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 浙江大学Nature,高性能3D打印弹性体的最新设计方法!

3月前浏览4444
一、写在文前
三维(3D)打印技术因其在制造复杂定制产品方面的卓越自由度而备受关注。然而,其在大规模生产中面临的制造效率低和产品质量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特别是,传统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由于快速凝胶化要求,通常采用含有多功能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光敏树脂,这限制了材料分子设计的自由度,导致打印出的聚合物机械性能远低于传统加工技术可实现的水平。
为了克服这一挑战,浙江大学谢涛教授、吴晶军研究员团队在“Nature”期刊上发表了题为“3D printable elastomers with exceptional strength and toughness”的最新论文。他们提出了使用动态共价化学的方法。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二甲基丙烯酸二酯DLP前体,其中包含动态阻碍尿素和两个侧链羧基,通过三步合成获得。这种前体通过动态共价键允许网络拓扑重构,促进了分级氢键、微相分离和相互渗透结构的形成,从而显著提高了打印弹性体的机械性能。
研究结果表明,新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94.6 MPa,韧性达到310.4 MJ m-3,远超过现有任何3D打印弹性体。这项工作不仅为克服传统3D打印材料的机械性能限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未来基于光固化3D打印的大规模制造带来了新的发展前景。

二、图文解读

(1)实验首次开发了一种基于动态共价键的三维光固化树脂化学体系,从而成功制备了具有极高拉伸强度和韧性的弹性体。
(2)实验通过化学设计,将动态阻碍尿素和羧基引入二甲基丙烯酸二酯DLP前体主链和侧链,实现了网络拓扑的重配置。这种设计促进了分级氢键形成、微相分离和相互渗透结构的建立,从而显著提升了打印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具体来说:
  • 通过三步合成过程,成功制备了具有预期结构的DLP前体。
  • 实验证明,新型树脂在光固化后表现出94.6 MPa的高拉伸强度和310.4 MJ m-3的高韧性,远超过现有任何3D打印弹性体。
  • 分子级别的动态共价键允许材料在受力后重新排列,减少了残余应力并增强了材料的耐久性和长期稳定性。
图1 | 三维光打印弹性体的化学设计

图2 |  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其强化和增韧机制

图3 |  弹性和机械性能

图4 | DLP打印的强韧弹性体

三、结论展望

本文通过动态共价键化学设计,克服了传统光固化3D打印中分子设计自由度受限的挑战,实现了高性能弹性体的制备。传统光敏树脂通常含有多功能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其快速固化导致网络结构不均匀和残余应力,从而限制了材料的机械性能。本研究通过引入动态阻碍尿素和侧链羧基,使得打印的聚合物能够在快速凝胶化条件下重新配置网络拓扑。这种设计促进了分级氢键形成、微相分离和相互渗透结构的形成,显著提升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韧性。
文献信息:Fang, Z., Mu, H., Sun, Z. et al. 3D printable elastomers with exceptional strength and toughness. Nature (2024).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588-6
增材仿生通用非线性结构基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9
最近编辑:3月前
7Andy
博士 探索材料之美,模拟未来之强!
获赞 117粉丝 6文章 37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一种具有超塑性的新型钛基纳米复合材料

本文摘要(由AI生成):本文报道了一种新型纳米结构-枝晶复合材料,具有增强的塑性,并发表在《Science Materials》上。该复合材料通过控制凝固条件合成,由纳米结构基体和树枝状相组成,展现出良好的延展性、高强度和高弹性应变极限。研究表明,纳米结构基体在变形过程中表现出典型的剪切带、热软化和局部重熔特性,而树枝状相则作为限制局部剪切带过度变形的障碍,并通过位错促进塑性。这种新型复合材料为纳米结构材料的增韧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导读纳米结构材料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随着先进制造技术和新型多组分合金的发展,合成足够大、足够致密的纳米结构材料已成为可能。然而,这些材料通常硬和脆,当晶粒尺寸小于25 nm2时,拉伸几乎没有延展性。这可能是由于缺乏加工硬化引起的机械失稳。这种没有加工硬化的变形行为类似于大块金属玻璃(BMGs:bulk metallic glasses)。因为BMGs在室温下会发生非均匀的塑性变形,此过程中,塑性流动受到限制,剪切带形成导致材料在不显著的情况下产生破坏。科研者在这些方面展开了很多研究,比如,将结晶相引入玻璃基体中,产生一些多相纳米级微结构,在这种BMGs合金中,该材料不仅具有很强的强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延展性。此外,微米大小的延展性结晶相也可以提高BMGs的延展性。鉴于此,德国固体材料研究所He Guo等人在BMGs的研究中,尝试通过引入微米大小的高塑性相来增强纳米结构材料的延展性。通过将纳米结构的高强度与延性相的高塑性相结合,开发出延性相/纳米结构基复合材料。结果显示,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是源于纳米结构基体,而枝晶微结构的形成限制了局部剪切带的过度变形,并通过位错促进了复合材料的塑性。相关成果以题为“Novel Ti-base nanostructure–dendrite composite with enhanced plasticity”发表在高水平期刊Science Materials 上。 2. 图文速递2.1 铸态合金的显微组织图1. 铸态直径为3mm的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1-图解:铸态直径为3mm的合金棒材的显微组织。a-c: Ti60 Cu14 Ni12Sn4 Ta10。a:原位形成的β-Ti(Ta,Sn)枝晶/纳米结构基体复合组织的SEM背散射电子图像。图中为同一样品的XRD谱图,β-Ti(Ta,Sn)有三个主峰。非指标性峰来自纳米结构。b,亮场TEM图像显示β-Ti(Ta,Sn)枝晶(深色)和基体(浅色)。图中是沿着其中一个枝晶[111]区域轴的选区衍射图,证实了枝晶相为BCC 的β-Ti(Ta,Sn);c,基体的亮场TEM图像显示了详细的复杂组织。这些莫尔条纹如图中的箭头所示,其间距约为10~50 nm,这间接表明了晶粒的大小。插图显示了从基体中获取选定区域的衍射图样,表明了结构的纳米结构。d,Ti50Cu23Ni20Sn7基体显微结构的亮场TEM图像。图中显示了从基体获得的选定区域衍射图案,证实了纳米结构相的形成.结果表明,从基体中提取的选定区域衍射图(如图1c所示)证实了纳米结构。该合金的晶粒尺寸估计小于10 nm。2.2 复合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图2. 3mm直径铸态棒材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2-图解: 3mm直径铸态棒材室温压缩应力应变曲线。A:Ti60 Cu14 Ni12Sn4 Nb10合金展示了14.5%的塑性应变和2.4 GPa的极限应力。B:Ti60 Cu14 Ni12Sn4 Ta10塑性应变为6%,极限应力为2.3 GPa。C:Ti50 Cu23 Ni20Sn7塑性应变为合金呈现了相似的杨氏模量。结果表明,三种合金均有明显的屈服和加工硬化现象。随着应力的增加,弹性应变呈线性增加。当应力达到屈服应力时,塑性应变开始,并呈非线性增加。因此,曲线中出现了一个与屈服应力相对应的转折点。在塑性应变过程中,应力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是由于材料的加工硬化。2.3 复合材料中的剪切带和枝晶的相互作用图3. 棒材的断口形貌。▲3-图解:棒材的断口形貌。A,Ti60 Cu14 Ni12Sn4 Nb10铸态3mm直径棒材断裂试样表面的背散射电子图像。插图显示试样表面裂纹扩展的细节。小的白色箭头表示大塑性变形后向水平方向转变的枝晶(白色)。右边a,b,c为A图中a,b,c裂纹的放大图:a显示剪切带绕过树枝晶;b显示裂纹扩展,绕过树枝晶,并被树枝晶阻止;c表明剪切带穿过枝晶,表明枝晶中发生了位错变形。B为铸态3mm直径Ti60 Cu14 Ni12Sn4 Ta10圆柱体断口处的枝晶和基体。小箭头表示树突的撕裂。大箭头表示剪切带在被树枝晶隔离的小枝晶间区域的剪切。插图:显示典型脉型的枝晶间区域的放大图,表明小的枝晶间区域经历了热软化和大变形。C是在断裂期间经历重熔的断口区域。小箭头表示树突的分支。大箭头表示剪切带被树突阻碍。。结果表明,剪切带是纳米结构基体的主要变形模式。高度局域剪切带局限于发育良好的枝晶间区域。变形是通过基体中的剪切带和枝晶中的位错发生的。复合材料的高强度是由于纳米结构基体,而枝晶作为限制局部剪切带过度变形的障碍,并通过位错促进塑性。断口枝晶间的典型脉型明显表明剪切带在断裂前经历了较大的变形。在变形和断裂过程中,纳米结构基体发生了软化和重熔。3. 小结纳米结构基体在变形和断裂过程中的典型剪切带、热软化和局部重熔特性是纳米结构材料物理和力学研究的热点。这些合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高强度和高弹性应变极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工作成功地合成了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的纳米微结构,此种微结构提供了通过调控其微观结构来开发先进的复合材料的思路。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了一类新的合金,树枝状相分散在纳米晶基体中,具有大的压缩塑性应变,高强度和高弹性应变能。通过合适的组分选择,并采用控制良好的凝固条件,本工作合成了新的复合纳米微结构。这种具有微尺度延性析出相的纳米结构基体可以广泛地用于各种纳米结构材料的增韧。

有附件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