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环槽铆钉(Huck铆钉)的精确有限元建模与铆接过程仿真

1月前浏览1079

以往针对环槽铆钉的铆接有限元仿真研究中,由于铆钉结构与轮廓复杂,通常将铆钉简化为圆柱体。但环槽铆钉的铆接成型过程涉及到套环材料的塑性流动,主要研究内容为铆钉轴力的生成机理,核心的分析部位为铆钉与套环,为了使仿真计算结果更具有可信度,显然需要基于更加真实精确的铆钉有限元模型,并且尽可能在有限元仿真中还原真实的铆接成型过程,因此对铆钉与套环部分进行精确建模是必要的。

有限元参数化精确建模,首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准确的轮廓方程。虽然Huck公司的官网中可以找到大量关于该铆钉的介绍,但没有针对物理尺寸或轮廓公式的具体规定。猜测厂商可能未对铆钉的尺寸轮廓有充足的研究,或是涉及商业机密不予展示。并且,暂无相关的中外标准规定其具体结构轮廓的物理尺寸或轮廓公式等。

因此,为保证铆钉建模轮廓的准确性,较合理的方法就是对铆钉进行剖切,通过图像识别方法计算贴合的轮廓方程,基于轮廓方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节点偏移与轮廓调整,完成铆钉的精确有限元建模。

下图展示了铆钉的轮廓提取方法,将铆钉剖切后,使用MATLAB算法扫描提取关键部位的轮廓,并基于扫描轮廓尝试建立轮廓方程。轮廓方程的建立准则应当是在贴合真实轮廓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函数、减少分段数,且轮廓中不应当存在过渡不自然的端点。

最终,通过算法建立的轮廓方程为

其中,分段点以铆钉长度方向的mesh尺寸倍数来计算,以便于有限元模型的节点生成,防止轮廓失真。轮廓方程为柱坐标方程,r、z分别为柱坐标的r轴与z轴坐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Huck公司未给出理论轮廓,这种轮廓方程的获取方法为无奈之选,因为不同尺寸需要单独建立轮廓方程,无法实现参数化。

完成轮廓方程的建立后,需要使用Hypermesh软件绘制一个带铆钉头的光杆模型并生成inp文件,如下图(a)所示,为保证后续仿真的收敛性,模型需全部采用六面体网格。之后使用MATLAB程序,按照提取的轮廓方程对inp文件进行节点偏移与轮廓调整操作,获得如下图(b)所示的环槽铆钉精确有限元建模。

上图 (c)展示了有限元模型与真实铆钉的对比,说明铆钉的精确模型有着较高的还原度。环槽铆钉的精确模型共有168,960个8节点六面体单元,179,345个节点。此外,为了适应不同的电脑性能,我们在建模算法中加入了网格密度调整的方法。铆钉环形槽处为关注位置,网格需要足够精细,杆内部为非关注区,网格密度可以降低。

因此,简单的密度调整方法就是直接对密集网格的层数进行修改。下图展示了密集网格层数分别为5和10时的局部有限元模型。

套环的结构与建模方法比较简单,如下图所示,将套环进行剖切后按照其轮廓特点在Hypermesh软件中完成有限元建模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为保证后续仿真的收敛性,套环模型同样需要全部采用六面体网格。套环的精确模型共有127,680个八节点单元六面体单元,136,704个节点。

最终,我们完成了完整环槽铆钉单搭铆接结构的有限元建模过程。

有限元建模过程是铆钉铆接过程仿真的一大难点,后续的仿真设置实际上比较简单,主要的边界条件与简化步骤见下图。

铆接仿真过程的主要边界条件与步骤设置:铆钉枪头设置为刚体且固定所有自由度,搭接板端面释放垂直方向自由度,锁定其他自由度,铆钉上端面绑定至中心参考点(RP)。模型(不含铆钉枪头)共包含372,448节点六面体单元,404,555个节点。由于仿真涉及到套环的大变形,因此需要将其设置ALE自适应网格,每10次迭代刷新一次网格节点以防止变形过程之中的单元失真。除套环材料设置弹塑性外,其他部件的材料均为弹性。仿真全程采用分析步Static,General,关键步骤共两步:Step1,参考点RP施加向上激励,直至套环法兰与枪头端面发生接触;Step2,对套环法兰施加向下载荷,将铆接完成的接头退出铆钉枪。铆接过程与实际基本一致。

环槽铆钉铆接完成后的实物与有限元剖面对比展示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出,有限元模型中的铆钉与套环在铆接完成后的情况与实物较为吻合,套环并未全部压入环形槽中。铆钉根部第一圈无升角螺纹与套环之间无接触,第二圈无升角螺纹与塑性变形的套环接触面积较小,其余四圈无升角螺纹与套环紧密接触。

环槽铆钉的有限元仿真铆接过程见下图。铆钉存在六个无升角螺纹,套环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仅与其中五个无升角螺纹发生接触,根部的无升角螺纹不参与接触行为。(前三张图为铆钉枪压入过程,后三张图为铆钉枪抽出过程)

为便于展示铆钉铆接过程中每一个环形槽的轴力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按照距离承载面由近到远的顺序对环形槽与无升角螺纹进行了命名。由于1#螺纹不与套环发生接触,因此1#、2#螺纹之间的环形槽代表了铆钉的整体轴力。

铆接过程中各环形槽的轴力演变情况如下图所示,总体趋势为在铆钉压入过程中快速上升,压入完成瞬间出现断崖式下降,并在铆接结构退出枪头时第二次下降。为便于后续与实际铆接轴力变化对比,各个步骤的时间间隔均与实际铆接过程一致。

铆钉各环形槽的轴力分配相比传统螺栓连接存在较大差异,在螺栓的拧紧过程中,螺栓的轴力分配到各圈螺纹牙中,即各圈螺纹的轴力均低于螺栓轴力。但铆钉每圈环形槽的轴力均在某些时刻从铆钉轴力中分离并高于铆钉轴力,4#至1#圈环形槽的轴力超出铆钉轴力时对应的时间点分别为t1、t2、t3与t4,且将对应时刻的曲线进行了局部放大。

为分析某些特定时刻出现各圈环形槽轴力高于铆钉轴力现象的原因,提取了对应时刻下铆钉连接结构的局部应力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在t1时刻,5#无升角螺纹与套环发生接触,因此,4#环形槽不仅承受铆钉轴力,同时需要承受套环对5#螺纹向下的挤压力,导致4#环形槽处的轴力高于铆钉整体轴力。在t2时刻,4#螺纹与套环接触,受到套环向下的挤压力,使得3#环形槽轴力高于铆钉整体轴力。同样的,t3与t4时刻则恰好对应3#螺纹、2#螺纹与套环发生接触的时刻,分别导致2#环形槽、1#环形槽轴力高于铆钉轴力。

此外,我们将轴力仿真结果与传感器采集的真实铆接过程的轴力变化过程进行对比。前述分析内容中,仅套环为弹塑性材料,其他材料均为纯弹性,此时铆钉处的局部应力达到了1000MPa以上(未放图),但铆钉的实际屈服强度仅为905MPa,因此计算轴力应当显著高于采集结果。

因此,我们分别将铆钉设置为弹塑性材料、纯弹性材料后提取轴力演变情况并与试验中的采集数据对比,结果如下图所示。结果表明考虑材料弹塑性的情况下,仿真结果与实际轴力的演变规律基本一致,且数据差距较小,表明本节采用的仿真模型与方法在考虑材料弹塑性的情况下,可以较好地还原环槽铆钉铆接过程。

本分析内容的难点在于,在没有官方轮廓数据的情况,对环槽铆钉进行精确有限元建模。后续的分析过程实际上没有多高的操作难度,仅仅需要注意在大变形情况下需要使用ALE自适应网格即可。

来源:昊宇睿联
HyperMeshMATLAB理论材料试验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5
最近编辑:1月前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30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科普】垫片在连接结构中的作用

螺栓连接中的垫片是一种薄而平坦的环形或片状零件,通常由金属、橡胶或塑料制成。它的作用主要是使预紧力均匀分布以及防松。当螺栓被拧紧时,垫片在螺栓头或螺母下方起到缓冲作用,可以使预紧力均匀分散到连接的零件上。这有助于减少局部应力集中,降低零件的变形和损坏风险,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垫片还可以帮助调整连接的紧固力,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虽然垫片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对其使用目的和效果似乎并没有很好地理解。垫片的承载功能(a)提供承载表面当螺栓或螺母支承面不足以充分覆盖被连接件时,垫片提供更大的承载表面。通过在大的螺栓孔或槽孔上面安放足够大的垫片会产生新的接触表面。如果螺栓孔大于螺栓或螺母的支承面(对于冲压件,制造精度可能不足),垫片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b)为了减小支承面的压力或使其均匀当支承面面积过小和支承面的压力过高时,垫片降低支承面的压力或使其更均匀。为了减小支承面的压力且优化表面压力的分布,使用厚而硬且足够大的平垫圈。因此,垫片除了足够大以外,还必须要有适当的厚度和硬度。IS07080、7090和7092标准对于A级产品提出了三个硬度分类:140HV-200HV、200HV-HV300、300HV-HV400。(c)稳定支承面的摩擦系数当被联接件支承面的平面度差(如冲压件),使之对局部接触引发的咬粘变得敏感,或当一个粗糙的表面由于局部接触造成擦伤,从而导致支承面摩擦系数增高时,垫片可以稳定支承面的摩擦系数。为了稳定支承面的摩擦系数,可将一个平坦而光滑势圈加在连接系统当中。(d)保护支承面当拧紧螺栓或螺母时,存在着划伤被连接件表面(支承面)的风险,垫片有保护支承面的作用。为了防止螺栓或螺母支承面被连接件的表面刮伤,可将垫圈加在连接系统中。在这种情况下,垫片的目的应当是消除垫片与被联接件之间的滑动,并不意味着垫片与螺栓或螺母之间不发生滑动。垫片的隔离功能(a)减少非旋转松动当磨损、嵌入或内嵌(微观表面不规则突起的塑性压溃)、螺栓和被联接件的蠕变以及螺栓与被联接件之间的热膨胀差异总体上用量δ代表时,非旋转松动量可以由δ乘以松驰系数Z表示。如果加入一个厚片,它将减小松弛系数Z,并导致非旋转松动减小。这就是垫圈对非旋转松动的隔离功能。在联接系统中加入一个厚垫圈意味着增加了螺栓长度和被联接件的厚度,从而降低了螺栓和被联接件二者的弹簧常数。同时,螺栓和被联接件的弹性变形量增大,对于一个给定量的δ来说,轴向预紧力的下降量减小(这相当于松弛系数Z,即松动的敏感度降低)。被连接件厚度越薄,这种影响效果越大。δ是导致非旋转松动的原因,减小δ当然是优先考虑的。然而在垫片方面,目的是减小松弛系数,并且垫片还起到增加被连接件厚度的隔离作用。(b)减少旋转松动在隔离功能方面,当被联接件之间存在相对滑动时,垫片可以减少旋转松动。厚垫片加入到系统中,增大了决定旋转松动是否发生的临界滑动,从而消除或减少了旋转松动。当被联接件较厚时,螺栓在剪切载荷作用下可能容易弯曲,在旋转载荷作用下可能容易扭曲。因此,不致引起支承面发生滑动的被联接件滑动门槛值可能增大。如果被连接件较薄,通过加厚垫片使之变厚的效果更大。当然,不管被连接件有多薄,当完全没有滑动时,旋转松动就不会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垫片发挥增加被连接件厚度的隔离功能。垫片的弹簧功能(a)减少非旋转松动:在拧紧弹簧垫片时,其高度将降低且弹簧反作用力增强。假设高度降低的量为垫片的位移Δh,弹簧反作用力为FS。下图给出了位移和弹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无论用多大的力压缩垫片,垫片都不会进一步变形的状态被称为“完全压缩状态”。可能发生的最大位移称之为全接触位移Δhmax,在完全压缩状态下的最小弹簧反作用力称之为完全压缩载荷FSMAX。当垫片被大于FSMAX的接触载荷压缩时,垫片将不再是弹簧,而只是一块金属薄板。因此,只有当弹簧垫片被小于FSMAX的接触载荷压缩时,弹簧片才具有弹力和弹簧的功能。弹簧垫片一旦被拧紧,因松弛而卸载时,弹簧垫片只是从原有的位移稍微恢复一点。弹簧垫片对轴向预紧力的补偿必须遵从卸载过程的位移曲线。如果非旋转松动现象导致被联接件的尺寸减少δ,对于非旋转松动的轴向预紧力补偿,意味着使用剩余弹簧力使轴向预紧力的减小量最小。如上所述,在于完全压缩载荷的情况下,弹簧垫片发挥弹簧的功能。因此,连接系统形变图如下图所示。因为完全压缩载荷经常低于螺栓正常轴向预紧力的1/3,所以在下图中,将完全压缩载荷设置为初始轴向预紧力的1/3。如果非旋转松动δ存在一旦轴向预紧力降到完全压缩载荷之下,弹簧垫片发挥弹簧的功能,从而减小轴向预紧力的降低量。因此,如果弹簧垫片在低于完全压缩负荷的小轴向预紧力状态下也不构成功能性问题,那么,弹簧垫片的使用对于减少非旋转松动是一种有效手段。在这一点上,“允许螺栓以低于正常轴向预紧力1/3的轴向预紧力紧固的范围有多少”,是确定由弹簧垫片的弹管反作用力提供轴向预紧力补偿功能有效性的标志。(b)弹簧垫片的旋转松动阻力:当被联接件存在滑动或分离时,弹簧垫片提供转动阻力,使螺栓或螺母不太可能转动。如果被问到关于弹簧垫片的事,大多数人都指出这种效果。然而,事实上,弹簧垫片不一定有这种效果。首先,在剪切载荷下进行的松动试验中,弹簧垫圈很少表现出防止转动的功能。根据前面的描述,在正常的轴向预紧力附近弹簧垫片不起弹簧的作用,所以这是可以预期的。在低向预紧力状态下,弹簧垫片发挥弹簧的功能,在所谓的高频率“振动载荷下”弹簧垫圈表现出提供转动阻力。根据以上所述,在正常、适当的拧紧状态下,弹簧垫片是无效的;然而,在低轴向预紧力状态下,当弹簧垫片发挥弹簧的功能时,看起来是有效的。因此为了提高一个弹簧垫片的有效性,弹簧垫片的完全压缩载荷必须提高,并尽可能接近正常的螺栓轴向预紧力范围。垫片的必要性当被连接件的螺栓孔较大,必须做出支承表面时,当支承面的压力不低于临界压力时,或为了保护被连接件,厚而硬的平垫片是必要的。虽然垫片的使用可能对稳定支承面的摩擦系数是有效的,但这可以通过改进被连接件的支承面加工质量来实现。厚而平的垫片增加被连接件的厚度,这样垫片的使用对于减少旋转松动或非旋转松动是有效的(然而,使用厚的被连接件更为有效,因为这不会由于表面之间的嵌入或内嵌导致轴向预紧力的降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满足设计的基本要求,如通过提高轴向预紧力防止滑动,或使被联接件不太可能发生嵌入或内嵌。弹管垫片只是在低轴向预紧力范围内是有效的(轴向预紧力低于弹簧垫片的完全压缩负荷),在此范围内,弹簧垫片发挥弹簧的功能。在正常、适当的轴向预紧力范围内,它处于完全压缩状态,使得垫片只能发挥隔离片的功能。来源:昊宇睿联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