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高硬度一定高耐磨吗?

1月前浏览281

         

         

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故常将硬度值作为衡量材料耐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其实硬度不是唯一指标。


一、硬度与耐磨性是正相关关系

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的一项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的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的能力。

耐磨性是指抵抗摩擦作用的能力影响,这种能力的因素不仅取决于钢的成分、组织和性能如硬度、碳化物特性、数量、形状与分布,还与使用条件和拉伸工艺密切相关如:线材表面粘有大量的灰层沙粒。

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硬度越高耐磨性也就好,铸铁的耐磨性好是因为灰铸铁内含有片状石墨的,我们知道石墨具有润滑性能。所以铸铁虽然硬度低但是耐磨性好就是因为石墨的减磨,还有就是表面的光洁度,表面光洁度越高,摩擦越小,相对来说同种材料根据表面处理不同,硬度跟耐磨性是成正比的。


二、硬度与耐磨性的非相关关系

但是耐磨性最好的材料不一定硬度高,最常用的耐磨材料比如铸铁硬度就不高,发动机的凸轮轴就常用铸铁,更典型的还有滑动轴承里的耐磨层是巴氏合金硬度也不高,还有蜗杆蜗轮减速器里为了增强耐磨性,一般用硬度低青铜合金做蜗轮。耐磨,要求的是嵌入性和摩擦顺应性,就是材料磨过后能最快的形成两摩擦面的凹凸相配合的磨擦面。如果单纯追求表面硬度,过硬的材料不容易磨合,反而会降低摩擦面的耐磨性。


三、硬度与耐磨性根据磨损机理不同时的非相关关系

如果是切入式磨损,则提高表面硬度可以较好的提高耐磨性;而如果是冲击性磨损,则提高的效果会差一些。高锰钢大家应该很熟悉,有很好的抗冲击耐磨性。韧性好的奥氏体,在冲击时发生强烈的加工硬化,提高表面硬度,达到硬度和韧性的很好结合,耐磨效果很好。

如果材料中含有如石墨、六方氮化硼、硫化铁等具有片层状结构的物质,在摩擦中这些物质起固体润滑剂的作用,可以提高耐磨性。常见的铸铁,飞机发动机里的封严涂层等。

塑料与金属对磨时,塑料有很好的适应性,而且还可在金属表面形成薄薄的一层转移膜,改善耐磨性能。往复式压缩机的采用PEEK阀片代替金属阀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巴氏合金则是有油润化条件下的一个非常经典的合金。它的结构是硬质点分布在软相上,摩擦中,硬质点起支持作用,软相被稍微多磨掉一些,形成的空隙正好容纳润滑油,改善润滑条件。


四、硬度高不是判定耐磨性的唯一指标

硬度高不等于耐磨性好。硬度高耐磨好,作为一个经验性的初步判断,还是有用的。如果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同的磨擦系数、成分、组织、环境条件等等),硬度和耐磨性存在非线性的正比关系。


五、结论

磨损其实应该是接触表面应力范畴,也就是在一定的压力下,运动的两种金属相互作用,材料消耗的比例。在这种情况下,相关耐磨性的判断

·硬度高的比低的耐磨性好(条件:同类材料);

·润滑好时候比差的时候好(条件:同类材料);

·内部结构是碳化物比其它晶体结(马氏体,铁素体等)好(条件:非同类材料);

·表面粗糙度低的比高的好(条件:同类材料);

·表面比压小比大的耐磨好(含接触面积和压力) (条件:外部影响)。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源于网络,目的为非商业性知识分享,版权仍属于原作者,如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通知(


  • 承接失效分析;

  • 代做材料测试:切片、金相、拉伸、冲击、摩擦磨损、SEM、EDS、XRD、X-ray等;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来源:材子笔记
非线性电子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10-14
最近编辑:1月前
材子笔记
硕士 | 研发工程师 爱材料,懂生活~
获赞 203粉丝 157文章 33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浅谈锻造对锻件金属组织、性能的影响

1锻造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锻造生产中,除了必须保证锻件所要求的形状和尺寸外,还必须满足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所提出的性能要求,其中主要包括:强度指标、塑性指标、冲击韧度、疲劳强度、断裂初度和抗应力腐蚀性能等,对高温工作的零件,还有高温瞬时拉伸性能、持久性能、抗蠕变性能和热疲劳性能等。 锻造用的原材料是铸锭、轧材、挤材和锻坯,而轧材、挤材和锻坯分别是铸锭经轧制、挤压及锻造加工后形成的半成品。锻造生产中,采用合理的工艺和工艺参数,可以通过下列几方面来改善原材料的组织和性能:1、打碎柱状晶,改善宏观偏析,把铸态组织变为锻态组织,并在合适的温度和应力条件下,焊合内部孔隙,提高材料的致密度;2、铸锭经过锻造形成纤维组织,进一步通过轧制、挤压、模锻使锻件得到合理的纤维方向分布;3、控制晶粒的大小和均匀度;4、改善第二相(例如:莱氏体钢中的合金碳化物)的分布;5、使组织得到形变强化等。 由于上述组织的改善,使锻件的塑性、冲击韧度、疲劳强度及持久性能等也随之得到了提高,然后通过零件的最后热处理就能得到零件所要求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等良好的综合性能。 但是,如果原材料的质量不良或所采用的锻造工艺不合理,则可能产生锻件缺陷,包括表面缺陷、内部缺陷或性能不合格等。 2原材料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原材料的良好质量是保证锻件质量的先决条件,如原材料存在缺陷,将影响锻件的成形过程及锻件的最终质量。 如原材料的化学元素超出规定的范围或杂质元素含量过高,对锻件的成形和质量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例如:S、B、Cu、Sn等元素易形成低熔点相,使锻件易出现热脆。为了获得本质细晶粒钢,钢中残余铝含置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Al酸0.02%~0.04% (质量分数)。含量过少,起不到控制晶粒变大的作用,常易使锻件的本质晶粒度不合格;含铝量过多,压力加工时在形成纤维组织的条件下易形成木纹状断口、撕痕状断口等。又如,在奥氏体不锈钢中,Si、Al、Mo的含置越多,则铁素体相越多,锻造时愈易形成带状裂纹,并使零件带有磁性。 如原材料内存在缩管残余、皮下起泡、严重碳化物偏析、粗大的非金属夹杂物(夹渣)等缺陷,锻造时易使锻件产生裂纹。原材料内的树枝状晶、严重疏松、非金属夹杂物、白点、氧化膜、偏析带及异金属混入等缺陷,易引起锻件性能下降。原材料的表面裂纹、折叠、结疤、粗晶环等易造成锻件的表面裂纹。 3锻造工艺过程对锻件质量的影响 锻造工艺过程一般由以下工序组成,即下料、加热、成形、锻后冷却、酸洗及锻后热处理。锻造过程中如果工艺不当将可能产生一系列的锻件缺陷。 加热工艺包括装炉温度、加热温度、加热速度、保温时间、炉气成分等。如果加热不当,例如加热温度过高和加热时间过长,将会引起脱碳、过热、过烧等缺陷。 对于断面尺寸大及导热性差、塑性低的坏料,若加热速度太快,保温时间太短,往往使温度分布不均匀,引起热应力,并使锻件坯料发生开裂。 锻造成形工艺包括变形方式、变形程度、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应力状态、工模具的情况和润滑条件等,如果成形工艺不当,将可能引起粗大晶粒、晶粒不均、各种裂纹、折迭、穿流、涡流、铸态组织残留等。 锻后冷却过程中,如果工艺不当可能引起冷却裂纹、白点、网状碳化物等。4锻件组织对最终热处理后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奥氏体和铁素体耐热不锈钢、高温合金、铝合金、镁合金等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没有同素异构转变的材料,以及一些铜合金和钛合金等,在锻造过程中产生的组织缺陷用热处理的办法不能改善。 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有同素异构转变的材料,如结构钢和马氏体不锈钢等,由于锻造工艺不当引起的某些组织缺陷或原材料遗留的某些缺陷,对热处理后的锻件质量有很大影响。现举例说明如下: 1、有些锻件的组织缺陷,在锻后热处理时可以得到改善,锻件最终热处理后仍可获得满意的组织和性能。例如,在一般过热的结构钢锻件中的粗晶和魏氏组织,过共析钢和轴承钢由于冷却不当引起的轻微的网状碳化物等。 2、有些锻件的组织缺陷,用正常的热处理较难消除,需用高温正火、反复正火、低温分解、高温扩散退火等措施才能得到改善。 3、有些锻件的组织缺陷,用一般热处理工艺不能消除,结果使最终热处理后的锻件性能下降,甚至不合格。例如,严重的石状断口和棱面断口、过烧、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带、莱氏体高合金工具钢中的碳化物网和带等。 4、有些锻件的组织缺陷,在最终热处理时将会进一步发展,甚至引起开裂。例如,合金结构钢锻件中的粗晶组织,如果锻后热处理时未得到改善,在碳、氮共渗和淬火后常引起马氏体粗大和性能不合格;高速钢中的粗大带状碳化物,淬火时常引起开裂。 不同成形方法,由于其受力情况不同,应力应变特点不一样,因而可能产生的主要缺陷也是不一样的。例如,坯料镦粗时的主要缺陷是侧表面产生纵向或45°方向的裂纹,锭料镦粗只上、下端常残留铸态组织等;矩形截面坯料拔长时的主要缺陷是表面的横向裂纹和角裂,内部的对角线裂纹和横向裂纹;开式模锻时的主要缺陷则是充不满、折迭和错移等。 不同种类的材料,由于其成分、组织不同,在加热、锻造和冷却过程中,其组织变化和力学行为也不同,因而锻造工艺不当时,可能产生的缺陷也有其特殊性。例如,莱氏体高合金工具钢锻件的缺陷主要是碳化物颗粒粗大、分布不均匀和裂纹,高温合金锻件的缺陷主要是粗晶和裂纹;奥氏体不锈钢锻件的缺陷上要是晶间贫铬,抗晶间腐蚀能力下降,铁素体带状组织和裂纹等;铝合金锻件的缺陷主要是粗晶、折迭、涡流、穿流等。 信息来源:阿斯米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源于网络,目的为非商业性知识分享,版权仍属于原作者,如信息有误或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通知承接失效分析;代做材料测试:切片、金相、拉伸、冲击、摩擦磨损、SEM、EDS、XRD、X-ray等;来源:材子笔记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