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线Q的评价可以追溯到chu的经典工作,他导出了理想天线在最小外接球内的Q的理论值。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UxzSrRpVHO75JlHT5DCToA?pwd=2024 提取码: 2024
As shown below👇
Q值与小尺寸天线进展
最初的进展
1、wheeler研究了电小天线的辐射特性
2、chu提出了品质因数Q,推导了适合于给定半径的球体
3、Harrington将chu理论扩展到圆极化天线
4、Collin 和fante 基于天线周围存储的倏逝能量的计算发表了精确理论。
Chu的分析是基于球外场的球模展开。 然后将各模态的波阻抗等效为阶梯型网络,通过求解该网络可以得到天线Q。 随着模态阶数的增加,这样的过程将是冗长乏味的,必须进行某些近似。此外,基于球模展开的方法由于忽略了球内储存的能量,常产生低于实际值的Q值。 可以看出,对于小天线,理论上Q值的最低限值为公式(2)。式中,a为天线最小外球面半径,上标TE、TM、TE+TM分别对应天线只辐射TE、TM,同时辐射TE和TM模式的情况。很容易理解的是,为了使Q最小,天线结构应该尽可能有效地利用最小外接球内的空间。
Collin和Rothschild提出了一种评估天线Q的方法。 他们的方法是基于这样的原理,即通过从场强总能量中减去辐射场强,就可以计算出总储存的无功能量,如下图所示
应该注意的是(3)的直接数值计算是非常精细的,因为(3)中的积分必须在一个无限大的域上执行。 通过数值计算可以看出,当积分区域V∞-V0很大时,舍入误差变得越来越大。 因此,直接从(3)进行数值计算是不可接受的。
辐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