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数字孪生/故障诊断”专题 | 基于数字孪生的异常检测: 用于加工过程中的实时刀具状态监测(上)

3月前浏览3263

本期受文章作者投稿邀请给大家分享一篇中科院1区的数字孪生技术相关文章。如果有故障诊断相关方向研究人员希望宣传自己研究成果欢迎大家在公众 号后台与小编联系投稿,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数字孪生是当前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期推荐的这篇是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刘泽鹏老师的文章,这篇文章中重大贡献为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异常检测框架,为机械加工中的实时刀具状态监测(TCM)提供了解决方案。该文章首次实现使数字孪生的概念应用于复杂动态机械加工过程的TCM,克服机械加工中具有不同加工特征的部件变化等困难,并可以协调不同加工过程生成的诊断结果。

由于文章篇幅过长,小编将分两次为大家翻译介绍这篇综述,本节推文是这篇文章的上半部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文章质量很高同时希望大家可以多多引用,特别是对所提方法的借鉴,从而促进科研进展

论文链接:通过点击最左下角的阅读原文进行在线阅读及下载。

论文基本信息

论文题目: Digital twin-based anomaly detection for real-time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 in machining

论文期刊: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

Doihttps://doi.org/10.1016/j.jmsy.2024.06.004

作者: Zepeng Liu(a), Zi-Qiang Lang(b), Yufei Gui(b), Yun-Peng Zhu(c), Hatim Laalej(d).
论文时间: 2024年
机构: 
a School of Engineering, Newcastle University, NE1 7RU, UK
b Department of Automatic Control and Systems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Sheffield, S10 2TN, UK
c School of Engineering and Materials Science,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E1 4NS, UK
d 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re,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Sheffield, S10 2TN, UK
作者简介:刘泽鹏于2015年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获得英国伦敦大学硕士学位,2021年获得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学位。2021年至2023年,他在谢菲尔德大学担任研究助理。目前是英国泰恩河畔纽卡斯尔大学工程学院的讲师。(来源:ResearchGate)

摘要

实时刀具状态监测(TCM:Real-time tool condition monitoring)已成为智能制造的关键技术。TCM能够提高产品的尺寸精度,最小化机床的停机时间,并消除废料和返工成本。数字孪生为实时监控机械加工过程提供了新的机会,原则上可以适应加工过程和操作环境的变化,帮助理解刀具磨损的机制,并提高异常检测的准确性和故障诊断结果。本研究利用数字孪生这些潜在优势,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异常检测框架,用于机械加工中的实时TCM。该框架由三部分组成:物理产品、虚拟产品和数据流连接。在这个数字孪生框架内,“物理产品”代表机械加工过程。“虚拟产品”包括一个实时数据驱动模型,表示从机械加工过程中测量的振动数据和基于模型频率特征(MFFs:model frequency features)的刀具异常检测的诊断。“数据流连接”涉及实时测量的振动数据和机床数控(NC:Numerical Controller)信号,提供有关机床动力学和各种加工过程的实时信息。这项创新与实时数据驱动建模、MFFs提取以及基于MFFs和机床NC信号的刀具磨损诊断的整合有关。这是第一次使数字孪生的概念应用于复杂动态机械加工过程的TCM,据我们所知,这以前从未实现过。全面的现场研究已经证明了所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TCM框架的有效性及其潜在的工业应用。
关键词数字孪生; 刀具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非线性系统辨识; 非线性输出频响函数

目录

1 引言

2 数字孪生用于实时工具状态监测(TCM)

  2.1 基本结构

  2.2 现有挑战

3 传感器数据建模和模型频率分析

   3.1 用于虚拟产品生成的传感器数据建模

   3.2 模型频率分析用于虚拟对象特征化

   3.3 基于频率响应特性的刀具状态监测(TCM)

   3.4 实施算法

模型频率特征(MFFs)和机床数控(NC)信号诊断算法

   4.1 状态指数建模

   4.2 预测阈值确定

5 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实时刀具状态监测的异常检测技术

   5.1 离线训练

   5.2 在线监测

   5.3 参数调整讨论

6 实验

   6.1 实验设计

   6.2 离线训练

   6.3 在线监测

   6.4 验证结果

   6.5 比较研究

7 结论

注:小编能力有限,如有翻译不恰之处,请多多指正~
      若想进一步拜读完整版,请下载原论文进行细读。

1 引言

智能制造是一个广泛类别的制造,它采用数字信息技术、灵活熟练的劳动力培训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是新工业革命的中心驱动力,并将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制造业转型和升级的主要途径[1]。刀具或切割器是制造中切割、成形和去除工件材料的关键和基本组成部分。然而,刀具通常在过大的力、高应力和高温环境中运行,这可能会增加它们的故障率[2]。刀具的故障通常会损坏工件,并导致生产中断甚至停产,造成经济损失,通常达到材料成本的数倍[2]。因此,刀具状态监测(TCM)对于减少机床停机时间和提高生产可靠性至关重要。
广泛的文献综述表明,TCM技术通常有两种类别,即直接和间接方法。在直接方法中,要求必须停止机器,实际的刀具磨损可以通过使用工具制造者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直接测量,这通常会导致加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停机时间[3]。相反,间接方法使用间接测量,通过工具磨损和测量之间的经验相关性来推断工具磨损[3]。与直接方法相比,间接方法可能不太准确,但它们的复杂性更低,更适合实时TCM[3]。最广泛报道的间接TCM方法是图1(a)所示的信号分析技术,该技术从部署的传感设备提取显著的信号特征,例如声发射、切削力、振动、声音和功率,以持续监测刀具的实际健康状况[4]。各种信号特征提取方法,如时域分析[5]、频域分析[6]、小波包分解[7]和基于AI的方法[8],已经为刀具故障诊断的应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其中只有少数在现实世界的应用中得到实施。这是因为基于信号特征的方法有两个基本缺点和限制。首先,信号特征对不同工作环境的影响适应性低,例如工具材料或工件变化、冷却液浓度变化和环境噪声。另一个缺点是信号特征提取的设计复杂,因为候选信号特征的数量理论上是无限的,这大大增加了特征选择的难度[9]。
为了解决基于信号特征的方法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基于模型特征的TCM方法[9]。如图1(b)所示,基于模型特征的方法首先通过传感器数据建模从收集到的信号中构建动态过程模型,而不是直接使用从传感器收集到的数据。之后,提取模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将其用作进行TCM的特征,这些特性被称为模型特征。实验研究验证了与基于信号特征的方法相比,基于模型特征的方法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更低的复杂性。
图1 TCM技术(a)基于信号特征的TCM和(b)基于模型特征的TCM [9]
然而,正如[9]中引用的,基于模型特征的方法仅在简单的加工过程条件下得到了验证,例如直线切削。它尚未应用于实时预测更复杂的动态机械加工过程的工具磨损。然而,据作者所知,目前还没有关于复杂动态机械加工过程实时TCM的出版物和工业标准。数字孪生的概念及其在先进制造中的潜在应用提供了解决这一挑战的绝佳机会。
"数字孪生"一词最早出现在2003年,当时Grieves在密歇根大学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执行课程中首次引入了这个术语[10]。尽管当时的概念还不够具体,Grieves提出了一个初步形式的数字孪生包括三个部分物理产品虚拟产品以及它们之间的数据流连接。然而,由于一些技术限制,当时数字孪生的发展相对缓慢[11]。2012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和美国空军(USAF:United States Air Force)重新审视了数字孪生的概念。它是一个超保真模拟过程,集成了多物理、多尺度和概率,以实时反映相应孪生的状态,基于历史数据、实时传感器数据和物理模型[12]。从那时起,由于传感器检测、大数据分析、物联网(IoT)、深度学习等的极大发展,数字孪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13]。
近年来,数字孪生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CMFD:condition monitoring and fault diagnosis)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Moghadam等人[14]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CMFD方法,用于海上风力涡轮驱动系统,研究中的数字孪生包括扭转动态模型、在线测量和疲劳损伤估计。通过数字孪生可以估计驱动系统的剩余有用寿命。Wang等人[15]提出了一个包括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和规则模型的数字孪生模型,用于进行高压釜的故障预测。Tao等人[16]提出了一个五维数字孪生模型,用于提高风力涡轮的预测精度。Xia等人[17]提出了一个数字孪生模型,用于机械故障诊断,其中数字孪生是通过建立可以实时数据更新的仿真模型构建的。提出的数字孪生通过一个三重泵故障诊断案例研究进行了验证。Qiao等人[18]提出了一个基于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和深度学习模型,用于机械加工中的TCM。为了实现更可靠的TCM方法,Luo等人[19]提出了一个混合数字孪生模型,包括基于模型的数字孪生和数据驱动的数字孪生,以考虑工具生命周期中的环境变化。从文献中可以看出,数字孪生可以用于实时进行CMFD,这为复杂机械加工过程的TCM实时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受先进制造业TCM挑战的驱动,本研究提出了一个创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异常检测框架,用于实时TCM。该框架系统地整合了[9]中提出的新型基于模型特征的TCM的优势和数字孪生概念,旨在全面解决现有TCM技术在适应性、复杂性和实时实施方面的问题。
在这个创新的数字孪生框架中,“物理产品”包括机械加工过程的复杂动态,涵盖了主轴、刀具、工件、铣床夹具以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动态。
“虚拟产品”包括一个在线更新的数据驱动模型,实时描述“物理产品”的总体行为,数据驱动模型的频域分析结果,以及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频域特性执行TCM的诊断算法。
“数据流连接”包括实时机床振动数据和机床数控(NC)信息,这些信息需要促进“虚拟产品”的更新、分析和TCM实施。
这种创新的基于模型的传感器TCM和数字孪生概念的整合,将首次使TCM真正应用于迄今为止从未实现过的复杂动态机械加工过程。通过进行一系列现场制造实验,全面评估了所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的异常检测方法。取得了非常有希望的结果,证明了新的数字孪生框架对TCM在工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2 数字孪生用于实时工具状态监测(TCM)

2.1 基本结构

数字孪生的概念最早由Grieves在2003年提出[10]。随后,谢菲尔德大学高级制造研究中心在原有概念的基础上提供了更全面和稳固的定义:“数字孪生是物理设备或过程状态的实时数字耦合,与具有功能输出的虚拟表示[20]”。图2(a)展示了一个流程图来阐释这个定义,其中六个突出部分分别是:实时、数字耦合、状态、物理产品或过程、虚拟产品和功能输出。以下是对这些部分的额外解释[20]:
图2 数字孪生数据连接示意图
(a)传统数字孪生、(b)新提出的实时TCM数字孪生
实时:在数字孪生的背景下,使用的数据必须是实时的,这意味着在任何给定时刻,物理产品或过程的状态与其虚拟对应物的状态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实时的两个关键因素是延迟和采样率。延迟指的是事件发生与接收信息之间的延迟,而采样率与传输信息更新的规律性有关。这两个因素是实时连接的关键考虑因素,并且高度依赖于用例。
数字耦合:数字耦合指的是从物理产品或过程到其虚拟对应物的连接,它涉及数据收集、数据传输和数据接收。安全性是耦合机制的首要考虑因素,因为数据保护失败可能对企业造成灾难性后果。增加安全性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但可能会因为软硬件开发的复杂性而失去实用性。
状态:状态指的是在给定时间物理产品或过程的特定条件或情况。与实时类似,状态描述必须被测量到一个可接受的准确度,以避免做出错误的未来决策。此外,状态模型需要有支持描述,通常通过元数据提供,为实时状态信息提供背景。
物理产品或过程:数字孪生需要一个物理部分,可以是产品或过程。物理产品是具有独特性的有形项目,而物理过程是已经建立的特定工作流程。这两者都具有经济、社会或商业价值。物理产品或过程在现实世界中展示其行为并生成状态信息,是构建基本数字孪生的起点。
虚拟产品:虚拟产品是物理产品信息在其模型中的使用。Qi等人[21]定义了数字孪生的虚拟产品包括五种类型的模型,分别是几何模型、物理模型、行为模型、规则模型及模型验证。以下是这些模型的简要概述:
  • 几何模型以适当的数据结构描述物理对应物的几何形状、体现和外观。
  •  物理模型增加了如精度信息(例如,尺寸公差、形状公差等)和装配信息(例如,配合关系和装配顺序)来描述物理对应物的属性和约束。
  •  行为模型描述物理对应物的各种行为,以实现功能、响应变化、调整内部操作、维护健康等。
  • 规则模型从历史数据、专家知识和预定义逻辑中提取规则。
  • 最后,模型验证用于分析模型的正确性、公差、可用性和操作结果在何种程度上满足要求,目的是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模拟的信心。
功能输出:要实现功能输出,数字孪生必须向外部系统或观察者提供可操作的信息。如果信息能够促进知情决策,为一个或多个利益相关者产生经济、社会或商业利益,则可以被视为可操作的。

2.2 现有挑战

当前在图2(a)中展示的数字孪生框架构成了数字孪生的基础方面,其中几何和物理模型是通过纳入各种建模假设和专家意见来建立的。然而,在TCM的背景下应用此框架存在部分挑战,因为机床的复杂性和对刀具退化机制的有限理解。因此,基于几何和物理模型的数字孪生只能检测到重大的工具损坏,如刀具断裂。在极端和复杂的工作环境中监测刀具磨损,对传统的数字孪生框架提出了挑战[19,22]。
2.3 提出的数字孪生框架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基于数字孪生TCM方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高刀具监测的准确性,本研究引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孪生框架。这种方法放弃了对几何和物理模型的依赖而是基于从机械加工过程中测量的振动数据之间的动态关系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基本原理是机械加工中的刀具异常可以引入额外的动态效应。通过分析这些动态的变化,数字孪生模型可以评估刀具的健康状态。图2(b)展示了所提出数字孪生框架的框架图,以下是对新方法的进一步阐述。
(1) 实时:在所提出的数字孪生中,实时表示从安装在机床上的传感器收集的“实时”操作数据,其特点是特定的采样率和延迟。例如,在级制造研究中心(AMRC:"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re)中,实时数据可以以最低1 Hz的采样率进行采样,当传输到车间网络时,大约有100 ms的延迟[20]。
(2) 数字耦合:数字耦合包括数据收集、传输和接收的方面。例如,在高级制造研究中心,AMRC:Advanced Manufacturing Research Centre,收集的数据可以通过像开放平台通信联合架构(OPC UA)服务器这样的车间地板集成层发送[20]。
(3) 状:在所提出的数字孪生中,状态指的是对执行状态的描述,如机械加工和关闭,以及刀具和加工特征的位置。在实时机械加工中,状态信息将由数控(NC)代码提供。
(4) 物理产品或过程:物理产品或过程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安装在机床上的传感器组成,如测量主轴和铣床夹具上的振动信号的传感器,以及提供NC信号的传感器。
第二部分包括机械加工过程,其中涉及主轴、刀具、工件、铣床夹具以及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刀具异常可能在物理产品中引起额外的动态效应,随后导致产品行为的进一步变化。
(5) 虚拟产品:如图2(b)所示,虚拟产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虚拟产品的生成,其中使用来自主轴和铣床夹具的振动信号来构建动态模型,以表示由主轴支撑的刀具与固定在铣床夹具上的工件之间的动态。这个过程被称为传感器数据建模。
第二步涉及虚拟产品的特征化,即进行模型频率分析以提取动态模型的频率响应特性。众所周知,提取的频率响应特性可以代表动态过程的独特且具有物理意义的特征[9,23]。
最后一步是基于虚拟产品特征的TCM,其中提取的频率响应特性被用作评估刀具健康状况的特征。
更多关于所提出虚拟产品的解释将在第3节提供。
(6) 功能输出:所提出的数字孪生的功能输出指的是刀具的健康状况,用以指示工具处于良好状态,表示工具仍可使用,或处于磨损状态,表示工具需要更换。

3 传感器数据建模和模型频率分析

3.1 用于虚拟产品生成的传感器数据建模
在图2(b)中的虚拟产品生成使用传感器数据建模来实时模拟由主轴支撑的刀具与固定在铣床夹具上的工件之间的动态。如图3所示,设 分别表示在第 𝑖 次数据采集时刻从主轴和铣床夹具收集的振动信号,其时间长度为𝑇𝑠,即 ,其中 t=1,…,T。而k=1,…,K。符号 𝑇𝑠 表示数字孪生的监控周期,这样振动信号将每 时间间隔从物理产品传输到虚拟产品。图4中展示了 的说明。由于 是两个机械加工过程的振动响应,因此加工过程动力学的一般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  表示在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施加于机械加工过程的输入功率。  表示    之间的动态关系,  表示     之间的动态关系。在存在    的唯一逆运算    的条件下,
因此
这意味着  ,其中   表示    和  之间的动态关系。
对于传感器数据建模,它可以将切削刀具异常的其他动态效应合并到模型  中。特别是,传感器数据建模是一种数据驱动的技术。如第 3.4 节所述,有效的建模策略可以明确表示工具的状态,同时减轻外部环境因素对故障检测的不利影响。
图3 加工过程说明
图4   的短时振动信号
3.2 模型频率分析用于虚拟产品特征化
在建立了    之间的关系模型后,下一步是进行虚拟产品特征化。这是通过进行模型频率分析来实现的,其中评估了模型  的频率响应特性。这些特性可以代表铣削过程的独特及有意义的特征[23]。
如果机械加工过程的动态是线性系统,数据驱动建模技术将产生一个线性模型来表示动态  。在这种情况下,模型(6)的频率域特性可以表示为:
其中 𝐹(⋅)表示傅里叶变换    分别是    的傅里叶变换。  表示在第k次数据采集时刻模型(6)的频率响应函数(FRF),符号 𝜔是频率变量。然而,在现实世界中,机械加工过程的动态通常是非线性的;因此,模型(6)通常是一个非线性模型,这使得数据驱动建模和相关的模型频率分析成为一个复杂任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作者在[9]中提出了非线性系统建模和非线性模型频率分析,其中使用了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NOFRFs: Nonlinear Output FrequencyResponse Functions),将FRF扩展到非线性情况,以完成更复杂的TCM任务。NOFRFs的定义是,如果一个非线性系统在零平衡处是渐近稳定的,模型的输出响应可以通过Volterra级数确定,如[23]所示:
其中符号 N 表示系统非线性的最大阶数。  表示在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的第 n 阶输出,  是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系统输出的第 n 阶Volterra核。根据[23,24],输出频谱  可以表示为: 
   
其中    分别是第 n 阶输出频率频谱和输入频率频谱。  在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被定义为第 n 阶NOFRF,其中     。当 (     是 (   的频率支持集。可以看出,(10)式的表示方式与FRF相似。当 (n=N=1) 时,  简化为线性系统的FRF。NOFRFs 的评估可以使用附录中给出的方程进行,评估后的 NOFRFs 可以表示为  ,特征为  ,其中   表示在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的第 n 阶NOFRFs特征。这里   表示第 n 阶模型特征的数量,且  。因此,在第 k 次数据采集时刻的总体 NOFRFs 特征可以获得为:
其中   定义为模型频率特征(MFFs),有可能从第1次到第K次数据采集期间反映和监测刀具磨损过程。

3.3 基于频率响应特性的刀具状态监测 (TCM)

如图5所示,在时间 𝑇1,通过非线性系统辨识方法,对测量得到的主轴振动信号   与铣床夹具振动信号  建立了机床动态模型,产生了一个数据驱动模型(文中称为NARX模型)。然后,从   中提取出已识别NARX模型的频率域特征(称为NOFRFs),产生用于在时间 𝑇1 监测刀具状况的模型频率特征 (MFF) F1 。在后续时间 𝑇𝑘 ,按照相同的程序,数据驱动的NARX模型更新为   ,然后相应的MFF更新为      并用于监测时间 𝑇𝑘的刀具状况。
图5 展示所新提出的数字孪生是如何进行TCM任务
基于频率响应特性的TCM的优点在于,MFFs能够准确描述刀具随时间的状态。这是因为通过传感器数据建模开发的模型通常可以由刀具状态唯一确定;模型的频率分析可以有效地揭示刀具健康状况的独特和物理上有意义的特征[9]。MFFs基于诊断的详细信息将在第4节介绍。
3.4 实施算法
3.4.1 传感器数据建模
传感器数据建模是一种利用数据驱动技术来理解和预测系统行为的方法。在这一节中,研究者们专注于使用这种方法来分析和模拟安装在机床上,用于检测振动的传感器所收集的数据。这种方法的目的是找出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与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和工件之间动态关系之间的联系。这种建模技术是实现智能制造业中工具条件监测(TCM)的关键步骤。模型的目的和方法建模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振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与机床加工动态之间的关系。这里使用的是一种称为非线性自回归模型(NARX模型)的方法。NARX模型能够处理信号的历史信息,并且考虑了当前的输入信号,从而预测未来的输出。 
NARX模型  
模型主要由多项式函数和未建模动态和噪声组成,多项式函数:模型中的非线性特性是通过一个多项式函数 来近似的,这个函数的复杂度由参数 来确定。 未建模动态和噪声:在实际应用中,总会有一些无法通过模型预测的因素,这些因素被称为未建模的动态和噪声,用 来表示。
模型的优化 
为了找到最佳的模型结构,研究者们采用了正交最小二乘法(OLS算法)。OLS算法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从数据中学习并构建一个简洁且准确的模型。在模型优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参数是惩罚参数 ,它用于在模型的复杂度和准确性之间找到平衡。
模型的应用
通过这种方法,研究者们可以从实际的传感器数据中学习并构建模型。这些模型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是准确的,而且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具有足够的鲁棒性和可靠性。这对于提高加工精度和延长刀具寿命是非常重要的。
总的来说,传感器数据建模是一种强大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机床在加工过程中的行为。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为智能制造业中的实时工具条件监测提供支持,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4.2 模型频率分析
为了评估模型的NOFRFs,使用广义关联线性方程(GALEs)算法将构建的NARX模型分解为一系列线性差分方程。根据分解的方程,可以从低阶到任意高阶评估NOFRFs[27]。评估的NOFRFs可以表示为  ,NOFRFs评估的方程在附录中展示。

 

编辑:赵栓栓

校核:李正平、陈凯歌、曹希铭、董浩杰、赵学功、白亮、陈少华

该文资料搜集自网络,仅用作学术分享,不做商业用途,若侵权,后台联系小编进行删除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在线阅读论文。

 
客官,球球再点个广告,再走吧~


来源:故障诊断与python学习
ACTSystem振动疲劳断裂非线性光学航空航天python通信UM理论电机化机材料PLM数字孪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14
最近编辑:3月前
故障诊断与python学习
硕士 签名征集中
获赞 64粉丝 66文章 14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604_基于2D-SWinTransformer+1D-CNN-SENet并行的故障诊断模型

#604_基于2D-SWinTransformer+1D-CNN-SENet并行的故障诊断模型合作方:[建模先锋] 团队代码简介:本模型主要对论文《Swin Transformer: Hierarchical Vision Transformer using Shifted Windows》Swin Transformer窗口注意力进行复现,然后融合通道注意力机制进行创新。创新点:(1)预处理部分: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变分模态分解VMD来进行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提取,能够挖掘故障信号中的多尺度特征;(2)我们创造性的提出把一维故障信号进行基于顶会模型 SWinTransformer 的2D卷积学习,利用其窗口注意力机制提取故障信号的局部特征;(3)多尺度特征同时通过基于通道注意力机制优化的 1DCNN 卷积池化网络, 使模型能够自动学习到不同通道的重要性, 加强对信号全局特征的学习;(4)最后两个分支提取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空间特征,分别通过自适应平均池化后进行融合,使模型能够更好地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表示,提高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代码内容:包括完整的轴承故障数据集, 以及已经生成制作好的故障信号数据集,还有变分模态分解VMD、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示例。创新网络分类效果显著,测试集准确率为100%。模型能够充分提取轴承故障信号的空间、时序特征和频域特征,收敛速度快,性能优越, 精度高,创新度也有!同时提供相关对比实验、模型消融实验,通过实验证明,我们的模型具有超强的分类能力和泛化能力数据预处理:可支持1维原始信号数据,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和变分模态分解(VMD)网络模型:2D-SWinTransformer+1D-CNN-SENet数据集:CWRU、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网络框架:pytorch结果输出:训练过程损失图、准确率曲线图、测试集准确率报告、混淆矩阵、t-sne可视化、分类标签可视化准确率:测试集100%(CWRU)、测试集99%(东南大学)提供实验:对比实验、消融实验、泛化实验使用对象:论文需求、毕业设计需求者代码保证:代码注释详细、即拿即可跑通。额外免费服务:可提供半个小时的线上集中答疑网络模型架构:模型训练过程损失-准确率图:故障十分类 测试集精度混淆矩阵:分类标签可视化:原始数据t-sne可视:模型测试集t-sne可视化模型对比实验--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 与常规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对比 对比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上CNN类卷积网络要好于用于时序任务上的LSTM、TCN等模型;Transformer因其结构的优势和注意力机制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对比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我们所推出的创新模型效果最好! 基于窗口注意力机制的 SwinTransformer结合通道注意力优化的1DCNN网络能够更好地融合不同层次的特征表示,使得模型更关注重要的特征,提高模型性能和泛化能力。 模型消融实验--东南大学轴承数据集 模型自身模块的消融实验 我们提出的创新模型经受住了消融实验的检验,可以看出不同模块对于实验结果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作用! 模型代码、数据集:(提供Pycahrm风格 和 jupyter风格)的数据 来源:故障诊断与python学习

未登录
1条评论
于长帅
签名征集中
2月前
什么时候更新第2篇啊
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