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我所理解的氢燃料电池(第四章:质子交换膜-上)

6天前浏览10

4-1 三相界面和水合质子

三相界面是指由三个不同相(气-液-固)共同接触并形成的界面区域。在燃料电池中,三相界面是电极(催化剂)、电解质(质子交换膜)、燃料(反应气)之间的界面。燃料电池的三相界面从宏观来看其实是两相(三物质)界面,并没有液相存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叫三相界面呢?

这就要从质子交换膜的导电原理来解释了,质子(氢离子)是以水合质子H+(xH2O)的形式存在,当质子交换膜中的水化离子簇彼此连接时,膜才会传导质子。可以简单理解为质子交换膜需要水才能导电,此时电解质为液相;没有水的质子交换膜就是不导电的固体,此时电解质为固相。

由此可知,质子交换膜的质子导电率跟水有很大的关系,几乎与水含量呈线性关系。如果含水量较少,膜的电阻就增加,高电流密度的工况下,会产生很大的欧姆损耗,并且含水量少也会导致催化层的活性降低,严重脱水会导致膜的破裂;如果含水量较多,会造成局部阻塞,到达催化层反应区的反应气体量减少,浓差极化增加,并且使反应气体分布不均匀。  

总结下来就是质子交换膜中的水需要达到平衡状态,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关于燃料电池的水管理,在以后的章节详细陈述。  

另外,水的液相与气相是由温度决定的,当温度过高时,水就以气相存在,那么质子就很难形成水合质子,质子交换膜就很难导电,这就是为什么氢燃料电池是低温燃料电池了,是因为要保持水以液相存在,保持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  

4-2 质子交换膜的微观结构  

全氟磺酸膜是目前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主要由电中性的半结晶聚合物主链(聚四氟乙烯,PTFE)和具有侧向离子基团的侧链(聚磺酰氟乙烯基醚)构成,主链构成了疏水性的骨架,使膜具有了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侧链上的酸性基团,即能提供游离的质子,又能吸引水分子,体现了亲水性,使膜具有了导电性。  

由质子交换膜的组成即其作用可知,疏水性和亲水性是相矛盾的,所以膜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也是矛盾的,即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优解,只能寻求一个平衡解。此时就可以引入两个概念,离子交换当量(EW)和离子交换容量(IEC),此二者互为倒数关系,EW代表了膜的机械性,IEC代表了膜的离子交换能力,即膜的导电性。  

4-3 膜态水  

氢燃料电池的反应物是水,由于氢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是低温---80℃左右,未达到水的气液两相的相变温度,所以在氢燃料电池内部存在水的气液两相并存区域。  

另外,电池工作时会释放热量,导致不同区域的温度也存在差别。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变化,水在气液两相之间发生转换,当局部水蒸气未饱和时,液态水将蒸发为水蒸气;当局部水蒸气浓度高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时,水蒸气将凝结为液态水。  

质子交换膜具有吸水功能,作为区分,将膜内的水定义为与液态水和水蒸气不同的第三种状态,即膜态水。因此水在氢燃料电池内有三种状态:液态水、水蒸气、膜态水。液态水和水蒸气主要位于电池气体扩散层和流道内,膜态水指在质子交换膜中酸性基团结合的水分。  

4-4 水的吸附  

质子交换膜吸收的水,分为液态水和水蒸气,实验表明在膜吸收水分的过程中,吸收液态水和吸收水蒸气的速率并不相同,吸收液态水的速率更高一些。这是因为质子交换膜在吸收液态水后,质子交换膜的亲水性会增强,使得更多的液态水被质子交换膜所吸收;而当质子交换膜从水蒸气中吸收水,一般需要经过水蒸气在质子交换膜疏水性表面凝结,随后液态水被质子交换膜吸收的过程,从而导致吸收速率低于吸收液态水的速率。  

4-5 质子的传递机理 

图4-1 质子的两种运输方式  

a.传统观点  

质子在膜内的传输方式为“运载机理”(Vehicle Mechanism),质子与载体(膜态水)相结合形成水合氢离子,在一定的浓度梯度下进行扩散作用,传输过程中的质子净传递量为质子传导量。  

可以简单理解为膜态水连通了亲水区域,形成一条水道,这条水道是连续的,在浓度的作用下,质子可以从阳极传递到阴极。  

b.新研究观点  

质子在膜内的传输方式为“结构扩散”(Grotthuss Mechanism),质子通过不断地更换氢键在载体(酸性基团和膜态水)之间连续运动,发生跳跃式传输,此时过程中载体并不发生位置改变,改变的是质子位置。  

可以简单理解为酸性基团与膜态水结合成载体,但是载体之间并不相连,不是连续的通道,质子从一个载体上跳到另一个载体上,涉及到氢键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即水合质子的新旧转变。

持续更新中...

来源:闲村野夫
化学燃料电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12
最近编辑:6天前
闲村野夫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获赞 9粉丝 0文章 3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原来氢气也可以嘎嘣脆

前几天,一个会议中,在嘈杂的讨论声中,我听到了一个词---“氢脆”,我这好奇心陡然升起,于是乎,就去查找资料...先从“氢脆”是啥玩意入手氢脆:高温、高压下分子氢部分分解成原子氢,或是氢气在湿的腐蚀性气体中经过电化学反应而生成氢原子,氢原子渗透到钢里,使钢材晶粒间的原子结合力降低,造成钢材的延伸率、断面收缩率降低、强度变化。从大学到工作,从来没对高温高压有啥非分之想,但这次我就去查了一下到底多少值才算是高温高压,查阅资料众说纷纭,我觉得比较靠谱的回答是:高温高压的界定标准是根据具体应用领域和特定需求而定的。在不同行业中,高温高压的定义可能会有所不同。在实验室和科研领域,高温通常指的是超过1000℃,高压可能达到几百MPa以上。而在工业应用中,高温一般指的是超过300℃,高压一般在数十MPa到数百MPa之间。在这个地方要说一下我的个人理解,氢脆定义里说的高温高压指的是氢气分解成原子氢的条件,并不代表氢脆发生的条件。查氢脆的时候,也查到了它的近亲---氢蚀氢蚀:钢材长期与高温、高压氢气接触,氢原子或氢分子通过晶格和晶间向内扩散,这些氢和钢中的碳化物化学反应生成甲烷(Fe3C+2H2——3Fe+CH4),产生钢材的内部脱碳,甲烷气体不能从钢中扩散出去而积聚在晶间形成局部高压,造成应力集中,晶间变宽,致使微小裂纹或起泡。开始很小,随着时间加长,无数裂纹相连,使钢材的强度和韧性下降,失去原有的塑性而变脆。发生氢蚀的高温和高压一般是超过300℃和30MPa高温氢腐蚀与氢脆腐蚀的共同点是:都是在氢分压达到一定值下发生的。不同点是:a.发生的机理不同:氢蚀主要是化学腐蚀,氢脆是物理腐蚀;b.发生的条件不同:氢腐蚀主要是在高温且氢分压达到一定值情况下发生的,氢脆是在常温下就可能发生(最易发生的温度18-25℃),当然还需一定条件就是一定的氢分压和拉应力;c.破坏的起源不同:氢蚀主要是由内部形成甲烷气泡引起的,氢脆是由内裂开始的。氢脆是一次脆化,是可逆的,氢蚀是永久的脆化,不可逆的。那问题来了,既然氢脆是可逆的,那咋整才会发生逆转呢?逆转最大的前提是金属还没有开裂,所以逆转的本质是让氢原子从金属中扩散出来。主要方法就是热处理,被称为低氢退火或烘烤。但是热处理必须达到足够的时间和温度,因此热处理并不是完全有效的。氢脆需要氢原子存在的同时还需要机械应力来诱导裂纹扩大。所以在逆转这里,我理解的是热处理还可以减小材料的内部应力。氢脆最显着地发生在钢材以及铁、镍、钛、钴及其合金中。铜、铝和不锈钢则不易发生氢脆。从这点就可以注意到,双极板材质上,如果使用不锈钢316L就可以不用考虑氢脆,如果想开发钛金属板,就要考虑氢脆的影响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硬化钢中因氢而产生的裂纹如何预防氢脆?从燃料电池方向来考虑的话,电堆里的双极板到系统的管路,主要是从材料方面下手,金属一般就选用不锈钢,如果是其他的金属比如是钛双极板,合适的镀层材料可以预防氢脆。另一个地方就是储氢瓶了,储氢瓶是氢气压力最大的部件,因此储氢瓶在材料选择时非常考究,高压气态储氢瓶采用三层结构,即树脂内胆(塑料内衬)、碳纤维强化树脂(CFRP)中层和玻璃纤维强化树脂(BFRP)外层。关于氢脆造成的事故,最开始源于二战美军为了运输士兵和物资,美军建造了数千艘油轮——自由轮,在2710艘自由轮中,近1500艘出现了严重的裂缝。在严寒而又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些自由轮甚至断成了两节。关于这个事故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就是钢铁本身在低温的情况下就会变脆,另一方面就是氢脆造成的。那问题就来了,海上航行的轮船怎么会与氢接触呢?这个氢脆是咋回事呢?这个氢来源于焊接,焊接产生的氢气残存在焊缝里面。在焊接过程中,由于金属材料含有各种气体,如水分、油脂、氧化物等,这些气体可能会被热能激活并释放出来,其中就包括氢气。在焊接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种情况产生氢气:1.由于焊接材料表面积极性不一样,吸收了水分等物质,在焊接时释放氢气。2.焊接金属表面含有脂肪油等有机物,在高温下会分解,释放氢气。3.金属材料的内在缺陷或裂纹,使得氢气困在金属内部,在焊接时也会释放出来。4.由于焊接材料不同熔点,焊接时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使得氢气分子在焊缝处聚拢,从而导致更高的氢气浓度。所以,在焊接的情况下,通常对金属进行预热和后加热,以使氢气在造成任何损坏之前扩散出去。关于氢脆的学习记录就写到这,难免会有差错,仅供参考。来源:闲村野夫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