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Engineering Structures AI特刊征稿

1月前浏览1580
 

Website: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pecial-issue/316268/cutting-edge-ai-driven-design-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engineering-structur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期刊的特刊《前沿AI技术驱动的工程结构设计、分析和优化(Cutting-edge AI-driven Desig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开始征稿。

投稿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特刊简介


特刊主题为《前沿AI技术驱动的工程结构设计、分析和优化》(Cutting-edge AI-driven Desig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系统中的特刊缩写为“AI Empowered Structures”,旨在报道结构工程与前沿AI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具体而言,本特刊的前沿AI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大型语言模型、扩散模型、图神经网络模型和其他类似技术

需注意,常规ML算法的研究不作为本次特刊的重点,例如:使用传统ML算法对材料/部件/结构行为的回归和分类分析、对部件或结构的材料和几何特性进行预测分析、使用可解释ML进行数据特征分析和解释,以及使用简单神经网络(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对部件或结构进行明显损伤识别。

以下研究主题可供参考:

•Cutting-edge AI-aided design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Structural analysis co-driven by DL and physics-based methods

•DL-powered engineering design and optimization

•LLM models of domain knowledge in engineering structures

该特刊征稿通过爱思唯尔的系统进行。

更多信息可以参考: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pecial-issue/316268/cutting-edge-ai-driven-design-analysis-and-optimization-of-engineering-structures

投稿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


Guest Editors

   

陆新征(Xinzheng Lu)

清华大学 教授


   

Ertugrul Taciroglu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教授


   

Giuseppe Carlo Marano

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Politecnico di Torino)教授


   

Christian Málaga-Chuquitaype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Senior Lecturer


   

熊琛(Chen Xiong)

深圳大学 副教授


   

廖文杰(Wenjie Liao)

西南交通大学 特聘副研究员


Engineering Structures

期刊简介

 

《Engineering Structures》面向结构工程和结构力学界,主要接收涉及结构和力学原理以及数字技术在工程结构分析和设计中的新发展或创新应用的稿件。感兴趣的主题包括:高层建筑、创新结构、环保结构、桥梁、体育场馆、商业和公共建筑、输电塔、电视和电信桅杆、可折叠结构、冷却塔、风力发电结构、板壳结构、悬挂结构、防护结构、智能结构、核反应堆、大坝、压力容器、管道和隧道。

虚拟特刊(Virtual Special Issue,VSI)是Elsevier出版社在ScienceDirect数据库上推出的一项新的出版计划。虚拟特刊发表的论文是汇集在特定主题下与正刊论文完全等同的学术论文。

特刊论文具有三大优势:1.出版速度快;2.评审意见质量高;3.更便于读者检索阅读同一主题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振动非线性化学建筑UG消防BIMOpensees材料科普数字孪生控制试验人工智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1-14
最近编辑:1月前
地震那些事
博士 抗震防灾数值模拟仿真
获赞 51粉丝 56文章 56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918合肥4.7级地震中,为什么合肥、南京等地居民感受如此强烈?

昨天(9月18日)合肥市肥东县发生了4.7级地震。这次地震的震级和破坏性都不大,但是引起的网络声浪却很大。尤其作为一个安徽人,我的朋友圈里面更是非常的热闹。从新闻报道看,合肥市大量居民在震后都紧急疏散到室外,甚至距离合肥150多公里外南京的居民,都反映感受强烈甚至进行了紧急避险。到底是当地居民太敏感了,还是这次地震确实震感比较强烈?我们课题组对地震引起的加速度感受问题也做过系列分析.这里结合本次合肥4.7级地震再和大家汇报一下。具体而言,人对地震一个很重要的感受就是地震引起的加速度。地面运动加速度作用到建筑后,还会被建筑放大,因此一般来说,楼层越高,感觉到的晃动也就越大。加速度达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感到难受甚至恐慌(海盗船、过山车、跳楼机,游乐园里面的各种设备就是通过制造加速度来制造刺 激)。我们此前多次提到,我们开展区域震害分析的“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可以提供完整的工程需求参数(EDP)信息,不仅包括结构损伤判断必不可少的层间位移角信息,还包括了结构的残余位移信息,当然,也包括了不同建筑的楼面加速度信息。例如,图1给出了一栋3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楼层加速度响应结果。在2016年山西清徐地震时,我们就用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探讨了太原市区的人员感受. 图1 三层框架结构加速度响应因此,我们就可以进一步利用各个台站的记录,以及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给出结果,得到不同地区人员感受到的加速度(这里已经考虑了建筑引起的加速度放大效应),进而给出人群的感受比率,如图2所示。其中,人员感受与加速度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董安正, 赵国藩. 高层建筑结构舒适度可靠性分析[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2, 42(4):472-476)。表1 加速度与人员感受对应关系 图2-5给出了RED-ACT分析得到的合肥、南京以及我的家乡芜湖等地区的人员加速度感受分布。不同饼图位置代表了不同的地震动记录位置。不同扇区面积大小代表不同感受的人群比例。之所以同一地点不同人群感受不同,主要是因为不同建筑类型、高度,以及同一建筑的不同楼层的加速度响应都会不同,因此人员感受也就各不相同。图2 合肥周边地区人员加速度感受分布 图3 南京周边地区人员加速度感受分布,虽然距离震中超过100km,但是仍然可以达到“有感”甚至“不适”的水平图4 芜湖周边地区人员加速度感受分布,芜湖市区的震感比南京还要更强烈一些 图5 蚌埠-淮南周边地区人员加速度感受分布从图中不难看出,合肥地区明显东侧感觉更加强烈,甚至达到了“难以忍受”的程度。城区普遍达到了“不适”或“非常不适”的级别。这其实也是我们课题组一直非常担心的问题:一个不需要太大的地震(例如这次只有4.7级),就可以引起城市大量居民的强烈恐慌。如果城市密集高层建筑群中大量人员在地震后集中下楼避险,密集的人群、紧张的情绪、叠加上有限的地面空间,万一出现拥挤踩 踏事故,那可能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对于这个风险,目前的研究积累相对还是很缺乏的。图6 如何能够避免这样的灾难情景发生?小结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基于结构动力学和地震工程的基本原理,不仅可以给出常规的震损评价结果,还可以进一步给出残余位移(修复难度),楼面加速度(人员感受)等多种多样的信息,其潜力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因此,欢迎大家一起来研究、推广城市抗震弹塑性分析方法。另外,在中国地震学会标准《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地震破坏力评估T/SSC 1—2021》中已经给出了具体的地震加速度感受分析方法,欢迎大家一起交流,进一步完善、发展这一技术。来源:陆新征课题组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