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利-贝纳德对流 完整教学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瑞利-贝纳德对流 完整教学
Rayleigh–Bénard convection
根据CUPT(IYPT)2025 第十题,本人录制了一套专门针对“瑞利-贝纳德对流”的教学课程。
课程第一节的内容
分析了空气中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并利用粒子追踪模块,模拟了空气中灰尘颗粒随“瑞利-贝纳德对流”的运动情况。
图1 第一节课程内容: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速度分布图2 第一节课程内容: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温度分布图3 第一节课程内容: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粉尘颗粒的运动从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空气发生了顺逆时针交替的对流;从图2可以看出,空气的流动导致温度呈现了有规律的特殊分布;从图3可以看出,粉尘在空气流动的带动下也作顺利时针交替的运动。
课程第二节的内容
分析了三维圆环中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并利用辅助扫描分析了不同温差下的“瑞利-贝纳德对流”。
图4 第二节课程内容:三维圆环中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温度分布图5 第二节课程内容:三维圆环中空气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速度流线课程第三节的内容
利用COMSOL的分散相两相流模块对油中悬浮颗粒的“瑞利-贝纳德对流”进行分析,考虑了悬浮颗粒的分布对传热以及流体流动的影响。
图6 第三节课程内容:油中悬浮颗粒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速度分布图7 第三节课程内容:油中悬浮颗粒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温度分布 图8 第三节课程内容:油中悬浮颗粒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悬浮颗粒分布 图9 第三节课程内容:油中悬浮颗粒的“瑞利-贝纳德对流”效应、第10秒时刻的速度分布 从图9可以看出,在第10秒时刻计算域内发生了“瑞利-贝纳德对流”,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图6中的速度分布逐渐趋于混沌;图8揭示了油中悬浮颗粒的运动分布情况,悬浮颗粒随着油中的自然对流发生相应的运动;由于悬浮颗粒的导热系数以及热容比油大,从图7可以看出,悬浮颗粒的运动对温度的分布有着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