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小米的发布会,感觉很有意思,仍然还是就电池这块聊下笔者的看法。
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业余时间所作,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的观点。
能量
在之前,其实小米SU7的两款电池包的基本信息就已经在网上有爆料了,包括工信部的披露信息,总体来说就是:宁德时代三元101kWh,系统能量密度157Wh/kg;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则是73.6度电,127Wh/kg。
点评:这两个指标就比较平常了,的确不算很高,当然如果考虑到它有快充能力也还是比较有竞争力的。以及,嗯,101度的电池看着有点眼熟。
然后这次,小米进一步公开了系统设计的一些细节,感觉基本就是CTP/CTB,以及就是C的麒麟方案,不过这个“成熟体系”最高132kWh能量的表达,笔者真是在业内的所有发布会中第一次见,不太理解这个应该对应一个什么时候能够产出&目前成熟度实际如何,还希望有懂的人给来指点一下。
CTB与VCTP
类似麒麟的高系统集成度方案肯定是很好的未来发展方向,当然这个77.8%是怎么来的,笔者也有兴趣进一步挖掘。毕竟BYD的长刀片现在量产的车型已经很紧凑了,也没有做出77.8%的数来,那这个类似于麒麟的方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三元版本这么多冷板的使用也能达到77.8%吗?盲猜一下,铁锂版本也许有更可能可以达到这个值。另外一点是:是不是各家算Vctp的方法其实并不一样,所以导致算出来的数大家互相比不了?
电芯
发布会中的展示方案看起来就是宁德的NCM版本,大概率不是BYD的(不是刀片)。然后电芯倒置以保证向下泄气。这个设计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业内似乎也有些企业正在开发,就是一点,这个设计不是特别利于电热分离(都在底部),当然了从电池包上盖做地板,简化上侧集成难度方面也有些好处(毕竟这是CTB),只是这样球都踢给下部的电池系统和电芯了。
系统能量相关性能
说了系统是871V(应该是Umax),然后笔者数了下是198节电芯,这样一算单节电芯的电压是4.4V,合理,也是高电压中镍体系电芯量产的最高值了(应该)。
快充
当时听发布会笔者一度疑惑了很久:怎么电池部分没说快充能力?然后在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低温快充能力:10摄氏度下快充,38min从10%到80%,与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比要强。
以及最后还好雷斯克总还是介绍了一下快充能力:5min220km, 10min 390km, 15min 510km。
简评:总体来说,是挺好,麒麟电池快充能力不错。不过就一点,这个数怎么看着有点眼熟,是不是哪天在哪见过?
热管理
这就看着很麒麟啦,两边大面冷板,总共7.8m2的冷却面积。比较有意思的是高性能隔热气凝胶是放在了电芯的小面那里——估计是为了保证发生单节的热失控时不会侧向传导。而在正向传导方面看来小米对于大面冷板以及电芯自己的安全比较有信心,不用做太多其它的工作(个人认为这个倒是不意外,毕竟大面可以导热,以及起码这款中镍高电压安全上本来也相对更好应对),所以热安全上可以55度+不开水冷可以过。
系统机械设计
大概应该也是典型的麒麟设计,看四周和底部防护应该是用料很实的,安全性估计不错,当然不知道具体材料厚度如何和性能指标咋样,肯定值得多跟一下。
小结
总体来说有不少亮点(机械结构设计,安全,快充),就是这个电池就感觉看着有点面熟,指标上好像和那谁有点像。你们感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