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刘博带你读文献(1)-不同配比NCM电芯在过充状态下的热稳定性研究

4月前浏览538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刘博正式推出系列专栏:刘博带你读文献要在一个行业中成长进步需要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我也一直在坚持每天学习行业里的新知识。在这里我会挑选中经典的文献研读,分析,把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能够喜欢。

 

如果大家对哪方面的文献有兴趣希望我研读分享,也欢迎在留言中告诉我,我肯定会回复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第一篇,大名鼎鼎的Jeff Dahn教授(就是TESLA的签约首席电芯化学科学家)的一篇文章:用ARC绝热量热仪来研究不同化学配比NCM材料在不同脱锂/SOC状态下的热稳定性。

 

本文全是技术分析,没有吐槽。



 


前言背景

 

锂离子电池在车上使用,安全性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三元NCM材料随着镍含量的提高能量可以提高,但是相应的安全性会有更多的挑战。与此同时,三元NCM电池的电芯层级安全性也取决于其脱锂程度(即SOC)——业内大家都知道,高SOC下电芯会更不稳定,而过充滥用更是导致许多电池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所以NCM的化学配比和SOC这两个变量会如何同时作用来影响NCM电芯的安全性呢?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点。




 实验准备


Jeff 教授组从湖南立方公司买的刚刚制好的半成品软包电芯(没灌电解液),主要NCM111, 442,532,622和811五种体系。运到加拿大后,他们再灌入传统的EC:EMC(3:7)的电解液,再进行化成等处理工序得到电芯,把这些电芯充到不同电压(4.2,4.4,4.5,4.7V,然后用绝热量热仪ARC来研究这些电芯的热失控行为:主要的一个关注指标点就是自加热温度(SHR, self-heating rate)的明显上升,用这个上升点来定量比较不同化学配比不同SOC材料/电芯的热稳定性。

 


本图(Table 2)提供了数据,可以很方便的去对应不同的NCM材料充电到不同电压时,相应的脱锂/嵌锂量和容量发挥。

 

如果定义4.2V为100%SOC,可以看到:

  • 811可以发挥215mAh/g,脱锂程度为78%;

  • 532可以发挥180mAh/g,脱锂程度为61.4%;

  • 111可以发挥160mAh/g,脱锂程度为57.6%。

 

注意:基于4.2V为100%SOC,可以看出本文研究的全是过充场景下的安全性,并没有涉及到平时使用区间(0~100%SOC)中电池的热稳定性问题。

 



结果讨论


 

不同化学配比+不同SOC状态的三元材料的自加热速率SHR(单位oC/min)随温度的变化

 

因为本实验是控制变量为SOC和正极材料NCM配比,全电池中的其它因素(隔膜、负极)对于热失控的影响就不考虑了。从这个图不难看出:

  • 图A的NMC 111:4.2V的材料(黑色曲线)一直到225度自加热都很低,之后曲线才明显上抬——说明该材料在100%SOC下热稳定性还是不错的。但是你要是从这开始过充,到4.4,4.5和4.7V,可以看出曲线明显开始左移,说明过充材料热稳定性明显下滑,4.7V的SHR基本从180度左右就开始了。

  • 图B的NMC442:其实个人感觉与111的曲线区别不大。

  • 图C的NMC532:4.2,4.5和4.7V的SHR都开始的会比较早,150度左右就“龙抬头”了——可以说相比于111,442,该材料在不同SOC下几乎热稳定性都有所变弱。有点意外的是紫色的4.7V曲线。按理说应该是越过充越不稳定的,但是它却在最晚才提升。对此本文作者并没给出好的解释,刘博在这更倾向认为可能与实验误差有关。

  • 图D的NMC622:虽然曲线看着和NMC532不太一样,但是从关键的SHR开始上升温度来看,其实与532差不多。黑色的4.2V材料明显稳定性好一点(160度),而随着截止电压的升高SHR有一定的提前,但是幅度也不是很明显(最高SOC的大约提前到了150度)(comment:所以似乎622能量有提升安全性能也不错,应该是现阶段保守追求能量密度的一个不错的折中方案)

  • 图E的NMC811:这个就比较好玩了:几乎过充的SOC不影响热失控温度增长行为,都是在120度以上,所有曲线都是重合的

 

所以本文的主要结论为:

  • 过充导致安全性下降,自加热事件开始提前。

  • 除了NMC811,其它材料基本都是自加热事件开始温度与脱锂程度相关(SOC高,开始早)——看下图:基本除了811,都能把点(硬)拟合出条线性关系(y=kx+b)来。当然811也可以拟合出条线(不过是平的,不受SOC影响)。

  • 镍含量提高安全性会降低,811材料的过充对自加热行为影响不大。




  



刘博乱弹


安全性VS能量密度的老话题

所以还是那句话:能量密度VS安全性能的取舍问题,真的是技术上的难点和精华所在。811能量密度香不香啊,但是安全就比较有挑战,不是谁都做的了的。

以及我就特别好奇了,你要是811安全不好做,无钴你安全又能做成什么样?

 

本文并不是在着力解决安全性能——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提高811的安全性

大家看了这个研究结果可能会恐慌,811安全性能这么差怎么办啊?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实验只是一个控制变量的对比实验,用的都是纯的普通811材料(Pristine),重心并不在改进材料改进电芯提高安全性上,而这恰恰是很多材料厂(比如掺杂包覆)和电芯厂(比如电解液添加剂)在做的工作的精华所在。所以真实的811电芯肯定安全性比这要好,大家不要这么担心,当然需要我们认真追踪和研究技术上的进展情况。

 

过充作为热失控触发机理的问题

大家要注意一点,本文研究的内容相当于是表征过充状态下(≥100%SOC)NMC材料/电芯的热稳定性,并没有主要涉及到我们日常定义的0-100%SOC常见区间。其实这个结果对于过充滥用触发热失控的研究场景更有参考意义。不难看出:对于不同化学体系,SOC/过充对他们的热行为影响会很明显(不同),再考虑到过充引入的能量本身就会受电芯设计、添加剂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估计这也是为什么在电池安全性评估时如果是考虑热失控触发机制,不太使用过充的原因——带来的变量和不可控因素太多,相比之下加热(就是烤到200来度)以及针 刺就要好控制的多。

当然,过充本身作为一项电芯安全中的重要内容(而不是热失控的触发机制),当然值得深入研究和提出应对方案,这个是永远的重要研究方向。

 

可惜没有低SOC的数据

本工作的一个小小的遗憾是没有研究低SOC下的热失控行为,要是能从0%SOC的数据一直列到本文的150%SOC以上的话,那样数据的系统性会更好,对于材料热性能的研究会更透彻。而且没准(纯)811材料其实在100%SOC下随着SOC降低安全性会有明显提升(对NCA是这样的)。

考虑下次可以把有不同材料的0-100%SOC热稳定性对比数据的文章与大家再分享一下。

 



文末致谢


本文没有致谢,主意基本都是我一个人想的。


来源:弗雷刘
化学材料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7
最近编辑:4月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1文章 104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刘博带你读文献(4)--超快超高温烧结技术(UHS)(@陶瓷&固态电解质)

大家好!五一假期快乐!这是自疫情以来的第一个总算可以出去玩了的长假,希望大家玩的开心! 刘博近来主要做的工作就是做家务以及学习,这两篇又读了几篇文献,特选了这篇分享给大家:《陶瓷的超高温快速加热烧结方法》,该方法在固态电解质的烧结上有很好的应用效果,作者是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胡良兵教授。该文写的清晰流畅,虽然刘博可以在此把主要内容都给大家介绍一遍,但是我仍然强烈建议对这个技术有兴趣的人应该自己深入读一读:) 好,不多说废话了,下面开始介绍。本文全是技术分析,没有吐槽~ 传统的陶瓷材料烧结与新的超快超高温烧结技术(UHS) 其实陶瓷材料已经是一个比较经典也有了很多年研究的材料方向了(当年刘博的博士就烧了五年的结构陶瓷,看到这篇文章倍感亲切),研究理论等等都很成熟。烧结就是通过升温-保温,使得初始状态下的坯体材料显微组织中的晶粒进行生长致密化,从而获得高致密度陶瓷材料的过程。为了把材料“烧密”,尽量避免缺陷产生,传统的典型烧结工艺,常常费时费能,以及有时显的灵活性不够。 烧结可以说是制备陶瓷材料的最为关键的一步,而在过去几十年中,也有了很多这方面的创新的方法,包括SPS、闪烧、微波烧结等等。然而,这些方法也各有各的局限:SPS一次只能做一小块形状规则的材料,而闪烧则要求材料必须导电,太受限于材料的本身特性。 而在这里,胡老师就发明了他的新的超快超高温烧结技术(UHS),其核心思想是在惰性气氛下大功率辐射快速加热-保温-冷却,以实现对材料的快速高效烧结,是一种高普适性的烧结工艺。 工作原理其实特别简单:还是陶瓷粉料的成型-造坯,然后我们的加热元件就是上下碳纸,坯体置于中间。碳纸经过大功率通电就可以快速升温,两张碳纸之间就形成高温温场,通过辐射就可以把热传导到坯体中去,使得材料烧结,从而完成致密化。 这个图就形象的表明了该烧结工艺中,显微组织随烧结/温度制度的演化过程,主要有以下三步:加热:室温到1500℃的升温时间需要大概30s(对于我们传统的烧结工艺,这个时间一般是小时级的)保温:从图中的示意可以看出时间不会太长,应该是1min之内速冷:几秒钟的骤冷 几种烧结工艺的比较然后这张图里,就说明了该烧结方法相比于几种典型烧结方法的优点说实话,写的非常清晰易懂,刘博觉得评论都有点画蛇添足。刘博通读本文后,还是稍微替作者总结了一下该方法的一些需要特色,在这里再强调一下: 超快超高温烧结技术(UHS)的优点 1. 异形材料:很方便去烧结异形材料(3D打印),对于陶瓷材料时下向这个新的风口方向发展很有帮助。2. 工况面广:碳加热材料+惰性气氛工作,基本什么烧结工况(温度+所有非氧化气氛)都可以搞定,中/惰性气氛烧结的材料影响也不大(比如氧化铝这种,作者研究了一下发现不会明显的影响氧空位的含量,烧结并不会导致材料结构中的氧大量的损失)3. 减少杂质:对材料本身化学成分/组织/异物影响小。因为整个烧结过程很快,也没有大的压力与接触,所以不像SPS等其它一些烧结方法一样会在表面的材料部位有碳等杂质的渗入与污染。4. 容易放大:用大碳纸 + 多放样品就办了。5. 不挑材料:各种氧化物、硼化物、氮化物、氮化物等都可以烧6. 缺陷材料:可以烧出各种含有偏离平衡态缺陷(点缺陷、位错)的材料7. 固态电池:非常适合卷对卷的薄膜材料连续烧(我觉得对于固态电解质的工业化没准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8. 成分锁定:超快速烧结,传统烧结中因为长时间保温导致的挥发损失偏离化学剂量比以及不想要的互扩散现象(@功能梯度材料)问题得到了解决:简直是烧结固态电解质材料的福音!不用补太多锂了! 在固态电解质体系中的应用&验证胡老师在这篇文章中在烧结了好几个固态电池电解质,包括LLZO,LATP等,然后做成对称锂金属电池进行循环验证了材料的稳定性,总之看结果非常不错,循环后各方面都非常好。 刘博乱弹不过如果非要挑局限性的话,也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刘博觉得不多。在这里斗胆提出几条自己不成熟的见解,欢迎大家拍砖: 1. 烧不了需要弱/强氧化气氛的材料 ——这个可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这个工艺需要快速走大电流加热的低电阻材料,但是这些材料普遍性的不太耐氧化——正常的烧结炉(用的电流什么的都小多了)都常常要更换炉丝的,所以估计这块还是麻烦。 2. 工艺窗口会不会有点窄,不太容易控制?针对固态电解质LLZTO烧结,作者也给出了这个工艺窗口,大家可以看到,只有绿色的这个部分是合适的工艺窗口。当然这里说的主要还只是给材料摸工艺的问题。再回到工业化上,这个大碳纸温场的控制(尤其考虑到需要急冷急热)怎么能弄好,我觉得可能有些技术挑战。 后记五一休闲假期大家要好好玩,总算是疫情后的一个可以有出游机会假期,要珍惜。旅游一下消费一下,也是为了国家的经济恢复做贡献。 不过呢,休闲之余,大家也不要忘了多给自己充电和提高自己。世界时局的变化使得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可能都要受到影响,每一个人都应该自立自强,努力前进,固守于以前学到的知识和见解可不行。 致谢感谢pppeach在技术方面的讨论和建议。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计划 福利任务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