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特殊造型侧围外板充电口四角面凹的减轻方法

1月前浏览1713

熊远, 邹平, 祖纪伟, 孙 瑜, 王鑫·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其充电口为整车直观看到区域,该区域的外观质量需要重点控制,侧围外板上的充电口因造型比较复杂,会比常规充电口更加难以保证外观质量,而从侧围模具工艺、模具结构、后期钳工调试方面去进行A 面质量的改善,对提升整车感官质量有着重大意义。

一辆车的侧围是整车的灵魂所在,一辆车的流线,一辆车的侧面造型,一辆车的大部分零件都是基于侧围来配合的,而侧围又是白车身最大最复杂的零件。随着新能源车的逐渐发展,充电口为新能源车必不可少的一个区域,又是非常容易让消费者直观看到的区域,其外观质量直接影响着整车的感官质量。在工艺结构固化的条件下,只能通过后期钳工调整来改善前期设计上的不足,然而更好的问题解决是通过CAE 软件,提前进行有效识别并在工艺结构上进行改善。

常规加油口类型

现有车型加油口一般为在一个平缓面上,或者在同一个曲面上,整体角度不会有太大偏差。加油口的深度一般为12mm,大小一般为180mm(对角或直径),冲压成形时可以用正翻或正修进行。二级面翻边角度一般为Y 向3°~5°,整体而言,常规加油口处产品所处面平缓,冲压角度好,成形性较好。而随着国家新能源战略的实施,未来传统燃油车会逐步淡出历史舞台,所以与加油口相对应的充电口会越来越普及。

常规充电口工艺

常规充电口有的是在前后保上部LOGO 位置,这类不在本次讨论的范围,有的是在翼子板上增加一个充电口,而大多数是在侧围尾部,随着快充、慢充的同时存在,充电口尺寸会比加油口更大。常规充电口工艺跟加油口工艺几乎一致,即4 序完成充电口的加工:拉深(拉延成形,随着A 面平顺着一起成形)→预冲孔→成形→精修边,只需要四序就能够较好的完成。

有些工艺设计时,会将预冲孔工序取消,直接是拉深(先预拉深一部分)、预冲孔成形、精修边等3道工序,该工艺布置会减少其他工序布局,或避免预冲孔与修边工序在一起时废料不好排出的工艺布局。

特殊造型充电口问题现状

图1 为某车型侧围外板,充电口为腰线上下位置,其两个面夹角为53.5°,上部面与Y 向夹角17.3°,下部面与Y 向夹角为70.8°。成形过程中两个面夹角太大,且与冲压角度单面较小,故该处工艺只能采取常规的拉深→预冲孔→成形→精修工艺,但在成形和精修工序,只能采取侧整和侧修的模具结构,但是由于上部面夹角为17.3°,导致上部压料不是特别实,且容易有侧向力,修边毛刺较大,较难整改。

图1 某车型侧围外板

图2 为某车型充电口正视图,该特殊造型充电口对角长度为284.5mm,四个角的圆角半径为40mm,工艺及模具设计时的主要难点为:⑴充电口不是一个缓面,需在带夹角面进行翻整和精修,故需要进行侧整和侧修,但又有一部分面是在正向面,故整体翻整和修边质量不好控制;⑵充电口四角半径较小,而成形立面角度也小,故在成形时板料流速较慢,在A面处容易产生面凹缺陷,如图3 所示。

图2 某车型充电口正视图

图3 充电口周围产生凹坑缺陷

特殊造型充电口工艺

该特殊造型充电口工艺为:拉深(充电口处按照A 面造型光顺连接)→预冲孔→侧成形→侧精修边,共4 序完成。在模具加工制造完成后,调试过程中在充电口上部(三角窗下方),尤其上部两个转角处产生面凹缺陷,该缺陷VES 评价V2(VES 评价分为V1、V2、V3,V1 需要尽快改善,V2 需要进行修模,V3 缺陷可以不进行修模),属于不可接受的缺陷。必须对该处面凹缺陷进行改善处理。

缺陷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⑴充电口四角轮廓半径为40mm,且四角处为凹轮廓,属于压缩类翻边,成形过程为缺料成形,即成形过程中在圆弧区域材料需要压缩延展,且该处虽然已经预冲孔,增加了板料的流动性,但是该处的板料流动性还是较差,无法在A 面进行较大的板料流入,更多的是内部板料流入,所以在圆弧转角区域会引起A 面变形。四角轮廓产品数模半径为40mm,按照以往经验,类似的压缩类翻整,轮廓半径要大于40m才不容易出A 面缺陷,该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刚好达到轮廓最小半径标准。进行SE 模拟,在Autoform油石模型下,成形工序面品缺陷为上部两个角和右下角,如图4 所示。

图4 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Autoform 油石模型

⑵充电口上部面与Y 向夹角17.3°,在成形过程中做3°左右的回弹补偿,做完回弹补偿后,实际拔模角只有14.3°。在上模下移过程中,成形刀未接触板料,压料先接触凹模型面,因侧壁比较陡,如图5 所示。压料力分解后会减小,在结构设计时考虑使最后分解在零件上的压料力只有正压料力的1/4,但是在实际模具制造调试过程中,因为加工误差,装配间摩擦等都会导致真正作用在零件上的压料力会比理论值要小,当产生的压料力不足以压住板料时,在圆弧轮廓翻边处容易造成压料失控,即无法压住料而在圆弧区域翻整时A 面周圈板料流动失衡,更容易产生A 面面品缺陷。

图5 充电口剖面图

在工艺和结构都进行过提前考虑的前提下,实物状态面品缺陷还是可能会产生,这时已无法对零件工艺和模具结构进行调整,只能通过钳工的技能水平对模具进行调试,实现面凹缺陷的改善。

⑶既然工艺和结构已经受限,通过对现有模具的基础状态进行分析,在模具调试初期先确认充电口区域成形着色情况。从图6 可以看出,成形工序压料板上部比较虚,上部两个圆弧拐角处都无着色。从图7可以看出,面凹缺陷较为明显。对研合进行提升后,如图8 所示,上部着色还是较虚,确认零件状态(图9),有所好转,但仍达不到认可标准。通过对两种状态压料板着色确认,可判断出在工艺分析阶段,因上部角度太陡,导致压料板分解力较小,无法在该处进行较好压料,当成形凸模接触板料时,因压料不正常,导致成形过程中A 面发生细微翘曲,所以在A 面特别是上部两个角处,形成较大面凹,想要解决该处面凹需先解决压料力问题。

图6 某车型侧围充电口成形工序压料板

图7 某车型充电口处缺陷

图8 某车型侧围充电口成形工序压料板提升研合后

图9 某车型充电口处缺陷

实施整改方案

通过对某特殊车型侧围充电口处工艺和实物分析,需进行如下整改:

⑴压料力要增加,提高压料效果,让成形过程中四个角与凸模完全贴合,不会发生形变,即四角处凹坑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使油石可以连续。为实现压料力的增加,需要在上部及四角增加研配,需要做强压,特别是需在四个角处着重研合,即零件上四个角都为光亮区,具体标准如图10 所示。无研合:蓝丹没有变化;轻微研合:蓝丹有轻微粘连,显示为蓝丹变浅;中等研合:蓝丹较多粘连,显示为蓝丹发白;着重研合:蓝丹全部粘连,显示为全白。

图10 研合标准示意图

对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进行着重研合后,如图11 所示,充电口面凹缺陷确实有所减轻,但还是没有达到质量认可标准。将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成形工序四角压料板做成着重研合后,缺陷没有达到认可状态,如图12 所示,故还需对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进行整改。

图11 特殊造型充电口成形工序着重研合

图12 四角着重研合面凹缺陷

⑵因为还是产生面凹缺陷,故需要对特殊造型侧围充电口成形工序凹模进行补偿处理,该处理因为是非工艺手段,所以需要钳工进行多次调试,反复验证,对比每次做过补偿后的零件来确定下一次补偿量。最终历时50 天,成功调试出合格零件,特殊造型充电口面凹缺陷消除,得到质量部门认可。

结论

因为某特殊造型充电口的工艺结构已经固定,所以在工艺结构上无法进行更改,虽然钳工师傅通过后期做着重研合,及缺陷区域局部补偿手段消除了面凹缺陷,但根源还是需要从工艺结构上进行改善。

如果新车型还是特殊造型充电口,即充电口分布在腰线上下且成一个夹角,不是在A 面较缓区域,那么应当在做工艺时采取:拉深→侧成形(初整)+预冲孔→侧成形→精修边。通过两次成形来减少四角处压缩类翻边,板料流动性较差且深度又较深容易造成开裂风险,同时可以保证外观。在做结构时应该考虑拔模角,尽可能让另一个面与Y 向面夹角大,如因造型原因导致夹角无法保证,压料力分解在工作区后较小,可以在做结构时就考虑在侧料区域增加氮气缸来提升压料效果。


熊远:冲压工程师,主要从事模具开发,模具导入现地质量效率提升等工作,在模具开发、尺寸精度提升、外观提升、效率提升、人机工程方面经验丰富。


来源:CATIA模具设计应用
汽车新能源AutoForm理论材料控制模具曲面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10
最近编辑:1月前
恒拱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23粉丝 42文章 624课程 1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免费 5.0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