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刘博带你读文献(12)——CO2传感器检测和预警电芯失效/热失控的泄气行为

3月前浏览682


 

大家好!众所周知,热失控的提前预警是很重要的工作,如何尽量精确的及时预警热失控事件的发生,又尽量保证信号的准确性是一个很多人都在探索的工作。在这里们带来一篇文章,其主要聚焦于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电芯热失控时泄气产生的气体,对比几种可供探测的气体后,他们发现用红外CO2探测器可以实现非常有效、可靠的热失控(泄气)事件的预警

      



               

 热失控事件的各种信号

在热失控时/之前,电芯常常会:

·       发生电压下降

·       热失控前发生内短路

·       CID (current interrupt device)激活,开始向外泄气

·       当然还有温度的快速上升/达到定义临界值

·       体积膨胀带来的机械膨胀力/位移方面的变化 

·       气体压力的变化


因此,这些物理参量常常可以作为重要的热失控的发生的判据。在国标中,对于温度变化和电压变化条件进行了定义,其可以用于热失控事件是否已经发生的判据,这都规定已经很明确。但是具体到更实际电池包的服役和使用情景中,这些参数是不是好用可能还是要进一步的一事一议:


·       比如是对于电压下降来说,对于多并的电池模组并不好用(单节电芯失效,整个并联组的电压不会立即下降)。

·       另外在实际的电池包中:我们是可以额外设置很多温度传感器,但是给电池组里的每一个电芯都布上温感并不实际,成本很高,所以实际上这样做的很少。

·       然后是气体压力传感器:问题在于信噪比不佳,而且快速增加的压力能持续时间比较短,容易把它给错失过去。

·       还有研究电芯膨胀力/位移的,但是考虑到电芯随着正常使用也会发生体积逐渐变大的现象,如何校准这个力/位移也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


所以说来说去,目前的这些传感器当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可用性,但是也都有一些局限,所以使用多传感器结合的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互相取长补短)。而对于泄气产生出来的气体来说,其实可以有很多不同工作机理的传感器用于探测不同种类的气体——所以要不试试这块看有没有新的可能性?

 



为什么说探测CO2含量用于热失控事件的报警信号比较实用?

 

作者首先梳理了之前的研究工作,对比了加热、针 刺、过充和电芯泄露时的LFP NCA电芯的CO2COH2、可挥发有机物(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气体的含量。主要发现为:



 COH2很类似:在LFP体系里产生的量太少,在NCA的低SOC体系中产生的也少。VOC的话,是可以测,但是有机物气体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理比较复杂,一致性(consistency)不好。而CO2则表现非常出色:NCA/LFP, 高SOC/SOC,不同的触发方式(甚至包括泄露),都是大量存在1X%~5X%,可以说是探测信号的很理想的选择了。

 

综上所述:我们希望要探测的这个气体的信号能满足:一致性consistency, 早发现 early presence以及可以检测泄露 leakage detectionCO2都可以满足。但是似乎VOC的也还不错,也能研究一下,所以接下来,就看看这两类气体的传感器具体如何。


 

 



VOC vs CO2信号,看哪种检测气体更为综合实用

 

然后是VOCCO2传感器都有哪些种类,主要有以下的四大种,表中具体给列出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互相探测敏感,每年飘移、寿命和价格参数等内容。

 

·       电化学的:会对其它的气体有互相敏感,长期飘移15%/年,低湿环境会损坏。(一身毛病啊。。。)

·       半导体:SnO2 问题是其对NONO2CO等都敏感,不只对VOC气体。(这个互相探测敏感真是不好)

·       CO2化学:太贵,2-5年老得换。

·       CO2红外:就是不同气体会吸收不同的特征红外线——看完后发现几乎没什么缺点。

 

所以VOC vs CO2CO2胜出,红外探测最好。



 

然后搭个环境,看看是不是CO2信号指示热失控事件比其它信号更好用

 

如图所示,基于方型电芯进行了准密封环境的过充试验,还加上了压力传感器以及电芯表面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看看他们与CO2传感器相比,谁更好些。 


 

 


 


然后咱看看不同信号的反应:力这个效果是真不好,变化是渐变的,而且在发生热事件前很早就达到饱和了。。。


 


测量电芯不同地方的温度,发现是有温差的:电芯表面中间测得138度时,内部实际可能更高,而此时电芯表面边缘温度更低,其与表面中心的温差可达25度,一会之后发生了热失控后,这个温差可达70度。所以温度探测这个常常还是有点麻烦的——毕竟你不可能到处铺满温感,而温度在热失控早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 


 

然后下图看一下CO2探测的结果,不难看出在发生热事件时几乎同时CO2因为泄气出来浓度明显增加,传感器可以很方便的测出信号,变化很明显,信号质量会很好。

 


 

 

 



 

PACK中的测试

 

既然工作原理没问题,最后找了个PACK来测试一下。在这时主要要做的工作在于:基于电池包的尺寸和泄气的流道设计、使用电芯的化学体系,基于一系列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计算,充分考虑了体积稀释+传感器距离等因素,最终计算-定义出报警阈值CO2值。主要的计算的一些原则如下所示,囿于篇幅,就不全列了:)


 


如下图表所示:最后得到的针对该PACK的建议报警阈值238,000ppm。他们认为这个值定义不能定的太低——假报警会太多;也不能太高——真出事了报警就太晚了。

 


 



结语&乱弹


我知道有不少企业正在考虑把气体压力/VOC传感器用在电池包上作为组合传感器解决方案的一部分。CO2这个方法看起来还不错,不过不知道能耗、体积等方面如何,但是无论怎样,至少应该是值得去做一些进一步的工作的。

 

 

来源:弗雷刘
化学半导体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7
最近编辑:3月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1文章 10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刘博带你读文献(10)——热失控加速触发的锅是不是要让ISC内短路来背?

大家好!众所周知,热失控过程中的T2左右的温升的急剧上升常常被大家归因于ISC内短路发生-内部放电,但是真实的情况是不是如此呢?内短路的释能-放热对于整个热失控过程的贡献能有多少呢? 这一次刘博就给大家带来任东生博士的一篇文章:热失控过程中内短路(Internal Short Circuit, ISC)还真不应该背主要的锅;如果只看内短路机理的贡献,就必须得看在这个过程中内阻增加的情况。 研究方法 使用的电芯本文主要使用了24Ah的软包电芯,具体参数为:NCM111-Gr,单面涂覆Al2O3的PE隔膜(PE熔点大约130℃),电解液成分为:EC:EMC:DMC= 1:1:1(体积比) EV-ARC:测内阻,液氮直冻把该电芯放入绝热量热仪中(EV-ARC)进行研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设备不仅可以进行常规的热失控实验,还可以实时测量电芯内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其还连接了液氮急冷装置——这样可以在电芯发生热失控/电压降到1V以下的瞬间启动将液氮注入,从而把电芯进行急冻,以保留下当时电芯内各部分的情况,来方便接下来的进一步研究。 液氮拆出来的电极做扣电和部分电芯进行进一步测试分析冷冻得到的电芯可以在手套箱中拆解,从而得到(保持着热失控前一瞬间状态的)正极、负极、隔膜,然后就可以进行进一步的SEM/EDS表征。可以把正极/负极做成扣电来看热失控前一瞬间电池活性材料的电化学状态情况,还可以更进一步的,把这些极片装成正极-电解液(CA-EL)/负极-电解液(AN-EL)/正极-负极(CA-AN)组合的“部分电芯(Partial Cell)”,然后再对这些Partial Cell再做ARC实验,来进一步验证本文的研究结论:到底是哪一个组合对于热失控的贡献更大。 好,顺着这个思路,咱们来看一下实验结果。 24Ah电芯的ARC实验:发生了内短路ISC后也没见着电芯立即烧挂掉?上图是24Ah电芯三个平行样品的ARC测试结果,都是左图为温升,右图为温升速率,同时电压数据(蓝线)也在其中。可见:1)三个电芯的T2都在210℃左右,但是发生ISC可能很早(2、3号在180℃左右就发生了),说明不见得热失控的加速与ISC能完全对的上。2)三个样品的行为都不太一样,1号没有ISC——电芯在电压下降的时候就直接迅速温升挂掉了……;3)而2号3号则在T2之前都有一个很长时间的ISC内短路,时间能长达300s左右,在此过程中对应着电压下降到1V下并不断波动,但是大家可以看出,在发生ISC后,右图中的温升速率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突变式升高,而是逐渐缓慢的加速-温度上升,达到T2才进入真正的热失控加速。 把这个临界热失控的电芯急冷下后拿出来分析一下看看? 既然可能传统认为的失效机理可能不对,那当然得仔细的研究下这个热失控前瞬间的电芯。如下图A所示:在电压下降(发生ISC)的瞬间对电芯进行液氮急冷,之后对电芯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电芯外观:鼓包啦,考虑到有好多电解液气化了,也正常。电芯质量:(之前)505g->(之后)453.7g,所以看来低沸点的电解液成分基本都跑了:EMC(28.8 g),DMC(24.9 g)。交流阻抗:1.5mOhm->1.048Ohm (*700)。负极极片:金色,典型的嵌锂态,正常隔膜:明显的收缩,中部有大的裂开,主要是由PE熔化(130度熔点)导致的。陶瓷涂覆是有帮助啊,但是基材本身就是这个熔点,那该撑不住还是撑不住…… 所以注意:电芯从130℃左右开始就已经发生了ISC,主要来自于隔膜收缩产生的局部开裂。 然后把拆出的电极装个扣电看看,再表征下表面状态,看看正负极在热失控前经历了什么 在这里直接告诉大家扣电EIS测试的结论(虚线为热失控-液氮冷的,实线为原始电芯的):NCM/Li:初始OCV和放电容量下降->正极有自放电Gr/Li:负极退化最严重(首周充电,总容量),因为->SEI分解,然后就是各种反应NCM/Gr全扣电电芯:初始OCV3.934V,与发生ISC时的电芯电压3.964V接近,还是能放出90%的电量,说明:在发生ISC时大部分储存的电量并没有释放。以及下图是热失控液氮冷的NCM/Gr全扣电比正常电芯的NCM/Gr的内阻对比,可见热失控的样品内阻大好多->考虑到用的一样的隔膜电解液,所以还是正负极材料的事。 所以接下来就得重点看下正负极的情况啦。先看上图的SEM结果:相比正常的正负极,表面都多了很厚的沉积层,产生了这种孔变少的糊住效应->当然会使内阻变大。再进一步的做EDS分析,从下图成分结果可见:O、P、F等元素含量的上升也说明了电解液等与正负极反应在表面形成了沉积,使得正负极极片此时肯定内阻会变大。 总结一下热失控失效机理 更进一步的,把在这个过程中的内阻变化曲线也放在图中(绿色曲线),再结合上面的分析,咱们来看一下这个电芯热失控失效过程中的主要反应机理是什么。 不难看出,在150~210℃阶段中,电芯的内阻有一个明显的上升。尤其是在170~210阶段,内阻的上升甚至是2~3个数量级的幅度。从以上的分析其实不难看出,该过程中的内阻升高主要因为1)电解液因为蒸干的耗尽(毕竟电解液的成分在那里130度就有沸腾气化的)2)正负极产生厚的沉积层导致孔隙变少3)隔膜熔化-关闭效应 然后呢,大家知道焦耳定律产热是与内阻相关的:大的内阻必然导致小的电流,而且从正极的扣电实验SOC状态、内阻测量都可以看出实际上热失控前电芯内储存的电化学能其实没释放多少,所以综上所述:在热失控前电芯早就发生了内短路ISC,但是释放的能量有限,也不是温升速率变快的主要推动器。 那谁是推动器呢?锅得有人背啊。 做PartialCell(部分电芯),来看看谁才是热失控加速的真正推动器:负极-电解液你出来 刚才说了,热失控加速的这口锅不应该让ISC来背,那让谁来呢?好在作者把液氮冷却得到的极片做了部分电芯PartialCell,然后对这些电芯来进行ARC分析,看看哪个反应对才是罪魁祸首。 可见几个不同搭配Partial Cell的ARC 结果。上图:黄色曲线AN-ELE发生最早,是最不稳定反应配对,对应在全电芯中应该是发生热失控最早的物质组;CA-ELE倒是看着很稳定下图:和上图结果一样,黄色曲线AN-ELE也是所有反应对中最早、速率最高的。CA-ELE还是比较稳定的。所以对于这样的24Ah的电芯,负极-电解液AN-ELE在高温下的反应才是热失控的最大加速诱因,而不是ISC内短路。基于以上的结果,他们推出了上图所示的热失控的全过程1) SEI薄膜分解以及嵌锂石墨与电解液的初步反应,另外一个是低沸开始蒸发,都导致了内阻的上升。此时温度还低于隔膜PE的熔点,所以还没有隔膜收缩,也就没有ISC。2)温度上升进一步明显使得隔膜开始收缩,电压立即开始下降。但是此时全电芯的内阻上升到了近*1000,所以这一阶段中ISC机制放出的热其实比较有限。3)嵌锂石墨和电解液的反应进一步加剧(AL-ELE),这才开始大量产热。4)温度再高,CA-AN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进一步贡献放热,所有反应都发生,直到T3达成。 总结&乱弹1)总之不是内短路的锅,但是是不是对于每一种不同的电芯就一定总是负极-电解液的锅呢?也不一定。刘博觉得:热失控T2加速点在哪,取决于哪个(剧烈释能的)反应对先发生,而这与电芯的设计强相关。比如本文研究的体系是111体系-隔膜很早就要崩溃导致内短路的一个电芯,当然通过本文的研究已经知道了内短路的贡献有限(本结论应该对于大部分电芯都适用)。但是如果你换成释氧放能明显更早的811体系,没准正极的贡献就来的更早更剧烈了呢?换一个体系的电解液呢?大家一琢磨就不难发现,可能都会导致机理的变化,需要CASEBY CASE的分析。 2)EV-ARC实验测试条件总之配上内阻在线分析,有条件再加上液氮处理来做后处理效果更优。当然,预算给我跟上…… 3)如果单纯考虑ISC机理的话,让他内阻变大肯定可以让电芯变的更安全。但是你考虑了其它机理吗?如本文所述:使用低沸点早气化的电解液/让正负极尽量早点多反应糊住表面/使用可熔化关闭的隔膜,都可以在这方面使内阻上升,针对ISC机理实现安全性的提升。但是你这是一个理想情况。实际上大家也看见了,200℃以上的时候,本文的体系中负极-电解液的反应才是放热贡献的最大头,更不用说以后上的811体系——估计正极的贡献也要变大,在这种情况下还真的要老是去只盯着ISC不放吗?此外:早气化的电解液就意味着早早的把很多一般情况下可燃的电解液有机成分排放到了电池包中,总体来说可能给泄气-阻燃设计带来更多挑战,所以能不能得出结论:我们上低沸点的电解液就完了——还真不能这么想。热失控热扩散原理博大精深,需要深钻研呐。 致谢感谢徐大哥推荐文章,感谢任博士和我进行了讨论:)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