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刘博带你读文献(13)——为啥全固态电池不同组做的性能都不一个样?

3月前浏览1197

的确是很久没有带来读文献系列了哈。

(全)固态电池最近两年的确是比较热,以及现在学术界的很多研究也比以前深入的多了,对一些技术的核心问题都有了很有针对性的研究,对于探索其实用化的前景有着很好的指引意义。前几天读到这篇文章,涉及到了不少关于全固态电池的工艺细节和分析,因此今天在此与大家做一个分享与分析(建议大家多读和体会我括号里写的内容,很多核心观点都会在这里面不太直接的解读出来)。 

  

发表在能源学人上的分析原文  


这篇文章的研究是怎么做的?  

本文一开始,人家作者就开宗明义的说了行业目前存在的问题:“To date, there is no standardized ASSB cell set-up available; multiple custom set-ups are in use but not commercially available.” ——对于全固态电池目前的电池组装,整个行业的问题都还是“没个严格通用标准,一家一个做法”。所以,做全固态电池的重复性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所以我在此想抛出一个问题供大家思考:全固态电池技术毕竟相对较新,如果其现在的发展阶段是整个学术界都还没个统一的组装-测试标准,那你觉得这个技术的成熟度为何,离工业化量产还要走几步?  

所以本文研究怎么做的呢?方法很简单,也很有趣,就是一个研究组把可以商用采购到的1)单晶NCM622正极材料;2)Li6PS5Cl固态电解质;3)负极用的铟箔给21个全球不同的研究组(基本都是大牛组,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寄了过去,然后让大家按自己的制备固态电池(不是软包,而是小容量的Pressed cells)的工艺来装电池,然后再都用统一的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但是循环时的外加压力可能不同)来测试,然后看看大家的电池制备工艺参数,包括循环压力参数等,能够如何影响制备出电池的结果。  

所以已经规定好的/统一的参数是:  

l正极材料,正极的复合电极的成分配比是m(正极材料):m(固态电解质) = 70:30 (不能加添加剂,手磨,面密度10mg/cm2);  

l电解质材料,电解质膜-隔膜:电解质层的面密度/装载量是70mg/cm2;  

l合金负极:铟是统一寄来的;  

各组的工艺/设计变量:  

l电芯制备几个步骤的压力;  

l电芯循环的压力;  

l锂负极:锂片是各组自己的,包括整个负极的铟锂比也是自己定的;  

具体的各组用的设计参数,如下图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看看。  

  




压力:正极与电解质层复合压力,以及循环压力是最重要的  

  

1就给出了全固态电池PRESSED CELL组装的过程,图1a说明了四步,即先压隔膜(即电解质,用p1, t1的压力和时间,后面依次类推),第2步则是把正极和隔膜压一起,第3步是正+隔膜+负极的整个全电芯,第4步就是循环中的压力。  


而图1b具体数据中,可以明显的看出,不同的组(A~U)他们用的工艺参数是很不同的,压力上五花八门,不同的步骤的压力小到几十MPa,大到 600MPa+,都有所涉及——平均的电池制备压力主要在250-520MPa,而平均的循环时的外加压力则在10-70MPa之间(看来看去,感觉至少几十个MPa总是需要的——那你觉得这个压力要实现在实用化中会有所挑战吗?什么样的机械结构可以轻松提供这样的压力呢?  

  

继续图1再看c和d。c是这几步加压对应的保压时间(可见大家的值也都有所区别),整体来说大家的加压时间同样也是比较五花八门。以及在文章中作者也强调了,虽然更大的压力+长保压时间对于做好接触界面+致密化是必需的,但是也不是越大越久越好——比如NCM的颗粒要是受不了一下子跪了怎么办(没准这可能是个全固态电池的本征难题?电解质要高压力但是正极材料的二次颗粒几乎一定吃不消啊)。总体来说,工艺参数明显影响电芯中每一个部分的微结构,并最终决定了整个电池的电化学性能  

然后图d则是整个统计的电芯中能成功的:57%(注意成功的判据是:能0.1C循环50周就算成功——咦你这要求是算高呢还是算低呢?),然后在制备和循环中等跪了的电芯的确是不少,43%了(感觉这个失败率略高,不知道与材料体系的本征特点是否有关?)。  



哪些电芯好?先主要研究下这三个指标性能  

像传统电池装好后要进行化成一样,这里的研究装好电池后,先进行0.05C循环(基本相当于化成啦)初始处理,再进行0.1C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诸多物理量的变化,来研究一下哪些电芯好,具体会体现出什么样的特征,而且其背后的原因为何?  

先研究一下这三个指标的表现。  

库仑效率  

图2c给出了0.05C循环做预处理前、第1圈循环、以及第50圈循环时的库仑效率数据。可见该数值整体来说比较集中,第一圈的首效ICE(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大概是75%左右(化成——不可逆的寄生反应,以及似乎该值比传统锂离子电池还低点),然后第1圈和第50圈时的值都比较高,第1圈时大概平均95%左右?第50圈时平均有98.6%。  

评论:库仑效率好了不一定行,差了一定不行。全固态首效差这事也是值得关注的。 

比容量发挥  

进一步的看图2b:容量数据。这个数据比起上面的库仑效率,分散性就要大许多了,而且是一开始就比较分散,后来随着不断循环,分散程度越来越大——掉链子的越来越多了。  

评论:当然不意外,不同家的参数不同,做出的电池性能五花八门,重复性不咋样,有的衰减很快,这也就是本文的核心发现嘛。  

极化电压  

图2d:分散性还行不是太大,以及随着循环到50圈,数据倒是还算稳定,基本都是在0.2V左右——不过话说这种电芯的组装条件其实是很利于功率发挥的(作者自己都强调了是POWER导向的),然后又是用0.1C循环,这样的条件下都还是0.2V的极化,个人觉得这内阻是不是有点偏大呀  

评论:已经评论完了。  


好电芯/Best performers大概得是啥样,被哪些因素影响,通过什么维度来筛选?  

更进一步的,不只看以上三个性能指标,把更多的变量/性能维度纳入,来看看用什么条件,能做出相对靠谱的好电芯/best performers?  

先说一下本文的Best Performers判据:we choose cells that retain specific discharge capacities >120 mAh g−1 after 50 cycles (Supplementary Fig. 7). (说实话可能对于全固态还行,但是如果想要实用化个人认为这标准有点低……) 

Y轴:上到下:第一圈放电比容量,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第二圈充电时的总内阻Rtot

X轴:左到右:负极合金中铟含量,循环压力,对锂的OCV,首圈循环极化电压

Best performers是红色菱形,一般的电芯是灰圆圈,“离经叛道outlier”电芯则是空心圆圈  

然后咱们沿着X轴一个一个看看,研究一下它们对于Y轴的几个指标的影响如何,以及与best performers的相关度是如何?  

铟含量  

似乎和best performer没啥明显的相关性,只是看起来基本都是在60%~90%这个区间里(话说你这用量有点高啊……),然后和Y轴这几个性能的相关度也算不上太高(没什么明显规律)。  

循环压力  

研究了尤其是D,F,G样品后,得出的结论:如果是1~10MPa的低的循环压力,容量保持都比较垮,建议尽量要干到25MPa以上,从图E中看趋势尤其明显。但是对于起始循环几周的容量发挥来说,循环压力的影响倒不是太大。  

以及全电池总内阻Rtot似乎也和循环压力相关不太大(也许略有反比关系?)——值得思考。不过要注意的是,虽然总内阻Rtot与其关系不太大,但是从补充材料中图9可以看出R0(电解质层内部)与其明显相关——这一点基本合理,也应该与笔者在本文要最后强调的核心思想有关:正极-电解质结合界面/电解质层的内阻R0对于极化的影响很大,必需关注。  

OCV  

基本都在2.45~2.7V左右,以及不难看出空心的“离经叛道outlier”电芯们基本OCV都偏低(合理),所以OCV好点基本还是好电芯的必备条件。  

初始极化电压  

Most of the ASSB (69%) have low initial polarization voltages between 0.10 V and 0.25 V。以及最好的也就是极化最小的,基本明显对应着初始容量大+循环保持率好+内阻小的电池(不意外)。另外Rtot与这个初始极化电压,基本体现出了线性比例关系(基本上也是合理的)  

所以最后总结一下Best performer的共性:  

1)即使制备压力差别很大,R0 电解质层的内阻基本都在18-42Ohmcm2之间;  

2)复合正极和电解质层的压力很重要(p2),处理范围必须在300-590MPa之间,1-5min;  

3)全电池的压实这一步(p3),反而Best performer们基本都没有做,没有这一步对于好的循环的效果不大;  

4)大部分循环好的电芯,都要40MPa以上的循环加压;  


再看看电芯数据的重复性——RAGONE图研究  

基于比功率和比能量这两个数据,用这以下两个表征值来研究:relative median errors (RMEs) an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Es) (下图中的红圈和绿圈) ,见图4a, b, c。  

4a和b就是第1圈和第50圈循环后的电芯放电容量的RME和RSE,基本可以看出,动辄都是10%以上的这些误差,数据可重复性实在不咋样,可见:多做平行样品,统一制备工艺和测试规范是多么的重要  

从4c结果可见,所有电芯的比功率都相似,都在2.5~5.0W/kg(可能还是因为整体来说材料涂布量,放电工况区别不大,当然这数都很低哈……)。不过相比之下,比能量差别就大了,还是主要因为发挥出的比容量偏差大的原因。  

该文的作者也强调了:这种PRESSED CELL的设计,活性物质占比低,电解质厚到500……,因此这些按质量比的物理量的数值就很糟糕。而假如把这个电芯设计外推到以下条件:假设30um厚的电解质,20um厚的锂金属,正极还是一样,那数据就变成图4d,大概220Wh/kg,说是基本符合预期下限(close to the lower end of the target region.——不过说实话即使这么理想化的假设,你这个预期下限我觉得还是有点低哈)。  

  


总体结论&乱弹  

对于全固态电池的偏向于工艺/电芯设计方面的核心影响因素本文给出了下表,并且建议学术文章里都要明确说明:处理压力,时间,加压曲线(这仨当然不意外,就是这压力似乎都有点太大了);还有锂铟比(咱能不用铟吗),正极材料装载量(不用过多评论啦)等因素。 

以及特别强调了:正极复合材料CATHOLYTE以及其与电解质层的复合p2对于全固态电池的性能发挥,尤其是循环容量保持,是非常核心的步骤(劲得给够了),全电池的加压处理p3这一步反而相对次要。  

不过笔者还是认为,全电池内阻-极化性能很重要,在这方面全电池压的这一下子p3这一步仍然是很重要的(降极化大 法好)。  

不只是以上的因素,影响固态电池性能发挥的杂七杂八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包括但是不限于:手套箱的气氛,正极复合材料catholyte混的均不均,集流体的情况,粘结剂的使用等等……  

总体来说,鉴定出了核心影响因素是非常好的,不过说到这我就有些问题了:那看来起码之前学术界是不是大概率还没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以及如果大家都还没把这些工艺和设计问题搞清楚,那这个技术的目前的成熟度为何?真的能够27年左右量产装车么?  

提出问题,供大家思考。


 




来源:弗雷刘
复合材料化学通用UM材料科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19
最近编辑:3月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3文章 11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我写的书《锂光——动力电池硬核入门》出版啦

大家好! 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消息,我写的书《锂光 动力电池硬核入门》,终于在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下,出版与大家见面啦! 有没有可能免费获得一本书?有!大家可以把1)朋友圈分享本文的截图,或者是2)给本文右下角点赞+在看同时点的截图(这两个做哪个都可以),将其用“发消息”功能发到弗雷刘公 众号,即可获得抽奖的机会以及获得弗雷刘工作微 信号来方便后续行业交流(我会直接回复在您发给我的消息中),发送截止时间为5月30号。我会在下周末抽奖,将有3位幸运读者可以获得该书,届时我会在公众 号/B站公开抽奖结果,然后清华大学出版社会发出奖品书籍~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电动汽车是现在的一大热点,电池是重中之重,而而锂离子电池则是目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领域中核心的最主流技术。本书也将围绕这个话题展开,为读者详细讲解动力电池行业中的入门科普知识,希望可以为还不太了解动力电池行业的读者们构建起一个的知识体系。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电芯单体组成材料,电芯结构设计,电池系统设计,基本物理,性能与应用场景,技术挑战,新技术介绍,职业发展建议。主线为:先材料后结构:先介绍电芯中的主要材料,再介绍这些材料如何组成电芯,以及如何生产制成。先小后大:从基础材料到电芯单体再到电池模组/系统。先物质后物理再应用:先介绍材料、化学和结构,再说明它们物理性能是什么样的,再结合实际,说明这些性能是如何在实际工况中应用的。不管是目前行业存在的典型技术挑战,还是下一代有望应用的新技术,都会最终结合实际情况的需求来分析它们的实际问题和未来方向应该在哪。以及最后还会与很多读者分享有关行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这本书的主要受众群体为? 本书是一本侧重于给学生、非专业人士、初步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工作的职场入门者用于了解动力电池行业的硬科普书籍,希望可以为读者详细讲解动力电池行业中的入门科普知识,为还不太了解动力电池行业的读者们构建起一个初步的知识体系。当然也欢迎行业内的各位“老鸟”阅读,多提意见,以及把它分享给身边新入行,想入行的朋友。 这本书与行业里一般科普/知识书籍的区别是?目前市面上已经存在着非常多的锂离子电池、电动汽车相关的学术性书籍,它们大多侧重对于这个领域几个方面的知识进行非常专、精、深的介绍,大多或多或少存在深度够而广度和通俗性不足的问题:比如过于偏向材料和化学基础的,过于偏向于机械和电气设计的,不能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动力电池的知识体系(动力电池是一个跨学科的领域)。 另外绝大部分书籍都是起码几年前就已经成稿的作品,更无法体现最近几年行业技术突飞猛进的变化,而以上的这几个方面恰恰都是我们行业入门者需要获得的知识。 本书就填充了以上空白,涉及了材料、电芯设计、电芯生产、系统设计、电池物理性能、技术挑战、前瞻技术等多个方面,基本完整的覆盖了动力电池的主要相关技术,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且基于国际市场的眼光介绍分析了行业目前(2023~2024)的整体发展情况,可以给予读者最新的知识以及视角。 这本书还有什么其它信息要分享吗? 本书的写作开始于2023年春节,之后一直在修改内容和排版,这也是去年大半年我在微 信和B站上都没有什么更新的原因。 这本书的内容算是脱胎于我在B站上发布的《硬核的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科普课》,但是真写起书来,我发现这真的比写文章、做视频要麻烦很多——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要投入大量的整块时间,而且要把各种相关知识都通读整理一个遍,再用自己的思路把它呈现出来。 因此,本书的内容比起之前的文章以及科普视频来说,内容绝对是PLUS+PLUS级的:它对每一个章节的细节内容介绍更为详实,有大量的文献和图表做支撑,对整体的动力电池知识体系搭建的也更完善,而且针对很多年轻的读者频繁提出的选专业、上课、实习、就业和初入职场的问题,笔者在专门写作了第八章“写给新人的一点行业入门分享”,介绍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经验,希望能给年轻人、新入行者以启发,让他们少走弯路。 最后,也衷心感谢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郭老师和杨老师一路对我的大力支持,没有你们的辛勤付出,这本书也无法问世。欢迎大家多多关注清华大学出版社,各种好书尽在此:)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