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油冷电机的发展趋势及实现方法

3月前浏览2750


一、引言


随着电动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的快速发展,电机作为核心部件,其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日益提高。油冷电机作为一种新型的冷却技术,具有高效散热、提高功率密度等优点,逐渐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

二、油冷电机的发展趋势


  1. 更高的功率密度

    • 为满足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和动力性能的需求,油冷电机将朝着更高功率密度的方向发展。通过优化电机结构、提高电磁设计水平和采用先进的材料,使得在相同体积下能够输出更大的功率。

    • 例如,某些新型油冷电机的功率密度相比传统水冷电机提高了 30%以上。

  1. 集成化与一体化

    • 未来的油冷电机将与其他部件如变速器、逆变器等更加紧密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体化的动力系统,减少连接环节,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

    • 例如,一些汽车制造商已经开始研发集成化的电驱动系统,将油冷电机、变速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个紧凑的模块中。

  2. 智能化控制

    • 借助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实现对油冷电机的实时监测和精确控制,优化电机的运行状态,提高效率和可靠性。

    • 例如,通过监测油温、油压等参数,智能调节油泵的转速和流量,确保电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得到良好的冷却。

  3. 宽调速范围

    • 适应不同的工作场景和负载需求,油冷电机将具备更宽的调速范围,以提高其通用性和适用性。

    • 比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油冷电机需要能够在低速高扭矩和高速低扭矩的工况下稳定运行

三、实现四大发展趋势具体建议


【一】油冷电机的智能化控制技术实现方式


一、引言


智能化控制技术在油冷电机中的应用,旨在提高电机的性能、效率和可靠性,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和需求。

二、传感器的应用


  1. 温度传感器

    • 分布在电机的关键部位,如定子绕组、转子、油道等,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 例如,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传感器,将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控制系统。

  2. 压力传感器

    • 安装在油路中,监测油压的大小和变化。

    • 比如,通过压力传感器反馈的信息,控制系统可以调整油泵的工作状态,确保油压稳定。

  3. 转速传感器

    • 用于测量电机的转速,为控制算法提供基础数据。

    • 常见的有霍尔传感器或光电编码器,能够精确测量电机的转动速度。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


  1. 采集多传感器数据

    • 利用专门的硬件电路或集成芯片,同时采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号。

    • 例如,使用数据采集卡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便计算机进行处理。

  2. 数据滤波与降噪

    • 去除传感器信号中的干扰和噪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 常见的滤波方法有均值滤波、中值滤波等。

  3. 特征提取

    • 从采集到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特征信息,如温度变化趋势、压力波动规律等。

四、控制算法


  1. 基于模型的控制

    • 建立电机的数学模型,根据模型预测电机的运行状态,从而实现精确控制。

    • 例如,使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电机的热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

  2. 智能算法

    • 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应对复杂多变的工况。

    • 比如,利用模糊控制根据温度和压力的模糊量来调整油泵的转速。

五、执行机构的控制


  1. 油泵控制

    • 根据控制算法的输出,调整油泵的转速和流量,实现对油冷效果的精准控制。

    • 例如,当电机温度升高时,增加油泵转速,提高冷却油的流量。

  2. 风扇控制

    • 配合油冷系统,控制风扇的转速,增强散热效果。

  3. 功率器件控制

    • 对电机的驱动电路中的功率器件(如 IGBT)进行控制,实现电机转速、转矩的调节。

六、通信与监控


  1. 与整车控制系统通信

    • 将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控制参数上传给整车控制器,实现协同控制。

    • 例如,通过 CAN 总线进行数据传输。

  2. 远程监控与诊断

    •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对电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


七、结论


油冷电机的智能化控制技术通过多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先进的算法处理以及精确的执行机构控制,实现了对电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优化控制,提高了电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控制技术将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油冷电机的广泛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二】提高油冷电机功率密度的方法


一、引言


提高油冷电机的功率密度对于满足各种应用场景中对电机高性能、小型化和轻量化的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二、优化电磁设计


  1. 采用先进的磁路结构

    • 例如,使用分数槽集中绕组结构,减少端部绕组长度,降低铜耗,提高槽满率。

    • 像一些高速油冷电机就采用了这种绕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功率密度。

  2. 优化磁极形状

    • 设计合适的磁极形状,如采用弧形磁极或不等厚磁极,改善气隙磁场分布,提高磁能利用率。

  3. 增加磁密

    • 选用高性能的磁性材料,在保证不出现磁饱和的前提下,适当提高磁密。

三、改进冷却系统


  1. 优化油路设计

    • 确保冷却油能够均匀地流过电机的发热部件,减少局部过热。

    • 例如,采用多通道并行油路,增加油与发热部件的接触面积。

  2. 提高冷却效率

    • 选择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和流动性的冷却油。

四、减轻电机重量


  1. 采用轻质材料

    • 如使用铝合金或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电机外壳、端盖等结构件。

    • 某些高端油冷电机的外壳就采用了碳纤维材料,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大幅减轻了重量。

  2. 减少材料用量

    • 通过优化电机结构,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不必要的材料。

五、提高绕组绝缘性能


  1. 选用高性能绝缘材料

    • 以承受更高的电压和温度,从而允许提高电机的工作电压和电流。

  2. 优化绝缘结构

    • 减小绝缘层厚度,增加绕组的有效截面积。

六、提高电机转速


  1. 优化机械结构

    • 增强电机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更高的转速。

  2. 改进轴承设计

    • 选用高速、低摩擦的轴承,减少高速旋转时的损耗。

七、集成化设计


  1. 与其他部件集成

    • 将电机与驱动器、控制器等集成在一起,减少连接线路和接口,节省空间。

  2. 多功能集成

    • 例如,将电机的冷却、润滑和密封功能集成在一个系统中,简化结构。

八、结论


提高油冷电机的功率密度需要综合考虑电磁设计、冷却系统、材料选择、转速提升和集成化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优化设计,可以实现油冷电机功率密度的显著提高,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广泛应用

【三】提高油冷电机集成化与一体化的方法


一、引言


油冷电机的集成化与一体化有助于减小体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强系统可靠性。以下是一些提高其集成化与一体化的有效方法。

二、机械结构优化


  1. 紧凑设计

    • 对电机的定子、转子、端盖等结构进行紧凑化设计,减少不必要的空间浪费。

    • 例如,采用扁平化的定子铁芯和更短的转子轴,减小电机的轴向长度。

  2. 共用安装接口

    • 设计统一的安装接口,使电机能够与其他部件(如变速器、逆变器等)无缝连接,无需额外的转接装置。

三、冷却系统集成


  1. 一体化油路

    • 将电机的冷却油路与其他相关部件(如变速器)的冷却油路整合,实现共用油泵和散热器,减少零部件数量。

    • 比如,在电动汽车中,将电机和变速器的冷却油路合并,简化了整个冷却系统。

  2. 热管理协同

    • 建立统一的热管理策略,根据不同部件的温度需求,智能分配冷却油的流量和温度。

四、电气系统集成


  1. 集成控制器

    • 将电机控制器直接集成在电机内部,缩短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线路,降低线路损耗和电磁干扰。

    • 许多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就采用了这种集成方式。

  2. 电源管理集成

    • 把电机的电源管理模块(如 DC/DC 转换器)与电机本体集成,提高电源转换效率和系统稳定性。

五、传感器融合


  1. 多部件共用传感器

    • 某些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等)可以同时为电机和其他集成部件提供监测数据,减少传感器的数量和安装空间。

  2. 数据融合与共享

    • 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信息融合,为整个集成系统的控制和诊断提供依据。

六、制造工艺改进


  1. 3D 打印技术

    • 利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复杂的一体化结构件,提高制造精度和效率。

  2. 一体化铸造和锻造

    • 对于一些适合的部件,采用一体化铸造或锻造工艺,减少加工工序和装配环节。

七、软件协同开发


  1. 统一控制算法

    • 开发适用于整个集成系统的统一控制算法,实现各部件之间的协调运行和优化控制。

  2. 系统仿真与优化

    • 在设计阶段,通过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集成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提前优化设计方案。

八、结论


提高油冷电机的集成化与一体化需要从机械、电气、冷却、传感器、制造工艺和软件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协同优化。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跨领域合作,可以实现油冷电机集成化与一体化水平的显著提升,为相关产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

【四】实现油冷电机宽调速范围的方法


一、引言


为了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和负载需求,实现油冷电机的宽调速范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


二、优化电机设计

  1. 合理选择极对数

    • 根据不同的调速范围要求,选择合适的极对数。较多的极对数在低速时能提供较大的转矩,而较少的极对数则有利于高速运行。

    • 例如,在一些需要兼顾低速大转矩和高速运行的应用中,可以采用变极对数的设计。

  2. 改进绕组结构

    • 采用多层绕组或分数槽绕组等结构,减少绕组电感,提高电机的响应速度和调速性能。

三、先进的控制策略


  1. 矢量控制

    • 通过将电机的定子电流分解为励磁分量和转矩分量,分别进行控制,实现精确的转速和转矩调节。

    • 比如在工业机器人的关节驱动中,矢量控制可以使油冷电机在宽调速范围内稳定运行。

  2. 直接转矩控制

    • 直接对电机的转矩和磁链进行控制,响应速度快,调速性能好。

  3. 智能控制算法

    • 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能够自适应地调整控制参数,适应不同的转速和负载条件。

四、增强磁场调节能力


  1. 采用可变磁通技术

    • 例如通过改变永磁体的磁化程度或使用混合励磁方式(永磁体和电励磁相结合),实现磁场的调节,从而拓宽调速范围。

  2. 优化磁路设计

    • 确保在不同转速下,磁场分布合理,减少磁饱和现象。

五、优化驱动器性能


  1. 提高驱动器的开关频率

    • 减少电流纹波,提高电机的控制精度和调速范围。

  2. 采用高性能的功率器件

    • 如碳化硅(SiC)或氮化镓(GaN)器件,降低开关损耗和导通电阻,提高驱动器的效率和响应速度。

六、改善散热条件


  1. 优化油冷系统

    • 确保在不同转速下,电机都能得到有效的冷却,防止因温度过高而限制调速范围。

  2. 采用高效的散热材料

    • 如高导热的绝缘材料和金属材料,提高散热效率。

七、结论


实现油冷电机的宽调速范围需要综合考虑电机设计、控制策略、磁场调节、驱动器性能和散热等多个方面。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优化,能够使油冷电机在更广泛的调速范围内高效、稳定地运行,满足各种复杂应用的需求。

四、油冷电机需要克服的难点问题


  1. 密封与防漏

    • 由于油的流动性和渗透性,确保电机内部的密封性能是一个关键问题。如果密封不严,油可能泄漏,导致电机故障甚至安全隐患。

    • 例如,在电机轴与端盖的连接处、定子与外壳的结合处等部位,需要采用高质量的密封件和精密的加工工艺来保证密封效果。

  2. 油液的相容性

    • 油液与电机内部的材料(如绝缘材料、磁性材料等)需要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否则可能会导致材料性能下降,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 例如,某些油液可能会侵蚀绝缘漆,降低绝缘性能,从而引发短路等故障。

  3. 热管理优化

    • 虽然油冷电机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但如何实现均匀散热、避免局部热点的产生,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 比如,在电机绕组的不同部位,由于电流分布不均匀,可能会出现温度差异,需要通过优化油路设计和冷却策略来解决。

  4. 成本控制

    • 相比传统的水冷电机,油冷电机的成本较高,主要包括油液、油泵、密封件等部件的成本。如何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是推广应用油冷电机的重要挑战。

    • 例如,可以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大规模生产工艺等方式来降低成本。

五、结论


油冷电机作为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技术,在未来将不断朝着高性能、集成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要实现其广泛应用,还需要克服一系列的难点问题,需要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推动油冷电机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文档图片版权归各自汽车公司所有,分享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来源:电动新视界
复合材料电源电路系统仿真通用汽车新能源芯片通信电机材料控制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14
最近编辑:3月前
电动新视界
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信息分享,新...
获赞 90粉丝 119文章 1461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

广汽埃安在2023年3月发布全新一代高性能集成电驱技术群 - 夸克电驱。其中的纳米晶 - 非晶超效电机是其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埃安使用纳米晶 - 非晶材料制作电机铁芯,降低了电机50%铁芯损耗,使得电机工况效率提升至97.5% ,电机最高效率达到98.5%,电机功率密度高达12kw/kg,相比行业提升100%。从此,非晶电机走进新能源汽车电驱动可探索的技术领域之中,以下是一些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分析:非晶电机是基于非晶合金材料制造而成,核心是由非晶铁芯替代硅钢铁芯,比传统硅钢电机在能效提升、小型化和轻量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非晶电机具有高效节能、功率密度和扭矩密度大的特点。市场规模:据相关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了494.4万辆,同比增长32%,市场占有率达到35.2%。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包括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的支持、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智能化水平的提高等。这些因素都为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自身优势:非晶电机在高速、高频下性能优势更明显,且非晶电机功率密度高,可减小体积、节省材料,降低电机的材料成本和电机的其他损耗。与传统硅钢电机相比,非晶电机涡流损耗显著低于硅钢片,运行效率可达到97%,而传统电机最高为87%。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电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高效、高速、节能等。非晶电机在这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有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技术突破:近年来,非晶电机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如广汽埃安于2023年3月发布的全球首个纳米晶-非晶超效率电机,该电机能以极小的体积迸发出强劲的功率,电机功率密度高达12kw/kg,相比行业6kw/kg的平均水平,提升了100%。然而,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成本高、材料易损伤、磁饱和点较低等。此外,非晶电机的产业化进程也需要进一步加快,以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规模应用需求。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面临以下一些挑战:材料相关挑战非晶材料特性局限:硬度高:薄而硬,加工难度大,几乎没有延展性,非晶材料维氏硬度达到900左右,几乎与钨钢相当,是硅钢的5倍。这导致在铁芯制造过程中如冲压、切割等环节刀具磨损严重、设备要求高、成本上升。磁饱和磁感应强度偏低:在高转矩输出场景处于劣势,限制了其在一些对动力要求极高工况下的应用。磁滞伸缩系数大:是硅钢片的几倍,且应力敏感,导致铁芯叠压系数低、电机振动噪声偏大。温度敏感性:退火后脆性大且磁性能对温度较为敏感,在不同温度下性能不稳定,影响电机在不同环境下的可靠性。退火脆性:退火后材料变脆,后续成型加工难度大,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较差,在电机装配过程中易出现碎片影响电机性能。精度要求高:非晶片料薄(0.025mm左右),相比于硅钢片(0.35mm),在层叠对中度、精度、加工稳定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增加了制造难度。材料供应稳定性和成本:目前非晶带材等原材料的生产工艺还在发展完善中,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导致供应稳定性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初期成本较高,相比成熟的硅钢电机材料体系,成本上的竞争劣势会影响车企的选择和市场推广速度。制造工艺挑战成型工艺复杂:线切割工艺:相对成熟但效率低,加工时大电流会产生熔融层,增加能量损耗。冲压工艺:虽然效率高,但对模具精度和质量要求极高,模具成本高且模具寿命可能受材料硬度影响。铁芯叠装工艺:因材料特性要求高精度的叠装来保证电机性能,难度较大。退火工艺控制:退火是为了降低内应力恢复磁性,但会使非晶合金变脆,使后续加工难度变大,成品率降低,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变差;在电机装配过程中易出现碎片。缺乏成熟的自动化生产体系:在实现大规模、高质量、一致性的生产方面,还没有形成成熟高效的自动化产线和制造流程。设计挑战电磁设计难度:由于非晶材料的磁特性与传统材料有较大差异,缺乏丰富、标准的材料B - H、B - P(多频率下)库,不利于电机设计工程师选型和精确设计。磁场分布复杂,在设计中如何充分利用非晶材料特性来优化电机磁场分布、减少损耗、提高电机效率和功率密度等是难点。结构设计挑战:要考虑非晶铁芯特性来设计电机结构以优化散热、降低振动噪声等,目前经验和成熟方案较少。如何与新能源汽车其他部件进行最优化的空间布局和系统集成设计。性能验证和可靠性挑战长期可靠性缺乏数据: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上,其长期运行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数据积累不足,难以让车企和消费者完全信任。性能验证复杂:由于非晶电机的特性,对其性能如效率、功率密度、噪声、振动、电磁兼容性等验证方法和标准体系还不完善,使得难以全面准确评估其性能。市场和产业协同挑战产业链配套不成熟: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还不够紧密和成熟,比如非晶材料供应商、电机生产企业、汽车主机厂之间在产品规格、质量标准、供货周期等方面的协同性较差。市场接受度:在初期面临市场对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的问题,在与传统电机竞争中,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成本进行市场推广和教育。标准体系缺乏:行业内缺乏统一的非晶电机设计、制造、检测等相关标准体系,影响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如何应对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面临的挑战?以下是一些可以提高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性能的方法:材料优化研发高性能非晶合金: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制备工艺,开发具有更高磁导率、更低损耗和更好机械性能的非晶合金材料。例如,引入特定的微量元素来改善磁性能和降低脆性。改进非晶带材的质量:提高带材的平整度、厚度均匀性和表面质量,减少缺陷,以提高电机的性能和一致性。电磁设计改进精确的磁场建模:采用更先进的电磁仿真软件和算法,建立更准确的电机磁场模型,优化磁路设计。比如考虑非晶材料的非线性磁特性和各向异性,进行精细化的磁场分析。优化绕组设计:采用合适的绕组形式(如分布式绕组、分数槽绕组等),减少绕组电阻和漏磁,提高电机的效率和功率密度。结构优化优化铁芯结构:设计更合理的定子和转子铁芯形状,如采用斜槽、闭口槽等结构,降低齿槽转矩和转矩脉动,减少振动和噪声。改进冷却系统:采用更高效的冷却方式,如油冷、水冷等,提高电机的散热能力,以允许更高的电流密度和功率输出。控制策略优化先进的驱动控制算法:采用矢量控制、直接转矩控制等先进的控制策略,实现更精确的电机转速和转矩控制,提高动态性能。例如,根据不同的工况实时调整控制参数,以优化电机的运行效率。智能控制技术:引入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技术,自适应地调整电机的运行状态,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制造工艺提升高精度加工技术:采用激光切割、精密冲压等高精度加工技术,提高铁芯和绕组的制造精度,减少制造误差对电机性能的影响。先进的叠装工艺:开发新的铁芯叠装方法,确保铁芯的紧密结合和良好的磁路性能。系统集成优化与整车动力系统匹配:根据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需求和行驶工况,对非晶电机进行系统级的优化匹配,实现整车性能的最大化。能量管理优化:结合电池管理系统,实现电机和电池的协同工作,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多物理场协同设计综合考虑电磁场、热场、应力场等多物理场的相互作用,进行协同设计,以确保电机在复杂工况下的性能和可靠性。通过以上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性能,使其更好地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应用举例及总结展望广汽埃安Hyper SSR应用纳米晶-非晶合金材料,将电机铁芯损耗降到最低,效率再次提升,功率密度可达12kW/kg,能以巴掌大的体积释放超过V8发动机的超大功率,为昊铂SSR的超强性能提供了保证。昊铂SSR非晶双电机两挡电驱总成据2024年5月的一些信息,吉利汽车计划2024年5月进行样车测试,预计2025年在某款车型量产非晶电机相关车辆,规划产量5000 - 10000台,如果效果明显后续将推广至全平台。综上所述,非晶电机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需要克服一些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非晶电机有望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与本平台无关。文档图片版权归广汽埃安汽车公司所有,分享本文仅供学习参考,切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删除,非常感谢。 来源:电动新视界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