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喆塔科技携手国家级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未来

2月前浏览947

       
       


集创新之力·成数智之塔




近日,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携手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包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机构领导,此外,中鑫致道、张江垚坤、明裕创投等股东代表也齐聚一堂。


   


在各位领导嘉宾的共同见证下,这一意义非凡的合作项目正式扬帆起航,这标志着喆塔科技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数智化发展方面步入新的阶段。

联合共赢,资源互补  


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是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上海市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由复旦大学、中芯国际和华虹集团三家单位于2018年共同发起建设的。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性、开放性、实体性的国家级集成电路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该中心致力于解决我国集成电路主流技术方向选择和可靠技术来源问题,为产业技术升级、大生产线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还通过“国创‘芯’课堂”等项目,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培养了众多精英人才。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董事长张卫院长表示:“此次与喆塔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工程中心,是我们在推动产业数智化方向上的一次重要实践。喆塔科技是一家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领域具有卓越表现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的‘CIM 2.0产品’和‘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解决方案已经为半导体、光电显示、新能源等多个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联合工程中心一定能够成为技术创新的重要平台,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喆塔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工业大数据与工业AI,致力于引领工业数字化转型。作为国产领先的半导体数智化平台领跑者,公司通过将行业Know-how与ABC(AI、Bigdata、Cloud)技术深度融合,形成了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为高端制造业提供以数据驱动的一站式CIM2.0全矩阵数智化产品。在助力高端制造业“数转智升”过程中,喆塔科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案例和强大的技术实力。现已服务超过100家半导体、光电显示、新能源等行业客户,成为推动高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引航者。


此次双方共建的“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将不仅是一个技术攻关平台,更是一个融合创新资源、孵化未来技术的“产业飞跃台”。我们计划通过构建覆盖设计、制造、测试等全产业链的数智化协同体系,以数据驱动的一站式CIM2.0全矩阵数智化平台,助力集成电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这里将成为催生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摇篮,孕育出更多突破性成果,引领行业向全球高端迈进。

数智共生,携手见证

在各方机构领导的见签下,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副总经理沈晓良与喆塔科技CTO刘林平郑重签署了合作协议。紧接着,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董事长张卫院长与喆塔科技CEO赵文政共同揭开了“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的牌匾,此举意味着这一意义重大的合作项目正式拉开帷幕,踏上了新的征程。此外,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张卫教授向喆塔科技CEO赵文政先生颁发了实验室主任聘书,这份荣誉不仅是对赵总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他带领团队所取得成就的高度肯定。 


 


喆塔科技CEO赵文政表示:“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集成电路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处在这个大变革当中,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在我国集成电路行业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工业软件已经渡过了模仿、学习的阶段,进入到独立创新并解决临卡脖子的威胁的阶段。非常荣幸这次能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携手,共同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携手共建,科创未来

未来,喆塔科技将依托“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围绕集成电路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强化产学研用的紧密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双方将共同努力,突破一系列技术瓶颈,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同时也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贡献积极力量。



 

“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双方将共同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贡献力量。



此次签约揭牌仪式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双方在集成电路领域的深厚合作基础,也为未来的共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联合工程中心采用的产学研深度结合的模式,离不开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引导与帮助,为此特别感谢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对本次合作的大力支持。相信在多方的共同努力,必将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来源:白话IC
电路半导体电子新能源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2-13
最近编辑:2月前
白山头
签名征集中
获赞 12粉丝 4文章 19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为什么优秀的芯片公司加班更多?

写此文章不是传递焦虑和内卷,也不是对内施加压力,而是身边发生的两件事引起了我的思考。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跟研发同事说,创业需要适度的加班,但不是拼命的加班,创业更需要的是坚持,傻傻地坚持。不管外面是否看好,不管外面是好是坏,我们只管坚持,把一件事情坚持到底。在“坚持”这件事情上,三伍微很有感受,不管投资人看不看好Wi-Fi FEM赛道,不管有多少人质疑,我们一直专注和坚持Wi-Fi FEM赛道,一直埋头默默地研发产品,当有一天抬头看天的时候,天还是那片天,却发现同赛道的一些友商不见了,三伍微跑到了赛道前三。回到这两个事件,事件一:有一天晚上8点多,我打车回公司。在车上跟司机闲聊起来,福建晋江三创园在当地小有名气,知道园区都是高科技公司。当得知我是回公司办公室继续加班,他很惊讶地问到,“高科技公司还需要加班?”我回答道,“高科技公司都是要加班的”。他的不解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高科技公司需要加班?事件二:前段时间,某芯片设计公司遭遇停摆危机,欠薪半年、500员工维 权引关注。该公司曾获评“未来独角兽”创新企业。碰巧几个朋友聚在一起聊起了此事,其中一个朋友说这公司上班很自由的,也不用打卡,有人四点多就下班走了。另一朋友说,当时有人很羡慕去这家公司上班,薪水又高,加班又少,又没有什么压力,很舒服。他就跟羡慕的人说,不要去羡慕,这种公司做不好的。是不是事实,没有必要去求证核实,仅当闲聊,但从大家的交流可以得出一个观点:高科技公司不加班是做不好的。芯片行业肯定是高科技,芯片位于高科技产品的顶端。因此,做芯片需要加班,而且越优秀的芯片公司加班更多。原因有三:1、技术研发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其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技术研发通常需要长时间的试验、观察、分析和总结,这些过程往往不能在正常的上班时间完成。例如,刘嘉麒院士指出,科学技术研究需要全身心投入,尤其是思考,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进行‌。2、技术研发成果的产出过程也需要加班。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反复试验。许多重要的技术突破都是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取得的。3、优秀芯片公司的成功案例也表明了加班的必要性,芯片研发是高强度工作,996工作制的情况也很常见。他们经常需要在周末和节假日加班,因为这些时间可以用来开会、处理各种琐事或进行实验‌。此外,技术研发工作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创造力,这通常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长时间工作,白天琐事多的情况下,晚上成为他们工作的主要时间‌。‌另外,马太效应的存在加剧这一现象。马太效应在高科技公司中表现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这种效应在高科技公司中尤为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集聚‌:高科技公司通过政策扶持、资本投入和人才汇聚等方式,形成资源集聚效应。‌技术迭代‌:在高科技领域,技术迭代速度极快,领先企业往往能够率先掌握核心技术,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规模优势‌:高科技公司通过用户规模和业务场景应用的优势,积累了大量高质量信息和数据,为后续产品优化研发和市场快速导入提供了有力保障。‌市场竞争加剧‌:马太效应使得科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因此,选择了高科技行业,选择了芯片行业,就选择了996的工作。你不能寄希望于别的公司不加班,所以自己公司也可以不用加班,否则就会被淘汰。就如现在的欧美高科技企业,并不比中国人聪明,更不如中国人努力,只是科技的发展走在了我们前面,现在眼看着我们追上,只能通过关税和卡脖子的手段阻击我们,因为他们不想通过加班加点的工作拉开与我们的距离。我们没法抱怨加班和内卷,你不加班是你的选择,别人加班是别人的选择。在国内,加班更多不一定会让公司变得优秀和成功,但不加班一定不能让公司优秀和成功。市场的竞争就是这样的残酷和现实,只有团队更加的努力才能在内卷的市场中存活下来。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往头部集中的过程,也是优秀的芯片公司加班更多的原因。论人才,优秀的公司更多;论资本,优秀的公司更雄厚;论努力,优秀的公司加班更多。作为个体,我们只能理解和接受,从小努力学习是为了读个好的大学,再一次努力拼搏是为了读个好专业好学校的研究生,进入高科技公司是为了拿个好的薪水,好的高科技公司为了不被淘汰需要参与更激烈更快速迭代的市场竞争,靠什么?最终靠我们这些个体与团队的协作,通过努力来竞争。高科技没有温床,高科技没有停留,高科技只有永远向前的奔流不息。来源:白话IC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