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热效率突破50%,还可商业化落地
国产柴油发动机站上世界巅峰!
发动机热效率,又称发动机有效效率。简单地说,发动机就是将热能转化成动能的机械,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显著。
1897年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成功面世,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主要柴油机热效率用了一个半世纪,从26%提升到了46%。
从世界柴油机热效率发展统计数字来看,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苛,热效率的提升遇到了很大瓶颈,热效率提升的难度越来越大,进展缓慢,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
全球首款突破50%热效率的商业化柴油机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旭光
以目前46%的行业平均热效率水平估算,热效率提升至50%,燃油消耗将降低8%,二氧化碳排放减少8%,按照目前国内重型柴油机市场保有量700万台估算,如果全部替换为50%热效率的柴油机,每年大概可节约燃油333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亿零495万吨。
博世集团董事会主席 沃尔克马尔•邓纳尔
奥地利李斯特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赫尔穆特•李斯特
柴油机热效率提升到46%之后,每提升0.1%,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热效率的提升一直是世界公认的行业技术难题,但潍柴的这款商业化柴油机热效率达到了50.26%。
这款柴油发动机的科研团队负责人李志杰告诉记者,三年前,公司要求他们将柴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50%以上,他当时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研究院副院长 李志杰
在过去很长时间,我国的发动机研制,在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上一直难以突破,常年处于国际产业链条中追随、跟跑的地位。
要使柴油发动机热效率超过50%,意味着需要解决柴油发动机高效燃烧、低传热、高可靠性、低摩擦损耗、低污染物排放、智能控制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在没有技术帮助的前提下,李志杰和团队的小伙伴们,走上了一条自主创新研发的道路,团队率先突破的是协同燃烧技术。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研究院气道设计工程师 吕顺
科研人员介绍,他们发动机的活塞从速度0开始,1秒钟就可以达到每秒5000米的速度,因此连接活塞的连杆在发动机燃烧室高温高压下运动,会因为受到高压气体的冲击,产生比较大的变形。在这种情形下,他们研发了第二大核心技术:协调设计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摩擦损失,提高了热效率,保障了安全可靠性。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动机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马庆镇
随后,科研人员为了降低摩擦,在润滑技术上也取得了突破,热效率至少提高0.5%,甚至一个小小的零部件,也通过改造表面的网纹设计,减少摩擦阻力,对热效率的贡献在0.25%。
缸套内部的网纹结构
顺着这种思路,李志杰所在团队又相继攻克了排气能量分配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突破,经过上千种方案的探索分析试验,不断地尝试和改进,以热效率每提高0.1为一个节点,一点点叠加累积,艰难推进。经过3年的研制,最终在2020年9月16日,正式推出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发动机。
全球首款热效率突破50%的商业化柴油发动机
9月25日,潍柴动力的专业测试人员,借助一辆载重49吨的卡车,进行了实际运行测试。
测试司机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谭旭光
02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让世界同行刮目相看
为了做出这款发动机,潍柴投入了5年、42亿和上千名研发人员。
近年来,潍柴聚集优势资源,对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展开专项攻关。特别是2018年以来,组建了专门的技术攻关团队,通过大量的仿真、台架试验,不断尝试与改进,以每个0.1%的累加艰难推进。
在对柴油机热效率进行专项攻关中,潍柴动力开创五大专有技术——协同燃烧技术、协调设计技术、排气能量分配技术、分区润滑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解决了高效燃烧低传热、高爆压高可靠性、低摩擦损耗、低排放污染物、智能控制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最终使柴油机本体热效率超过了50%。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现场,德国博世集团、奥地利AVL、德国FEV、西南研究院、TÜV、刘维民院士、苏万华院士等全球权威机构和专家分别发来贺信或祝贺视频,对潍柴动力取得的这一历史性突破表示祝贺。
美国西南研究院执行副总裁沃尔特·唐宁表示,实现50%的热效率,需要极其庞大的研发投入,并且需要提前几年规划商业投产。
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万华指出,热效率提高这件事情本身难度非常大。热效率和排放往往是一对矛盾,在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前提下提高热效率,实际上是对内燃机综合技术的全面提升。
未来,随着潍柴动力50%热效率柴油机大规模投放市场,必将改写世界内燃机技术格局,引领全球行业新发展。
来源:央视财经、经济观察网、酷玩实验室、商用车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