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气液两相流中的基本参数以及相关关系

1月前浏览517
1. 引言    

从常规的液体或气体单一流动转向气液两相流时,首先注意到的是流动的基本参数(例如流量)有差异。关于这些差异,在文献/资料中经常使用简称和别称之类的,所以好像更加混乱了。为了最小化这些混乱并尽快熟悉两相流,别无选择,只能理解正确的参数含义。因此,在本技术手册中,尝试列举并解释经常使用的基本参数。

 
2. 基本参数的定义和相关性    

在本技术手册中,将讨论气液两相流问题中经常使用的以下参数:

  • 空隙率 (Void Fraction):α
  • 质量通量 (Mass flux):G
  • 干度 (Quality):x
  • 体积通量 (Volumetric flux):j
  • 各相速度 (Phase velocity):u
  • 密度 (Density):ρ
  • 动量通量 (Momentum flux):MF
  • 滑移比 (Slip ratio):S
  • 滑移速度 (Drift velocity)

(1) 空隙率 (Void Fraction):α

在两相流的截面中,气体混合在密集的液体中,形成一种空洞,这个空洞的比例被称为空隙率(α)。定义如下,它是一个无量纲数。

  • 对于一维流动,它表示整个流道横截面积中气相所占的面积比例。

  • 对于三维流动,它表示围绕目标点的微小体积中气相所占的体积比例。

一维流动可以想象为管道流动,三维流动可以想象为容器内的流动。如果面积比例定义为每个横截面的面积,体积比例定义为每个微小体积的体积,那么这些流动中存在无数的局部空隙率。此外,这些局部空隙率会随时间变化。例如,在间歇流动的浆料流中,气体团块通过时空隙率最大,气体团块断裂时空隙率最小,并在两者之间周期性变化。然而,在设计上,讨论这种局部和时间限制的空隙率通常是没有意义的,通常是基于某种流动模式或某个划分的空间进行讨论。因此,除非特别指明,通常的空隙率应被视为平均空隙率。

简而言之,通常的空隙率 = 平均空隙率。

空隙率也可以说成是气体体积分数(αG)。通常情况下,只讨论气体体积分数就足够了,但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更重视液体体积分数(αL)。通常,液体体积分数(αL)被称为保持率或液体保持率(Liquid hold-up)。这些相关性如下所示:

   

空隙率(α)是通过实验或理论+实验获得的,已经提出了许多公式和图表。有关详细信息,在接下来的文章中会介绍。

请注意,在有些文献或教科书中,空隙率α有时也用ε或f表示。

(2) 质量通量 (Mass flux):G

也称为质量速度。在单相流动中不常用,但在两相流中,作为定义一维流量(管道流动)的参数经常使用。定义如下:

   

其中,M = 总质量流量(kg/s),A = 管道横截面积(m²)

G是针对总质量流量定义的。对于每个相的质量流量,定义为:

   

其中,     = 气相质量流量(kg/s),     = 液相质量流量(kg/s)

每个相的质量通量可以被视为两相流计算中的假想参数。

请注意,    和    与    的情况一样,都是用管道横截面积A除以得到的。

   

使用干度x的定义,每个相的质量通量可以表示为:

   

请注意,G也经常用m或    表示。

(3) 干度 (Quality):x

表示总质量通量G中气相质量通量所占的比例,由下式给出:

在气液两相流,例如水-水蒸气,由一种成分组成的情况下,这种干度被称为热平衡干度(xe),众所周知,定义如下:

其中 v = 比容(m³/kg),i = 比焓(kcal/kg),r = 蒸发潜热(kcal/kg)

上标' → “饱和液”,上标'' → “饱和蒸汽”,无上标 → “气液混合物”

(4) 体积通量 (Volumetric flux):j

也称为体积速度。通过将前述的气相或液相的质量通量(    ,     )除以气相或液相的密度(    ,     ),分别得到气相的体积通量(    )或液相的体积通量(    )。单位与流速相同    

这些表示如果气相质量或液相质量单独在管道的横截面积A上流动时的速度。这个速度是一个虚拟速度,因此被称为表观速度,并用于确定流动模式或计算压降/空隙率等。请注意,    、    没有速度的意思,因此经常用    、    等表示。使用表观速度得到的雷诺数称为表观雷诺数    、    

其中 D = 内径(m),    ,      = 气体、液体的粘度(Pa·s)

气液混合物的体积速度即总体积通量(    )是气相和液相体积通量的总和。

   

其中,    被称为均匀流密度(见后述的密度项)。

   

请注意,气相的体积通量除以总体积通量得到的体积干度(β)。

   

其中 jG = xG/ρG,jT = G/ρH,并且 ρH = {x/ρG + (1 - x)/ρL} - 1,因此,

简单来说,β简单地表示流量比,

其中 Q = 流量(m³/s)。

(5) 各相的速度 (Phase velocity):u

各相实体的速度(流速)(    、    )定义如下:

通常情况下,气相速度和液相速度不一致,且气相速度 > 液相速度。

   ,     相对于表观速度(    ,     )也被称为真实速度。相关地,表示,如下所示:

(6) 密度 (Density):ρ

两相流的平均密度(    )定义如下式,用于计算管道的重力引起的静压降等场合。

   

在均匀流模型中,    等于以下均匀流密度。

   

(7) 动量通量 (Momentum flux):MF

动量通量MF是单相流中的ρV²(密度x流速的平方),单位为压力(Pa),表示流体动力的大小。例如,在考虑流体结构时,如速度压力或冲击压力等场合使用。

在常规的绝热两相流中,通常使用以下均匀流模型的公式。

   

(8) 滑移比 (Slip ratio):S

滑移比定义为气相速度与液相速度的比值。

值得注意的是滑移比与空隙率的关系。使用滑移比表示空隙率时,

   

这与前述     非常相似(这一事实导致人们在理论和实验中寻求α和β的关系,并考虑在计算空隙率时利用这一点)。也就是说,气相速度和液相速度相同时时,S=1,α=β。

顺便说一下,S=1即气相速度和液相速度相同的流动称为均匀流。除非压力非常高,否则均匀流通常不会形成,但是假设均匀流的模型在数学处理两相流时经常使用。

如果S=1,即    ,那么总体积通量jT如下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管道的实际流速设为    ,那么    ,总体积通量和管道的实际流速将相同。

(9) 漂移速度 (Drift velocity):

在理论上处理两相流时,有三种模型:均匀流模型、双流体模型和漂移通量模型。漂移速度主要在漂移通量模型中使用,可以说是一个局部术语,但它经常被引用,因此这里简要说明一下。

一维流动(管道流动)中的气相速度(    )可以用漂移速度(    )表示为    。将这个表达式用前(5)项的流速公式变换,得到

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漂移速度表示某个局部的气液速度差(原本是从模型中得到的虚拟参数)。这里的空隙率α是局部的,因此将其平均化,得到滑移通量模型的基本公式(3)。< >表示平均化。

这里,设     ,    ,并且使用    的关系,得到

   

其中      是平均漂移速度,Co称为分布参数,是从气液的速度分布或空隙率分布中得到的。平均滑移速度(    )和分布参数(Co)的许多值已经通过实验或理论得到。

引用文献:

(1)日本机械学会编《气液两相流技术手册》(日冕社)  
(2)植田“气液两相流-流动与传热”(养贤堂)  
(3)日本原子力学会・热流动部会编《气液两相流的数值解析》(朝仓书店)  


作者:N. Miyamoto 译者:流体空间

声明:本文是根据N. Miyamoto制作的技术手册《气液两相流中的基本参数及其相互关系》翻译而成。


来源:多相流在线
ACTFlux断裂UM理论管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19
最近编辑:1月前
积鼎科技
联系我们13162025768
获赞 108粉丝 110文章 30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都是层析成像设备,为什么选电容层析成像ECT、电阻层析成像ERT?

层析成像技术,是通过射线扫描与反演计算,重建物体内部结构的图像,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其中,电学成像技术作为层析成像的重要分支,具备无辐射、响应快、成本低等优势。它通过对被测物体施加电学激励并检测边界测量值变化,反演内部电学参数分布,实现非侵入式成像,为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认识ECT与ERT 电容层析成像(ECT) ECT是一种基于电磁场理论的测量技术,通过测量被测物体内介电常数的变化来重建其内部结构的图像。在ECT系统中,多个电极被均匀安装在被测管道或容器的外壁上,形成一个传感器阵列。当被测介质(如气液混合物)在管道中流动时,其某一截面上介电常数分布将随介质分布的变化而变化,会引起边界测量电容值的变化。通过测量电容值的变化,结合相应的图像重建算法,即可得到介质在管道内的分布图像。 电阻层析成像(ERT) ERT则是基于电阻检测原理的成像技术。它通过在被测物体表面安装电极,并施加电流激励,然后测量边界电压来反演物体内部的电阻分布情况。ERT系统能够迅速测量并实时显示管道或容器内横截面上的电阻(或导电率)分布,以层析图像的形式展现不同电导率介质的分布状况。由于多相系统中不同介质的电导率不同,ERT可以进一步计算并显示相含率参数。 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层析成像设备,ECT和ERT,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势: 1. 非侵入性和无辐射性 ECT和ERT技术分别通过在管道外部和内部边界布置电极阵列来测量流体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不侵入流体内部,因此不会对流场产生干扰,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结构。与X射线、CT等基于辐射的成像技术不同,ECT和ERT技术不产生任何辐射,对操作人员和被测物体都是安全的。2. 实时性和动态监测 ECT和ERT系统能够连续、快速地获取边界测量数据,并通过图像重建算法反演流动介质的截面分布图像。这使得工程师能够实时监测流体状态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由于具有实时性,ECT和ERT技术能够捕捉到流体状态的动态变化过程,如气泡的生成、运动、合并和破裂等。3. 适用范围广ECT和ERT技术特别适用于多相流流动过程的检测,如油气水三相流、气液两相流等。它们能够快速检测流体中不同相的分布和流动状态;其中ECT适用于连续相非导电的多相流动过程,ERT适用于连续相导电的多相流动过程。4. 数据处理灵活ECT和ERT系统可配备多种图像重建算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优化,以获得更准确的成像结果。ECT和ERT技术还可以与其他类型的成像技术(如光学成像、声学成像等)进行融合,形成多模态成像系统,获取更全面的流体信息,提高成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多相流领域有哪些应用? ECT和ERT技术在石油、化工、冶金等多个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实例,它们为工业过程的监测、控制和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在多相流测试领域,尤其是在需要实时监测流体内部参数分布的工业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应用。 1. 管道输送监测 在石油、化工、冶金等行业中,管道输送是常见的流体传输方式。ECT和ERT技术都可以用于监测管道内多相流的流动状况,如气液两相流、液固两相流等。通过测量管道周围或内部的电学参数变化,可以实时获取流体中不同相的分布情况、流动稳定性等信息,为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流程优化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2. 反应器内部监测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反应器是发生化学反应的核心设备。ECT和ERT技术可用于监测反应器内部多相流的混合状态、反应物的分布以及反应进度的变化。通过实时监测流体中不同相的电学参数变化,可以了解反应器的混合效率、反应物的转化率以及产物的生成情况,为优化反应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支持。 3. 流体参数测量 ECT和ERT技术都可以用于测量流体中不同相的物理参数,如介电常数、电导率等。这些参数对于理解流体的性质、行为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测量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进一步揭示流体内部的复杂结构和动态过程,为流体力学、多相流体力学以及化学工程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4. 故障诊断与预防 在工业生产中,多相流系统的故障往往会导致生产中断、设备损坏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ECT和ERT技术可以通过实时监测流体内部参数的变化来发现潜在的故障隐患并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如果发现流体中某相的浓度或流速异常变化,可以立即进行检查和维修以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发生。国产自研- ERT/ECT工业电阻/电容层析成像系统 应用于多相流过程可视化与测试,在石油、化工、冶金、能源等领域的各种气液混合器和分离器;各种热交换设备、精馏塔、化学反应设备和核反应堆冷却等过程。1.基于CPCI工业总线标准,系统主板为6U板卡,可与现有工业级测试总线系统灵活兼容。2.采用数字化设计,集成基于DDS技术的信号输出模块、数字正交解调模块、具有高速、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优点。3.采用模块化设计,ERT与ECT分别实现,可自由组合成ERT、ECT单模态或ERT/ECT双模态。4.非侵入式测量,仅需在原有管段基础上连接传感器管段即可完成测量,不影响被测物场内的介质分布和运动状态。5.硬件采集速率:ERT板卡(支持双截面16电极)典型400帧/秒(最高1200帧/秒);ECT板卡1200帧/秒(单截面8电极)、700帧/秒(单截面12电极)、600帧/截面/秒(双截面各8电极)、280帧/秒(单截面16电极),在线成像显示速率25帧/秒。6.专用数据采集及成像软件,可实现图像实时显示,自定义成像参数,流动过程可实现回放:可导出原始测试数据,离线处理方式灵活。来源:多相流在线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