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紧固连接防松科普系列 1】防松方法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1月前浏览1879

紧固连接防松方法的分类与基本原理

紧固连接防松方法从防松原理上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直接防松,原理是直接限制螺栓螺母的相对运动第二类是间接防松原理是根据螺栓松动理论来限制螺栓螺母相对运动以外的方法入手。

图1 防松方法分类

01


     

     

直接防松方法


     


(a)摩擦防松:摩擦防松主要是通过控制摩擦系数来达到防松的效果,保证螺纹副之间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矩,例如双螺母、尼龙自锁螺母、弹簧垫圈和楔形垫圈等。

尼龙自锁螺是一种有效力矩型锁紧螺母,由螺母基体和尼龙嵌件两部分组成,尼龙的膨胀系数大于金属,当螺栓拧紧后,尼龙螺母会膨胀,从而增加摩擦力。

图2 尼龙自锁螺母

双螺母防松效果明显优于单螺母双螺母防松是在固定位置安装2个螺距相同、旋向相同的螺母,通过为一个薄螺母、一个标准螺母或厚螺母组合应用。

   

图3 双螺母安装示意图

(b)机械防松:机械防松是传统的防松方式主要是在螺栓连接结构上格外增加一些部件来阻止螺栓或螺母的转动,例如开槽螺母和开口销、偏心螺母、止动垫圈、串联钢丝等。

图4-1 开槽螺母与开口销


图4-2 开槽螺母与开口销


应用开槽螺母、开口销组合形式,可以实现螺母防松作用。在机械运动过程中开口销可能会破损导致防松失效。开槽螺母配以开口销适用于受变载、振动位置的重要联接,但螺栓处开孔与螺母开槽位置配合较困难,安装存在一定限制。

(c)永久防松:永久防松也是传统的防松方式之一。其分为两种:第一种是通过外力的方式破坏螺纹连接从而达到螺栓连接结构不得拆卸的目的,让螺栓螺母之间不可能发生相对运动,例如焊接、铆冲等;第二种是在螺纹上涂上厌氧性紧固胶,紧固胶在固化后会在螺纹副之间形成很强的粘接力,难以拆卸。

(d)改变齿形防松:变齿形防松原理是通过改变螺纹牙形状来改变螺纹连接内在受力机制,使其拥有更好的防松性能。例如施必牢螺纹、唐氏螺纹和SLB螺纹等。

必牢螺纹通过在螺纹的牙底处设计一个30°的楔形斜面来实现防松。当螺栓和螺母拧紧时,螺栓的牙尖紧紧地顶在施必牢螺纹的楔形斜面上,产生了很大的锁紧力

图5 普通螺纹与施必牢螺纹对比

唐氏螺纹同时含有左旋和右旋螺纹,在装配时采用两个不同旋向的螺母,先装配右旋螺母再装配左旋螺母。当连接结构要发生松退时,右旋螺母的拧松方向恰巧是左旋螺母的装配方向,两者相互抵抗达到防止松动的效果。

图6 (a)普通螺纹;(b)唐氏螺纹;(c)唐氏螺纹装配方法


02


     

     

间接防松方法


     


间接防松方法是从限制连接结构之间的相对移动着手,主要是改变被连接件的结构。例如在连接面之间设置剪力销,在连接面上增加弯折结构或者锯齿结构等。

图7 间接防松方法


   

结语

各位读者认为上述哪个防松方向合理,对防松方法有什么更好的想法?


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1]. 孙健飞.航空发动机收口自锁螺母自锁与防松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24

[2]. 刘元丹,王仪松,李剑,等.螺栓实用防松方法[J].船舶工程,2024,46(S1):441-444+449.

[3]. Tremsin A, Yau T, Kockelmann W. 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 of loads in regular and self-locking spiralock (R) threads through energy-resolved neutron imaging [J]. Strain, 2016, 52(6): 548-558.

[4]. 陈岩. 螺栓松动的失效机理以及对整体结构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9.

[5]. 唐宗才. 唐氐螺纹及其防松原理 [J]. 机械工程师, 2001, 6: 21-23.

[6]. Bickford, John H. Introduction to the Design and Behavior of Bolted Joints [M]. 2022.

来源:昊宇睿联
振动航空船舶ADSUG焊接理论科普控制螺栓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5
最近编辑:1月前
获赞 14粉丝 21文章 30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科普】怎样计算螺栓的扭矩与预紧力?

对螺栓连接结构进行受力分析,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计算紧固扭矩。紧固扭矩=螺纹扭矩+支承面摩擦扭矩=螺纹阻力×螺纹阻力臂+支承面阻力×支承面阻力臂因此,我们只需要明确螺纹阻力、支承面阻力、螺纹阻力臂、支承面阻力臂即可。众所周知,螺纹可以看作是螺旋斜面。将螺纹展开为斜面进行受力分析更加符合直觉。斜线可以看作是一条螺纹线的展开,相当于一个螺纹面;水平线可以看作是螺母的支承面,斜线上的物体相当于螺栓,且这个物体的重量F相当于螺栓的轴向预紧力;水平线和斜线构成的梯形相当于一个螺母,拧紧螺母相当于向左推动重物下的梯形。向左推动梯形时,平行于斜面的力=平行分量+垂直分量的摩擦力。对于三角螺纹,螺纹表面相对于径向角度为α(斜面与屏幕的夹角,未在图中标出),分力为Fcosβ/cosα。因此,向左推动梯形时,平行于斜面的力为:克服螺纹阻力的拧紧力通常位于水平面内,所以拧紧力为:阻力在螺纹表面的作用点是螺纹中径,所以力臂为:因此,螺纹扭矩为:通过螺纹几何关系可知:因此螺纹扭矩可以简化写作: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支承面上的摩擦扭矩,作用在支承面上的阻力就是支承面摩擦力:支承面上的摩擦力分布是作用在整个支承面上的,力臂需要通过积分计算。为了简化计算,引入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dw,将支承面摩擦力假设为作用在直径为dw的圆环上,所以力臂为:支承面上摩擦扭矩的计算方法为:假设力在支承面(圆面)上均匀分布,即:通过上述两个方程,可以计算得到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dw:当然,用该公式做工程计算仍然比较繁琐,因此为了进一步简化计算,机械设计手册直接给出了dw值。支承面上的摩擦扭矩可以写作:因此,螺栓的紧固扭矩为:紧固力矩与轴向预紧力的基本公式,其物理意义为:第一项:不考虑螺纹升角时啮合螺纹面间的摩擦扭矩;第二项:由于升角引起的附加摩擦扭矩;第三项:支承面的摩擦扭矩;第一、三项克服界面摩擦与对防松做出贡献,第二项是真正转化为有效预紧力的项。在螺栓的工程应用中,有一个著名的5-4-1准则,即螺栓头摩擦力矩、螺纹副摩擦力矩以及预紧力转化力矩占拧紧力矩的比例分别是50%(第一项)、40%(第三项)和10%(第二项)。这一原则的由来,就是将μs与μw均假设为0.15,带入紧固扭矩公式进行计算得到的。(图片来源:马头动力)此外,通过紧固扭矩公式,我们还可以得知如何通过扭矩计算预紧力:根据上述公式,我们用相同的扭矩(如100N·m)拧紧螺栓。当螺纹紧固件的摩擦系数是0.5时,得到的螺栓轴向预紧力约为15kN,当螺纹紧固件的摩擦系数为0.1时,得到的螺栓轴向预紧力超过60kN。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螺栓的轴向预紧力转化受摩擦系数的影响极大。为了得到稳定的螺栓轴向预紧力仅仅控制紧固扭矩是不够的,必须要关注螺纹紧固件的摩擦系数μ。而且,从这个公式可以清楚看出,螺栓的轴向预紧力由紧固扭矩(T)、螺栓或螺母的规格参数(d2、dw、α、P)和螺纹或支承面的摩擦系数(μs、μw)确定。不同牙型的螺纹,即使在相同的紧固扭矩、摩擦系数下,也会因为规格参数(d2、dw、α、P)的不同,而导致预紧力转化率不同。这就是不同牙型螺纹的拧紧规则、拧紧方法不能一概而论的原因。讲完了紧固力矩,我们来谈谈拧松力矩。拧松力矩的公式非常简单,是在紧固力矩的基础上得到的。我们刚刚提到了,紧固力矩与轴向预紧力公式的物理意义包含三项:第一项:不考虑螺纹升角时啮合螺纹面间的摩擦扭矩;第二项:由于升角引起的附加摩擦扭矩;第三项:支承面的摩擦扭矩。实际上,对于拧松力矩而言,第一项、第三项仍然是存在积极作用的,而第二项在拧松过程中,则呈现出消极作用。因此拧松力矩的公式只需要在紧固力矩的公式基础上将第二项的+号修改为-号即可:此时,螺纹自锁的分析就很简单明了了,只要保证螺栓在不施加任何松开扭矩的情况下不会自行松开,即为自锁。所以只要保证拧松力矩大于0即可,公式表示为:虽然根据前述分析我们知道,螺栓的摩擦系数越小,预紧力转化效果越好。但是通过自锁公式我们得知,螺栓的摩擦系数不能无限减小,否则不满足自锁条件。但实际上,螺纹满足自锁条件所需要的摩擦系数是非常小的,工程应用无需考虑此问题。扩展性内容:支撑面等效摩擦直径dw的计算方法研究在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假设力在支承面(圆面)上均匀分布,并给出了支承面等效摩擦直径dw的计算公式:但实际上,许多螺栓没有圆形支承面,而是六角形螺栓头直接与被连接件接触,对于此种情况,假设力在支承面(六角头面)上均匀分布,则有:在工程当中,计算要求不高时,假设力均匀分布是很好的简化计算方法,但实际上,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状态是很复杂且不均匀的。因此在科学研究中,学者刘建华,提出了基于螺栓精确有限元分析方法(可通过本公司的ThreadDesigner软件完成螺栓精确有限元模型的创建)的更加符合实际等效摩擦直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螺栓精确有限元建模,进行接触区域的应力分布云图计算:提取径向方向上法向接触区应力:法向接触应力分布可以沿通过多项式拟合得到:因此,非均匀分布应力场的等效摩擦直径dw为:扭转激励下螺栓连接结构松动行为数值研究[1]刘学通.扭转激励下螺栓连接结构松动行为数值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3.螺纹联接的理论与计算[2]山本晃.螺纹联接的理论与计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DynamicbehaviourofaboltedjointsubjectedtotorsionalexcitationJianhuaLiu,HuajiangOuyang,ZhiqiangFeng,ZhenbingCai,JiliangMo,JinfangPeng,MinhaoZhu.Dynamicbehaviourofaboltedjointsubjectedtotorsionalexcitation[J].TribologyInternational,2019,140,105877.来源:昊宇睿联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