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西交大卢秉恒院士、李涤尘教授顶刊丨功能驱动的宏-微结构一体化增材制造

1月前浏览949


           
         

         

         

         

研究现状:功能驱动的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是科学家与工程师长期以来孜孜不倦追求的理想目标,增材制造技术提供了一个基于点、线、面、体的逐层叠加成形制造新方法,为实现传统减材/等材制造无法解决的宏微结构一体化制造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30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基于功能驱动的宏微结构一体化增材制造的学术思想,针对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等多种材料类型,创新工艺装备,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超材料结构、植入物、高性能金属构件等功能结构制造的创新应用。

研究难点或瓶颈:目前面临的困难在于增材制造技术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释放,从共性层面如何实现设计与制造的融合,现有设计方法应用增材制造技术会遇到许多挑战,必须从设计源头上发展多功能一体化的设计制造体系,才能使得增材制造获得最高应用价值。

           
展望(发展趋势):面向未来发展方面,需要进一步推动功能结构一体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创新研究与应用探索,重点推进微尺度3D打印与电子信息领域的融合,3D打印与催化/电池等新能源领域的学科交叉,生物医疗领域的类生命器官3D打印等,为未来的前沿领域发展拓展新空间。同时,需突破设计与制造技术的高度融合,实现产品价值链条驱动的多功能结构设计过程的智能化,开发具有在线监测与闭环控制等功能的增材制造装备智能运维系统,实现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结构设计与制造一体化;未来3D打印技术将进一步推动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深度交叉,实现多功能结构融合设计与制造。
           
           
           
           
           
           
           
           
           
           
           
           
           
           

关注我们, 万物皆可3D打印

Xiaoyong Tian, Dichen Li, Qin Lian, Ling Wang, Zhongliang Lu, Ke Huang, Fu Wang, Qingxuan Liang, Hang Zhang, Zijie Meng, Jiankang He, Changning Sun, Tengfei Liu, Chunbao Huo, Lingling Wu, Bingheng Lu, Additive Manufacturing of Integrated Micro/Macro Structures Driven by Diversified Functions– 30 years of Development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Additive Manufacturing Frontiers, Volume 3, Issue 2, 2024, 200140.            

https://doi.org/10.1016/j.amf.2024.200140.


来源:增材制造硕博联盟

ACTAdditive复合材料化学航空航天电子增材新能源UM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18
最近编辑:1月前
增材制造博硕联盟
硕士 聚焦增材制造科研与工程应用,致...
获赞 125粉丝 71文章 53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中外六校联合顶刊丨增材制造超强纳米孪生钛合金,抗拉强度达1611MPa

增材制造 Additive Manufacturing (俗称3D打印) 技术设计自由度,几乎可以制造任何复杂几何形状的零件,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学和能源领域正在引领着金属零部件制造的新时代。目前,钛合金是航空工业中使用最多的 3D 打印金属材料。钛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能源领域,通常需要复杂的铸造和热机加工,以获得承载应用所需的高强度。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增材制造中心黄爱军教授、朱玉满高级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团队联合上海理工大学、中科院金属所、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以及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利用 3D 打印技术实现了现有商用钛合金(BetaC合金,国内牌号TB9)力学性能的大幅提升,使其具有现有所有 3D 打印金属中最高的比强度。这项研究工作揭示了增材制造可以利用热循环和快速凝固,进而制造超强和热稳定的钛合金,这些皆可以直接呈现在其服役之中,对3D打印领域来说意义是巨大的。 (a)当前研究中使用的 Beta-C 粉末的 SEM 图像 (b) 粉末粒径分布 (c) 用于拉伸测试和微观结构表征的3D打印 Beta-C 部件 研究人员利用 3D 打印工艺独特的热循环和快速凝固特点,在材料中形成致密、稳定和多重内部孪晶的独特纳米沉淀微观组织结构,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拉伸强度。虽然现有工作已经证明在纯金属中实现高密度的纳米孪晶活纳米沉淀相可以获得异常高的强度和足够的延展性,但这种具有致密内部孪晶的纳米沉淀相在现有商用合金中的研究还是首次报道。关注公众 号: 增材制造硕博联盟,免费获取海量增材资料,聚焦增材制造研究与工程应用!该研究最大的亮点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现有商业钛合金沉淀强化方法,可直接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形状的部件,并可能应用于目前还无法实现的3D打印承载结构件制造,拓宽现有商用3D 打印钛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并避免了航空航天领域对新型合金的昂贵、耗时长的认证和研究过程。相关研究成果以题 “Ultrastrong Nano-twinned Titanium Alloys through Additive Manufacturing” 发表在《Nature materials》上。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为蒙纳士大学黄爱军教授、朱玉满博士和上海理工大学王皞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为蒙纳士大学朱玉满博士、张坤博士和中科院金属所的孟智超博士研究生,中科院金属所的杨锐教授和上海理工大学张恺副教授为共同作者。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使用常用的激光粉床3D打印技术,制备了一种商业钛合金 (Beta-C)。对打印试样进行了两种不同温度的直接时效热处理。下图为拉伸应力应变曲线,显示经过 480°C 和 520°C 热处理的样品具出人意料的高强度。经过 480°C 后热处理后,极限强度达到了 1611 MPa 并保持了 5.4% 的均匀伸长率。这种强度高于迄今为止报道的所有3D打印钛合金、钢、铝合金以及镍基高温合金,如下图所示。此外,这种合金的强度和延展性可以通过调整热处理方案来调控,从而满足特定应用需求。基于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和后热处理制备的商业β-C钛合金的拉伸力学性能 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成品和后热处理β-C钛合金的微观结构这种优异的材料性能,可归因于不寻常的、致密、稳定和内部孪生的纳米析出,这在传统加工的钛合金中,是很少见的。这些纳米孪晶析出,源自于螺旋特征主导的高密度位错,并因增材制造工艺形成。 经激光粉末床熔合LPBF制备并后热处理(480°C/6h),钛合金微观结构的纳米孪晶α析出 密集螺位错周围纳米孪晶析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该项研究成果,为制备独特微观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结构材料奠定了坚实基础。文献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2-01359-2 doi.org/10.1038/s41563-022-01359-2 来源:增材制造硕博联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