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众所周知,热失控的提前预警是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尽量精确的及时预警热失控事件的发生,又尽量保证信号的准确性是一个很多人都在探索的工作。在这里们带来一篇文章,其主要聚焦于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热失控时泄气产生的气体,对比几种可供探测的气体后,他们发现用红外CO2探测器可以实现非常有效、可靠的热失控(泄气)事件的预警。
热失控事件的各种信号
在热失控时/之前,电芯常常会:
· 发生电压下降
· 热失控前发生内短路
· CID (current interrupt device)激活,开始向外泄气
· 当然还有温度的快速上升/达到定义临界值
· 体积膨胀带来的机械膨胀力/位移方面的变化
· 气体压力的变化
因此,这些物理参量常常可以作为重要的热失控的发生的判据。在国标中,对于温度变化和电压变化条件进行了定义,其可以用于热失控事件是否已经发生的判据,这都规定已经很明确。但是具体到更实际电池包的服役和使用情景中,这些参数是不是好用可能还是要进一步的一事一议:
· 比如是对于电压下降来说,对于多并的电池模组并不好用(单节电芯失效,整个并联组的电压不会立即下降)。
· 另外在实际的电池包中:我们是可以额外设置很多温度传感器,但是给电池组里的每一个电芯都布上温感并不实际,成本很高,所以实际上这样做的很少。
· 然后是气体压力传感器:问题在于信噪比不佳,而且快速增加的压力能持续时间比较短,容易把它给错失过去。
· 还有研究电芯膨胀力/位移的,但是考虑到电芯随着正常使用也会发生体积逐渐变大的现象,如何校准这个力/位移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所以说来说去,目前的这些传感器当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用性,但是也都有一些局限,所以使用多传感器结合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互相取长补短)。而对于泄气产生出来的气体来说,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工作机理的传感器用于探测不同种类的气体——所以要不试试这块看有没有新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探测CO2含量用于热失控事件的报警信号比较实用?
作者首先梳理了之前的研究工作,对比了加热、针 刺、过充和电芯泄露时的LFP 和NCA电芯的CO2、CO、H2、可挥发有机物(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气体的含量。主要发现为:
CO和H2很类似:在LFP体系里产生的量太少,在NCA的低SOC体系中产生的也少。VOC的话,是可以测,但是有机物气体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理比较复杂,一致性(consistency)不好。而CO2则表现非常出色:NCA/LFP, 高SOC/低SOC,不同的触发方式(甚至包括泄露),都是大量存在1X%~5X%,可以说是探测信号的很理想的选择了。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要探测的这个气体的信号能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 早发现 early presence以及可以检测泄露 leakage detection,CO2都可以满足。但是似乎VOC的也还不错,也能研究一下,所以接下来,就看看这两类气体的传感器具体如何。
VOC vs CO2信号,看哪种检测气体更为综合实用
然后是VOC和CO2传感器都有哪些种类,主要有以下的四大种,表中具体给列出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互相探测敏感,每年飘移、寿命和价格参数等内容。
· 电化学的:会对其它的气体有互相敏感,长期飘移15%/年,低湿环境会损坏。(一身毛病啊。。。)
· 半导体:SnO2 问题是其对NO、NO2、CO等都敏感,不只对VOC气体。(这个互相探测敏感真是不好)
· CO2化学:太贵,2-5年老得换。
· CO2红外:就是不同气体会吸收不同的特征红外线——看完后发现几乎没什么缺点。
所以VOC vs CO2,CO2胜出,红外探测最好。
然后搭个环境,看看是不是CO2信号指示热失控事件比其它信号更好用
如图所示,基于方型电芯进行了准密封环境的过充试验,还加上了压力传感器以及电芯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看看他们与CO2传感器相比,谁更好些。
然后咱看看不同信号的反应:力这个效果是真不好,变化是渐变的,而且在发生热事件前很早就达到饱和了。。。
测量电芯不同地方的温度,发现是有温差的:电芯表面中间测得138度时,内部实际可能更高,而此时电芯表面边缘温度更低,其与表面中心的温差可达25度,一会之后发生了热失控后,这个温差可达70度。所以温度探测这个常常还是有点麻烦的——毕竟你不可能到处铺满温感,而温度在热失控早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然后下图看一下CO2探测的结果,不难看出在发生热事件时几乎同时CO2因为泄气出来浓度明显增加,传感器可以很方便的测出信号,变化很明显,信号质量会很好。
在PACK中的测试
既然工作原理没问题,最后找了个PACK来测试一下。在这时主要要做的工作在于:基于电池包的尺寸和泄气的流道设计、使用电芯的化学体系,基于一系列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充分考虑了体积稀释+传感器距离等因素,最终计算-定义出报警阈值CO2值。主要的计算的一些原则如下所示,囿于篇幅,就不全列了:)
如下图表所示:最后得到的针对该PACK的建议报警阈值238,000ppm。他们认为这个值定义不能定的太低——假报警会太多;也不能太高——真出事了报警就太晚了。
结语&乱弹
我知道有不少企业正在考虑把气体压力/VOC传感器用在电池包上作为组合传感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CO2这个方法看起来还不错,不过不知道能耗、体积等方面如何,但是无论怎样,至少应该是值得去做一些进一步的工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