电机化机材料传动控制数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5-02-24
最近编辑:2小时前
山涧果子
大专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06粉丝 58文章 151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国产光栅尺,最高分辨率10nm,可堪大用。。。

光栅尺,高精度线性测量产品,通过读取光栅尺上的刻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光栅是一种机电设备,可产生与线性导轨的线性位移或输入轴的角度位置成正比的电子信号输出。开放式光栅暴露在外,无整体外壳。开放式光栅的优点包括有效消除反向间隙、轴扭曲(扭转)和其他机械滞后误差。一套开放式圆光栅系统由一个位置测量读数头和一个刻在圆环柱面或码盘表面的精确栅尺组成。读数头通过光学感测栅尺上间隔均匀的刻线来测量位置,并将位置数据以模拟或数字信号的形式输出。随后,信号通过数显表 (DRO) 或运动控制器转换为位置读数。2024年了,本质上,国内光栅和导轨技术都已经接近成熟了。目前国产光栅尺分辨率最高的两家企业:通用技术国测时栅和大连榕树光学开放式光栅尺是指光栅尺的读头和刻度之间没有物理障碍,读头可以直接读取刻度。开放式光栅提供可靠、高性能的直线、旋转和圆弧位置测量。我们的增量式光栅适合用于需要即时、精确相对位置的运动系统。常见品牌:国测时栅、Lamotion(大连榕树光学)、Renishaw(雷尼绍)、Heidenhain(海德汉)封闭式光栅尺是将编码器的电子元器件和光学组件容纳在与读数头本体相连的密封装置内,并通过一个密封壳体进一步保护密封的光学系统与栅尺。封闭式光栅采用非常坚固的设计,非常适合机床等恶劣的工业环境。非接触式设计提高了重复精度并减少了磨损。优异的密封性可以更好地抵御液体和固体碎屑污染。常见品牌:国测时栅、Renishaw(雷尼绍)、Heidenhain(海德汉)、FAGOR(发格)、Mitutoyo(三丰) 一.雷尼绍光栅尺(最高分辨率0.001um)1.1 TONiC™ UHV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TLC20直线栅尺TONiC UHV是雷尼绍推出的紧凑型非接触式光栅系统,适合超高真空应用,运动控制性能优异。TONiC的速度可达10 m/s,与Ti接口配套使用时,在直线和旋转应用中的分辨率均达到1 nm。RTLC20是一款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其具有20 µm栅距和用户可选择的IN-TRAC参考零位。精度达±5 µm/m,长度最大可达10米(可根据要求提供10米以上长度)。1.2 TONiC™ UHV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KLC20-S直线栅尺RKLC20-S是一款细窄、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具有20 µm栅距的增量式刻线和用户可选择的IN-TRAC参考零位。精度达±5 µm/m,长度最大可达20米(可根据要求提供20 m以上长度)。1.3 TONiC™ UHV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ELM20直线栅尺RELM20是用ZeroMet™(一种低膨胀镍/铁合金)制造的直线硬栅尺,栅距为20 µm。它可与精细栅距的玻璃栅尺媲美,在1.5 m长度内的总体精度(包括斜率误差和线性误差)优于±1 µm。ZeroMet在20 °C时的热膨胀系数为0.75 ±0.35 µm/m/°C。1.4 TONiC™ UHV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SLM20直线栅尺RSLM20是一种栅距为20 µm的不锈钢直线硬栅尺,其具有多种IN-TRAC光学参考零位,包括供客户选择的固定间距参考零位,以及位于栅尺中央或者端部的单个参考零位。它可与精细栅距的玻璃栅尺媲美,在5 m长度内的总体精度(包括斜率误差和线性误差)优于±4 µm。它可以方便地成卷存放,一旦展开,就可以像直线栅尺一样使用。1.5 QUANTiC™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TLC40直线栅尺RTLC40是一款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其具有40 µm栅距的增量式刻线和用户可选择的IN-TRAC参考零位。有两种精度可供选择:标准精度规格±15 µm/m以及高精度规格±5 µm/m。1.6 QUANTiC™增量式光栅系统配用RKLC40-S直线和圆弧栅尺RKLC40-S是一款细窄、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具有40 µm栅距的增量式刻线和用户可选择的IN-TRAC参考零位。有两种精度可供选择:标准精度规格±15 µm/m以及高精度规格±5 µm/m。栅尺长度最长可达20米(可根据要求提供20 m以上长度)。将RKLC40-S栅尺末端牢固地固定到基体上之后,栅尺可随机器基体一同伸缩,从而实现优异的测量性能。1.7RESOLUTE™绝对式光栅系统配用RTLA30直线栅尺RESOLUTE是真正意义的绝对式、精细栅距光栅系统。它具有极强的抗污能力,其超凡的技术指标更是位置反馈领域的一大新突破。它是世界上第一款绝对式光栅,能够在100 m/s的转速下达到1 nm分辨率。RTLA30是一种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具有30 µm栅距的绝对式栅尺编码。精度达±5 µm/m,长度可达21米。有两种安装选项可供选择,均具有独立热膨胀系数和钢带栅尺的便利性。1.9RESOLUTE™ UHV绝对式光栅系统配用RTLA30直线栅尺RESOLUTE UHV为超高真空应用提供绝对式光栅技术,帮助客户提高测量效率,降低损坏风险,并增强可靠性。RESOLUTE的性能优于其他所有为UHV环境设计的绝对式光栅。RESOLUTE分辨率达到1 nm,速度达到100 m/s,其超凡的技术指标是光栅技术的一大新突破!RTLA30是一种轻薄小巧的不锈钢钢带栅尺,具有30 µm栅距的绝对式栅尺编码。精度达±5 µm/m,长度可达21米。有两种安装选项可供选择,均具有独立热膨胀系数和钢带栅尺的便利性。RTLA30能够与革命性创新的FASTRACK™栅尺导轨系统结合使用。该系统可快速轻松地安装导轨,而无需固定孔。移除一次性垫片,然后将钢带栅尺送入导轨。二.三丰光栅尺(最高分辨率0.001um)目前世界最高精度三坐标,三丰LEGEX 9106,使用自己的光栅尺。超高精度:长度测量误差(MPP-310Q):E0,MPE=0.23+0.7L/1000(μm)三.通用技术国测时栅(最高分辨率0.01um) 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由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与重庆理工大学联手打造,致力于精密技术及器件自主可控研究,积极服务高端装备重大需求。LAU封闭绝对式直线时栅是⼀种带有封闭外壳且具有绝对定位能力的直线位移传感器,适用于0℃~50℃的工作环境,能有效防护碎屑、灰尘和切削液,具有环境适应性强、测量精度高、绝对测量等特点。适用于高端数控机床、精密仪器、半导体制造、自动化生产等设备。测量精度高:测量精度有士2.5μm、土5μm两种规格,且具有绝对定位能力;防护效果好:栅尺由铝合金制的外壳多方位包裹,能有效避免碎屑、灰尘和切削液进入;安装便捷:安装辅件已将栅尺与读数头部件之间相对位置关系初步调整正确,只需将栅尺基体与机床导轨找正后,分别固定栅尺部件和读数头部件后再微调即可,安装便捷;多种通信协议兼容:支持BISS-C、SSI、RS485通信协议。四.大连榕树光学(最高分辨率0.02um)榕树光学产品规格,目前国产最全,最高分辨率20nm(0.02um)榕树光栅产品四.杂谈 很多人分不清国产和国外光栅尺,区别有多大。 国产光栅尺进步挺大,挺开心的一件事。。。 目前精密仪器,使用国产光栅尺不是太多。国产光栅尺可以布局,提供一站式服务,价格便宜些。10nm(0.01um)完全可以满足机床和精密仪器的使用。。。 如果我们无法做到精准的光学测绘,就无法做到准确的时间刻度和空间刻度。这样的误差反复叠加,与处理器的时钟频率无法做到精准耦合,我们的机床光栅尺就无法做到准确判定和准确预判运动控制。时栅尺和光栅尺的标准量化,就相当于两个齿轮形成一个齿轮组。这就必须进行体系性的量化和标准制定。运动控制和反馈,以及数据实时辨识,需要量化!细分再细分,量化再量化,耦合再耦合。这需要把时栅尺和光栅尺的两种计算方法进行互相辩证,进行体系性的融合。才能做到预处理到递增预处理。打个比方,时栅尺和光栅尺,就像一堆夫妻。有的夫妻,只要能够结婚生子组建家庭即可,往后的生活磨合慢慢来。有的夫妻,是人生过程中的战友关系,需要互相精准配合,结婚生子,组建家庭,生活磨合,只是公约数,夫妻间的配合会更紧密严谨精准高效。我们现在,使用光栅尺和时栅尺,只能做到某一个层面的数据解析。还没有更加深入,就必须突破一个极限,可能是精度极限,也可能是数据反馈极限,也可能是工艺极限,也可能是材料极限,也可能是算法极限。或许,我们的处理器芯片光刻技术,就需要使用到时栅尺和光栅尺的某些制造工艺上,和算法突破上。这就需要一个宏观再宏观,微观再微观,精密再精密,系统再系统的一个过程。不断提升在这个方面的认知深度广度的问题。来源:山涧果子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