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GB/T151-2014热交换器制造、检验与验收——管箱隔板、防冲板(杆)、支撑导轨等

1天前浏览58
管箱隔板密封面应与管箱法兰的环形密封面平齐或略低于环形密封面(控制在 0.5mm以内)。
定距管两端应去除毛刺。
防冲板(杆)、导流筒及旁路挡板的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滑道结构的尺寸及安装方位应符合设计图样的要求。
釜式重沸器的零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支撑导轨上有碍滑道通过的焊接接头应修磨齐平;
b)支撑导轨应与设备纵向中心线平行,其平行度偏差不应大于2%,且不大于5mm;
c)堰板的上端面应水平,其倾斜不应大于3mm。

  1. 管箱隔板

    • 材料要求:管箱隔板应选用合适的材料,其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标准中对于材料的相关规定,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等。
    • 制造尺寸:制造过程中应保证管箱隔板的尺寸精度,使其能够准确地安装在管箱内部,起到分隔不同流体区域的作用。隔板的厚度、宽度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且隔板与管箱内壁的配合尺寸也应控制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
    • 焊接要求:如果管箱隔板需要与管箱进行焊接连接,焊接工艺应符合标准中对于焊接的相关规定。焊缝应保证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等焊接缺陷。
    • 检验与验收:对于管箱隔板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焊缝检查等。外观应无明显的变形、划伤等缺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焊缝应进行无损检测,如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焊缝的质量。
  2. 防冲板(杆)

    • 设置要求:当热交换器内的流体流速较高,可能对换热管等部件造成冲刷磨损时,应设置防冲板(杆)。防冲板(杆)的位置、数量和形式应根据具体的工况和设计要求进行确定,以有效地保护换热管等部件。
    • 材料与制造:防冲板(杆)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腐蚀性,制造过程中应保证其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防冲板(杆)的边缘应光滑,不得有尖锐的边角,以免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伤害。
    • 安装要求:防冲板(杆)的安装应牢固可靠,与热交换器的壳体或其他部件的连接应紧密,不得有松动或间隙。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防止防冲板(杆)的变形和损坏。
    • 检验与验收:对防冲板(杆)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安装检查等。外观应无明显的缺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还应检查防冲板(杆)在流体冲击下的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有效地发挥防冲作用。
  3. 支撑导轨

    • 材料与制造:支撑导轨通常用于支撑换热管,以保证换热管在热交换器内的位置稳定。其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制造过程中应保证导轨的直线度和平面度等精度要求。
    • 安装要求:支撑导轨的安装应与换热管的安装配合进行,确保换热管能够顺利地安装在导轨上,并且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或晃动。导轨与热交换器的壳体或其他部件的连接应牢固可靠。
    • 检验与验收:对于支撑导轨的检验,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和安装检查等。外观应无明显的缺陷;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同时,还应检查导轨对换热管的支撑效果,确保换热管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保持稳定。

来源:压力容器工程师
焊接裂纹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1-22
最近编辑:1天前
君雔
本科 | 高级工程师 压力容器工程师
获赞 57粉丝 26文章 11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管壳式换热器:工业热交换的核心利器

1. 分类方式按结构形式分类固定管板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的管束两端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管板上,管板与壳体连接。它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但是,由于管束和壳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当温差较大时,可能会在管子和壳体中产生热应力,导致管子变形或损坏。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是固定的,另一端的管板(浮头)可以在壳体内自由移动。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地补偿管束和壳体之间的热膨胀差,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差较大的场合。U形管式换热器:其管束呈U形,管子的两端都固定在同一管板上。这种结构使得管束能够自由伸缩,也能较好地适应热膨胀。而且,U形管式换热器只有一块管板,减少了管板与管子之间的连接点,降低了泄漏的可能性。不过,U形管内部清洗比较困难,因为管子是弯曲的,清洗工具难以深入。它常用于管内流体比较洁净、不易结垢的场合,如一些高温高压的气体换热过程。按流体流经方式分类单程管壳式换热器:热流体和冷流体在换热器中只经过一次换热过程。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但换热效率相对较低。通常适用于对换热效率要求不高或者流体流量较小的情况。多程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在管程和/或壳程设置隔板,使流体多次往返流动,从而增加流体的流速和换热时间,提高换热效率。例如,在一些大型的化工装置中,为了充分利用热能,会采用多程管壳式换热器来处理大量的流体。2. 设计要点换热面积计算:换热面积是根据热交换的任务量来确定的。需要考虑流体的流量、温度变化以及两种流体的比热容等因素。在实际设计中,还要考虑一定的余量,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工况变化。材料选择:对于金属管壳式换热器,管子和壳体的材料选择至关重要。要考虑流体的腐蚀性、工作温度和压力等因素。如果流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像含有酸性物质的化工原料,就需要选择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钛合金等。对于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材料的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也是重点考虑因素,例如,在超临界锅炉的换热器中,可能会采用合金钢材料来满足设备的性能要求。压力降设计:流体在管程和壳程流动时会产生压力降。压力降过大,会增加流体输送的能耗,并且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在设计时,要通过合理选择管子直径、排列方式以及折流板的形式等因素来控制流体的流速,从而控制压力降。例如,在设计管程时,采用较小的管径可以增加换热面积,但同时也会增加流体的流速和压力降,所以需要综合考虑。3. 制造工艺管子与管板的连接:这是金属管壳式换热器制造的关键环节。常见的连接方式有胀接和焊接。胀接是通过机械或液压等方式使管子产生塑性变形,使其紧密地贴合在管板的孔内,这种方式适用于压力较低、温度不高的场合。焊接则是将管子与管板通过焊接工艺连接在一起,它能提供更高的连接强度,适用于高压、高温等恶劣工况。在实际制造中,有时也会采用胀接 + 焊接的复合连接方式,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壳体制造:壳体一般是通过卷板、焊接等工艺制成圆筒形。在制造过程中,要保证壳体的圆度、直线度和壁厚均匀性。对于大型的壳体,还需要进行无损检测,如超声检测、射线检测等,以确保壳体的质量,防止出现焊接缺陷等问题。组装过程:在组装换热器时,首先要将管束安装到管板上并固定好,然后将管束和管板一起装入壳体内。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管束,防止管子被损坏。同时,还要安装折流板等部件,并且保证各个部件的安装位置准确,以确保流体能够按照设计的路径流动。4. 操作与维护注意事项操作方面:在启动换热器时,要缓慢引入流体,防止由于热冲击等因素导致设备损坏。例如,在启动过程中,先缓慢开启冷流体阀门,使冷流体逐渐充满换热器,然后再引入热流体,并且要控制热流体的流量和温度变化速度。在运行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流体的压力、温度、流量等参数,确保它们在设计范围内。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如压力突然升高或温度急剧下降,要及时采取措施,如调整阀门开度或停止设备运行。维护方面:定期对换热器进行检查和维护是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主要检查内容包括管子是否有泄漏、腐蚀、结垢等情况,管板和壳体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等。对于结垢问题,根据垢层的性质和厚度,可以采用化学清洗或机械清洗的方法。化学清洗是利用化学试剂与垢层发生化学反应,将垢层溶解或剥离;机械清洗则是通过物理方法,如使用刷子、高压水枪等工具来清除垢层。来源:压力容器工程师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