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OptFuture | 拓扑优化制造约束(一)

17天前浏览238
01    
前言    

     
   
   

由于拓扑优化具有极高的设计自由度,因此能实现极致的设计性能。但拓扑优化出的结果构型复杂,往往不能满足制造工艺的要求,难以使用传统方法制备。若在进行拓扑优化时能够充分考虑各种制造约束,则优化设计方案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

OptFuture拓扑优化模块目前提供了多种制造约束,在这篇文章中,将通过相关的案例为大家介绍OptFuture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平面对称、线性阵列及悬垂角制造约束及相关算例。


 
02      
实际案例        

       

     
几何为三维薄板,尺寸为900*100*2950mm,材料杨氏模量为196GPa,泊松比0.3。力学工况如图1所示,薄板一端底面边线设置位移约束,Lx=0,Ly=0,Lz为自由;另一端面设置位移约束,Lx和Ly为自由,Lz=0;端面上部施加线载荷,载荷大小为-100KN,方向平行于法向约束端面。

图1  载荷与边界条件  (几何线框图)  


拓扑优化中,设计域为整个几何体,非设计域为无,设计目标为刚度最大,设计约束为体分比上限50%。未使用制造约束优化构型如图2所示。

图2 未使用制造约束的优化构型【A】


下面将使用上述力学工况,分别展示OptFuture结构拓扑优化中的平面对称约束、线性阵列约束和悬垂角约束。

     
03          
平面对称制造约束          

           
         
         
在拓扑优化中,使用平面对称约束可以约束材料分布,使得材料分布关于平面对称。平面对称约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在OptFuture中,可以通过灵活定义局部坐标系的位置来确定平面对称约束所需要的参考,如图3。此算例中,设置图3中所创建的局部坐标系的YZ平面作为对称面,平面对称约束设置如图4所示。拓扑优化结果如图5所示,从图中可见,优化结果确实关于水平中心线对称。

图3 创建局部坐标系,用于平面对称约束参考


图4 平面对称约束的参数设置


图5 一个平面对称约束优化构型【B】


添加两个平面对称约束,对称面分别为前面所创建的局部坐标系的YZ和XY平面,平面对称约束设置如图6。拓扑优化结果如图7所示,从图中可见,优化结果确实同时关于水平中心线和垂直中心线对称。

图6 两个平面对称约束的参数设置        

       

图7 两个平面对称约束优化构型【C】


04            
线性阵列制造约束              

             
             
           
在拓扑优化中,使用线性阵列制造约束可以让材料按照所指定的阵列间距或阵列数量进行周期性分布,从而使得所设计的结构呈现出所需要的周期性构型。
在OptFuture中,阵列制造约束需要设置参考坐标系的方向以及阵列间距(或阵列数量)。此算例中,线性阵列约束的方向为全局坐标系Z向,阵列间距为500mm,线性阵列约束设置如图8所示。拓扑优化构型如图9所示。

图8 线性阵列约束的参数设置


图9 线性阵列约束优化构型【D】



05                
悬垂角约束                

                 
               
               
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当零件表面与打印方向形成超过临界值的夹角时,即会产生“悬垂”结构,如图所示。悬垂结构的存在会严重影响增材制造的加工效率和精度,为了打印存在悬垂结构的零件,往往需要增加额外的支撑结构。但支撑结构的引入会大幅提高加工成本,还会影响零件内部应力分布。在打印结束后,去除支撑结构的过程往往也是很繁琐的。若能根据打印机和打印材料的特性,在结构设计阶段即避免出现大于临界值的悬垂结构,则可以实现“无支撑”的增材制造,从而显著提高增材制造过程的效率。

图10 增材制造中的悬垂结构


在OptFuture中,可以根据参考坐标系的方向设置悬垂角方向和悬垂角度设置悬垂角约束。在此算例中,悬垂角约束的打印方向为Z轴负方向,临界角度为60°,悬垂角约束设置如图11,拓扑优化型如图12。与原始设计方案对比,在图13中我们标注了原始方案中不满足该悬垂角约束的区域。

图11 悬垂角约束设置


图12 构型【E】:悬垂角60°,Z轴负方向打印


图13 构型【A】中不满足悬垂约束的区域


与前一例相同,设置悬垂角约束的打印方向为Z轴负方向,调整临界角度为45°,拓扑优化构型如图14,图15中我们标注了原始方案中不满足该悬垂角约束的区域。

图14 构型【F】:悬垂角45°,Z轴负方向打印


图15 构型【A】中不满足悬垂约束的区域


下一期将为大家介绍OptFuture其他制造约束。
各位读者朋友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公众 号或者客服微 信索取本文(以及以往所发文章)所提到的模型参数以及OptFuture模型。


来源:OptFuture优解未来
拓扑优化增材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26
最近编辑:17天前
获赞 3粉丝 2文章 2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OptFuture丨非线性静力学

01前言结构非线性问题可分为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和边界非线性。材料非线性是指材料本构已不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需要更复杂的非线性方程去描述。几何非线性是指结构发生大变形时,由于结构刚度矩阵发生变化导致平衡方程中的初始刚度矩阵不能完全代表计算过程中的刚度特征,需要在计算过程中更新刚度矩阵以达到更真实准确的结果。当出现几何非线性时,常常伴随着材料非线性。边界非线性主要涉及到接触问题,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接触状态需要通过罚函数法、拉格朗日法或增广拉格朗日法处理,属于高度非线性行为。本期为大家介绍OptFuture计算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算例。02算例一:直悬臂GNL算例模型模型来源于NAFEMSBackgroundtoFiniteElementAnalysisofGeometricNon-linearityBenchmarks,此算例描述了矩形截面梁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几何截面尺寸为0.1m*0.1m,长度3.2m。材料为线弹性本构,杨氏模量210GPa,泊松比为0。几何一端为固定约束,另一端承受X轴负方向和Y轴负方向的力分别为3.844e6N和3.844e3N,计算模型的位移结果。图1使用OptFuture非线性静力模块中的弧长法计算此模型。图2为缩放比为1的位移结果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实体梁在轴向和横向载荷作用下产生相当大的位移,最大位移为5.229m。由于泊松比为0,几何的横截面形状未发生变化。图2OptFuture计算直悬臂GNL算例位移结果表1中列出了OptFuture计算结果与参考资料1中的对标值。从表中得知,OptFuture计算模型的末端处的最大垂直位移、末端处的最终垂直位移和末端处的最终水平位移均在对标值的误差范围内。表1OptFuture结果与对标值对比03算例二:双线性各向同性硬化材料模型算例实体梁几何尺寸为20mmx20mmx300mm。模型一端固定,另一端施加300MPa拉力载荷,如图3所示。材料弹性模量为210GPa,泊松比为0.3,初始屈服为2.43e8Pa,各向同性切向模量为2.17e9Pa。使用某商软结果作为对标值,对比位移、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结果。使用OptFuture非线性静力模块中的牛顿拉夫逊迭代法计算此算例,结果如表2所示,对标的某商软总位移结果为8.08mm,等效应力为306.7MPa,等效塑性应变为0.029。OptFuture总位移结果为8.07mm,等效应力为303.8MPa,等效塑性应变为0.027。OptFuture总位移、等效应力和等效塑性应变与商软结果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1%,-0.9%和-4.8%。表2OptFuture与某商软结果对比04小节分别以NAFEMS中的直悬臂GNL算例结果和某商软计算双线性各向同性塑性材料模型结果作为对标值,使用OptFuture计算上述算例并分别与对标值进行对比。结果显示OptFuture计算几何非线性算例结果数值在对标值允许误差范围内,双线性各向同性塑性材料模型算例的总位移和等效应力结果数值与对标值相比偏差小于1%,等效塑性应变数值偏差小于5%。对比结果表明OptFuture能够较好地处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我们后续将继续开发更多的非线性材料模型,并逐步支持边界非线性问题的求解。参考文献A.A.Becker,BackgroundtoFiniteElementAnalysisofGeometricNon-linearityBenchmarks,NAFEMS,Ref:-R0065,Glasgow,1999.往期推荐「优解未来」2024年秋季招聘正式启动OptFuture|力学benchmark验证OptFuture|增材制造中的晶格结构来源:OptFuture优解未来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