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CATL发布了关于麒麟电池的新介绍视频,感觉里面还是有一点技术细节信息的。正好最近对于麒麟电池的各种公 开信息做了些总结和分析工作,在这里也把一些浅见与大家做一个分享,欢迎吐槽点评。
声明:本文为笔者业余时间基于公 开信息所做,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的观点。
麒麟电池:大户人家的三元电池姐妹们,先登场的是高能量版本老大
基于现在网络上的公开 信息,笔者认为麒麟电池是CATL公司的CTP3.0三元电池技术(不是磷酸铁锂,这个对应的是神行),主要可以在快充和高能量密度方向实现性能的提升。然后这个电池不是只有一个配置,而是一个系列,打个比方,就像好多姐妹一样。
然后这不这几个姐妹从CATL这个大户公司长大了,陆续开始嫁人,但是目前看来,老大和后面的几个妹妹似乎有明显差异:
老大是极氪009/001使用的140kWh高能量电池包,这款电池包在网上已经有不少的拆解测试分析了,在这里刘博也不浪费过多篇幅,直接说结论:这款电池包很明显是高比能导向的(系统能量密度近200Wh/kg,单体电芯那就更高了),但是说实话系统的体积集成效率Vctp并不怎么好(水冷板+Z轴空间利用问题),然后快充性能很一般(似乎10~80%SOC得用半个小时,甚至有的家测出来的时间更长),以上的这些实际性能其实与CATL一开始的时候对麒麟电池介绍时声称的能量密度+体积利用率+快充的激进目标偏差有些大。
当然,对行业了解的朋友也知道,这个其实并不意外,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很难有哪一种可以达到所有性能全方面都明显高出别人一大截——能有优势,而且劣势不明显,已经是明显跑赢了。
当然从系统设计的细节也能看出其实很多方面没准这个“老大”只是第一代产品,后面还要不断的迭代和改进设计。所以我们进一步的看一下,它的几个妹妹们的情况——来, 上图表。
麒麟电池的几个妹妹们——全是快充导向版本
除去这个140kWh的老大,麒麟家族有好几个妹妹,然后最近这半年的出嫁仪式是一波又一波,然后基于公 开信 息笔者总结了一下,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各电池包KPI高度相似,会是一款电池包吗?能量基本都是100~102kWh,系统能量密度似乎都是165Wh/kg左右 ,然后都是800V系统,当然在快充能力上理想这个要明显要好一些,10-80%是11min2s(算出来是峰值5C平均4C),而其它的几个基本都是15min (算出来是峰值4C平均3C)。
基于这几个电池相似的能量,笔者不是特别确定这意味着什么,考虑到指标太相近,实在是不能排除有些包其实就是同款电池的可能性(一个孩子起了俩名字?),但是从另外一些方面又感觉应该不至于大家是同款,因为:1)小米(倒置电芯)和理想(有两根横梁)的这个设计似乎与其它家有明显不同; 2)理想的这个明显好一点的快充能力不能排除是用了略好一点的电芯;3)001刚刚改款,而且旧款的001可是支持140度电这么一个高PACK的,那如果白车身不变,新版本应该还是可以带一块高PACK,但是明显其它几款车的设计会要求PACK尽量的矮,尤其是小米,所以共用设计可能性相对小了好多。
机械设计,好多有意思的方面,未来CTP的结构演化方向在哪?
3合1梁的功能与横梁的设置?CATL声称的是这个3合1多功能梁集成了大面水冷、机械支撑和膨胀支持三种支持,在一开始的介绍的时候整个系统是没有横纵梁的,而且麒麟老大也没有,然后看公开介绍资料里,小米、001、007、路特斯也没有。不过理想的包里面可是明明白白的放着两根横梁,而且笔者注意到,昨天晚上CATL的视频里也明确说明了:电池包有马鞭横梁结构——保证碰撞防护。
个人对这个问题的推断是:3合1梁完全充到电池包水平面力学性能支撑的想法可能太过激进,还是保守一点回归经典,补上一、两根横梁的做法更为保险。当然说到3合1梁还不只这些功能,优点除了刚才说的这个可能可以提供支撑,其实还有:大面冷却保证快充,发生热失控时导走热量,可以提供电芯膨胀支持等。但是以上的这些方面其实如同横梁这方面的作用一样,副作用也是存在的:太占空对于系统集成效率有影响,而且哪种便宜的金属材料(一般的冷板就是铝材)能有这么复杂的机械性能可以全生命周期来配合电芯膨胀而且还能在被压缩后还能执行好冷板的功能呢(别一挤孔道全堵了)?对于这一点其实笔者还没想好,但是认为也许麒麟不要去适配高硅电池(膨胀问题简单点)可能是一种出路(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还有一点是这个排气设置。前几天网上出来好多吹小米倒置电芯的,这个看的笔者莫名其妙。还是要在这强调一下,这个倒置电芯在行业内真不算什么大发明,然后这样的好处当然似乎是可以直接向下排(反正现在大家都讲究一个尽量不要向上),但是问题在于这样对于电芯极柱的腐蚀、电池包装配、电芯生命周期验证都带来了挑战,更不用说它的设计极柱和排气还在一起,与现在的热电分离提高安全性的理念是相违的。当然笔者再大胆猜一下,这应该还是因为小米这个车可能更低矮跑车范(毕竟人称亦庄保X捷),比其它几个竞品对于Z向空间要求更高,所以才有了这个妥协,但是也有技术上的挑战。
所以啊,工程上的东西,都是取舍,看你想付出什么再得到什么呗(咦,听着有点人生哲理的样子)。
瞎猜:麒麟未来方向如何?
001的发布会上,笔者发现140kWh电池包这个配置在新款里已经消失了,现在清一色的是麒麟和神行。个人认为140kWh这个更像是CATL的试水之作,特别高比能的大重贵电池包并不是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看看现在低成本解决方案的火热吧),1000km续航的示范意义不错,实用价值没那么高。而100kWh +合适的165Wh/kg左右的能量密度+ 快充很明显已经是大家共同追求的三元高性能电池的KPI指标了。
笔者自己机械背景有限,对于三合一冷板的性能的研究不深,但是个人还是认为极端的取消横纵梁(原教旨主义CTP?)可能会给机械性能达标带来挑战(你保留个一两根不就办了么),然后对于这个冷板对于电芯的膨胀适配作用,个人也觉得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值得持续跟进,看看尤其是它与高硅体系能够如何的匹配。
而对于泄气结构设计,个人还是觉得正置电芯,底下开排气是比较好的一个设计,不过就是得把Z向空间利用率整明白,像140度电那个一样的系统集成效率似乎还可以争取再提高点。
所以总体来说,麒麟电池很快都会真正进入市场批量交付,而想必下一代的技术也正在研发中,期待未来技术的问世。
笔者基于自己知道的公 开信息,在这里分享一些个人浅见,难免哪里有不足之处,也欢迎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