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际竞争,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4年前浏览3227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国与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我们要知道自己的优势,也要知道自己的劣势。


经常有人问我:中国的钢铁生产技术和国外相差大吗?我回答说:不大。特别是市场需求量大的牌号,国外能生产的国内几乎都能生产了。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经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进步,可以说显示了制度的优势。

 

但优势往往是有两面性的。我们今天想讨论的是:这种优势的本质是什么?是不是可以延续到未来?一直迷信这种优势,可能会阻碍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在笔者看来,在发挥集体力量方面,中国是有优势的;而在发挥个人特长方面,中国是有劣势的。优势的一面有利于追赶、跟随,而劣势的一面则不利于创新。当然,我这里讲的创新,是从0到1的创新,不是那种包装为“自主创新”的模仿和山寨。

 

按照我的经历,领导们往往还是愿意听取意见的。如果多数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就容易被领导采纳。领导一旦采纳,执行力就会相当强。比如,我国在基础建设方面的优势特别突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土地资源配置的能力特别强。这就是所谓的制度优势。

 

这种优势的发挥,有赖于正确共识的形成。我们在跟随、模仿方面具有优势的原因之一,就是模仿过程容易形成共识:别人就是这么做的或者这么做有意义,我们跟着学就可以了。另外一个原因是,当一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趋缓时,模仿和跟随就更容易了。钢铁行业其实就是这个样子:很多主流产品,在几十年前差不多就是这样了。但是,技术发展快了就不一样。我国两化融合领域的著名专家王安耕先生发现:我们被国外“卡脖子”的技术,往往是那些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技术。人家的发展越来越快,我们就有可能越来越远。

 

需要发挥个人优势的事情,往往是那些没有办法形成共识的事情。

 

我有一个体会:在创新思想形成之初,是说不清楚的,个人只是有一种模糊的感觉。自己说不清楚,自然也就难以说服别人。连同盟军都很难找,就更难说服领导了。

 

类似现象还体现在对技术的评价。很多伟大的创新,在开始的时候并不引人关注,也就是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要成为“合抱之木”的时候,需要不断地供给营养。但是,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某些技术的价值,技术成功之后得不到必要的资源,就很难走向健康发展之路,也就变不成“合抱之木”。

 

这种现象在国外也有。数字相机是柯达公司发明的。但柯达公司的主流人士是搞化学的。这项发明的意义就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让柯达失去了挽救自己的机会。

 

这种现象在国内更加严重。在国外,一个人的想法受不到重视时,容易到其他地方、找其他人帮助自己实现梦想。在我国,体制过于强大,体制之外的机会太少。所以,很多人感觉不舒服、才能得不到发挥、一肚子牢骚,也会留在体制内。千里马吃不饱就没有“千里之能”,但离开体制甚至没有吃的。

 

自由对创新的价值,就体现在这个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改革的好处,也是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自由。这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之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需要继续改革开放。

 

昨天我对朋友讲了一个笑话:有个美丽的姑娘被大火困在了楼上。一个勇敢的消防员冲上来把她救了。姑娘很感动:您上楼一定很不容易吗? 消防员说:太不容易了! 我是把三个想冲上来的同事打倒,才夺路而上的!

 

创新搞的是技术,但前提是获得资源。获得资源的前提是“拼得过别人”——就像消防员要把三个同事打倒,才有救美女的资格。当资源主要来自于一个强大体制的时候,获得资源的能力,比做技术工作的能力显得更加重要。我们的许多专家本质上是“社会活动家”,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他们打得过其他的竞争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不是凭本事吃饭,而是凭关系吃饭、甚至凭溜须拍马吃饭。这种事情发展下去,科技界的文化风气,一定会下降。

 

回到开头讲的钢铁行业。殷瑞钰院士很早之前就提出:钢铁行业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智能化和绿色化。言下之意,产品开发的重要性下降了。在智能化和绿色化方面,国外又有了比较显著的进步,比如美国大河公司。

 

而我担心的是,国内很多企业的路子走歪了。他们过于关注表面化的东西、为博取领导的关注而搞技术、为技术而技术、为获奖而搞技术。正如任正非所言:“只顾了展示锄头,却忘记了种地”。这种担忧又让我想起培根的一句话:“跛足而不迷路,胜过健步如飞却误入歧途的人”。迷路,是最可怕的。

 

因为这种担忧,我不断批评一些人,自然也会得罪一些人。但如果有人因为我的批评而改变,也值了。

---------------------------------------------------------------------------------------------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创新方法通用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11-18
最近编辑:4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10111粉丝 21615文章 3547课程 219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