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Dispersion and explosion field tests for 40 MPa pressurized hydrogen》
随着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氢作为一种潜在的清洁能源载体受到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加氢站的建设和安全运营是实现氢能广泛应用的关键环节。
为了实现氢气的高效存储和快速加注,加氢站计划采用高达40MPa的高压储存氢气。然而,高压氢气的处理涉及到一系列安全问题,如泄漏、扩散和爆炸等。因此,对高压氢气的安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获取相关数据,对于重新评估和制定加氢站相关标准,确保燃料电池在未来氢能社会中的安全应用和普及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扩散实验
实验装置
实验在三菱重工的田代测试设施展开。氢气被加压并储存在五个高压不锈钢圆筒中,每个圆筒的容量为50L。气体释放由设置在释放喷嘴前的气体驱动阀控制,同时配备PC用于系统控制和数据采集。
为了补偿气瓶和喷嘴之间的压力降,气瓶内氢气的初始压力设置为约60MPa,以确保在释放喷嘴的驻点处达到40MPa。
测量装置
由于传统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慢,难以测量分散氢气气体浓度的精确变化,因此开发了一种新的测量装置CFMD。
CFMD由10个由New Cosmos Electric Company生产的热导率型(KD - 3A)气体传感器组成。通过有序切换连接到每个传感器的气流通道,每隔1秒将采样气体引入传感器,并且采样气体在传感器内停留10秒内,从而减少了传感器响应慢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通过同时测量甲烷气体浓度对CFMD进行验证,结果表明CFMD测量值与高响应火焰电离探测器HFR - 400的测量值吻合良好,可用于测量氢气浓度的实时变化。
图1 测量氢气浓度波动的CFMD系统示意图。
图2 CFMD的外部视图,其中配备了10个常规浓度传感器。
图3 通过同时测量甲烷气体浓度与高响应火焰电离探测器HFR-400进行的CFMD验证测试程序。
图4。CFMD与高响应火焰电离探测器HFR-400的浓度波动测量值的比较。
图5 CFMD与常规氢气气体传感器响应时间的比较。
2. 爆炸实验
实验装置和方法
测量多个参数,包括压力(使用压电式和麦克风式传感器)、辐射热、离子电流(用于检测火焰前沿)以及成像(包括400f/s高速视频、50f/s普通视频和50f/s UV视频)。
点火采用电火花(每次放电能量约为20mJ),沿分散轴在距喷嘴0.5 - 7.5m且距地面1m处进行。为了确保压力波测量的准确性,使用了特定的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并通过LAN电缆将数据记录仪与约300m外的控制掩体连接。
实验参数
泄漏开口直径d:0.5 - 10mm,影响氢气泄漏的流量和扩散范围。
从泄漏开始到火花点火的时间t:0.5 - 5.5s,研究不同点火时间对爆炸特性的影响。
罐容量和初始压力:25 - 100 Nm³,为10 - 40MPa,考虑不同罐容量和初始压力下氢气泄漏和爆炸的情况。
点火位置:距离泄漏喷嘴到火花塞的距离为0.5 - 7.5m,研究不同点火位置对爆炸效果的影响。
图6 CFMD和常规气体传感器测量氢浓度轮廓的时间史。
图7 氢气爆炸实验用仪表和传感器的布置。
1. 扩散实验结果
在大气平静(平均风向为WNW,风速为0.2m/s)的条件下,将250L、40MPa的氢气从10mm直径喷嘴释放到大气中。
使用15个CFMD测量装置测量垂直横截面沿射流轴方向的浓度分布。在泄漏后,氢气在高压下喷射具有较高动量,在距下风向$x < 8m$的区域内,射流可能会干扰测量设备,无法进行测量。
泄漏1s后,气体前沿扩散范围逐渐变小,但高浓度区域(>10%)延伸超过10m,并在泄漏后5s内保持这一状态。这些结果为确定点火器位置和点火时间提供了依据。
2. 爆炸实验结果
爆炸特性和机制
压力波形和火焰传播
典型压力波形显示,压力波上升极快,在t=2s时,距点火点3.9m处的超压大于20kPa。点火后出现低压波,对应氢气的后燃。
图8 距离点火点3.9 m处的典型压力波(P0 = 40 MPa,d = 10 mm,tign = 2 s)。
通过离子电流测量得到火焰传播速度沿氢气射流增加,加速期很短,在特定条件下最大火焰传播速度约为978m/s。
影响爆炸威力的因素
随着泄漏后点火时间的提前,最大超压趋于增大,在$t_{ign}=0.85s$时达到最大。这表明泄漏速度(湍流能量)对爆炸性的影响大于泄漏总量或预混气体积。将实验中的最大爆炸功率与典型标准固体炸药相比,等效重量估计为TNT = 5kg(基于峰值超压),但爆炸威力在不同方向上可能有较大差异。
图9。点火延迟(tign)对峰值超压的影响(P0 = 40 MPa,d = 10 mm,Xign = 4 m)。
图10 从高速视频图像中追踪到领先火焰锋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条件与图8相同)
图11 火焰前部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实验条件同图8)
泄漏开口直径的影响
当喷嘴停滞点压力保持在40MPa时,喷嘴直径越小,流量越小。在d = 5mm及以下时,流量与喷嘴横截面积成正比。不同直径下流量和最大超压之间存在一定比例关系,表明在40MPa下,流量和最大超压基本成正比。
图12。漏氢率随时间的变化(初始储存量= 100 N m3,d = 10 mm)。
数值模拟结果
对可压缩流体的守恒公式进行数值计算,采用$k - E$模型考虑湍流流动,并反映化学反应用于计算火焰表面的燃烧速度。
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在压力上升特性、最大值以及距离和最大超压的关系等方面吻合较好。这表明火焰传播速度超过900m/s以及产生的强烈压力波可以通过流体动力学过程来解释。
图13。喷嘴直径(d)对峰值超压的影响(P0=40 MPa,泄漏率随时间恒定)。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40MPa高压氢气的扩散和爆炸进行现场测试,提出了用于测量氢气浓度波动的装置,并验证了其测量精度。
图14。实验得到的峰值超压与泄漏率之间的关系。
在爆炸实验中,改变点火延迟时间、初始氢气压力和开口直径等参数,获得了爆炸压力数据。结果表明爆炸强烈依赖于高压泄漏产生的湍流。
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高压氢气的压力波形,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定量评估加氢站的风险,分析事故发生的机制、序列及其频率,从而为考虑安全措施提供依据,降低处理高压氢气设施的风险。
图15。实验压力波形与计算压力波形(P0 = 40 MPa,d = 10 mm,tign = 5 s,x = 6 m)的比较。
本研究为加氢站的安全设计和标准制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通过实验和模拟深入了解了高压氢气的扩散和爆炸特性,为未来氢能的安全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氢气在不同条件下的安全特性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图16 实验超压与计算超压(P0 = 40 MPa,d = 10 mm,tign = 5 s)的比较
图17 实际规模800 N m3储氢量的计算(P0 = 40 MPa,d = 10 mm,tign:计算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