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绕管式换热器管板的有限元应力分析和评定!

1月前浏览651

绕管式换热器因其特有的优点,在行业内已得到业主越来越多的认可、选择,未来在行业内势必将会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我们这个行业虽然是个传统的行业,已经过了知识井喷和建设大发展的红利期。但是,新的技术和不断的创新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笔者也看到目前行业内很多企业都在积极的创新和寻求新的发展机遇,而作为行业内的从业人员,也得紧跟行业发展的趋势,不断的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文为笔者学习NB/T10938-2022《绕管式热交换器》标准的一点总结和理解。

绕管式换热器的优点
1高效紧凑:绕管式换热器具有高效紧凑的特点,能够在单位容积内提供较大的传热面积,每立方米容积的传热面可达100~170平方米。  
2)湍流效果好:绕管式换热器的特殊结构使得流体在换热管束中形成强烈的湍流效果,使得流场充分发展,不存在流动死区,提高了换热系数,减小了传热面积,以最少的材料达到最佳的换热效果。  
(3)结垢倾向低‌:由于流体在相邻管之间、层与层之间不断地分离和汇合,避免了垢物积聚沉淀,减少了结垢的可能性。  
‌(4)重量轻、占地少‌:绕管式换热器的设备重量小、占地少,安装检维修便捷,容易实现大型化发展。  
5)适应性强:绕管式换热器能适应高压(管内的操作压力可非常高,目前国外最高操作压力可达到2000Mpa以上)、高温差、热冲击的工作环境,具有良好的热补偿能力,传热管的热膨胀可部分自行补偿,消除部分热应力。  
6)特殊性:可设置多股管程(壳程单股),能够在一台设备内满足多股流体、多股介质的同时换热。  
‌绕管式换热器的缺点
1)清洗、维修困难:由于其结构复杂,清洗和维修相对困难,特别是在高压和高温环境下。  

2)造价高:绕管式换热器的制造和安装成本较高,因为其结构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  

绕管式换热器的结构型式
绕管式热交换器结构形式主要有三种类型:

(1)整体管板热交换器(Ⅰ型):管程为单股流,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整个管板上的热交换器。

(2)分区布管的整体管板热交换器(Ⅱ型):管程为多股流,各股介质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整块管板的不同区域的热交换器。

(3)分体管板热交换器(Ⅲ型):管程各股介质换热管管孔集中分布在不同管板上的热交换器。

管板应力分析的流程及说明  
(1)管板局部结构有限元应力分析的流程:可参考下图执行。
(2)管板初始厚度的确定:可参照GB/T151-2014中U形管式换热器管板的计算公式进行初步确定。
(3)管板计算工况的确定:应根据设计条件按下表的计算工况进行应力校核。
上表中共列出7种计算工况,分别是:
a) 仅考虑壳程压力Ps作用;
b) 仅考虑管程压力Pt作用;
c) 同时考虑壳程压力Ps和Pt作用;
d) 仅考虑温度场作用;
e) 同时考虑壳程压力Ps和温度场作用;
f) 同时考虑管程压力Pt和温度场作用;
g) 同时考虑壳程压力Ps、管程压力Pt和温度场作用。

说明:当管、壳程温差产生的应力可忽略不计时,无需考虑温度场的作用,可仅计算1、2、3三种工况,另外,可看出其计算工况比固定管板换热器的计算工况中增加了一条仅考虑温度场作用的工况。

(4)管板计算时应考虑管束重力载荷的影响:重力载荷的加载方式可以等效压力的方式施加到中心筒的截面上。
(5)管板计算时考虑管、壳程介质静压的影响:重力载荷的加载方式可以等效压力的方式施加到中心筒的截面上。
(6)管板局部结构分析应符合GB/T150.1附录E中的相关规定:
a) 材料设计应力强度按GB/T150中的许用应力确定;
b) 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分类和结果评定按4732执行;

c) 采用应力分析的管板局部结构的制造、检验和验收按4732执行。

管板有限元分析实例  
有限元分析实例来源于NB/T10938-2022标准,以分区布管的整体管板为例(Ⅱ型)。
(1)管板结构尺寸、材料性能等参数不再列出,感兴趣的朋友可详看标准。    
(2)有限元模型及网格划分:考虑结构的载荷特点及结构特点,采用1/4模型三维实体单元建模,计算模型包括管板主体、部分壳程圆筒、部分管程圆筒、中心筒,标准中还将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焊缝也建立了模型。

(3)载荷工况:根据设计条件确定了7中载荷组合计算工况,如下表所示。

(4)位移和载荷边界条件:
a) 对称面约束法向位移,壳程圆筒截面约束轴向位移;
b) 管程压力施加在管箱内筒体、管板壁面及换热管内壁面;
c) 壳程压力施加在壳程内筒体、管板壁面、换热管外壁面、换热管与管板连接的间隙面;
d) 管箱壳体截面施加等效压力;
e) 管束重量以等效压力的方式施加在中心筒截面上;
f) 温度场的计算结果作为热载荷导入到计算模型上。

(5)有限元应力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仅列出三种工况,更为详细的计算结果请详看标准。

(6)评定路径的选择:如下图所示。
其中:
a) PH1为管板中心厚度方向;
b) PH2、PH3为管板布管区内管桥间大应力区域厚度方向;
c) PH4为管板布管区以外、管箱之间大应力区域厚度方向;
d) PH5、PH6为管箱筒体与管板连接的结构不连续区域;
f) PH7、PH8为壳程筒体与管板连接的结构不连续区域。
(7)应力分类及评定准则:应力分类应根据设计工况及结构区域进行区别划分和评定。
对于工况1~工况3,为仅考虑压力载荷不含热载荷的工况,这些工况下各条路径上需要分别考虑和评定S、S、S,如下区分:
a) PH1~PH8路径上的薄膜应力均归为一次局部薄膜应力并按S进行评定;b) PH1~PH4路径上的弯曲应力均归为一次弯曲应力并按S进行评定;
c) PH5~PH8路径上的弯曲应力均归为二次应力并按S进行评定;

对于工况4~工况7,均为考虑温度场有热载荷的工况,这些工况下各条路径PH1~PH8上的应力均归为二次应力并仅需按S进行评定。

(8)应力评定结果及思考:详细的应力评定结果汇总本文不再列出,另有一个问题提出供思考和探讨,标准中有限元模型将管板与换热管的连接焊缝全部建了模型,但未见对焊缝处应力进行评定,也未见利用有限元计算的应力对拉脱力进行校核。焊缝的建立和焊缝处的应力可能会对管板布管区管桥间路径上(即上文的PH2和PH3)的应力有些许微小影响,对其它路径上的应力评定应是无任何影响的。另外,焊缝处的应力成分中峰值应力会较大,即使考虑了焊缝,但是峰值应力对于S、S、S的评定是没有影响的。是否仅在有疲劳工况的时候,才需要建立焊缝计算峰值应力进行疲劳寿命的评定,当然抛开此处有限元处理和应力计算的准确性,立焊缝模型与实际结构毫无疑问是更吻合的,但是对于最终计算和评定的必要性究竟有多大,希望听听各位大神们的见解!
感谢参与此标准编制的专家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们从业人员能够对绕管式换热器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和认识。以上内容为笔者学习总结的一点内容,部分为笔者的个人观点和思考,因笔者水平有限,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读会有不到位或不当之处,欢迎不吝批评指正!

来源:ANSYS分析设计人
疲劳湍流材料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15
最近编辑:1月前
ANSYS分析设计人
硕士 学贵得师,更贵得友!共同学习!
获赞 35粉丝 139文章 152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新版4732分析设计标准中疲劳分析及评定的三大主要变化!

新版分析设计标准在疲劳分析和评定部分参照ASMEⅧ-2标准作了一些基于国内材料和符合国内实际工程应用的改动和调整。以下是笔者学习新标准总结的主要三大变化以及一点个人理解。主要变化1:疲劳评定免除准则相比JB4732—1995(2005年确认),新标准在疲劳评定免除准则的内容排布和表述上有较大改动。同时为便于工程应用,对疲劳分析免除条件进行了适当补充和修改,主要改动内容如下:(1)老标准中免除疲劳分析对材料抗拉强度的限制条件是“钢材的常温抗拉强度Rm≤550MPa”,而新标准中则将这一数值调整为“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Rm≤540MPa”,如下图对比所示:(2)老标准对于疲劳免除的判断准则,对疲劳设备循环载荷的总循环次数未做要求也未细分区别,如下图所示:老标准中无论载荷总循环次数是多少,只要:启动与停车次数+超过设计压力20%的工作压力波动循环次数+金属温差波动的有效次数+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温度波动循环次数<1000次,则可免除疲劳分析。而新标准给出了两种进行疲劳分析免除的判断准则。其中准则一与老标准的3.10.2.1节的免除准则原理是相同的,但又有三大不同点。【区别一】按载荷的总循环次数将免除准则细分为三段,分别为:循环次数不超过105、循环次数大于105但不超过106、循环次数大于106但不超过107,并对此三段分别给出了各自的疲劳免除的判断准则。其中,对于启动与停车次数的判定,金属温差波动的有效次数的判定,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温度波动循环次数的判定与老标准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对于超过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波动循环次数的判定方法做了更为精细的划分和区别要求:a)当总循环次数N≤105时:对于整体结构,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20%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对于非整体结构,确定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15%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b)当总循环次数105<N≤106时:对于整体结构,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12.5%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对于非整体结构,确定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9%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c)当总循环次数N>106时:对于整体结构,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11%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对于非整体结构,确定压力波动范围按超过8%设计压力的工作压力循环来确定循环次数;d)当循环次数>107时:如果扣除其中压力波动范围不超过6%设计压力后的压力波动循环次数≤107,则亦可按标准中的两种准则进行疲劳免除的判定。由上述规定可知:总的循环次数越多,对于压力载荷波动的范围限制越严。但是,对于压力容器来说,压力载荷波动的循环次数大多数情况下是小于105次的低周疲劳工况,故对于大多数疲劳设备,是符合上述a)的条件的,此时对于压力波动次数的确定其实回归于与老标准的要求一致了。只有对于同时存在多个显著载荷循环或应力循环的高周疲劳设备,才会用到b)~d)条去判定,当然随着石油化工设备工况的复杂化,这种存在多个应力循环的高周疲劳设备也越来越多了,这时候就需要判断有多少个应力循环,每个应力循环的循环次数是多少,总的应力循环次数是多少等来进一步判定了,以下是笔者画的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供直观的了解:【区别二】对于免除准则中次数的限制多了一条要求,将封头过渡区的连接件和接管单独划分出来并给予不同的次数限制,如下图所示:老标准中是没有这条区分要求的,相较而言,新标准中的这条要求显然是变得更苛刻了,如果疲劳设备中在封头过渡区开有接管,那就要分别判定了。以a)条的整体结构为例,比如一台疲劳设备,若压力波动范围超过设计压力20%的循环次数为500次,且在封头过渡区有接管,那么按上述循环次数免除准则,封头过渡区及其上的接管是不能免除疲劳分析的,而其余部位则是可以免除疲劳分析的。如果仅仅因为过渡区不能免除疲劳分析而将设备整体有限元建模进行疲劳分析和评定的话,必然是大大增加了工作量,感觉不可取。笔者的一个思路是:是否只需要对封头过渡区及接管有限元建模进行疲劳分析和评定,而其余部位则不需要建模分析,不知是否可行。【区别三】新标准中疲劳免除准则二与老标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和改动,但准则二与老标准3.10.2.2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直观、不实用,不利于设计人员的操作和判断。新标准执行后,准则二几乎不会用到,本文就不再赘述了。主要变化2:交变应力幅的计算及疲劳评定新的分析设计标准采用的是第四强度理论,相应的应力的表述由“应力强度”变为“当量应力”,总应力范围的当量应力及交变当量应力幅计算分别如下图式6.21和6.22所示。其实,ASMEⅧ-2中关于总应力范围的当量应力及交变当量应力幅计算提供了两种方法,其中第一种方法考虑了温度应力,实现起来相较于第二种方法更繁琐,而第二种方法可避免单独计算温度引起的当量应力范围以及泊松比修正系数,将温度应力计及在疲劳损失系数中考虑,是一种更为简化的方法。因此,我国新分析设计标准只引入了ASMEⅧ-2中更易于操作和实现的第二种方法,即下图的式6.21和6.22。交变当量应力幅的计算公式中明确了两个参数:疲劳强度减弱系数Kf和疲劳损失系数Ke,k。新标准中明确给出了对接接头/斜角接头、角接接头、填角焊缝在不同机加工和无损检测条件下的推荐疲劳强度减弱系数,疲劳损失系数在新标准中也给出了明确的计算公式,弥补了老标准的缺失,此前存在的部分争议也可因新标准的明确规定而得到解决。下图为疲劳强度减弱系数的选取表格,关于疲劳损失系数的计算就不在列出来了,可等新标准正式发布后查看或先看征求意见稿。主要变化3:设计疲劳曲线的扩展新标准对于设计疲劳曲线作了扩展:(1)老标准中关于碳素钢、低合金钢设计疲劳曲线只有106次方,而新标准扩展到了107次方,为越来越多的超过106次方的高周疲劳设备的评定提供了设计曲线和依据,如下图所示:(2)奥氏体不锈钢的设计疲劳曲线在老标准中是分别给出了10到106次方、106到1011次方两条设计疲劳曲线,并给予了不同的适用条件和使用准则,而新标准中已经融合成了一条曲线;(3)关于高强度钢螺柱的设计疲劳曲线,新标准则是拆分为最大名义应力≤2.7Smt和最大名义应力>2.7Smt两条曲线;(4)新标准中明确给出了对应于设计疲劳曲线的计算公式,给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公式直接计算许用循环次数的方法;(5)另外,新标准了增加了用于疲劳评定的载荷直方图拟定和循环次数计算方法;其中循环次数的计算提供了两种方法,分别是:最大-最小循环计数法的循环计数和雨流法的循环计数。除过以上列出的主要变化之外,还有很多其它的细节方面的改动、调整和变化,笔者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新标准发布之后,大家自行做对比便一目了然了。本文中的内容部分为笔者个人的理解,限于笔者的专业水平和文笔水平有限,文中有表述不清楚的或不当之处还请不吝批评指正!来源:ANSYS分析设计人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