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科普】紧固连接结构的疲劳寿命仿真方法(基于FE-Safe)

1月前浏览1409

紧固连接疲劳寿命仿真是与结构中薄弱部件的疲劳寿命紧密相关的技术。通常,为了进行这类仿真,工程师需要依赖商用的疲劳耐久分析软件。这些软件允许工程师在有限元分析的框架下获得整个结构的疲劳寿命,而不仅仅是螺栓连接。通过考虑载荷、材料特性、几何形状以及不同部件的疲劳特性,工程师可以识别潜在的疲劳问题,评估结构寿命,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这种仿真技术在确保结构性能、安全性和寿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需要长时间运行的领域,如航空、航天和汽车工程。

对于螺栓连接结构来说,应力集中点与疲劳断裂源往往为第一圈螺纹牙的牙底。因此如果想对螺栓连接结构进行更加精确的仿真分析,必须对螺纹进行精确建模,而不是像工程中常用的方法一样将螺栓简化为圆柱体。

本文将展示一个基于FE-Safe软件的带嵌件的复合材料螺栓连接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仿真案例。本文使用的螺栓精确有限元模型使用Thread Designer软件生成。

FE-Safe是一款疲劳耐久分析处理软件,内置多种疲劳理论算法,功能全面先进,其疲劳寿命估算功能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认可。FE-Safe能够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受载平均应力、应力集中、试样表面状态等,同时自带材料库和载荷谱设计功能,能够满足大部分应力应变条件下疲劳寿命预测。FE-Safe可以直接导入有限元计算结果文件进行分析,数据互通性好。

关于FE-Safe软件的具体分析操作可以查阅FE-Safe 的帮助手册,在此不做详细展开描述,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发现有几个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一是载荷谱的设置问题,符合实际工况的载荷谱设置能够更加准确地对疲劳寿命进行预测,本节的载荷谱的设置是通过提取ODB结果文件中一个循环周期中所有数据点,并将其导入FE-Safe中;

二是疲劳试验频率需要通过调整 “Properties”中“Rate”的数值来确定;三是失效准则的选取,本次疲劳寿命预测是基于SWT多轴失效准则开展的。本案例的有限元模型见下图。

有限元计算过程根据实际服役行为进行设置,设置的方法、注意事项与本合集中上一篇科普文章的静力学仿真过程一致,此处不再赘述。

将有限元计算文件导入FE-Safe并基于SWT寿命准则进行螺栓疲劳寿命的预测。下图示出了部分嵌件参数下的螺纹根部寿命云图,其中,螺栓寿命最小的部位均在螺栓第一圈啮合螺纹处,与试验中螺栓疲劳断裂的位置一致。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尺寸嵌件下螺栓的疲劳寿命存在显著不同。其中d表示预压缩量,k表示嵌件壁厚。

除预测寿命云图外,FE-Safe中还可以直接导出寿命结果供使用者分析。下图示出了不同嵌件参数下螺栓预测疲劳寿命。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有限元分析软件中没有考虑到表面损伤等问题,因此螺栓疲劳寿命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可能存在误差,但是其预测寿命中的规律性内容依旧能为实际连接结构的寿命预测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为了验证疲劳耐久分析处理软件FE-Safe的计算结果准确性,下图示出了在不同嵌件参数下,螺栓的试验寿命与FE-SAFE中计算的疲劳寿命的对比。下图(a)示出,当预压缩量为0.05 mm时,螺栓的预测寿命均低于试验寿命;下图(b)、(c)示出,当预压缩量为0.10 mm和0.15 mm时,螺栓的预测寿命和实验寿命均大于20万次,且预测效果较好;下图(d)示出,当预压缩量为0.20 mm时,此时螺栓预测寿命固定在4.28万次,这是由于在有限元计算中,嵌件表面未能与钛合金接触,此时嵌件未能改变螺栓连接结构的受力情况,最终出现了预测寿命不变的现象。尽管实际试验和理论计算的疲劳寿命有一定的分散性,但是误差均在两倍之内,说明使用FE-Safe软件估算的螺栓疲劳寿命的合理性。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FE-Safe软件中螺纹表面的粗糙度与螺栓疲劳预测寿命高度相关。下表示出了当不加嵌件时,不同粗糙度下的螺栓预测疲劳寿命。结果显示,随着螺纹表面粗糙度的增大,螺栓的预测疲劳寿命不断降低,当Ra=4.0 μm时,预测疲劳寿命仅为1.16万次。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确定服役螺栓的表面粗糙度,以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精确性。

本文案例展示了基于FE-Safe的紧固连接疲劳寿命仿真方法,读者也可采用其他疲劳耐久分析处理软件实现类似的分析效果。通过这种分析技术,工程师可以识别潜在的疲劳问题,评估结构寿命,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紧固连接结构的疲劳寿命仿真,必须采用螺栓精确有限元模型。采用简化模型无法仿真螺栓的应力集中情况,会导致寿命分析结果无意义。

来源:昊宇睿联
Fe-Safe静力学疲劳断裂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汽车理论材料科普试验螺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5
最近编辑:1月前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30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精密机电产品的均匀性装配

装配作为机电产品生产工作的后端,具有手工劳动量大、耗时长、费用高等特点。据统计,在现代制造中装配工作量占整个产品研制工作量的20%~70%,平均为45%,装配时间占整个制造时间的40%~60%。装配质量直接影响机电产品性能和服役可靠性,根据近几年航天器故障归零情况统计表明,约90%是制造问题引发的,其中装配环节问题又占了制造问题的60%以上。高精度和高稳定是精密机电产品装配的典型特征,以高精密惯性仪表为例,其关键组件的装配精度要求控制在1~5μm,机械装配体的质心漂移要求控制在0.5nm以内,同时要求在服役期间性能保持稳定。由于内部力、热、磁等因素耦合的机理及规律没有充分掌握,工程调试时常出现精度离散超差、误差系数跳变等现象,最终调试合格,满足精度要求的陀螺仪表较少。更加重要的是,当前我国相关战略产品研发中,迫切需要高精密惯性仪表的系统精度提升一个数量级,其关键组件装配精度要求控制在0.5~3μm。而当前我国陀螺仪表等精密装配工艺基础能力严重不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相关战略产品研发中的瓶颈环节之一。图1惯性仪表精密机电产品在装配过程中形成的装配应力,在其贮存与服役环境下的非均匀变化或释放,导致零件形状和位姿发生微小变化,是影响其系统精度和性能稳定性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精密机电产品装配中的装配应力控制问题,人们提出了无应力装配或者微应力装配的概念,拟尽可能地在装配过程中降低装配应力,从而达到提高装配精度以及装配性能稳定性的目的。两个连接的零件表面、近表面实体及其中间间隙或填充介质组成的结构,称为装配连接结构。精密机电产品完成装配以后,零件加工后的残余应力、装配过程中产生的应力以及服役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是装配连接结构的主要应力来源,由于零件配合误差、材料蠕变和不合理的装配工艺等因素,导致连接结构应力很可能处于非均匀分布状态,进而在应力再分布的过程中改变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均匀性装配是指精密机电产品装配过程中,连接结构应力对称均匀分布的各种装配方法、工艺和装备技术的总称。图2均匀性装配的内涵体系均匀性装配的特征主要包括精密性、对称均匀性、连接多样性、多学科性、多尺度性和系统性。图3均匀性装配的特征根据两个零件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将连接结构分为三种类型,即配合面连接、异种材料填充连接和微间隙连接。图4均匀性装配的结合面配合类型均匀性装配必须解决的关键难题是:如何对精密机电产品结合面的微观形貌进行准确表征,如何求解得到连接结构应力大小及分布,以及如何进行装配工艺优化实现连接结构应力对称均匀分布。相应地,均匀性装配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表面微观形貌表征、装配应力应变求解以及装配工艺优化方法等。图5均匀性装配的关键技术体系框架[1]巩浩,刘检华,孙清超,夏焕雄.精密机电产品均匀性装配的定义与关键技术[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3):174-184.[2]刘召辉.三浮惯性仪表螺纹连接形力状态分析与测试[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2.来源:昊宇睿联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