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国内储能企业风云榜:龙头屹立不倒,中小企业面临生死考验!

1月前浏览868

学习锂电,关注锂电那些事!    


锂电那些事今日第二条2024年09月12日 星期四



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储能市场的确呈现“遇冷”态势,储能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总营收呈现出停滞增长状态。净利润则出现较大下滑:2024年上半年,171家储能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8%;归母净利润整体同比下降24.23%;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82.69%;毛利率平均为23.37%,总资产负债率平均为50.56%。



上半年,储能市场“遇冷”是多重困境交织的结果: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与资本涌入,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的增长速度;新能源配储项目利用率低,影响投资者的积极性;随着电力现货交易的普及,部分地区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收益率下滑,市场需求增长乏力……


据业内观察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千家工商业储能集成商中,约有20%的企业没有订单,生存状况堪忧。尤其是资金、技术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正加速出局。


 
此外,通过统计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到,无论是现金流还是利润都正在加速向龙头企业聚集:上半年,营收TOP20企业占整体比重达70.25%;归母净利润TOP20企业占整体比重达81.8%;经营现金流净额TOP20企业占整体比重达120.63%。  


这表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头部企业仍凭借规模优势和技术实力,占据着市场的主导地位,市场正在加速洗牌。


根据171家储能上市公司2024年半年报中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货币资金、毛利率、经营现金流净额、研发投入、负债率等核心数据制作了八大排行榜。

附:中国储能八大排行榜

在171家储能企业中,上半年营业收入总额达到了6517.12亿元,营收前十名的企业分别是:比亚迪、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洛阳钼业、浙商中拓、中国中车、上海电气、特变电工、晶科能源、天合光能。

在前十企业中,半数企业营收同比呈现正增长,半数企业营收同比下降。

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净利润收入排名前十名的企业分别为: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比亚迪、洛阳钼业、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特变电工、国电南瑞、亿纬锂能、汇川技术。
净利润亏损的企业则多为锂电材料类企业,主要是受上游锂行业供需发生变化、锂价波动影响。其中“锂矿双雄”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亏损最为严重,亏损分别达7.60亿元和52亿元,此外,盛新锂能、龙蟠科技等锂电材料企业也出现了2亿元左右的亏损。


充足的现金流意味着企业有更好的偿债能力,在日常运营和业务拓展方面,能提供良好的流动性支持。结合财报来看,上半年多家龙头企业现金储备充沛,其中宁德时代货币资金达到2550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447亿。

其中,2024年上半年造血力前十名的光伏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紫金矿业、比亚迪、洛阳钼业、深圳能源、特变电工、中国动力、正泰电器、东方电气、赣锋锂业;

货币资金排名前十名的储能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国中车、洛阳钼业、上海电气、中国动力、紫金矿业、特变电工、天合光能、东方电气。


2024上半年光伏企业毛利率前十名的企业分别是:海德股份、国能日新、西 藏矿业、立新能源、天齐锂业、振华科技、南网储能、安孚科技、藏格矿业、禾迈股份。


在研发投入方面,头部企业对于储能的研发投入依旧保持持续的输入。据统计,117家储能企业2024上半年研发投入前十的企业分别为: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上海电气、阳光电源、汇川技术、国电南瑞、欣旺达、亿纬锂能、东方电气。


从负债率方面来看,上半年多数储能企业负债率同比环比均有所提升,近60家企业负债率在60%以上,其中27家企业负债率已经超过了70%,已经进入高风险区间。

©文章来源于储能盒子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电源电力新能源材料储能装配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9
最近编辑:1月前
锂电那些事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200粉丝 174文章 2088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起底贝特瑞24年争霸史,全球负极材料霸主的战略构想与裂痕!

学习锂电,关注锂电那些事! 锂电那些事今日头条2024年09月13日 星期五 全球锂电江湖激荡的二十年间,历经多轮经济与产业周期的洗礼,每一轮周期的动荡与博弈往往伴随着巨量企业,甚至明显企业的消亡,持续发展壮大的企业屈指可数。“创业24载,连续14年稳坐全球霸主王座、且连续14年持续盈利,跃升北交所市值冠军……” 的全球负极材料霸主贝特瑞(835185.BJ)堪称发展最稳健,且持续力最强的企业之一。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过去近15年间,贝特瑞合计创收917.11亿元,合计创利87.05亿元。如今贝特瑞已是诸多名誉傍身,比如根据胡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2023胡润中国能源民营企业TOP100》,列出了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最具价值的中国民营企业100强,贝特瑞荣登该榜单;贝特瑞品牌还登榜2024中国品牌500强,名列第229位等。回顾贝特瑞发展史,从2000年创立到2010年贝特瑞的负极出货量超过日本企业登顶全球负极材料霸主宝座只用了十年时间,根据鑫椤咨询的数据,贝特瑞在2023年全球负极材料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22%,出货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如今基于负极的优势,贝特瑞又开始攻入正极材料腹地,过去11年间其正极材料年销售规模增长391倍(2023年销售规模达123.12亿元),甚至已超越负极材料业务收入,同时跻身中国前三(高镍三元);近两年贝特瑞还计划投入数十亿资金构建 “全球化” 战略版图,海外再造一个贝特瑞正在成为新的可能……贝特瑞的争霸野心与扩张步伐似乎没有尽头。但时至今日,锂电大退潮正在全球上演,即便强如贝特瑞也受到强烈影响,甚至冲击。比如其营业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下降,近三个季度降幅均超40%,其归母净利润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出现20%以上大幅下降。更让市场担心的是,不久前贝特瑞更是爆出董事长贺雪琴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 会给于行政处罚,甚至影响公司50亿定增计划,此外在内部换届选举中,多名董事投下反对票,且上任总经理直接 “炮轰” 贺雪琴已不适合继续担任董事长。综合最新产业趋势及变化看,未来无论是负极材料巨头,还是整个锂电产业,在全球范围里激烈博弈,甚至 “战争” 的风险都在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此时,巨头的选择和走向备受市场关注,他们每一次重大战略的实施或调整,都可能对未来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对产业内其他玩家而言,这也极具研究与参考价值。 成立于千禧年的贝特瑞,创立之初仅仅是一个研究小组,这里不得不提及贝特瑞的灵魂人物贺雪琴,彼时他还在中国宝安投资部任职,同时贺雪琴在北大学的是地球物理专业,专业的概念让他嗅觉敏锐,他看到了新材料的机会。后来他力促宝安集团入股贝特瑞,并于两年后控股贝特瑞。直到现在,宝安集团仍是贝特瑞最大的控股集团。到了2005年,贺雪琴和技术大拿岳敏分别出任贝特瑞董事长和总经理。中国宝安出人、出钱、出技术,贺雪琴为公司制定了聚焦负极,正极及石墨新材料协同发展的战略。彼时,郑永刚带领的杉杉坐拥1100吨中间相碳微球产能,晋升为国内最大的电池负极材料供应商。但随着下游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提升,这种材料已逼近自身的极限。取而代之的则是石墨材料。这方面中国企业有一战略优势,即我国石墨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更是贡献了全球77%的产量;但劣势在于,彼时的石墨负极材料核心技术却掌握在日本企业手中,日本企业基本从中国采购原料,回国加工后,再以高价卖给中国。 直到2004年,贝特瑞率先破局,在业内首推天然石墨负极材料818,此后几年,又陆续推出几种高比容量、高性价比的天然石墨负极材料,逐渐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到2009年,贝特瑞成功打入比亚迪、力神、比克的供应链,一年后,贝特瑞出货量反超日本企业,问鼎世界第一,用十年时间创造了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一个 “中国奇迹”。2011年,日本发生311特大地震,本国负极材料紧缺,价格暴涨,下游客户不得不转向中国企业,松下、索尼、LG、三星SDI等海外客户因也将供应链切换至贝特瑞。截止目前贝特瑞已经持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2023年,贝特瑞在全球占据23%的市场份额,依旧遥遥领先。 在商业世界里,尤其是处于探索与实验期的产业江湖中,从没有一帆风顺,也没有轻而易举,更没有理所当然。一家企业的崛起与没落,也都有迹可循。从企业发展历程与趋势看,贝特瑞无疑是近些年锂电池核心材料领域投资最为凶猛的企业之一,而持续且强力的投资战略与执行力是其强势崛起的关键所在。据24潮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至今,贝特瑞约公布了22个超级重大工程(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总投资预算超400亿元,投资领域涵盖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即一体化项目等。 不止于战略,贝特瑞无疑也是个强力的行动派,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过去12年时间(2013年-2024年上半年)合计对外投入(现金流)229.6亿元。尤其2020年以来,贝特瑞明显加速了扩张的步伐,2020年-2024年上半年,4年多合计对外投资达195.1亿元,是过去7年(2013年-2019年)的5.66倍。 在贝特瑞强力投资推动下,不到5年间(2020年-2024年6月末),贝特瑞负极材料产能(已投产)由10.38万吨提升至49.5万吨,增幅达376.88%;正极材料产能(已投产)则由4.2万吨提升至6.3万吨,增幅为50%。根据东吴证券预测,到2024年底贝特瑞正极材料产能可能将提升至12.4万吨,到了2025年其负极材料产能可能进一步提升至72.8万吨。另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截止2024年末,贝特瑞有10个超级工程进入执行,甚至收官阶段,项目总投资预算仅150亿元,从中可以看到正负极材料领域仍是其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其实,贝特瑞之所以能快速崛起也得益于其成功的合纵连横策略。在上述400亿投资布局中至少8个项目是与其他巨头联合投资的项目,投资预算合计超百亿元,联合投资对象包括亿纬锂能、SK On、黑龙江交通投资集团、STELLAR、福鞍控股等国内外巨头。不仅如此,在产业加速博弈与洗牌进程中,为了提升综合竞争力,贝特瑞还在加速构建一体化版图。根据此前年报,截止2021年底,贝特瑞石墨化产能为2万吨,自给率为23.61%,而贝特瑞的长期战略目标是,自给率达到50%。而根据东吴证券分析预测,贝特瑞2025年石墨化自给率可能提升至60%以上,有效确保石墨化产能供应及降低成本。 目前,贝特瑞构建了从上游石墨矿开采到产成品的垂直产业链,集原材料、石墨化、碳化、成品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链布局,构建了深厚的竞争壁垒。“我们是全球第一家把整个产业链拉直的企业。正因为对供应链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并且把整个产业链的标准极大提升,才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信任。” 现任贝特瑞总经理黄友元曾如此说道。事实证明,一体化战略布局与执行下,贝特瑞 “负极材料” 业务盈利能力确实远超竞争对手,详见下表: 综上可见,通过一系列深度战略规划与强悍战略执行力,贝特瑞综合战力一直保持持续提升趋势,同时为市场构建了宏大的想象空间。 如今伴随着产业竞争进入深水区,价格战席卷整个锂电产业链,“全球化” 已经成为中国锂电产业新的共识与方向。而全球化布局深度与速度,已经成为考量一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事实上,在国际化方面,贝特瑞堪称负极材料领域是国际化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这也是其穿越多次产业与经济周期,持续发展壮大的核心要素之一。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过去11年(2003-2023年)贝特瑞海外收入年规模增长了8.87倍,且近8年持续保持增长趋势,并于2023年首次突破50亿元大关。过去11年海外收入合计为202.42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24.42%。 进一步分析对比可以发现,贝特瑞无论是海外收入规模,还是收入占比均远超竞争对手,详见下表: 目前贝特如还在加速全球化产能布局深度与力度。比如在东南亚,8月7日,贝特瑞印尼年产16万吨负极材料项目(一期)正式投产, 成为我国负极材料厂商第一个海外基地。而今年3月,贝特瑞和海外合作伙伴STELLAR公司决定共同增资印尼贝特瑞,以加速推进二期项目的建设,预计项目总投资约2.99亿美元。在东非,贝特瑞加紧落子摩洛哥。8月13日,贝特瑞拟通过子公司贝特瑞地中海负极在摩洛哥投建年产6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6.18亿元。去年12月,贝特瑞已经宣布在摩洛哥丹吉尔科技园建设年产5万吨的正极材料工厂,总投资不超过35.35亿元,该项目主要面向欧美市场销售,并于今年4月破土开工。这也意味着,贝特瑞在摩洛哥实现了正负极 “双线出海” ,完成正极负极材料闭环。近年来,与欧洲隔海相望的摩洛哥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企业出海的 “桥头堡”。不仅距离相近,交通便利,摩洛哥还与欧盟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还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非洲国家。因此,投资摩洛哥被看做规避贸易壁垒,进军欧美市场的 “跳板”。而且,摩洛哥磷酸盐储量丰富,已探明的储量就达500亿吨,占全球储量的73%。摩洛哥磷酸盐集团(OCP)主导开发权,是全球最大的磷酸盐出口商和生产商。此外,摩洛哥还是世界钴矿大国,有调研发现,锂电池在摩洛哥的生产成本相比其他国家有36%的差价优势。集齐外贸政策、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多多个优势,中国企业竞相挺进这个北非国家。重点布局摩洛哥,贝特瑞借道驶入欧美市场,也更加便利,随着其投产项目逐步落地,有望为增厚公司业绩。别忘了,贝特瑞的主要客户为松下、三星、LG、SK On,日韩电池企业主攻欧美市场,海外电动化加速,贝特瑞将持续受益。24潮产业研究院(TTIR)分析认为,伴随着贝特瑞全球化产能与市场布局的逐步深入,其海外收入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海外再造一个贝特瑞并非不可能。 纵观锂电产业发展史,围绕 “降本增效” 的技术创新永远是企业,乃至行业得以持续发展的 “主旋律” 。而负极材料的产品演进,类似光伏组件的升级过程,追求的是对极限的突破。从中间相炭微球到天然石墨,到人工石墨,再到下一代的硅基负极材料,演进逻辑是打破比容量(单位质量或体积下能够储存的电荷量)的限制。在石墨材料的演进过程中,得益于循环性、稳定性良好,人造石墨逐渐成为绝对主流。2023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占比高达82.5%,天然石墨为14.1%。 目前,业内有 “天然石墨看贝特瑞、人造石墨则以杉杉、璞泰来(江西紫宸)为代表” 的说法。由于贝特瑞客户主要为松下和三星,而日韩客户主要使用天然石墨,且大客户松下主供特斯拉,公司天然石墨负极的收入短期影响不大。 但历史早已告诉我们,身处技术频繁迭代的新能源产业,只有前瞻性布局下一代产品,才能不被甩开身位。传统的石墨材料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左右,远远无法满足下一代高比能锂电池的需求。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可达4200mAh/g,是石墨负极材料的10倍以上,对池能量密度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硅基负极材料被市场公认为是下一代负极材料主流方向。据笔者了解,贝特瑞已经做到了 “三手准备”——继续夯实天然石墨优势,新一代天然石墨产品膨胀与循环性能同人造石墨相当;创新人造石墨,在连续造粒、连续石墨化等新技术上率先突破,构建持续竞争力;新型负极方面,贝特瑞对硅基产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量产一代,目前第五代产品已实现量产。尽管,杉杉、江西紫宸等也已经瞄向了硅基产品,但贝特瑞是国内最早量产硅基负极材料的企业,出货量行业领先。其硅碳负极材料已升级至第五代,比容量2000mAh/g以上,2023年底,硅基负极材料产能高达5000吨/年。目前,贝特瑞仍是整个硅基负极领域的绝对 “扛把子”,2024年H1贝特瑞硅负极市占率高达70%左右。硅氧负极材料比容量能达到1500mAh/g以上。与此同时,贝特瑞攻入正极材料腹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出货量跻身中国前三,并形成负极+正极+先进新材料三大业务板块,2023年正极材料营收占比49.01%,首次超越负极,收入结构趋于平衡。 而且,公司凭借先发优势、客户优势,形成 “贝特瑞-松下-特斯拉” 供应链,持续分享特斯拉技术升级红利。此外 “高镍三元+硅基负极” 还是大圆柱电池最适配方案,2020年特斯拉发布4680大圆柱电池,采用的就是 “高镍正极+硅碳负极” 组合,结合全极耳和干电池技术,使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到300Wh/kg。贝特瑞在国内率先实现了NCA正极材料的技术突破并量产,三元正极已供应松下,或已被用于特斯拉车型;硅基负极产品已批量供应三星和松下。间接供应特斯拉,让其持续受益。除此之外,公司的钠电正、负极材料已获得客户认可并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公司在燃料电池、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均有前瞻性布局。“我们不仅穿越了产业周期,也穿越了经济周期。” 贺雪琴说,除团队的团结之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新质生产力推动着企业不断进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经营的核心策略,塑造产品竞争力,进行技术革新和产品迭代。”事实上,贝特瑞作为负极材料行业的龙头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持续保持市场与技术领先地位。据24潮统计,过去近12年间(2013年-2024年上半年),贝特瑞累计投入研发费用42.0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比例为4.68%。研发人员数量逐年上升,2023年底达到909人,占公司员工总量的11.49%。而且,研发人员中博士72人、硕士239人,占研发人员的比例高达34%。 截止2024年6月底,贝特瑞手握623项专利,其中380项发明专利,是北交所拥有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上市公司。与此同时,贝特瑞还主导制定了国内首个硅炭负极领域国家标准GB/T38823-2020《硅炭》。贺雪琴认为,“创新是永不停息的。在竞争过程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门槛。所以,如何设计自身竞争力,十分关键。” 目前贝特瑞绝大部分的产品都已不是漫无目的地开发。记得在贝特瑞的展厅中,一组数字很是醒目——截至2022年底研发成果累计销售超400亿元,占公司总业务比例达70%。不遗余力的科研投入,为其技术路线迭代升级、业务线的丰富奠定了基础,保证公司在负极登顶后,凭借自己独特的发展战略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随着行业进入深度洗牌与博弈期,负极材料霸主也感受到阵阵寒意。2024年初至今,负极材料价格全线下滑,供应量远超过市场需求,造成了供需失衡的局面。上海钢联数据显示,2023年负极材料产能256万吨,生产产量121万吨,开工率仅有50%左右,出货量143万吨,而全球下游需求仅有136万吨,产能结构性过剩已经十分明显。华宝证券测算,今年7月全行业开工率也只有52%,行业仍在艰难的去库存阶段。 这种背景下,负极材料价格持续走低,均价来到3万元/吨的水平。据太平洋证券观察,今年以来,天然石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中高端全线下挫。 另外据24潮产业研究院(TTIR)统计,2024年上半年7家负极材料上市公司 “负极材料” 业务收入合计为219.28亿元,约同比下降了11.52%,7家公司近乎全线下降。即便强如贝特瑞,其营业收入已经连续四个季度(2023年第三季度-2024年第二季度)下降,近三个季度降幅均超40%,其归母净利润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下降,降幅分别为69.66%、25.52%、50.48%。具体到产品层面,2024年上半年贝特瑞 “负极材料” 与 “正极材料” 业务分别实现销售收入51.79亿元和15.87亿元,分别同比下降了18.14%和77.00%。同时,贝特瑞现金流也出现恶化迹象,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贝特瑞经营净现金流为-8.35亿元,同比下降了165.39%。另一方面,贝特瑞资金储备规模同比下降了8.44%至42.62亿元,而长短期有息借款却同比增长了38.60%至90.52亿元,一降一升间贝特瑞资金缺口增至47.90亿元,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三大负极企业中,杉杉主攻人造石墨,稳居人造石墨负极全球第一;璞泰来(江西紫宸)也发力人造石墨,主要生产高端负极产品。面向未来,杉杉、璞泰来、胜华新材、国轩高科、凯金能源、硅宝科技、天目先导、兰溪致德等均在积极建设硅基负极材料产能。在去年11月底举办的2023(第十七届)动力锂电池技术及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上,贺雪琴表示,动力电池产业面临新一轮洗牌,此时,更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一起携手强链,通过技术创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打造稳固的强供应链,做好产品创新、产业布局,打造绿色、智能制造等竞争优势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市场需求一直都在,只是经济发展到了当前阶段,需求发生了变化,对产品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企业不能在低附加值的产业中进行同质化竞争,而要占据微笑曲线中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市场。” 贺雪琴如是说。但近期最受市场关注的是,强敌环伺下,贝特瑞突然陷入的管理层 “内讧” :首先是董事长亦是公司灵魂人物的贺雪琴因被证 监会立案调查,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先是此前推出的北交所开市以来最大的50亿元定增融资方案夭折,转而采取银行项目贷款和引入项目合作方等措施(根据公司公告:2024年6月5日,贝特瑞收到董事长贺雪琴告知,其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处罚字〔2024〕76 号),因涉嫌内幕交易 “龙蟠科技” 一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拟对其作出行政处罚:一、对贺雪琴内幕交易行为,没收违法所得45.30万元,并处以135.89万元罚款;二、对贺雪琴、罗某某(与贺雪琴为夫妻关系)的共同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606.92万元,处以1820.75万元的罚款)。要知道贝特瑞曾在2022年推出了50亿元的定增融资计划,旨在扩大产能,维持其市场领先地位。后来,该计划不得不由于贺雪琴被立案调查而终止。根据北交所规定,董监高或大股东最近一年受到行政处罚,不得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这对贝特瑞未来持续融资与发展战略有何影响,我们还需持续观察。此外,在新一轮高管任免中,前任总经理任建国直接 “开炮”,对自己被免去总经理职务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自己为公司业绩增长和产品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公司经营问题不应全由总经理承担。他还特别提出贺雪琴因内幕交易被证监 会处罚,并质疑其领导力和职业操守,认为其已不适合再担任董事长性。任建国推荐,黄友元具备战略思维,应接任董事长一职。根据工作简历,任建国生于1978年,高级工程师。200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博士学历.历任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化学化工学部访问科学家,香港城市大学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至2018年11月,历任贝特瑞总经理助理兼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公司副总经理兼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2018年11月至今(2024年7月28日),历任贝特瑞执行总经理,负极事业部总经理兼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等职。事实上,贝特瑞当下的问题显露出公司内控以及大股东中国宝安的股权纷争,贝特瑞控股股东为中国宝安系企业,但中国宝安作为一家无实控人的上市公司,此前连续遭到粤民投旗下韶关市高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举牌,目前位列中国宝安第二大股东。在贝特瑞的新一轮高管选举中,董事王轶超投出了反对票,而王轶超在粤民投担任执行总经理。纵观全球锂电商业发展史,技术迭代与产业变局一直都在发生,每一次周期的调整与变化都会淘汰无数的企业,也会让好企业穿越周期,并持续发展壮大。可以预见,未来,在全球范围内一场更为惨烈的竞争与博弈无可避免,贝特瑞等一众产业巨头面临的残酷竞争与挑战还远没有结束。内忧外患之中,负极材料霸主贝特瑞已经走到了关键的十字路口。 锂电那些事免责声明 本公众 号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平台,小编整理,仅供学习与交流,非商业用途!对文中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尽快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修正或删除处理。谢谢! 来源:锂电那些事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