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EDEM-FLUENT耦合的脱水蔬菜烘干机内部风道仿真设计*

1月前浏览978
借助EDEM、Fluent和SolidWorks软件,采用EDEM-Fluent 耦合仿真技术对内部风道结构、物料颗粒以及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讨论物料颗粒和风道结构对气流分布情况的影响。
采用EDEM-FLUENT气固两相流耦合方法对不同结构内部风道的气流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烘干机内腔不同设计结构对热风风速分布和烘干效率的影响,并以风速分布和不均匀系数为评价指标对内腔挡板结构进行优化, 通过对比测试得到相对理想的设计方案。

1 内部风道模型建立及气流分布模拟方法

1.1 建立内部风道模型
以某烘干设备制造企业正在研制的立式多层热风 烘干机为原型,整体尺寸(长×宽×高)为15m× 6m×9m,分为内外两部分,外部主要包含上料传送 带、风机、加热炉和热交换器,内部采用立式多层结构, 主要包含四条传送带和内部风道,如图1(a)所示。热 风需要穿过多层物料烘干,其间会有动能和温度损失, 需要风机及时补充风动能。为配合立式多层热风烘干机完成风机补风和余热回收,内部风道需要同时具备 供气和回收两种功能。
工作状态下,烘干机需同时进行供气和回收工作,所以依据功能可将内部风道分成进气风道和收集风道两部分。本案例研究对象是内部风道的流场分布问题,为 有效进行仿真分析,对内部风道进行简化处理,选取内部一条传送带与内部风道进行几何模型的构建,把传送带、风机与相应连接处分别进行简化,如图1(b)所示。
烘干热气需尽可能均匀分布在物料烘干区,考虑到加工难度、成本等因素,选取内部风道竖直壁面倾斜角度、 侧壁倾斜角度和阶梯间距为主要研究内容,研究三个变量对气流场的影响。采用SolidWorks绘制改进前内部风道三维模型如图1(c)所示,具体参数如表1所示。
(a)立式多层热风烘干机三维效果图
1.加热炉 2.换热器 3.风机 4.设备后支架 5.废气收集器 6.上料传送带 7.上料料斗 8.设备前支架 9.内部风道进风口 10.内部风道 11.物料传送带
(b)内部风道气流方向
(c)内部风道结构
图1 立式多层热风烘干机示意图
表1 内部风道基本技术参数
1.2 基本假设
根据内部风道的结构特点以及热风干燥特性,对干燥过程中的一些物理量进行合理假设。
1)采用热风对流方式加热物料,进风速度恒定且均匀,可以忽略传送带和内部风道的热传导、热辐射对物料的影响。
2)风道采用外部包裹有专用保温材料,热风在风道内对外部热量损失较小,可视为绝热。
3)物料干燥过程中,假设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机工作正常,排湿通风情况良好,多余的热空气可顺利地排除,且风道内未出现凝结为水或湿度过大的现象。
4)干燥开始后,烘房内部气流很快趋于稳定,在不改变内部条件下,对气流的模拟采用稳态求解。
5)干燥过程会伴随水蒸气的产生与传递,风道内气体运动包含了水蒸气与热风两种。研究目标是整个流场的分布变化,为此假设气体为80℃的干热空气。
6)在达到物料悬浮速度之前,物料位于传送带上,风道内气流分布与物料孔隙率和厚度相关,与物料种类相关性较小。为简化建模过程,忽略物料种类和切分大小对仿真的影响,本文选用玉米颗粒作为研究对象。
1.3 玉米颗粒EDEM模型和参数
1.3.1 玉米颗粒物理模型和参数
试验选用玉米颗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资料确定所选材料的密度、泊松比和物料的剪切模量,采用 游标卡尺测定玉米颗粒的直径,得到玉米颗粒长度、宽 度、厚度。材料基本参数如表2所示。由于种子形状多样,根据现场样本可分为扁平形、长扁形、类球形3类,如图2所示。
表2 物料特性参数
图2 玉米颗粒模型
通过颗粒悬浮状态下的力学平衡公式推导玉米颗粒的自由悬浮速度,采用其适用粒径法,根据物料等效直径所在范围确定阻力系数,将其代入颗粒的自由悬 浮速度式求得玉米颗粒悬浮速度理论值。基于EDEM-Fluent气固两相流耦合仿真模拟玉米颗粒在传送带上干燥过程,得出热风流场分布和玉米颗粒悬浮速度。其中烘干热风风速应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能 够穿透物料但不超过玉米颗粒的自由悬浮速度。
1.3.2 玉米颗粒悬浮速度理论计算
在物料悬浮状态条件下,根据受力平衡原理和物料受力分析可知,物料竖直向下的重力等于物料在流体中竖直向上的浮力与竖直向上的阻力之和。在求解非球状物料的悬浮速度时引入修正系数,采用悬浮速度分区计算法和等效粒径法确定空气阻力系数值,将物料和气流特性参数代入受力平衡方程并计算悬浮速 度,即获取物料悬浮速度理论数值,计算如式(1)、 式(2)所示。
玉米密度为1197kg/m3,玉米颗粒等效直径d约为5~10mm、空气密度ρa=1.293kg/m3、空气动力粘度μ=1.82×10^-5Pa·s,代入式(4)中,得出对应阻力 系数C的颗粒等效直径范围。经计算,玉米颗粒等效 直径均在式(4)其一范围,因此将阻力系数C=0.44代入式(3)计算得:玉米颗粒悬浮速度15.12~21.28m/s。
1.4 数值模拟方法
在三维建模软件SolidWorks中直接构建流场域和玉米颗粒模型存为igs格式,导入ANSYSWorkbench使用Mesh自动网格划分,同时设置流场域的进风口、出风口和壁面并导出网格存为msh格式,分别导入ANSYSFluent和EDEM软件并设置参数。在EDEM种设置3种玉米颗粒模型数量总量为50000颗,扁平形、长扁形、类球形比例为3∶1∶1,具体形状如图2所示;并设置玉米颗粒与传送带之间接触特征参数,并设置重力加速度方向。玉米颗粒表面光滑几乎无粘附力,玉米颗粒间、玉米颗粒与传送带间均采用 Hertz-Mindlin无滑动接触模型,查阅文献获取物料仿真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仿真参数
研究的是低压下的干热气体流动问题,选择压力基求解器并确定压强速度的关联形式,选择SIMPLE求解算法,确定插值方法为一阶格式。仿真压强设置为一个标准大气压,设置温度为293.16K, 在竖直方向设置重力加速度为-9.81m/s2,求解控制采用默认设置,设置收敛精度为10^-4。
试验流体属于黏性湍流,所以在进行模拟计算时,选用具有较好收敛性能及合理精度的k-ε模 型,并假设近壁处的流动符合标准壁面函数,避免流体在壁面流动时出现失真,更接近于实际烘烤状况。 因此,采用标准k-ε模型来模拟烘室内空气的流动。标准k-ε模型的湍动能k和耗散率ε方程网上有的是,这里就不贴公式了。
1.5 边界条件设定
烘干机稳定工作时,物料均匀平铺在内部流水线 上,热气通过外部风机从进风口流送入进气内部风道, 在穿过物料层时进行热交换以实现物料干燥,同时进出 风口温度及风速保持恒定。根据经验数据和试验结果, 确定气流进出口边界条件和风道壁面边界条件。进风口选择速度进口边界条件,速度设置为10m/s;物料层上表面选择压力出口边界条件作为出口边界。内部风道壁面为固定壁面,不与外部进行热量交换,壁面温度与常温环境温度保持一致,所以壁面边界条件设置为固定壁面且忽略壁面粗糙程度、壁面温度设置为293K。
EDEM-Fluent气固耦合模拟选用Lagrangian模型,气流对固体颗粒的作用选取Free-stream模型; 根据EDEM与Fluent耦合数据传递的时间匹配要求,玉米颗粒在EDEM中的时间步长分别设置为1× 10^-6s,在Fluent中的时间步长分别设置为1× 10^-4s;根据前期试验效果,设置入风口风速为10m/s,运行软件并获取玉米颗粒气固耦合仿真结果。
1.6 评价指标
为真实全面地反映模拟仿真后的内部风道流场均匀性情况及气流分布特性,选取了平均速度、气流分布云图和不均匀系数3种评价指标。结合3种指标分析,可以精确直接得到内部风道及参数的变化。
1)平均速度。内部风道各参考面的平均风速大小,反映了其气流强度大小。平均风速越大,越有利于气流在内部风道的流动,滞留在风道内的可能性越小。
2)气流分布云图。气流分布云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气流的速度、温度、压力等分布情况,通过对气流分布云图的观察和对比,可以挑选出较好的内部风道 结构,主要采用速度云图。
3)速度不均匀系数M。为了内部风道各参考面风速分布的均匀性进行客观评价,引入速度不均匀系数。速度不均匀系数M越大,说明风道内部风速分布 越不均匀;M越小,代表风速分布均匀性越好,表明干燥后的产品均匀性或品质会越好。此外,在同一结构 不同监测平面的速度不均匀系数M越接近,说明风道内部风速分布越相似。

2 网格无关性验证

改进前内部风道网格划分为108863、203291、570321、1150422和2234706,共5种数目进行数值模拟。坐标系位置如图3(a)所示,Y方向参考面位置如图3(b)所示,选取内部风道(X=0,Z=0)沿Y方向,以及选取内部风道(X=0,Y=0)沿Z方向,两个平面上风速分布来表征网格划分数量对热风运动的影响。风道与玉米颗粒的耦合模型如图3(c)所示,耦合模型气流速度场分布如图3(d)所示。
不同网格数气流速度分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气流速度在不同位置点趋势相同,但网格为108863与 203291时,在Y轴(0.18m,0.55m)间与Z轴(0.15m, 1.5m)间截面风速与其余3种网格相差较大。随网格加密,仿真模拟结果间的截面风速差值逐渐减小。这是 由于此处气流波动大和湍流变化较剧烈,引起误差增大。当网格数量增大后模拟速度趋势相同,可以满足仿真要求,选取网格数目为1150422进行模拟仿真。改进后的风道结构网格无关性验证过程与上述一致,选 取网格数目1.1×10^6~1.3×10^6的网格进行仿真。
(a)内部风道Y-Z截面图
(d)速度场分布云图
图3 参考面位置与改进前风道
图4 不同网格数下气流速度分布图

3 内部风道速度场模拟与分析

如图5所示,气流从左侧进风口水平进入,经风道的右侧壁面偏移,沿竖直方向穿过物料流出。在此过程中,气流会产生湍流、回流、滞留等不利于热风流出 情况,为此案例通过调节右侧壁面倾斜角度、前后侧壁倾斜角度和阶梯间距优化风道内流场的分布情况。
3.1 五级壁面倾斜角度对速度场的影响
左侧气流接触到右侧壁面会产生回流和湍流,并在右侧壁面五个夹角处会产生部分低流速区,导致热风滞留在风道内。调整内部风道五级壁面倾斜角度可减小回流和低流速区,将倾斜角分别设置为15°、30°、 45°、60°,并进行仿真测得最佳角度。选取Y-Z平面上的两个截面(X=0m,X=0.5m)和物料层下表面所处截面(Y=0.58m)进行分析。
从图5(a)~图5(d)可以看出,气流从左侧进风口进入风道,在惯性作用下一直流动到接触竖直壁面,气流开始向进风口远端上部和两侧低压区扩散,导致进风口近端上部和阶梯壁面夹角处产生一定范围的低速区。进风口近端上部低速区面积随着倾斜角度增加而增加,这是由壁面倾斜对气流阻碍减小,更多的气流流入进风口远端上部所致。对比图5(a)~图5(h)可以看出,X=0.5m平面比X=0m平面气流速度明显减小,最大速度减小至9m/s, 进风口近端上部低速区面积增加。从图5(i)~图5(l)中可以看出,随着倾斜角度增加,Y=0.58m平面的气流速 度提升,两侧低速区域面积减小,中部高速区面积增大。倾斜角为30°时,气流高速区面积最大。
图5 五级壁面不同倾角速度场分布云图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风道内气流的均匀分布情况, 试验选取X-Z平面上的6个截面进行分析,基本覆盖了整个风道空间。监测的截面沿Y轴方向分布,分别为Y=0.18m、Y=0.28m、Y=0.38m、Y=0.48m、Y=0.58m、Y=0.63m。监测截面各监测点设置如下:X 轴方向布置35列,Z轴方向根据长度分别设置为5行、14行、23行、32行、41行。各监测点间距50mm,6个平面分别选取175、490、805、1120、1435、1435个监测点,统计记录各监测面上监测点的速度, 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不均匀系数。
从图6(a)可知,壁面倾角为0°、15°时,在监测面0.28m以下区域,平均速度逐渐增加;在监测面0.28m以上区域,随着监测面的高度增加平均速度逐渐减小。壁面倾角为30°、45°和60°时,平均速度随监测面的高度增加一直减小。由于壁面倾角的作用,使得垂直流向第一级阶梯的气流沿壁面向右上和左下流动,壁面处湍流损耗降低,进风口近端气流平均速度增加;而进风口远端气流随着壁面倾角增加,平均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30°时平均速度最大。
从图6(b)可知,原始模型在0.18m和0.28m处不均匀系数最大,随监测面高度增加,不均匀系数整体趋势是减小的,在0.58m处稍有增加。壁面倾角从0°增 加到60°,风道底部不均匀系数逐渐降低,但0.28m以 上区域不均匀系数明显增加;即底部气流分布情况改善,但上部均匀性变差。经综合分析,壁面倾角为30° 时,各监测面不均匀系数较小且平均速度最大,其气流均匀性优于其他方案。
图6 五级壁面不同倾角时平均速度及不均匀系数
3.2 侧壁倾斜角度对速度场的影响
气流从进风口流入风道,从高压区进入低压区,气压减小气流向四周扩散。如图7所示,在风道底部低于进风口且没有出风口,左右两侧下部会产生低流速 区和湍流,存在热风滞留情况。内部风道侧壁向内倾 斜可减小湍流和低流速区,角度调整为15°、30°、45°, 侧壁上部保留85mm垂直壁面用于安装和固定使用, 如图7所示。
图7 不同侧壁倾角的内部风道
选取Y-Z平面上的两个截面(X=0m,X= 0.5m)和物料层下表面所处截面(Y=0.58m)进行分析。从图8(a)~图8(c)可以看出,随着侧壁角度增加,阶梯壁面低速区面积逐渐减少。对比侧壁角度 15°、30°、45°时的速度云图,可以发现角度越大,风道中部气流速度越大。如图8(d)~图8(f)所示,随着侧壁 角度从15°增大到45°,风道中部的气流速度同样增加, 气流在惯性作用下一直运动到接触竖直壁面,气流才向进风口远端上部和侧壁低压区扩散。侧壁角度45°的模型底部空间小,气流更多流向进风口远端,两侧气流量减小,所以进风口近端上部气流低速区比其他两种模型 大。从图8(g)~图8(i)可以看出,随着侧壁倾斜角度增加,风速2~3m/s区域面积减小并向中间集中,风速 4~7m/s区域显著增加。侧壁角度45°速度云图大于2m/s的区域比其他两种模型大于2m/s的区域大,气流更连续集中。通过分析风道内各截面的速度分布云 图,设置侧壁倾斜45°时气流分布均匀性较好。
图8 不同侧壁倾角时速度场分布云图
为了更好地表现出风道内气流的均匀分布情况, 与3.1节一致,试验选取Y=0.18m、Y=0.28m、Y= 0.38m、Y=0.48m、Y=0.58m、Y=0.63m,X 轴方向布置35列,Z 轴方向根据长度分别设置为6行、15行、24行、33行、42行。各监测点间距50mm,6个平面分别选取210、525、840、1155、1470、1470个监测 点,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不均匀系数。
从图9(a)可知,侧壁倾角为15°、30°、45°时,随着监测面的高度增加平均速度逐渐减小。在0.38m和 0.48m处,侧壁倾斜15°、30°模型平均速度小于原模型,其余参考面平均速度均大于原模型。而倾斜45°模型平均速度在各参考面均大于其他模型。从图9(b)可知,监测面在小于0.38m以下区域,改进模型不均匀系 数逐渐增加;监测面在大于0.38m区域,改进模型不均匀系数波动减小。由于侧壁倾斜作用,改进模型在0.28m 处的气流更加集中,不均匀系数减小;而在0.38m处气流扩散更广,不均匀系数增加。与改进模型 对比,原始模型在0.18m和0.28m处不均匀系数最大,在0.38m和0.58m处不均匀系数最小。经综合分析,侧壁倾角为45°时,各监测面不均匀系数相对较小且平均速度最大,其气流均匀性优于其他方案。
图9 不同侧壁倾角时平均速度及不均匀系数
3.3 阶梯间距对速度场的影响
气流从左侧进风口流入,接触到右侧壁面会产生回流和湍流,适当调整阶梯间距可以减小湍流改善流 场分布情况。为方便表述将进风口与最近垂直壁面之 间距离记为间距1,按远离进风口方向将垂直壁面间水平距离依次记为间距2、间距3、间距4、间距5。根 据热风烘干机设计需要,间距1与外部结构固定,需要保持300mm不变,间距2、间距3、间距4和间距5的总长度为1800mm。由图5和图8可知,高流速区靠近进风口远端一侧,适当缩短间距2和3,并适当增加间距4和间距5可改变高流速区位置。此外缩短间距2和间距3,可缩小风道前部体积,降低湍流强度和气流动能损失。模型阶梯间距参数设定如表4所示, 方案五是对照组,增加间距2和3减小间距4和5。选取Y-Z平面上的两个截面(X=0m,X=0.5m)和 物料层下表面所处截面(Y=0.58m)进行分析。
表4 五种内部风道方案阶梯间距参数
从图10(a)~图10(h)可知,方案二中进风口近端上部低流速区面积最小,同时高流速区域面积最大且靠近中间。方案五中进风口近端上部低流速区面积最大,气流集中在进风口远端,速度分布不均匀。从图10(i)~图10(l)中可以看出,随着间距2和间距3的增加,高流速区气流速度减小,并逐渐向进风口远端靠近。进风口近端低流速区面积增加,两侧壁面气流速度减小。其中方案二中部气流速度最大,进风 口近端低速区分布集中。通过分析风道内各截面的速度分布云图,认为方案二气流分布均匀性较好。
图10 不同阶梯间距时速度场分布云图
与3.1一致,试验选取Y=0.18m、Y=0.28m、Y=0.38m、Y=0.48m、Y=0.58m、Y=0.63m,6个截面进行分析,各面分别选取监测点数量如表5所示, 统计记录各监测面上监测点的速度,计算平均速度和速度不均匀系数。
表5 五种方案监测点参数
从图11(a)可知,随着监测面的高度增加,四种改进方案平均速度逐渐减小。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平均速度情况好于原模型,其中方案二在0.38m、 0.48m和0.58m处平均速度明显大于其他方案;方 案五在0.18m和0.28m处速度大于原模型,其余参 考面平均速度均小于原模型。
图11 不同阶梯间距平均速度及不均匀系数
从图11(b)可知,随着监测面的高度增加,四种改进方案不均匀系数在0.4~0.6范围内波动。间距2和间距3越小时,不均匀系数的波动越小,其中方案五波动最大,方案二波动最小。经综合分析,方案二 各监测面不均匀系数波动较小且平均速度最大,其气流均匀性优于其他方案。
3.4 优化方案组合与对比分析
通过调整烘干机内部风道竖直壁面倾斜角度、侧壁倾斜角度和阶梯间距3种优化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对比确定每种优化方法的最佳选择:竖直壁面倾斜角度30°、侧壁倾斜角度45°、阶梯间距方案二,上述三种方案气流分布均匀性最佳。为进一步研究优化方法结合效果,先选择竖直壁面倾斜角度30°和侧壁倾斜角度45°进行组合设计。在此基础上,结合阶梯间距方案二。
由图12可知,两种组合方案在X=0m截面气流分布情况相似,三种改进结合方案在X=0.5m截面气流充分扩散,进风口近端上部和阶梯壁面低速区明显减小,相比于竖直壁面30°与侧壁45°组合方案,气流 均匀性得到改善。竖直壁面30°与侧壁45°组合在Y= 0.58m截面气流都集中在进风口远端,三种改进结合方案近端和侧壁边沿区域有低速区面积更小,截面整 体气流均匀性更好。
从图13(a)可知,随着监测面的高度增加,五种方案的平均速度逐渐减小,变化趋势相同,其中三种改进结合方案的平均速度最大。从图13(b)可知,侧壁45° 和两种组合方案不均匀系数变化趋势相同,阶梯间距和竖直壁面最优方案不均匀系数在0.4~0.6之间波动。侧壁45°对0.18m监测面平均速度和不均匀系数提升明显。三种改进结合方案的不均匀系数除0.18m面外,在其他监测面均为最小,其中0.38m和 0.58m明显提升,各监测面气流均匀性有所提升。三 种改进结合方案的气流均匀性优于其他四种改进方案,选择三种改进结合方案作为内部风道。
图12 优化方案速度场分布云图
图13 平均速度及不均匀系数
3.5 进风速度对内部风道速度场的影响
每个内部风道外设置一台变频风机,用于输送干燥热风的和回收干燥后废气。考虑变频风机供气速度大小对内部风道速度场的影响,选择4个风速(4m/s、 6m/s、8m/s、12m/s)与原始设置数值10m/s时进行对比分析。选取Y-Z平面上的一个截面(X=0m)进行分析。
从图14可以看出,随着变频风机供气速度的增加,各区域速度均匀性变化不大,进风口近端上部和远端低流速区有所减少。供风速度为4m/s、6m/s时, 阶梯壁面夹角存在低流速区;供风速度为8m/s、 10m/s、12m/s时,气流分布情况相似,阶梯壁面和进风口远端低流速区明显减小。
图14 不同进风速度时速度场分布云图
从图15(a)可知,变频风机供气速度越大,则各监测面的平均速度越大;在不同供气速度下,各监测面的 平均速度变化趋势相同。供气速度为4m/s、6m/s 时,平均速度变化平缓;供气速度为8m/s、10m/s、 12m/s时,平均速度变化逐步增加,其中在(0.28m, 0.38m)波动幅度最大。从图15(b)可知,供气速度为4m/s时,各监测面不均匀系数均为最大;变频风机供气速度为6m/s、8m/s、10m/s、12m/s时,各监测面的不均匀系数变化趋势相似。
图15 平均速度及不均匀系数

4 结论

1)在进风速度相同时,改进风道竖直壁面倾斜角度、侧壁倾斜角度和阶梯间距可以提升气流分布均匀性。设置风道竖直壁面倾斜角度30°时,风道内气流分布性最好;设置侧壁倾斜角度45°时气流分布效果最好; 阶梯间距1至间距5分别设置为300mm、300mm、 300mm、500mm、700mm时,气体流动性最好。
2)在进出风口面积相同时,风道竖直壁面倾斜角度、侧壁倾斜角度和阶梯间距组合方案的气流均匀性优于三种单一改进方案,风道内气流流动强度提升明显,气流均匀性有很大改善。
3)风机供气速度为8~12m/s时,在此速度区间各截面分布情况最为接近、不均匀系数波动幅度最小, 进入物料层的气流分布相对均匀,同时气压适中保证 气流穿过且不会吹飞物料。
公众 号:机电君


来源:机电君
FluentWorkbench动网格湍流SolidWorks理论EDEM材料控制试验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13
最近编辑:1月前
ErNan.Chen🍃
硕士 | CAE工程师 即物而穷其理
获赞 32粉丝 48文章 6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流体:笼套式水下节流阀冲蚀特性与寿命预测研究

方法:使用CFD数值仿真软件,在欧拉-拉格朗日(Eulerian-Lagrangian)流固耦合方法下针对携砂油气冲击节流阀内壁展开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控制单一影响因素(如颗粒直径、油流速度、颗粒质量流量、节流阀开度等),揭示了笼套式水下节流阀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冲蚀变化规律,预测极端工况下水下节流阀的冲蚀使用寿命。结果:笼套式水下节流阀的冲蚀主要发生在节流孔附近壁面(笼套护套、阀芯壁面的节流孔附近)和节流孔内壁面两处位置,且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冲蚀率逐渐降低;随着油流速度和颗粒质量流量的增大,冲蚀率呈递增趋势;随着节流阀开度的增大,冲蚀率呈递减趋势;最极端工况下取1.5倍安全系数,水下节流阀节流孔使用年限最低可达11年。结论: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水下节流阀的冲蚀寿命,提供一种工程计算的方法与思路,保障水下采油树工作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1 理论模型笼套式水下节流阀内部原油携砂属于固-液两相流问题,在Eulerian坐标系下求解连续相流场,在Lagrangian坐标系下求解颗粒轨迹及颗粒间的相互作用。1.1 湍流模型原油流动这一运动属于高雷诺数的湍流,对于这一连续相,选用Standard k-e模型,该模型具有稳定性好、精度高等特点,且在湍流模型分析中应用较为广泛。Standard k-e模型,是通过湍流动能(k)方程和湍流耗散率(e)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其具体方程如下:其中, 为流体密度,kg/m³;k为湍流动能,J取值均为1,2,3对应 x,y,z 坐标轴;为对求偏导时对应的坐标轴上的坐标,m;μi为对应x,y,z坐标轴上的速度分量m/s;μt为湍流粘度,Pa•s;Gk为平均速度引起的湍动能;Gb为浮力影响引起的湍动能;Ym为湍流脉动对耗散率的作用;ε为湍流耗散率,W/m^3;σk为湍动能对应的普朗特数取为1.0;σε为湍动能耗散率对应的普朗特数取为1.3;C1ε为经验常数取为1.44;C2ε为经验常数取为 1.92;Cμ为经验常数取为0.09;Sk和Sε为用户定义项。1.2 离散相模型离散相模型(DPM)是考虑连续相和离散相相互作用的一种耦合模型,适用于颗粒体积分数低于 10%的情况。该模型是冲蚀分析时应用较为广泛的数值模型,具体理论方程如下:其中,Fy是附加外力;FD(u-up)为颗粒的单位质量曳力;u为流体相速度;up为颗粒速度;μ 为流体动力黏度;ρ为流体密度,kg/m^3;ρp为颗粒密度,kg/m^3;dp为颗粒直径,m;Re为相对雷诺数;CD是曳力系数。1.3 冲蚀预测模型对水下节流阀冲蚀分析选用冲蚀 Oka 冲蚀模型,该模型由广岛大学Oka 在 2005年提出,具体如下:其中,E为冲蚀率;E90为冲击角度是 90°时的参考冲蚀率;v为颗粒入射速度,m/s;vref为参考速度,取104 m/s;dref为颗粒直径,μm;dref为参考颗粒直径,取326μm;k1、k3为经验参数,分别取-0.12 和0.19;k2为速度指数,与靶材硬度有关;f(r)为冲击角函数;k1、k3为常数,取1e-9;ρ是靶材密度,kg/m^3;Hv为靶材维氏硬度,GPa;n1、n2 ,为模型常数。Oka冲蚀模型相比Fluent中的其余冲蚀模型,考虑了颗粒对材料微切削效应和塑性变形效应的累积,并且还充分考虑了颗粒速度、直径和其碰撞角度对冲蚀结果的影响,可以通过改变材料密度和硬度进行不同材料的冲蚀分析。1.4 Eulerian-Lagrangian 耦合分析方法在求解过程中,将流体视为连续相,通过欧拉法模型求解流体的N-S方程,将颗粒视为离散相,在拉格朗日坐标系下求解颗粒轨迹。欧拉-拉格朗日耦合方法如下:(1) 在引入离散相之前先计算连续相流场; (2) 通过计算粒子轨迹引入离散相,获得离散相的动量、能量和质量;(3) 使用先前粒子计算确定的动量、能量和质量进行相间交换重新计算连续相;(4) 在重新计算修改后的连续相流场基础上重新计算离散相轨迹;(5) 重复上述(3)、(4)步,直至软件获得收敛的解。该方法适用于离散相体积分数小于 10%的情况,并且连续相和离散相的计算都是独立进行,且离散相在连续相计算的时间间隔内进行迭代计算。2 物理模型2.1 笼套式水下节流阀物理模型建立笼套式水下节流阀的主要组成部件有阀体本身、笼套护套、笼套阀芯及阀杆总成,笼套护套和阀芯上面均匀分布6对不同孔径的节流孔,两者通过过盈装配组成一体。水下节流阀安装于水下采油树,在进行油气生产时,油气进入节流阀直接冲击笼套护套及阀芯,通过调节阀杆总成的上下移动控制通流面积实现流量控制的功能,如图1所示。图 1 笼套式水下节流阀示意图水下节流阀各部分尺寸特征如表 1 所示。表 1 水下节流阀模型参数水下节流阀材料参数如表 2 所示。表 2 水下节流阀材料参数表2.2 边界条件设置与网格敏感性验证在进行分析过程中,案例入口选用速度入口,出口采用自由流出边界(outflow出口),离散相边界类型均采用escape;颗粒垂直入口平面射入,颗粒速度与流体速度一致;壁面采用无滑移壁面条件,离散相反射系数按以下方程确定:当所分析模型的网格数量足够密集,能大大提高其求解精度,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网格数量不能无限密集,会导致计算的时间成本大幅增加,而且当网格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计算精度的提高并不明显。因此在实际计算中需要选择满足精度的网格进行分析计算,关键部位和关键节点可以细化网格以提高精度,而远离约束和载荷的部位可适当选择较为粗糙的网格进行离散。对于水下节流阀网格划分,采用Fluent Meshing基于“马赛克”技术的Poly-Hexcore体网格生成方法,该方法在主要的流体区域生成以六面体为主的网格,在尺寸较小、结构复杂的区域以多面体进行填充,保证网格尺寸在0.65 mm-10mm 之间变化。该方法能够使六面体网格与多面体网格共节点连接,且能够提升网格中六面体的数量,以达到提升求解效率与精度的目的。网格划分示意图如图 2 所示。 a 70w b 80w c 100w d 120w图 2 网格划分示意图在分析中选取70、80、100、120万网格数量,其冲蚀率分别为3.41e-9kg/ m^2s、3.30e-9kg/m^2s、3.24e-9kg/m^2s和3.23e-9kg/m^2s,四次分析结果冲蚀率变化最大为3.23%,一般认为两次相邻解的变化范围在5%-10%以内认为结果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受网格数量影响。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效率,选取70 万的网格数量进行后续计算。3 冲蚀结果分析通过对笼套式水下节流阀进行冲蚀特性分析,得到其整体冲蚀面貌,如图3所示。由于分析所得结果数量级在10^-9至10^%-8之间,导致其冲蚀云图上面变化并不明显,将其变化系数放大以便更能清楚看到冲蚀的整体情况以及冲蚀严重的部位。图 3 流体域整体冲蚀面貌由图3可以看出,水下节流阀流体域整体的冲蚀情况在入口段和出口段以及阀腔内壁面并不明显,改变不同物理量参数时,冲蚀严重的位置会发生变化,冲蚀严重的部位主要集中于节流孔附近壁面(笼套护套、阀芯壁面的节流孔附近)和节流孔内壁面两处部位。3.1 油流速度影响在油气生产过程中,原油流体携带大小不同的砂粒进入节流阀冲击阀芯壁面与节流孔,随着油流速度的变化,会导致流体与颗粒对壁面的冲击程度发生改变。考虑99、150、200、268μm四种颗粒直径,保持颗粒质量流量不变以及开度全开的情况下,探究油流速度对冲蚀结果的影响。在颗粒直径为99μm,颗粒质量流量为0.00111kg/s的情况下,结合油田油流数据选取油流速度为0.165、0.180、0.195、0.207、0.230、0.249、0.270、0.293m/s进行分析,得到壁面冲蚀发生的位置及冲蚀破坏程度。当油流速度发生变化时,造成的冲蚀主要发生在节流孔壁面(笼套护套、阀芯壁面的节流孔附近)的位置,以99μm下的有限元 图参考,如图4所示。图 4 99 μm 下的油流速度变化冲蚀分析云图在颗粒直径为150、200、268μm时改变油流速度所得油流速度变化对节流阀冲蚀结果的影响走势,如图5所示。图 5 不同油流速度下的冲蚀率变化由图5可知,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大,冲蚀率呈递增趋势,油流速度与冲蚀率变化为正相关关系。在颗粒直径99μm时,油流速度为0.165m/s,冲蚀率为3.41e-9kg/m^2s,随着油流速度增大到0.293m/s,冲蚀率增大至1.16e-8 kg/m^2s,达到整体的最大值;在颗粒直径150μm时,油流速度为0.165m/s,冲蚀率为2.85e-9kg/m^2s,随着油流速度增大到0.293m/s,冲蚀率增大至1.05e-8kg/m^2s;在颗粒直径200μm时,油流速度为0.165m/s,冲蚀率为2.71e-9kg/m^2s,随着油流速度增大到0.293m/s,冲蚀率增大至9.81e-9kg/m^2s;在颗粒直径268μm时,油流速度为0.165m/s,冲蚀率为 2.33e-9kg/m^2s,随着油流速度增大到0.293m/s,冲蚀率增大至8.96e-9kg/m^2s。当油流速度增大时,油气携带的砂粒速度随之增大,致使砂粒对阀体内壁的冲击作用显著,加剧了砂粒对内壁的侵蚀,因此,随着油流速度的增大而导致阀体内壁冲蚀率增大。3.2 颗粒直径影响全开度下探究颗粒直径对水下节流阀冲蚀特性的影响时保持油流速度和颗粒质量流量不变,分别为0.165m/s和0.00111kg/s。选取颗粒直径为99、150、200、268μm时的四种情况进行仿真分析并提取在四种颗粒直径下的最大冲蚀率,其变化规律如图6所示。图 6 颗粒直径对冲蚀影响由图6可以看出,各年油气不同产量下,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最大冲蚀率呈递减趋势。在油气数据达到峰值的2029年,其冲蚀率变化趋势最为明显。在2023年,颗粒直径为99μm 时,冲蚀率达到3.41e-9 kg/ m2s,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到268μm,冲蚀率降低至2.33e-9kg/m^2s;在2035年,颗粒直径为99μm时,冲蚀率达到6.67e-9kg/m^2s,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到268μm,冲蚀率降低至4.58e-9 kg/m^2s;在2041年,颗粒直径99μm时,冲蚀率达到5.30e-9kg/m^2s,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到268μm,冲蚀率降低至3.27e-9kg/m^2s;在2029年日产量达到峰值,颗粒直径为99μm时,冲蚀率达到整体的最大值3.58e-8kg/m^2s,随着颗粒直径增大到268μm,冲蚀率降低至1.68e-8kg/m^2s,但仍高于其余各年。在保证颗粒总体积和颗粒质量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随着颗粒直径的增大,主相流体所携带的颗粒数目减小,从而导致颗粒对壁面的冲击程度下降,因此会造成冲蚀率随颗粒直径的增大而减小的现象。3.3 颗粒质量流量影响考虑四种颗粒直径,保持油流速度不变、开度全开的情况下,探究颗粒质量流量对冲蚀结果的影响。在颗粒直径为99、150、200、268μm时,油流速度为0.165m/s 的情况下改变颗粒质量流量,结合油田油流数据选取颗粒质量流量为0.00111kg/s、0.00125kg/s、0.00135kg/s、0.00145kg/s、0.00155kg/s、0.00170kg/s、0.00185kg/s、0.00196kg/s 进行分析。得到四种颗粒直径下颗粒质量流量变化对节流阀壁面冲蚀的数据,绘制颗粒质量流量变化对节流阀冲蚀结果的影响规律图,如图7所示。图 7 不同颗粒质量流量下的冲蚀率变化由图7可知,随着每一圈颗粒质量流量的增大,冲蚀率逐渐增大。最外圈,在颗粒直径99μm时,质量流量为0.00111kg/s,冲蚀率为3.41e-9kg/m^2s,随着质量流量增大到0.00196kg/s,冲蚀率增大至1.16e-8kg/m^2s,达到整体的最大值;由外及里在颗粒直径150μm 时,质量流量为0.00111kg/s,冲蚀率为2.85e-9kg/m^2s,随着质量流量增大到0.00196kg/s,冲蚀率增大至9.44e-9kg/m^2s;在颗粒直径200μm 时,质量流量为0.00111kg/s,冲蚀率为2.71e-9kg/m^2s,随着质量流量增大到0.00196kg/s,冲蚀率增大至7e-9kg/m^2s;在颗粒直径 268 μm 时,质量流量为0.00111kg/s,冲蚀率为2.33e-9kg/m^2s,随着质量流量增大到0.00196kg/s,冲蚀率增大至 4.85e-9kg/m^2s。当砂粒的直径与速度一定时,随着颗粒质量流量的增大,导致单位体积的砂粒质量变大,惯性变大致使砂粒的运动状态难以改变,对具有一定速度的砂粒,大质量砂粒在撞击到阀体内壁时相对于小质量砂粒更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或减小速度,因此使得质量流量较大的砂粒对阀体内壁造成更大的冲击侵蚀,具有更高的冲蚀率。3.4 节流阀开度影响案例所涉及的笼套式节流阀共有6对节流孔,每对节流孔在竖直方向上呈错位分布形式,依靠阀杆总成的上下移动堵塞节流孔进行流量控制。其通流面积与阀杆总成位移关系如表3所示。表 3 水下节流阀开度表保持颗粒直径、油流速度、质量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探究节流阀开度对冲蚀结果的影响。在颗粒直径为99μm,油流速度为0.165m/s,质量流量为0.00111kg/s的情况下,选取节流阀开度从10%-90%进行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图8所示, 节流孔编号依据图1。图 8 开度变化冲蚀分析云图图 9 不同开度下的冲蚀率变化结合图8与图9可以看出,随着节流阀开度的变化,冲蚀最严重的部位不会集中在某一固定孔位,而是随着开度变化会发生改变,但主要集中于3、4、5 号孔上。当开度越小时,阀芯壁面节流孔处所受到的冲蚀越密集,冲蚀率也越大;随着开度的不断增大,阀芯壁面节流孔处受到冲蚀的位置较为零散,且冲蚀率变小。随着开度越大,冲蚀率逐渐降低,节流阀的开度影响节流阀的通流面积,开度越大则通流面积越大,油气流量一定时,通流面积的增大致使油气与砂粒的速度降低,砂粒对阀芯内壁的作用力减小,与油流速度改变影响节流阀冲蚀率有相同的原理。4 冲蚀寿命预测冲蚀寿命是评价水下节流阀可靠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有效评估水下节流阀的冲蚀寿命对保证油气正常开采,预防安全事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下式评估某一部件全局或局部的最大冲蚀深度,从而根据阀芯壁厚预测水下节流阀冲蚀寿命。式中,ED代表冲蚀深度,m;ER代表冲蚀率,kg/m^2s;ρ代表阀芯材料密度,kg/m^3;t代表冲蚀时间,s;取1.5倍安全系数。对全开度下的水下节流阀正常服役期内的各年油流数据进行冲蚀分析,得到颗粒直径99μm时的水下节流阀年分布冲蚀规律,如图10所示。图 10 年分布冲蚀规律由图10可知,在2029年冲蚀率达到峰值,该年油气日产量达到整个服役期的峰值,油流速度与颗粒质量流量随之达到最大值0.293m/s和0.00196kg/s。以该年油流数据做冲蚀分析,预测水下节流阀冲蚀寿命。考虑极端工况,设置水下节流阀开度为20%,此时仅有4、5、6号孔流通,且冲蚀率在4号孔处达到最大值。提取分析结果如图11所示。图 11 20%开度冲蚀结果结合水下节流阀阀芯壁厚,根据式(14)进行冲蚀寿命计算,得到三个孔位处的年度冲蚀深度及所预测的冲蚀寿命,如表4所示。表 4 冲蚀寿命预测结果原油在水下节流阀中流经节流孔时,由于通流面积骤减,导致沿流体与速度方向的冲蚀加剧;由于阀芯与护套的节流孔孔径大小不一,流体率先流经孔径较大的节流孔后再流经孔径较小 的节流孔,导致冲蚀最严重的部位发生在阀芯节流孔壁面附近。在极端开度 20%情况下,冲蚀最严重的部位发生在4号孔处,冲蚀率达到最大2.11e-7kg/m^2s,年度冲蚀深度0.45576mm,取1.5倍安全系数下最极端使用寿命为11年。考虑实际工况下,原油产量并不会长期达到峰值,且节流阀开度并不会始终保持20%开度,因此在节流阀服役周期内不会因为冲蚀产生穿孔,造成功能性破坏。来源:机电君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