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4年11月23日,才神道在网上直播了小米SU7 Pro的电池拆解,该电池为宁德时代的神行电池(磷酸铁锂体系),让我们一起看看和MAX版的麒麟电池有何异同点吧。
根据电池上盖的铭牌可以了解到,这款电池包的标称电压在394V,电池容量为239.3Ah,电池电量为94.3kWh,整包重量为700kg。
对比之前拆解的麒麟电池,神行电池的电子电气架构属于400V,电池容量更高,电池更重,能量密度更低。这两款电池分别对应了镍钴锰和磷酸铁锂化学体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神行电池的外部结构与麒麟电池基本一致,同样是将前后排座椅的固定支架安装在电池包上盖上,电芯布置在电池包“一层”,电池尾部“二层”放置BMS、Relay Box以及OBC等电子电气零部件。这样的设计可以在产线上降低生产复杂度,缩短生产时间,节省生产成本。
观察“二层”上盖,可以看到布置与麒麟电池一致,左侧是直流接口和低压数据采集接口,右侧是12V低压供电接口。
拆开“二层”上盖,可以看到内部布置与麒麟电池一致,从左到右依次是Relay Box、BMS和OBC,但OBC的尺寸明显比麒麟电池更小,估计是400V的充电部件需求比800V更少的原因。
BMS的尺寸与麒麟电池一致,共有4个高压采样接口,通过主线束上的4个支线连接,用于采集电芯的电压、电流、温度等基础数据,并作出SOX(State of Charge/State of Power/State of Health)的测算。
Relay Box布置在BMS下方,拆下来看到底面安装了铝制的Busbar散热片,用于将大功率充放电产生的热量导出。
在Relay Box和OBC中间,布置了给OBC散热的液冷管。
最后拆下了12V低压供电的Busbar和正负极连接口。
拆完“二层”将电池包翻过来看下底部的情况。
电池底部的设计与麒麟电池保持一致,就连刮蹭的现象也十分相似,后面会检查内部对应位置的电芯是否有损伤。
打开电池底护板,可以发现两点区别于麒麟电池的设计:1)底护板内侧没有安装MICA(云母板),可能是因为磷酸铁锂的热稳定性好于镍钴锰,热失控的剧烈程度较弱,不需要MICA的防火保护;2)电芯表面增加了白色泡棉,可能是用于保护电芯顶盖在底盘刮蹭时免于变形。
视线转到下壳体内部,可以清晰地看到电芯的排布方式与麒麟电池相同,横向一排6个电芯,纵向一列21个电芯,一共126个,均为串联连接方式。高压连接片和Busbar都安装在右侧的横梁上。每排电芯之间有竖直安装的液冷板,提供电芯大面的散热。
每2列电芯顶部的FPCB连接了CMU(Cell Monitoring Unit),被螺丝固定在下壳体的内侧,尺寸和麒麟电池相似。
在白色泡棉的中间,是用于承托倒置电芯的复合材料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