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深度分析!2025年或许成为储能行业最艰难的一年!

29天前浏览580

学习锂电,关注锂电那些事!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4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标题所揭示的,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点的预测,更是对储能行业即将面临的严峻挑战与潜在机遇的深度剖析。

与光伏产业的成长轨迹相似,储能产业正经历着无序扩张、阶段性产能过剩、国际贸易壁垒等多重考验。它正逐步转型为一个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品牌密集型的领域,并步入了第一轮激烈的行业洗牌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生存下来,成为了产业链上每一家企业的核心目标。

1

储能行业的曙光:机遇何在?

储能行业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近年来,国内储能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3年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已达到31.39GW/66.87GWh,其中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约22.60GW/48.70GWh,较2022年底实现了超过260%的惊人增长。  

技术的可靠性得到了广泛验证。随着储能项目从最初的几兆瓦级发展到几十兆瓦级,乃至现在的GW级项目,产品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得到锤炼和完善。业主的反馈表明,储能产品不仅有效,还能为电网和发电系统带来显著效益。

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储能的应用已从2018年前的用户侧储能,扩展到电网侧储能,如今工商业储能正蓬勃兴起,阳台光伏储能等新应用场景也崭露头角。这些细分领域的发展和挖掘,为所有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增长机会,甚至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

用户收益的提升进一步刺 激了市场需求。尽管行业原本预测度电成本将在2027年降至1.5毛左右,但实际上这一目标在今年就已经实现。这主要得益于行业内激烈的竞争,而对用户而言,这无疑带来了显著的收益。  

2

储能行业的暗流涌动:挑战几何?

首先,商业模式的不成熟是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国内储能的主要驱动力来自新能源的强制配储,但新能源发电商在并网后往往希望降低储能的运行成本,导致储能项目利用率不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电化学域储电站的平均等效充放电次数仅为162次,平均出力系数和备用系数也有待提升。  

关于新能源配套储能的收益模式,业内存在分歧。一方认为配储是新能源企业的义务,应为电网提供灵活性;另一方则坚持储能投资必须获得相应的市场回报才能正常运行。价格机制的不完善导致许多业主选择不运行储能项目,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碳排放增加。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从国家发改委到地方能源局都在出台政策促进新型储能的调度和运用,助力市场走向成熟。

其次,行业内卷现象严重。2020-2023年间,国内新增储能相关公司数量超过5万家,不仅光伏、锂电池企业大举布局储能领域,家电、化工、食品等各路企业也纷纷跨界进入。这必然导致一场惨烈的洗牌。

低价竞争更是让行业雪上加霜。储能系统的价格已经跌至0.6元/Wh以下,整个行业陷入困境。光伏和储能是投资品而非消费品或功能品,需要在长达15年甚至25-30年的全生命周期中获得回报。因此,行业更应关注全生命周期回报率而非产品本身的价格。实际上,工商储、户储的安装成本远超过设备成本,且全生命周期的投资回报率非常复杂。电池系统的可用性、长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以及充放电容量等因素比每瓦时的价格更为重要。  

3

工商业储能企业的竞争格局与生存之道

央企及其下属子公司是储能行业的重要力量。以中车株洲所、南网科技等为代表的企业背靠央企,顺应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求。它们大多从事储能项目设计开发,并布局了储能系统集成业务。这些企业正致力于实现自主生产储能设备并供应产业链闭环。它们既拥有充足的资金也具备时间优势,是当前及未来储能行业竞争中的有力搅动者。  

从零到一的创业者也是储能行业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以奇点能源、四象新能源等为代表的企业虽然不像宁德时代等拥有动力电池的“扶持”,也不像阳光电源等具备光伏逆变器的“底蕴”,但它们凭借可观的电力电子技术研发背景和专注于分布式储能应用场景的开发与服务,在市场中崭露头角。对于这类企业来说,技术“护城河”与销售渠道至关重要。因此,它们将售前服务力与售后运维作为竞争的核心。然而,市场中的持续性低价竞争对它们来说意味着更高的风险代价。

技术相通的跨界玩家同样在储能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阳光电源、天合储能等企业凭借光伏逆变器与储能PCS的贯通性进军储能领域。而家电与传统温控行业也是跨界储能企业的重要来源之一,如TCL、创维等。这些企业研发资金充足,敢于在技术路线上进行大额投资。尽管它们在中短期内能够承受价格战的压力,但也需要警惕由原领域向储能跨界以及跨界后的进一步扩张风险。同时,它们也需要充分利用原领域内的客户资源优势来开拓市场。

锂电池及系统制造商则是储能行业中的另一股强大力量。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深耕于电芯领域,拥有牢固的技术护城河。它们推出的储能柜在安全性方面更具保障,并能够实现真正的“一体化”。随着新型储能的规模化应用和高质量发展,这些企业也在加剧着储能行业的洗牌。

在这片波涛汹涌的储能红海中,如何不被退潮海浪席卷而去?技术底层能力、端到端的能力、跨国经营能力、供应链能力、跨产业能力……这些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生存之道。

2025年,对于储能行业而言,既是至暗时刻也是破晓前奏。只有那些能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并不断创新的企业才能在这场洗牌中脱颖而出,迎接属于它们的曙光。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 众号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化学电源电力电子新能源材料储能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26
最近编辑:29天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0粉丝 174文章 208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苹果要出“刀片电池”?马斯克却质疑:“电化学意义上不可能”

学习锂电,关注锂电那些事!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三条2024年09月30日 星期一在媒体发布苹果造车消息后,苹果方面尚未对作出回应,特斯拉当家人马斯克就已在推特上作出了评价,除了“抱怨”曾谋求苹果收购特斯拉被拒一事之外,马斯克特别对报道中提到的苹果将研发革命性动力电池提出了质疑。 根据报道,苹果公司计划采用一种独特的“Monocell”设计,无需袋装或模块化,使电池中的单个电池体积增大,释放电池组内部的空间。这种设计意味着电池可以装入更多的活性材料,从而提升汽车的续航里程。 电池材料方面,苹果公司正在研究磷酸铁锂(LFP)电池的使用,这种电池成本低,而且非常安全。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所使用的正是由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生产的、采用CTP(Cell to Pack)设计的LFP电池。 需要指出的是,“Monocell”在生物学中有“单细胞”的含义,而“cell”一词在电池行业术语中一般指代“电芯”,因而“Monocell”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单电芯”,或许意味着苹果动力电池将采取“单电芯”配置。 而马斯克的质疑,也正是针对这一点。他在推特上表示:“如果这是真的,那很奇怪——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中档汽车已经在使用磷酸铁锂(电池)——从电化学意义上来说,单电芯电池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单个电芯的电压最强只能到100X伏,(对于动力电池来说)太低了。”据其猜测,报道所说的“单电芯”电池或许与特斯拉所用的结构化电池包类似,是将多个电芯串联在一起。 本质类似于CTP 苹果版“刀片电池”要出鞘?苹果是否采用革命性的“单电芯”设计,目前仍在多方猜测当中。但从报道描述中可看出,“Monocell”的本质仍在于去模组化,而这与当前宁德时代向特斯拉供应的LFP电池、以及比亚迪大热的刀片电池所采用的CTP技术极为相似。 根据定义,CTP(Cell to Pack)技术是指将电芯—>模组—>整包这个制造过程简化为电芯—>整包,本质是通过去除或简化模组环节,通过结构设计与优化,来最大化利用电芯单体的性能,以实现不改变电化学体系下的成组性能指标的突破。 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于2019年9月率先推出该技术,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2020年年初,比亚迪推出采用CTP结构的“刀片电池”,在简化模组环节的同时,采用增大电芯长度的方形铝壳磷酸铁锂电池。在此基础上,将提高体积能量密度 50%、散热效果良好、减少电池包制造成本约30%,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等特点,整车寿命可达百万公里以上。 天风证券杨诚笑团队5月22日报告指出,CTP电池有众多的优势,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可以装入大尺寸叠片的“刀片”电池。在空间能量密度大幅提升质量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可以发挥叠片性能好的优势,可能成为现阶段最适合动力电池的形态。 在此基础上,大尺寸叠片弥补了叠片最大的缺陷:生产效率不如卷绕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普遍被认为锂离子电池未来的固态电池,只能采用叠片的方式进行生产。 中金公司曾韬团队3月30日报告曾指出,CTP技术是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据其测算,在CTP技术下,LFP电池可在质量能量密度与体积能量密度上接近现有NCM523电池包水平。而三元电池可基于CTP,进一步提升性能。 另据太平洋证券开文明团队3月9日报告建立的模型测算,使用213L和310L电池包,由于电芯材料不同,单车带电量可提升14-21%,续航里程增加60-130km。同时,电池包的度电成本能够下降16-19%,到0.57-0.69 元/Wh。短期来看,CTP+LFP/NCM523电池包对应的续航里程有望达到常规NCM811电池包的水平,主要覆盖500km以下续航里程。在不考虑补贴的影响,LFP的降本幅度比NCM523高1000-2000元,更具经济性。 长期来看,CTP+高镍三元比常规高镍三元电池包对应的续航里程多80-130km,有望将电动车续航里程推到新高点。在电动车续航里程不断向传统燃油车看齐的趋势下,高镍三元应用前景依然广阔。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