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描述
本期分享的是:三维实体单元表面承受的压强荷载如何等效为节点荷载?
假设模型某一面收到表面压强荷载,如下图所示,在程序计算时,如何处理这一边界条件是程序感兴趣的话题,将推出一个系列详细讲述该过程,本期重点在于分享理论过程。参考教材为:《结构分析的有限元法与 MATLAB 程序设计》徐荣桥

理论分析
直接求解曲面积分
假设单元边界 上作用表面压强: ,则在此表面上各节点的等效节点荷载为:
式中曲面积分是在单元上作用分布力 的某个边界上进行的。式中 表示第 个节点的等效节点力,通过对形函数 乘以表面力矢量 在表面 上的积分得到的。
比如,在 的面上进行积分:
以上公式定义了积分区域 上的面积微分元。通过曲面上两个方向(例如局部坐标系的 和 方向)的叉积计算法向面积分元。将之代入上面的曲面积分,得到:
若在 的面上进行积分:
在实际操作时,上面的流程其实较为繁琐,需要知道作用的单元的哪一个面来确定积分变量,还需要考虑正负号。
于是本次推文的分享另一种方法来求解该类的曲面积分。
基于形函数特性求解数值积分
根据形函数的特性:不在某一面上节点形函数在这个面上的值为 0,推导出表面力只对作用面上的节点有贡献。
假设单元的某个面作用有表面压强,由 ( )个空间节点组成,该曲面可以用参数方程写成:
式中 , , 是 个节点在整体坐标系下的坐标值, 是 4-8 个节点等参单元的形函数(空间单元某个单元面,平面单元)。注:这里的形函数不是原来的空间实体单元!切勿搞混。
细节
这里的 个节点必须与对应于形函数的节点位置序列。这就需要我们在程序中索引到该面上的节点序列,以 Abaqus 为例,每个单元面都有对应的单元面 face,每个 face 都有各自的节点序列。
表面压强 在这 个节点上的等效节点荷载(第一类曲面积分)为:
分布法向力 的等效节点荷载(第二类曲面积分):
将上式简化为:
对于上式可使用高斯积分进行计算,若单元面为 8 节点单元,可使用 的积分方案,若单元面为 4 节点单元,可使用 积分方案。
下期给大家带来该方法的数值实现部分。
觉得本篇推文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动动的小手一键三连(点赞➕在看➕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