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收藏】50张高清汽车结构透视图【四】

2月前浏览1659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图片版权归公司所有,分享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来源:电动新视界
汽车电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10
最近编辑:2月前
电动新视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信息分享,新...
获赞 91粉丝 120文章 1465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电驱集成及关键技术

1.用户需求总结及思考:用户对电驱系统的需求包括动力性、NVH、空间、续航、快充、可靠性、平台化、集成化、模块化、高速化、系统优化和轻量化等方面。以热销车型为参考,百公里 7s 左右的加速性能已能满足大部分客户期望,A 级及以下主流车型集中选择前驱,B 级及以上主流车型集中选择后驱并扩展至四驱。电驱架构平台化设计需考虑顶层设计,使电驱整体架构一致,主要子系统接口一致,通过子系统系列化 / 模块化解决扭矩和功率带宽。高压系统优化应尽量提升电池电压上限到高压系统电压上限,以提升电驱功率和整车加速性。2.整车集成及电驱集成:电驱整车布置及构型应尽可能把车内空间给到用户,前驱动桥受碰撞空间限制,偏向瘦高型或扁平型,后驱动桥受后排乘客舱空间限制,偏向扁平型。前驱要考虑和悬架、转向机、前备箱的匹配,逆变器的位置要考虑碰撞影响;后驱主要考虑 Z 向空间,X 向空间注意避让电池。电驱集成包括多合一集成(3:变速器 + 电机 + 逆变器 + 3:车载充电机 + 直流变换器 + 高压分线盒 + N:VCU+PTC+BMS+…),当前以结构集成为主。常见电驱三合一集成方式有集成到电驱(叠放适用于前驱,平铺适用于后驱,考虑 Z 高度的布置逆变器和电机径向空间部分解耦)和集成到电池(后排座椅下方,释放更多空间到用户)。结构集成包括变速器、电机、逆变器的集成,冷却管路内置(水路 / 油路),悬置集成,减少螺栓连接,缩小体积,逆变器定制化等。电机油冷关键是绕组冷却的均匀性,集成方式有定子螺栓固定、绕组喷淋,定子过盈固定、定子开槽,油管或者集油槽喷淋,内置油道等。3.电驱集成及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平台化:通过同一架构技术,形成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动力性、爬坡、高速、续航等性能的需求,同时降低成本和减少开发时间。模块化:关键子系统接口标准化,能够灵活组合更多产品,降低成本和减少开发时间。三合一 vs 多合一集成化:三合一集成(变速器 + 电机 + 逆变器)将长期存在,且为主流,而多合一集成(还包括车载充电机、直流变换器、高压分线盒等)在 A 级以下车型中将有成为趋势的可能。集成化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减小体积。400V vs 800V 高压化:400V 和 800V 高压系统将长期并存,高端车型可能采用 800V 以实现快充和高功率,中低端车型则主要采用 400V。油冷 vs 水冷:油冷和水冷将长期并存,主流将转向油冷,因为油冷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和小体积的优势,而低功率电驱可能采用水冷或风冷。高速化 vs 多(双)档化:高速化将成为主流,以解决高速和高扭矩的矛盾,实现减重和降低成本,极高速也是发展方向之一。高端车型可能会有双速差异化,以满足特定需求。单电机 vs 双电机:主流将是单电机,但高端车型可能采用双电机,以实现高功率和扭矩矢量控制,特别是在越野场景中。四驱辅驱:异步电机和永磁 + 断开机构将长期并存,高性能车型可能采用永磁 + 断开机构来降低四驱中辅驱的滑行损耗,而低成本车型可能采用异步电机。主前驱 vs 主后驱:主流将是主后驱,而 A 级以下车型以前驱为主(后桥可以采用低成本方案)。总体来说,电驱集成及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是朝着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增加功能和提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PPT文档版权归李凌翔所有,分享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来源:电动新视界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