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要(由AI生成):
本文讨论了学习的意义,特别是学科思想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自身经历和对教育现状的观察,指出学习的关键在于理解和掌握思想,而非仅仅记忆公式和定理。作者强调了学科思想对于指导实践和创新的重要性,并批评了当前学术界缺乏思想性和实践性的现象。文章呼吁学术界重视思想,提高教育质量,以促进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为什么学习?我学得越多,我忘记的就越多,那我为什么要学习?”。这是牛津大学流传的一个段子。 “学得多、忘得多”是句大实话。苏步青先生甚至也说自己不会做中学几何题了。但重要的是:最重要的东西往往是忘不掉的。
什么是忘不掉的呢?
我考入浙大数学系后,高中代数老师胡远东先生推荐我读一下《古今数学思想》。而在大学里,又遇到了陈维新教授等多位能把数学思想讲的很美的老师。数学系毕业30年了,很多题目都不会做了、定理也忘了,但思想性的东西却一直记着,并对我的科研生涯产生了极大的帮助。
“思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经常把对数学的认识分成四个层次:最低层次的人学的是公式或算法;第二个层次的人学的是定理;第三个层次的人感兴趣的是概念;第四个层次的人关注的是思想。大体上说,公式描述的是属性之间的关系;而公式往往源于定理;好的概念才会产生好的定理。在我看来,所谓的“思想”,就是提出这些概念的背景和原因。
比如,欧几里德几何学为什么要引入公理体系?因为有些看起来有道理的“证明”是错误的。有了这个公理体系,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了。同样,为什么引入“虚数”?“非欧几何”是什么回事?为什么引进“连续性”的概念?“概率”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引入“同构”的概念?....这些都是数学思想中最迷人的地方。只要真的明白了,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其实,任何一个学科都有其思想。 有了思想才有概念,有了概念才有科学的原理和公式。学科的思想,总是最迷人的东西。
但现实却并不如人所愿。
我曾在浙大和上海交大参加研究生面试。其中发现一个了严重的问题:学生都能记住公式却记不住概念。 给他们一个题目,他们能很快算出来。但是如果问起现实中有哪些前馈和反馈,问他们可控、可观是什么,有很多人却回答不出来了。这几个概念是经典和现代控制论最基本的概念啊!我想,如果问他们“为什么要提出可控、可观的概念”,能回答出来的恐怕就更少了。
二十年前老领导让我评审一篇博士论文,学生的导师是当时控制界的名人。看完论文,我一气之下拒绝评审——这位博士根本不理解控制论最基本的思想之一就是关注系统的动态特性。
十多年前,我读到国内的一本《技术创新》专著,翻了翻就想把它撕了:作者罗列了很多概念。比如,把创新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革命性创新和渐近式创新、提出技术发展的S型曲线等。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本书的理论体系似乎非常完美,但就是缺乏思想的表现。
如前所述:思想,是提出概念的背景和原因。创新理论也不例外。人们提出概念的目的,应该是指导创新工作。比如,我们对创新分类的目的,是因为创新项目的特点不一样,对一类项目的做法往往不适合另外一类,研发管理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这样,如果有好的分类方法,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创新管理。这样,创新理论就与“创新管理”等实践结合在一起了。
如果不与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仅仅是知道有这样的分类,提出概念和分类又有什么意义呢?
事实上,作者很可能并不知道提出这些概念的原因、不知道不同创新项目的工作方法有什么不同,才没有进一步讨论。可惜的是:十多年过去了,有些期刊仍然乐此不疲地发表这类没有思想性的文章。
为什么十多年没有进步呢?在我看来,学术界往往不重视思想、也不懂欣赏好的思想。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学者们本身就缺乏实践、当然就不知道如何指导实践。这种现象不改,那些创新理论还是不看为好——不看的话,可以节约一点时间。
---------------------------------------------------------------------------------------------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