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有限元分析丨接触(三)

2月前浏览2150

接触设置特别重要,这篇文章没任何原创,只能学习过程中记录,以及对帮助文档内容的片面理解

PS:文章中核心内容来自ANSYS Workbench帮助文档,翻译水平有限,语句可能有许多不通顺地方,请见谅。继续从ANSYS Workbench软件操作角度理解接触设置。

目录

3.2 裁剪设置

3.3 小滑移

3.4 探测方法

3.5 穿透容差和弹性滑移容差

3.6 法向刚度 

3.7 稳定性因子阻尼

3.8 弹球区域

3.2 裁剪设置 

Trim Contact即裁剪设置,用于自动减少接触对数量,提高求解速度。

可供选择包括:

(1)Program Controlled:仅对自动探测接触可用;

(2)On:一般情况选择为On;

(3)Off:当存在手工创建的接触区域时,设置为Off。

Trim Tolerance即裁剪容差。

注意:① 有大挠度滑动必须设置为Off,否则在原始接触边缘外出现穿透现象。

② 如果设置为On,一定要定义合理的Trim Tolerance,以保证足够的接触区域。

如上图所示,Trim Tolerance设置为10mm,Target Face Element和Target Face Element尺寸为5mm。棕色 区域为接触面元素,黑色 区域为目标面元素。

目标单元TE2和接触单元CE1有重叠(粉色 区域),因此目标单元TE2包含在分析中

而目标单元TE4和接触单元CE3没有重叠,因此目标单元TE4不包含在分析中

这种处理方式将减少分析中的元素数量,提高求解速度

帮助文档对Trim Tolerance解释这段文字,我读了三四次才理解。

在周炬老师静力学那本书中P371的图5-3-10比较容易理解。

默认设置为On时,表示程序自动计算存在接触关系方块内的接触对

如果需要计算到圆圈内的接触对,可以Off或者自定义接触容差。

3.3 小滑移

Small Sliding即小滑移,激活相对较小的滑移选项,滑动距离小于接触对接触单元平均尺寸的20%

接触对在工况条件下如果发生小滑移,打开此选项可以提高求解计算能力,使分析更有效。

可供选择包括:

(1)Program Controlled:默认设置,自动选择小滑动/有限滑动;

(2)On:允许小滑动;

(3)Off:禁止小滑动,仅能有限滑动;

(4)Adaptive:激活自适应小滑动。

注意:在大变形为打开或绑定接触时,程序大多数情况会自动设置为On

3.4 探测方法

Detection Method即探测方法,允许指定选择的位置用于接触探测,以获得良好的收敛性。

注意:① 适用于三维面对面接触和二维边边接触。

② 当模型中存在尖角、突变几何结构时,可能造成收敛困难,合理的Detection Mehtod设置尤为重要。

可供选择包括:

表 接触探测位置选项的说明

选项

说明

Program Controlled

默认值,纯罚函数和增广拉格朗日算法采用On Gauss PointMPC和法向拉格朗日算采用Nodal-Normal to Target

On Gauss Point

积分点探测

Nodal-Normal From Contact

探测位置在节点。接触的法向垂直于接触面

Nodal-Normal to Target

探测位置在节点。接触的法向垂直目标面

Nodal-Projected Normal From Contact

① 探测位置在接触节点,接触面和目标面的重叠区域;

② 法向拉格朗日算法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接触压力,且在接触边缘的接触压力和应变分布更加平滑

③ 对Frictional 接触求解时可以很好地满足力矩平衡;但是不能与MPC接触匹配.

(1)纯罚函数和增广拉格朗日法默认基于高斯积分点的探测(On Gauss Points),一般较节点的探测更准确;

(2)拉格朗日和MPC法默认基于节点的探测(On Nodes-Normal from Contact和On Nodes-Normal to Target),较高斯积分点的探测点要少。

注意:?!是不是没看明白!?与其设置不明白,还不如使用默认设置。3.5 穿透容差和弹性滑移容差

Penetration Tolerance即穿透容差,选项用于设置接触的法向穿透容差

Elastic Slip Tolerance即弹性滑移容差,接触切向滑移容差选项。

可供选择包括:

(1)Program Controlled:默认设置,系统自动计算容差值;

(2)Value:直接手动输入容差值,数值为非零正整数;

(3)Factor:直接手动输入穿透公差,数值为0-1之间的数值。

定义公差是为了改善收敛性。

注意:① 其中穿透容差定义接触面法向,默认为0.1×接触单元下面实体单元的深度,如果定义太小,会大大浪费计算时间,难以收敛,应用于纯罚函数和增广拉格朗日法;

② 弹性滑移容差定义接触面切向,默认为0.01×单元长度不用于Frictionless和No Separation接触类型。

3.6 法向刚度 

Normal Stiffness即法向接触刚度,是影响接触精度和收敛的一个重要参数,控制触点和目标表面之间的穿透量,在0.01~10之间。

以弯曲变形为主,可以使用较小的值(0.1),较小的值更容易收敛,但穿透性更强,甚至可以为一个负值

Normal Stiffness同前文提过的Kn法向刚度,只用于纯罚函数和增广拉格朗日算法。可以使用Value和Factor两种方式设置。

可供选项包括:

(1)Program Controlled:系统默认设置,求解器确定适当的法向刚度值;

(2)Factor:法向刚度因子,数值范围0.01-1.0;

注意:① 对于大块变形(bulk deformation)使用默认的1.0是合适的;

② 如果弯曲变形占主导地位,则使用较小的值(0.1)

较小的值提供更容易的收敛,但穿透性更强

(3)Value,该数值为正数。

注意:对于面对面接触单位为N/m3,对于面对边或边对边接触,其单位是N/m

通过Updata Stiffness 选项自动调整。

默认为Each Iteration选项,即表示每步平衡迭代之后自动调整接触刚度

如果采用Each Iteration,Aggressive选项,软件将更积极地判定及调整接触刚度。  

引用帮助文档内容:

控制接触面与目标面之间穿透量

高刚度设置可以降低穿透力,提高精度。但可能会导致收敛困难的接触,可以通过尝试降低刚度改善收敛性。

高穿透力导致收敛困难时,可能需要增加刚度。”

!?这话什么意思,这刚度是要来来回 回调一调?!

理想情况,足够高的法向刚度使穿透是可接受的小,但足够低的法向刚度,可以提高收敛性。

帮助文档中有个对比图,看到没有收敛不断重复的模式。↓

降低了刚度,收敛性很好。通过更少的迭代,这种接触分析满足收敛标准。

注意:!?是不是又读晕了?!

如果对接触算法都不理解,法向刚度定义都不清楚,与其瞎试,还不如一路Program Controlled。

3.7 稳定性因子阻尼

Stabilization Damping Factor即稳定性阻尼因子选项。
这个参数是一种用于收敛的的数值工具(Number Technical),提供一种阻力来阻止接触表面之间的相对运动,防止刚体运动。

(1)默认值是0,仅在第一个加载步骤中激活阻尼

求解器使用默认值1.0作为稳定性阻尼因子。

(2)非0值,则无论前一子步骤的接触状态如何,阻尼始终被激活

求解器使用(KEYOPT(15) = 3)来施加稳定阻尼。

注意:① 此选项只出现在无摩擦、粗糙、摩擦这三种类型接触中出现。
Fd=C*(vB-vA)
② C值的合理设置非常重要,如果C阻尼值太低,接触阻尼将无效,难以收敛
C值太高,表示两个接触面之间存在黏流体
③ 建立的阻尼能量是一种人造能量,并不是真正存在的
④ Estabilization<<Estain。
可以在Solution中插入Stabilization Energy,检查其数值是否远远小于Stiffness Energy。

3.8 弹球区域

Pinball Region即弹球区域。球形域是以接触单元的积分点为圆心定制的一个球形(3D)或圆形(2D)区域,如果目标单元在球形域内,即使接触面与目标面有间隙(Gap),仍认为两者是接触

可供选择包括:

(1)Program Controlled:系统默认设置,数值如下表所示;

(2)Auto Detection Value:数值大小为总体公差值(Global Contact Settings-Tolerance Value);

(3)Radius:直接输入球区域半径。

表 默认球区域大小


柔-柔接触/大变形关

柔-柔接触/大变形开

无摩擦/摩擦

1倍接触下层单元深度

2倍接触下层单元深度

绑定/不分离

1/4接触下层单元深度

1/2接触下层单元深度

注意:① 对于线性接触指定球形域内即认为接触,不管间隙有多大;

② 对于非线性接触,是在指定球形域内进行计算判定,以确定是否存在接触。

③ 确定球形域的目的:

a.设置接触面与目标面的允许间隙量,以区分接触的远近区域,提高计算效率;

b.定义初始穿透大的接触。

④ 弹球区域选项设置,在结构分析中我用的比较少,在热分析考虑辐射换热时,强烈推荐这个功能

参考文献:

1、ANSYS Workbench帮助文档

2、ANSYS Workbench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静力学)

这个系列怎么这么难写...写了小一万字,怎么还是无法完结…

那就继续写,接下来会写。

接触(四):摩擦

接触(五):接触工具

接触(六):小案例。

4月份写作目标完成,5月份见啦!


来源:认真的假装VS假装的认真
ACTWorkbenchDeform静力学非线性UM控制ANSYS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9-06
最近编辑:2月前
Shmily89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粉丝 28文章 63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有限元分析丨模态分析参数

1 问题来源首先看一下,摘抄内容:原文对RATIO解释是i阶模态参与系数与1阶模态参与系数比值。网友XPS表示这段内容和周炬老师书中内容不符。翻开,《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动力学》P34页。 根据图2-2-7中,1阶模态参与系数为31.393,4阶模态参与系数为49.013,6阶模态参与系数为-5.2744。RATIO是模态参与系数另一种表达形式,4阶模态参与因子最大为49.013,RATIO=1,那么6阶模态参与因子为-5.2744对应的RATIO=0.107612是对的。与Workbench求解结果一致。2 问题出处问题来了,我的笔记中是从哪里抄来的?翻开,王新敏《ANSYS结构动力分析与应用》P13并且,还在另外一本书中找到相似表达。再翻开,汤晖《ANSYS WORKBENCH结构有限元分析详解》P264。RATIO作为模态参与因子的另一种表达形式。王新敏老师书中对RATIO解释存在问题,而我在并没有认真思考,直接摘抄分享,给读者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3 模态分析参数解释重新看一下模态分析求解中Solution中关于模态系数的解释。(1)PARTIC.FACTORParticipation Factor of Mode即模态参与因子。用于表示第i阶模态在每个方向上的质量参与程度,一个方向上的数值较高,表示该模态更容易被该方向上的激励所激发。模态分析振型描述中,这句话特别重要。(2)Ratio最大模态参与系数定义为1,其他阶RATIO为该阶模态参与系数与最大模态参与系数的比值。详见上文。(3)Effective Mass模态的有效质量为模态参与系数的平方。理想情况下,各方向的有效质量之和等于结构的总质量,但实际情况是依赖于所提取模态阶数。Wokrbench中默认模态阶数为6,可能求解60阶也依然无法实现有效质量之和等于结构总质量,一般不用这个指标评价模态分析求解阶数。(4)Ratio Eff.Mass To Total Mass有效质量之和与总体质量的比值可用于评价是否提取了足够阶数。这个指标非常重要,模态求解阶数主要用该指标评价。这里直接引用周炬老师书中4.2节内容:“模态求解阶数直接关系模态有效质量与总质量之比。在响应谱分析等采用模态叠加法求解动力学的分析(谐响应、随机振动、瞬态)中,该比值直接关系求解精度,因此在进行响应谱分析过程中,必须先查看模态分析中的该项结果。特别对于三维实体模型的响应谱分析,更不能随意定义阶数,由于三维模型在自由度上表现得更加丰富,稍微复杂的模型就需要上百阶模态才能保证该比值达到0.85以上,因此在模态分析中随意定义阶数是错误的。另外由于模态分析存在6个方向的结果,所以一般来说,最好在6个方向上该比值均大于0.85。有时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阶数提高意味着计算所需时间非常长、存盘文件非常庞大,所以可以针对主要激励方向,重点保证此方向的该比值。”补充一句,如果计算资源有限,可以适当放宽要求。写到这里并不直观,举例说明一下如何解释solution求解结果。图中所示为某结构20阶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在ROTZ方向,二阶模态参与因子为404.75,Ratio值定义为1。有效质量与总体质量的比值之和为0.845。(5)Cumulative Mass Fraction即累加质量因子,累加前n阶有效质量之和与总质量之比。4 模态分析结论如何表述随意找了一篇期刊小论文看一下,进行模态分析后,分析结果要怎么写。 注:截图文章来源:《双轴转台转配体的模态》 图中文章模态分析结论表述清晰,有朋友多次问我截图中表2振型是怎样得到的。靠模态分析出来的云图进行描述?如果是一个简支梁可以看出来,但是复杂装配体完全是看不出的。这里需要用到模态分析参数中的模态参与系数/比值进行描述。Solution求解Output输出类型选择Participation Factor Summary,清晰看到模态分析结果。根据图中分析结果,描述模态振型。把Participation Factor转成Ratio后,评价更直观。一阶模态振型:TY/RX(结构受到Y平动/绕X轴转动激励时模态振型最容易被激发)一阶模态振型云图动图也是(TY/RX)5 小结对机械结构设计来说,模态分析十分重要!特别重要!不是截个云图就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解耦动力学方程那么复杂。希望此文对你有一定帮助!参考文献:周炬《ANSYS Workbench 有限元分析实例详解-动力学》王新敏《ANSYS结构动力分析与应用》汤晖《ANSYS WORKBENCH结构有限元分析详解》尚晓江《ANSYS Workbench结构分析理论详解与高级应用》来源:认真的假装VS假装的认真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