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某电动车鹅卵石路行驶方向盘振动分析与优化

3月前浏览3506

机电君:再次强调多关注逻辑思路,结论还有数据以自己的实际测试为准


本文针对某电动车时速23km/h经过鹅卵石路时方向盘振动大带来手部酥麻感觉的问题,通过整车评价、整车测试及模态识别等提出相关结构优化方案。


1 研发车型的问题描述

某电动车匀速经过鹅卵石路时,尤其是车速固定为23km/h时,方向盘振动明显,驾驶人员产生手部酥麻感,而且车辆一致性较好,同一批车辆均存在此问题,和竞品车型相对比,主观评价分值仅仅为5.5分,常规状态方向盘振动评分应在6分以上,故此进行优化整改。

针对该问题,运用专业数据采集设备,在方向盘12点位置处布置加速度传感器,采集该行驶工况下方向盘的振动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数据显示,在该行驶工况下,方向盘X向振动幅值为3m/s^2,Z向振动幅值为7 m/s^2,且振动幅值处于同一频率28Hz处,如图1所示。通常鹅卵石路面方向盘振动可接受幅值应不超过2m/s^2。

图 1 方向盘振动频谱图


2 研发车型问题机理分析

方向盘作为转向系统的关键零部件之一,通过转向管柱与转向机相连,转向管柱通过仪表板横梁固定在车身上,而转向机通过转向拉杆和车轮轴头相连,转向系统和车身的连接关系相对复杂,所以出现方向盘振动问题,需要系统地梳理相关原因,一般激励包括动力总成或者轮胎,传递路径为悬架系统以及车身,振动传递的主要路径如图2所示。

图 2 方向盘振动传递路径示意图

根据噪声振动传递分析思路“源—路径—响应”,首先进行路面激励分析,激励频率与车速及鹅卵石块间距相关,采集路面常见的X向间距为20~25cm 区间及15~20cm区间。

车辆行驶时,轮胎与石块发生周期性接触,造成路面周期性激励,卵石路路面的激励频率为每秒钟轮胎经过的卵石个数,主要激励方向为X向,在23km/h车速下,车辆每秒钟行驶6.39m,考虑图3中卵石间距为20~25cm,车辆每秒钟经过的卵石个数约25~30个,即路面激励频率为25~30Hz。测试场地东西两侧路面X向激励频率是25~30Hz与系统模态耦合,振感强烈,中间路面X向激励频率为30~40Hz与系统模态避频振感较弱,如表1所示。测试轴头三个方向的振动数据见图4。前后轴头在28 Hz 频率处的振动,X向比其他两个方向幅值大,因前后悬架模态差异较大,说明此处激励与模态无关,X向激励作为主激励且由路面引起。

图 3 常见鹅卵石块间距

表 1 激励频率统计表

4 前后轴头振动频谱图

接下来进行传递路径分析,卵石路激励频率为25~30Hz,激励通过“转向节—控制臂—控制臂衬套”传递到副车架,考虑控制臂斜向布置(如图 5 所示)的情况,激励在沿着控制臂传播的过程中,会产生X向的分量,即轴头X向振动在X向的投影分量,但螺旋簧托臂的角度布置会导致控制臂整车X向刚度增大,使得衬套整车X向隔振性能变差,更容易将路面激励通过控制臂传递至副车架及车身。

结合以上分析,螺旋簧托臂角度α(图 6)决定轴向与径向刚度的贡献比例。由于衬套本身结构导致径向刚度远大于轴向刚度,α 角度越大,径向刚度贡献越大,整车 X 向刚度越大,导致衬套X向隔振性能越差。

图 5 控制臂布置角度示意图


图 6 螺旋簧托臂布置示意图

基于激励频率分析,总结车身及底盘系统20~30Hz频段内模态,依据模态振型识别相关系统的贡献量,如表2所示,悬架及车身系统关于鹅卵石振动问题关重模态为后悬架X向模态和车身2阶弯曲模态。经实车测试,电机与后悬架X向平动模态为28.2Hz,车身2阶弯曲模态为29.1Hz,如图7和图8所示。问题产生的机理为路面宏观不平度激励轴头X向振动,由于后悬架 X 向前后摆动模态28.2Hz 与激励频率耦合,加上车身2阶弯曲模态29.1Hz 的进一步放大作用,导致振动传递能量大,引起方向盘抖动。

图 7 电机与后悬架模态振型图

表2 系统模态振型分析表

图 8 车身 2 阶弯曲模态振型图

继对“源”和“路径”分析之后,开展对“响应”即方向盘的测试验证,其模态振型图(图 9)显示Z向模态为42.3Hz,故排除方向盘模态耦合放大振动的可能。

图 9 方向盘模态振型图


3 方向盘振动问题诊断及对策

针对上节中的方向盘振动产生及传递机理分析,本节重点从关重件相关模态、布置方式及衬套刚度进行试验测试验证,按照振动信号传递过程,依次从“源—路径—响应”开展系统优化。

3.1 底盘激励分析及优化验证

测试验证底盘激励主贡献方向为X向,由于控制臂斜向布置(当前角度为 27.04°),衬套X向刚度增大,隔振性能变差,X向振动分量衰减较少,对后悬架建模(图 10),在轮胎接地处施加X向单位加速度激励,仿真副车架安装点X向振动响应。验证结果显示,当控制臂角度调整为0°时,此时轴头振动在控制臂上X向的分量为0,副车架安装点X向力响应峰值频率由28 Hz移动至24Hz,峰值降幅为25%,如图11所示;Z向力响应峰值频率同样由28Hz移动至24Hz,峰值水平相当,如图12 所示。由此可得出结论,控制臂布置角度越小,副车架安装点X向振动幅值越小,且频率越低,更有利于提高悬架的隔振性能。对标部分品牌车型,控制臂布置角度范围在 8°~18°之间(图 13),主要集中分布在13°~16°左右,因此建议控制臂布置角度小于15°。

图 10 后悬架模型示意图

图 11 控制臂角度变化副车架安装点 X 向响应图


图 12 控制臂角度变化副车架安装点 Z 向响应图

图 13 对标车型控制臂布置角度统计表

优化控制臂角度,将布置角度优化为13.6°,经过客观数据采集分析,如图14所示,方向盘X向振动幅值由3 m/s^2降为2.64m/s^2,Z向振动幅值由7m/s^2降为6.53m/s^2,主观评价振感稍减弱,优化方案有效。

图 14 控制臂角度优化后方向盘振动频谱图

3.2 悬架模态分析及优化验证

根据表3中系统模态振型分析,后悬架(电机和悬架)X向模态为26.8Hz,与方向盘振动频率接近,且均为X向,分析电机布置方式,研发车型电机为同向布置,如图15所示。同向、异向布置指的是三个悬置的轴向布置方向是否一致,一般电机悬置的轴向刚度最低(X 方向),如果三个悬置轴向都是整车X方向布置,电机悬置的X方向刚度偏低,X向模态偏低;调成异向布置,X方向模态提高,仿真分析电机异向布置(图 16)的后副车架安装点响应,调转左后、右后悬置X、Y向,X向响应幅值降低30%,幅值频率由26.8Hz变为31Hz,如图17所示,Z向响应幅值降低46%,幅值频率同步变为31Hz 如图18所示。测试电机异向布置后悬架模态振型图见图19,后悬架X向平动模态整体变为38.3Hz。

图 15 电机同向布置悬置方向示意图

图 16 电机异向布置悬置方向示意图

图 17 电机异向布置后副车架安装点 X 向响应示意图


图 18 电机异向布置后副车架安装点 Z 向响应示意图

图 19 电机异向布置后悬架 X 向模态振型图

将电机布置方式由同向改为异向,调整副车架电机悬置安装位置,对方向盘振动进行测试,数据如图20所示,方向盘X向振动幅值降至2.22m/s^2,Z向振动幅值降至6.28 m/s^2,优化方案有效。

图 20 电机异向方向盘振动频谱图

3.3 传递路径分析及优化验证

基于上述对悬架布置及电机布置方式的优化验证,效果相对有限,底盘振动信号经副车架和车身连接处传递至车身,在传递路径上开展分析优化,重点关注衬套刚度和车身模态,衬套刚度影响振动信号传递过程衰减,车身模态容易引起模态耦合从而产生共振。

3.3.1 衬套刚度优化验证

针对该研发车型,后副车架衬套刚度提升30%,其中左前、右前衬套X向限位块和衬套间隙更改为5mm,左后、右后衬套间隙改为6 mm,后衬套硬限位变为软限位,如图21所示。方案实施后,主观感受方向盘振动有较大降低,客观测试数据如图22所示,方向盘Z向振动由7.33 m/s^2降低至5.28m/s^2。

图 21 后副车架衬套优化示意图


图 22 优化衬套刚度方向盘振动频谱图

3.3.2 车身模态分析及优化验证

基于以上对底盘激励及模态优化的验证效果来判断,车身弯曲模态对该问题最为关键,通过振型识别主要变形区为门槛梁、骨架等。利用部件拆除替换的方法,识别影响整车弯曲模态的关键要素。

仿真分析影响车身模态较大的关键因素,包括机舱附件质量、电池包、车身骨架,通过分析对比,影响最大的就是电池包,电池包安装在门槛梁上增加门槛梁刚度,机舱与门槛梁搭接、门槛梁与后纵梁搭接处为刚度过渡区域,2阶弯曲模态反节点出现在此处,从而影响车身弯曲模态,断开电池包与车身安装点(前部2个,后部 4个,如图23所示),车身弯曲模态由29.1Hz降低至23.4Hz(模态振型图如图24所示),与后悬架X向模态28.2Hz避频,按照此方案开展测试验证,测试数据如图25所示,方向盘X 向振动幅值降至0.82m/s^2,Z向振动幅值降至0.95 m/s^2,主观评价振感消失,测试评价断开电池包部分安装点对整车路噪及操稳等性能方面均无影响。

图23 电池包安装点示意图

图 24 断开电池包部分安装点车身模态振型图

图 25 断电池包安装点方向盘振动频谱图

通过以上几种方案分析验证,对比测试结果,车身弯曲模态对鹅卵石路方向盘振动问题影响最大,其他几个方案有效果,但不能彻底解决问题,最终将车身弯曲模态作为问题真因,优化电池包安装点布置,甚至对车身梁截面做出设计要求,尤其是变形较大的区域,例如,纵梁没有大的突变、梁与梁的搭接连续无断层,将车身弯曲模态和底盘激励进行频率解耦,从而彻底解决鹅卵石路方向盘振动明显的问题。


4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某纯电动乘用车以23km/h匀速行驶经过鹅卵石路面方向盘振动大的问题分析与优化,按照“源—路径—响应”的分析排查思路,运用LMS 数采系统,在验证改变底盘激励和电机布置方式无法彻底解决问题后,确定引起方向盘振动问题出现的原因为车身2阶弯曲模态和底盘激励频率耦合,从而引起振动能量传递增大。问题最优解决方案即优化电池包安装点布置,对车身变形较大的区域进行截面优化设计,将车身弯曲模态和底盘激励进行频率解耦,从而抑制振动能量传递,方案实施后方向振感消失,主观评价可接受。


网络整理,仅限内部分享,禁止商用

公 众号:机电君

来源:机电君
振动LMS电机控制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7
最近编辑:3月前
ErNan.Chen🍃
硕士 | CAE工程师 即物而穷其理
获赞 29粉丝 37文章 5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这个“球”怎么踢的

2024年欧洲杯淘汰赛,德国对阵丹麦,京多安任意球一锤定音,2:0 送丹麦回家。足球比赛中,当你听解说员说到“香蕉球”“落叶球”“电梯球”时,你能说出他们的区别吗?更关键的是,怎样才能踢出这些匪夷所思的球呢?今天就带你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三种经典任意球,并结合流体力学理论和仿真软件Simdroid来探究一下踢出这些球的关键因素。一、初识“香蕉球”“落叶球”“电梯球”香蕉球,因为球的运行轨迹类似香蕉形状的弧形,因此以“香蕉球”得名。这种球一般速度不快,但是带着强烈的侧旋(左右旋转),球的运行轨迹在后半程会突然“拐弯”,使得此类任意球可以从人墙的一侧绕过之后突然折回,飞入球门。如下图(左)为巴西球星卡洛斯的一记经典“香蕉球”,下图(右)则是香蕉球运行轨迹示意图。卡洛斯-香蕉球香蕉球运行轨迹而落叶球,和香蕉球类似,只是落叶球的旋转不是水平面内的侧旋,而是在竖直平面内的前后旋转。因此“落叶球”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在竖直平面内的“香蕉球”。这种球可以从防守球员头顶越过人墙后,突然“拐弯”,坠入球门。C罗-落叶球落叶球运行轨迹和左右旋转的香蕉球、前后旋转的落叶球都不相同,电梯球几乎不旋转,但踢出速度很快,且在最后阶段也不是抛物线轨迹(抛物线轨迹上升段和下落段是对称的),而是突然“拐弯”后并近乎竖直下坠。见下图(左)C罗的进球及下图(右)的轨迹示意图。C罗-电梯球电梯球运行轨迹然而在实际的足球比赛中,这三种球并不是很容易分辨的:一方面在比赛中,进球往往发生在眨眼之间,球迷在极短的时间里很难清晰地看到足球的运行轨迹;另一方面,“完全不旋转”、严格意义上的“左右侧旋“或是“前后旋转”,都是很难做到的,或多或少都有些偏差。因此大多数情况下,这三类进球的特征经常是杂合在一起的,只是某一种特征会相对明显一些。如很多时候电梯球也有旋转,也经常带有“落叶球”甚至是“香蕉球”的某些特征。这也是现实中,即便是资深足球迷也时常分不清这三类进球的主要原因。二、足球突然“拐弯”的奥秘从以上描述中可知,这三种球的精妙之处在于它们都能够在绕过人墙后突然拐弯,飞入球门。现在我们就利用流体力学知识和仿真软件Simdroid,一起来探索足球“拐弯”的奥秘。我们使用仿真软件Simdroid的二维流体分析模块来计算足球与空气的相互作用。模型如下图(左)所示,圆形代表球截面,矩形区域为空气。给球一个逆时针旋转的角速度,并给定一个稳定的入口速度来模拟空气与球的相对速度,即球的飞行速度,出口则为压力出口,上下为壁面。网格剖分如下图(右)所示。几何模型和边界条件网格模型经过计算,得出球周围的空气流速和压力分布如下图所示:速度分布压力分布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球两侧的空气速度和压力有明显的差异。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这时两侧压力不平衡使得球受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侧向力F,流体力学中称之为马格努斯力。马格努斯效应示意图在此侧向力的作用下,球会产生侧向加速度,并随着时间的积累,会产生越来越大的侧向速度U。而球向前飞行的速度V由于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会越来越小。此消彼长,侧向速度U相对于前进速度V会越来越大。由于球的实际速度是两个速度(U和V)的矢量和,因此刚开始当侧向速度U相对于前进速度V很小的时候,球的运行轨迹由V主导;当侧向速度U相对于前进速度V不可忽略的时候,他们共同作用决定球的轨迹;但当侧向速度U相对于前进速度V足够大的时候,球的运行轨迹由U主导,这时球的轨迹会发生突变。这就是“香蕉球”和“落叶球”会“拐弯”的力学原理。而“电梯球”是不旋转的,但初始速度很大。根据空气阻力的公式:F = ρV2CdS式中:Cd为空气阻力系数,和物体的几何外形有关; ρ为空气密度; S为物体迎风面积; V为物体与空气的相对运动速度。可知,空气阻力和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意味着当速度很大时,阻力也很大,足球从高速到速度减为零的过程就会很快。因此,“电梯球”被踢出时,速度很快,轨迹近乎是一条直线;但由于减速很快,当越过人墙到达最高点时速度降到接近于零,随后在重力作用下,自由落体式下降,而不是沿着抛物线轨迹下降。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如同一个墙壁(空气阻力壁)阻碍了足球在到达最高点后继续向前运动。三、如何踢出“香蕉球”“落叶球”“电梯球”通过上文所述,我们知道影响“香蕉球”“落叶球”“电梯球”运行轨迹的关键因素为:球的射出速度和旋转角速度,此外,球的大小,空气的密度、粘度、重力、射出角度等众多因素可能都会对球的运行轨迹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下图为基于Simdroid开发的一个简易的研究足球侧向力影响因素的仿真APP。为了计算方便,本APP采用了二维流体仿真分析,并将足球简化为一个圆形,其它参数和真实情况相比也不精确,但定性的分析足球的侧向力影响因素还是够用的。如果要精确计算足球的运动轨迹,需要真实准确的三维模型和分析参数,以及更为复杂的流体计算技术(如动网格、流固耦合等),后续可作为技术专题讨论。仿真APP我们来分析一下足球射出速度和旋转角速度两个主要参数对足球运行轨迹的影响。当前进速度为1m/s,旋转速度分别为40rad/s和4rad/s,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球附近速度与压力分布结果对比如下图所示:速度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0rad/s)压力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0rad/s)速度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rad/s)压力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rad/s)从分析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当前进速度为1m/s且其它参数相同时,旋转速度为4rad/s较速度为40rad/s时,旋转效应造成的两侧速度、压强差变得不明显。在旋转速度为40rad/s,前进速度分别为1m/s和10m/s,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球附近速度与压力分布结果对比如下图所示:速度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0rad/s)压力分布(球速=1m/s,旋转速度40rad/s)速度分布(球速=10m/s,旋转速度40rad/s)压力分布(球速=10m/s,旋转速度40rad/s)从分析结果对比可以看出,当旋转速度为40rad/s且其它参数相同时,前进速度为10m/s相较前进速度为1m/s时,旋转效应造成的两侧速度、压强差变得不明显。综合上述比较可以看出,只有保证球速较低,且旋转角速度较高的情况下,足球两侧的压力差才会比较明显,这也是踢出“香蕉球”、“落叶球”的关键因素。而电梯球则刚好相反,要求球速快且不旋转。当然,在球场上能够做到精准控制球的旋转和出射速度并不容易,下图是网友总结的这三类球的发力技巧,供球迷们参考。以上内容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禁止商用,仅限内部分享公众 号:机电君来源:机电君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