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企业关注·中复神鹰:碳纤维领域王者崛起,C位亮相CCE展

1月前浏览1627



在2024年9月2日盛大开幕的第27届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2024CCE)上,复神鹰以超过200平方米的C位展位,携年度重磅新品强势登场,全系列王牌产品悉数亮相。在这场年度最强行业盛会上,中复神鹰以全新阵容刷新了中国碳纤维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其在碳纤维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和未来潜力。

来源:荣格复材技术

Part 1

中复神鹰C位亮相2024CCE

在2024CCE展会上,中复神鹰展出了包括全球首款工程化量产高强高模碳纤维SYM50X-12K、高界面性能干喷湿纺高模量碳纤维、SYM55J-6K和SYM60J-6K在内的多款新品。

这些产品以其卓越的性能指标和规模化生产能力,填补了国产高端应用的空白,为航空航天、高端体育等领域带来了进阶的应用方案。中复神鹰的匠心力作推动了我国复合材料技术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

2024年被称为“低空经济元年” ,eVTOL等航空器以万亿市场潜力火爆“出圈”。在神鹰展位,小鹏旅航者X2飞行器格外吸睛,中复神鹰以高性能碳纤维组合方案,成为航空器增强减重、降能增程的理想选择。

此外,中复神鹰SYT45-3K碳纤维以在多款前沿航空器上的成功应用脱颖而出,荣获本年度CCE-JEC创新产品奖。

Part 2

18年的突破与超越

成立于2006年的中复神鹰,作为中国建材集团控股的国内碳纤维龙头企业,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碳纤维的研发和产业化。18年来,中复神鹰连续攻克诸多碳纤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和产品封锁,乘着上市的东风,建起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实现了自我的一次又一次超越,成为当之无愧的科创板碳纤维第一股和碳纤维龙头企业。

中复神鹰近年来发展迅速。2022 年 4 月 6 日,中复神鹰在科创板上市,并筹建了多个重要项目,如 “西宁年产万吨高性能碳纤维及配套原丝项目”“航空航天高性能碳纤维及原丝试验线项目” 和 “碳纤维航空应用研发及制造项目”。这些项目的推进使中复神鹰的产能大幅提升,总产能跃居全球前列。

作为国内高性能碳纤维领军企业,公司产品涵盖了高强标模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20个产品系列,40余种产品规格,规格覆盖1K-48K各种型号。从产品应用场景来看,公司定制化地开发了适用于压力容器、光伏热场、风电叶片等各个领域的碳纤维产品,其中压力容器、碳/碳热场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15%。

中国建材西宁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展厅内展示的碳纤维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Part 3

技术突破的里程碑

干喷湿纺技术是中复神鹰创新研发历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中国碳纤维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时至今日,虽然已经有多家国内企业攻克这一技术,但是在十多年前,中复神鹰在国内最早实现技术性突破,率先实现高性能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成为当时世界上继日本东丽、美国赫氏之后,第三家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从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核心技术的国家。

2005 年 9 月 29 日,中复神鹰正式启动碳纤维项目,立志 “做出中国人自己的碳纤维”,该项目被命名为 “9・29 工程”。此后,中复神鹰相继攻克了湿法纺丝工艺百吨线、千吨线原丝制备和碳化工艺等全流程关键技术。2007 年,实现产业化生产的第一批碳纤维下线;2008 年,建成千吨 SYT35(T300 级)碳纤维生产线并稳定生产;2010 年 10 月,“千吨规模 T300 级原丝及碳纤维国产化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 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5 年建成了国内首条千吨级干喷湿纺碳纤维产业化生产线,该项目获得 2017 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尤其重要的是,中复神鹰掌握碳纤维全流程工艺,所有核心技术、全部工艺包及全套生产设备均掌握在自己手里。”中复神鹰相关人士表示。经过多年自主研发,中复神鹰科创硕果累累。

从碳纤维制备技术角度来划分,东丽目前已经走过了3代碳纤维:第1代是T300级的碳纤维制备技术,第2代是T700、T800、T1000级的碳纤维制备技术,第3代是T1100、M40X级的碳纤维制备技术。2023年以来,东丽发布了新一代的T1200、M46X级碳纤维,实际上意味着东丽进入第4代碳纤维制备技术阶段。

遵循着从有用到好用的发展方向,中复神鹰目前在规模化量产上已经进入第4代。中复神鹰第1代是湿法制备T300级碳纤维,最早是张国良带领一众科研人员完成攻关。第2代是自主设计千吨级T700、T800级碳纤维,其中包括获奖的干喷湿纺千吨级T700级碳纤维产业化技术。第3代的标志是西宁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技术上实现了从湿纺到干喷湿纺的进步,规模上实现了从千吨级制备到万吨级制备的跨越。目前,中复神鹰已经成功研发出M46X级碳纤维,T1200级正在攻关,而现在正在建设的连云港3万吨碳纤维生产基地将会带领中复神鹰走向第4代


 

 

 

 

   

复神鹰不断突破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瓶颈,率先建成国内首个万吨级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率先实现增韧树脂批量生产,成功固化 T800 级碳纤维航空预浸料生产工艺,建成航空级预浸料生产线,航空预浸料专用 T800 级碳纤维通过 PCD 预批准。

今天,中复神鹰形成了“大容量聚合与均质化原液制备技术”“高强/中模碳纤维原丝干喷湿纺关键技术”“PAN纤维快速均质预氧化、碳化集成技术”“干喷湿纺千吨级高强/百吨级中模碳纤维产业化生产体系构建技术”四大核心技术体系;已建成从“碳纤维基础研发-实验室论证-中试放大-产业化验证-应用开发研究”的全流程研发平台。

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累计已取得52项发明专利,20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外观设计专利。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Part 4

产能扩张的升级之路

中复神鹰一直追踪国际上最先进的碳纤维制造技术,瞄准市场最需要的 T700 级、T800 级产品,对标国际龙头企业,持续展开技术攻关,逐步从碳纤维新秀变成了产业龙头。伴随碳纤维新项目投产,中复神鹰首次实现单线年产 3000 吨高性能碳化生产线设计和运行,单线产能国内居首,在国内首次实现高性能 T700 级、T800 级碳纤维万吨规模化生产,实现与国际巨头 “并跑”。2021 年,中复神鹰西宁万吨碳纤维项目入选了央企十大超级工程。

到 2023 年底,中复神鹰总产能已达到 2.85 万吨,产能规模跃居世界前三。2023 年 5 月神鹰西宁二期 1.4 万吨项目的投产推动了公司产能规模的再提升,为碳纤维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快持续助力。


 

 

 

 

   
中复神鹰董事长张国良表示,中复神鹰是国内首家瞄准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碳纤维国产化批量生产的企业。对于中国碳纤维产业来说,2022 年是一个重要节点,这一年,国产碳纤维用量历史上首次超越了进口量。张国良对行业及公司未来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他表示,到 2026,中复神鹰的产量要翻一番,从 3 万吨到 6 万吨。  

8月12日,位于西宁经济技术开放区甘河工业园区的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2023年5月,2.5万吨碳纤维项目在这里全面投产后,成为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全流程碳纤维生产基地,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也位居全国碳纤维制造行业前列。(来源:青海日报  祁国彪 摄)

Part 5

持续创新与拓展合作

据报道,中复神鹰将持续深耕航空航天及新能源领域,同步加大对新兴领域的跟进力度,提前布局汽车轨交等未来增量爆发点的关键市场;不断拓展下游产业链合作,与隆基绿能、法国彼欧、法国佛吉亚等龙头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公司将持续扩大高强高模碳纤维的产业化规模,在充分整合上下游资源的同时,结合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进一步加大产业链的技术研发力度,特别是要开展第四代碳纤维生产技术的研发。

与此同时,中复神鹰积极开拓国内外业务市场。目前公司已经开拓了欧洲及亚洲等相关国家的业务市场,境外营业收入占比逐年提升,2023 年较 2022 年增长了 1.37 个百分点。

面对当前阶段性供需不平衡的市场形势,中复神鹰总经理刘芳表示,公司 “点、线、面”综合发力,以高性价比的产品为着力点,与下游产业链结成广泛合作战线,形成国内国际市场双轮驱动的新局面。

另一方面,公司持续优化产能结构,紧紧围绕连云港本部和神鹰西宁两大生产基地,因时制宜、错位发展,灵活运用产线柔性切换的特点,动态调整生产工艺,实现定制化生产。


 
中复神鹰以其在碳纤维领域的技术创新、产能扩张、市场拓展和企业责任等方面的卓越表现,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全球碳纤维产业的重要力量。随着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不断努力,中复神鹰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碳纤维企业。

 

来源:荣格复材技术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新能源材料试验纺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29
最近编辑:1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6粉丝 34文章 375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热点资讯·整船采用国产碳纤维材料,“新明珠39”号在广州南沙正式下水

2024年9月9日,中国香港新渡轮400客位纯电池动力推进客渡船“新明珠39”号下水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该船全船采用先进的碳纤维高新材料制造,是目前中国香港地区首艘整船采用国产碳纤维材料建造的客渡船,打破了高端碳纤维进口材料在国产客船的技术垄断局面。 “新明珠39”号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华联船舶有限公司承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广州船舶工业有限公司提供项目保障协调服务、广东省港航集团旗下广东中威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建造,将服务于香港维多利亚港。该船整船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建造,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噪音低等特点,而且续航力里程长,可满足夜间充电、白天连续运营的要求,节能减排、低碳环保优势明显;采用纯电池推进动力,对角布置2套电动全回转舵桨,可实现双向推进、横向平移;配备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能量管理系统、360度可视化辅助靠泊预警系统等;采用独具创新的艏艉对角左右对称设计,船舶外观呈现生动形象的“海豚”造型。值得一提的是,该船采用的碳纤维材料实现了国产化,是广州公司牵头组织“产、学、研”合作研发团队,开展高端碳纤维材料国产化研究、应用及产业化推广的成功范例。研发团队由广州公司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第七二五研究所、中威公司共同组成,实现了国产化替代的重大突破,有效践行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念。 研究结果表明,自研国产碳纤维与树脂匹配后,性能与进口材料水平相当,比铝制船舶减少结构重量20%以上,达到了船舶设计指标与建造工艺需求。其中,灌注型乙烯基树脂还优于进口。由于良好的工艺适应性,织物和树脂均已取得中国船级社(CCS)认证证书,为“新明珠39”号的建造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中国船舶报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