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界面是指由三个不同相(气-液-固)共同接触并形成的界面区域。在燃料电池中,三相界面是电极(催化剂)、电解质(质子交换膜)、燃料(反应气)之间的界面。燃料电池的三相界面从宏观来看其实是两相(三物质)界面,并没有液相存在,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叫三相界面呢?
这就要从质子交换膜的导电原理来解释了,质子(氢离子)是以水合质子H+(xH2O)的形式存在,当质子交换膜中的水化离子簇彼此连接时,膜才会传导质子。可以简单理解为质子交换膜需要水才能导电,此时电解质为液相;没有水的质子交换膜就是不导电的固体,此时电解质为固相。
由此可知,质子交换膜的质子导电率跟水有很大的关系,几乎与水含量呈线性关系。如果含水量较少,膜的电阻就增加,高电流密度的工况下,会产生很大的欧姆损耗,并且含水量少也会导致催化层的活性降低,严重脱水会导致膜的破裂;如果含水量较多,会造成局部阻塞,到达催化层反应区的反应气体量减少,浓差极化增加,并且使反应气体分布不均匀。
总结下来就是质子交换膜中的水需要达到平衡状态,既不能多,也不能少,关于燃料电池的水管理,在以后的章节详细陈述。
另外,水的液相与气相是由温度决定的,当温度过高时,水就以气相存在,那么质子就很难形成水合质子,质子交换膜就很难导电,这就是为什么氢燃料电池是低温燃料电池了,是因为要保持水以液相存在,保持质子交换膜的导电性能。
全氟磺酸膜是目前最常用的质子交换膜,主要由电中性的半结晶聚合物主链(聚四氟乙烯,PTFE)和具有侧向离子基团的侧链(聚磺酰氟乙烯基醚)构成,主链构成了疏水性的骨架,使膜具有了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侧链上的酸性基团,即能提供游离的质子,又能吸引水分子,体现了亲水性,使膜具有了导电性。
由质子交换膜的组成即其作用可知,疏水性和亲水性是相矛盾的,所以膜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也是矛盾的,即二者不能同时达到最优解,只能寻求一个平衡解。此时就可以引入两个概念,离子交换当量(EW)和离子交换容量(IEC),此二者互为倒数关系,EW代表了膜的机械性,IEC代表了膜的离子交换能力,即膜的导电性。
氢燃料电池的反应物是水,由于氢燃料电池的工作温度是低温---80℃左右,未达到水的气液两相的相变温度,所以在氢燃料电池内部存在水的气液两相并存区域。
另外,电池工作时会释放热量,导致不同区域的温度也存在差别。随着温度和浓度的变化,水在气液两相之间发生转换,当局部水蒸气未饱和时,液态水将蒸发为水蒸气;当局部水蒸气浓度高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时,水蒸气将凝结为液态水。
质子交换膜具有吸水功能,作为区分,将膜内的水定义为与液态水和水蒸气不同的第三种状态,即膜态水。因此水在氢燃料电池内有三种状态:液态水、水蒸气、膜态水。液态水和水蒸气主要位于电池气体扩散层和流道内,膜态水指在质子交换膜中酸性基团结合的水分。
质子交换膜吸收的水,分为液态水和水蒸气,实验表明在膜吸收水分的过程中,吸收液态水和吸收水蒸气的速率并不相同,吸收液态水的速率更高一些。这是因为质子交换膜在吸收液态水后,质子交换膜的亲水性会增强,使得更多的液态水被质子交换膜所吸收;而当质子交换膜从水蒸气中吸收水,一般需要经过水蒸气在质子交换膜疏水性表面凝结,随后液态水被质子交换膜吸收的过程,从而导致吸收速率低于吸收液态水的速率。
图4-1 质子的两种运输方式
a.传统观点
质子在膜内的传输方式为“运载机理”(Vehicle Mechanism),质子与载体(膜态水)相结合形成水合氢离子,在一定的浓度梯度下进行扩散作用,传输过程中的质子净传递量为质子传导量。
可以简单理解为膜态水连通了亲水区域,形成一条水道,这条水道是连续的,在浓度的作用下,质子可以从阳极传递到阴极。
b.新研究观点
质子在膜内的传输方式为“结构扩散”(Grotthuss Mechanism),质子通过不断地更换氢键在载体(酸性基团和膜态水)之间连续运动,发生跳跃式传输,此时过程中载体并不发生位置改变,改变的是质子位置。
可以简单理解为酸性基团与膜态水结合成载体,但是载体之间并不相连,不是连续的通道,质子从一个载体上跳到另一个载体上,涉及到氢键的断开和重新连接,即水合质子的新旧转变。
持续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