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从经济角度看问题

3年前浏览1885

为保护环境,洪泽湖准备禁鱼十年。我对朋友说:十年后可能就没有专业渔民了。朋友告诉我:现在基本上都没了。打鱼挣不到钱,人就少了!

这我想起一件事:我小时候,老家的山上总是光秃秃的。那时,国家每年都搞植树造林,但总是保不住。因为树长得稍微大一点,就被人偷偷砍掉了卖了。现在的山上则是郁郁葱葱,因为没人去砍了。试想,偷着上山砍树很累,也挣不到钱,谁还去呢?

所以,环保的压力小了,是因为这些破坏环境的事情“不具备经济性”了。其实,现在小偷也少了。现在人们出门很少带现金,小偷的收入减少了。小偷这种“职业”的经济性差了,干小偷的自然就少了。同样,中国产品的伪劣产品太多,本质也是经济性的原因:对这些企业罚得太轻,偷工减料更经济。

一个职业的经济性差了以后,人们就会去其他行业。小偷也应该是更换职业了。比如,现在骗子就多了,因为网络诈骗的“经济性更好”。同样,由于骗政府的钱容易,现在的学术界的骗子也很多。

很多罪恶与经济有关。前几天读了一篇文章,谈过去穷人经常租妻、典妻、卖妻。这显然与“万恶的旧社会”有关。但根本上,还是和穷有关:有钱人谁干这事?小时学社会发展史,总觉得奴隶社会很坏。生产力进步了,人怎么更坏了呢?后来想明白了:很多奴隶最初是战俘。在原始社会,这些战俘可能被杀掉、甚至被吃掉。后来能当奴隶,也是社会进步啊!

很多数字化转型问题,看似技术问题,本质上却是经济问题:

连铸是炼钢厂把钢水变成钢坯的工序。建厂之初,钢水和浇铸结束的钢坯都有温度测量。后来,钢坯测温装置却拆除了。为什么拆除后面的、不拆除前面的?原来,钢水测温的结果会与生产工艺挂钩:能不能浇铸、浇铸速度如何,都要看钢水温度。这些被纳入“工艺标准”,必须严格执行。所以,在严格质量管理的钢厂,如果没有钢水测温,生产就没有办法进行了。但是,后面的钢坯测温,却没有对应类似的功能。这样,这个测量点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于是,为了降成本,就把它取消了。

这个温度测量真的没有用吗?不是。我研究模型控制的时候,就希望有这样的数据。但是,这点用处不值得把设备重新装回去。这就是经济性不足。

现在搞数字化转型,要采集大量数据。采集数据同样是需要成本的。关键是这些成本值得花吗?所以,推进数字化的关键,是让数据产生更多的价值、并让相关成本尽量降低。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推进知识和信息的应用、共用、复用,有利于推进数字化进程。

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才能找到更根本的问题。

例如,前面的例子让我悟到了一个道理:生产厂的数据采集,是为保证正常生产用的,而不是为研发和优化用的。有用途、有人用,才会产生价值。否则传感器迟早还是会被拿掉。而且,用户要用这些数据做有价值的工作,否则自己的岗位都难保。

那怎么办呢? 当然有办法!但需要你继续思考下去。总之,要学会从经济层面看技术问题。

---------------------------------------------------------------------------------------------

版权声明:

原创文章,作者郭朝晖,来源蝈蝈创新随笔,本文已经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数字孪生科普通用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0-11-15
最近编辑:3年前
仿真圈
技术圈粉 知识付费 学习强国
获赞 9445粉丝 20719文章 3274课程 20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