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温故知新,继往开来:《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读后感

3月前浏览2595

前一阵在知乎上收到人邮社编辑的私信,要把这本工信部前任苗部长的新书《换道赛车:新能源汽车的中国道路》介绍给我,并希望我可以做一下推荐宣传。  

  

周末把这本书刚刚读完,感觉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可以帮助我们从最为宏观的视角上回溯过去这近15年中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一步步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发展历程,而且还带动了整个汽车产业的升级,可以说很有意义。  

这本书比较适合有需要全面、宏观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历史的朋友,对于新进入行业者当然这样学学有利于学习行业整体的发展脉络和逻辑,以及了解为什么发展一些技术,站在高层的角度考虑为何,非常推荐,可以是一本推荐学习的入门“教材”。而即使对于行业资深从业者来说,阅读此书也有益于重新梳理一下全行业的发展历程,在24年这样一个全行业发展的转折点和新阶段也可以帮助我们整理思路,重新轻装上任,来打好汽车行业发展的“下半场”比赛;而且苗部长的视角是很高的,是站在国家产业发展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习他的思想也有助于我们这些“老鸟”不断反思和成长,力争向更高的层次去迈进和努力,共同推进新能源事业的发展。  

那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汽车产业大变局

这一章先从整体视角上介绍了工业1.0~4.0的定义,以及说明了每一次技术的革新是如何带动整体发展创新的。而汽车作为工业各分支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自然也少要经历这些革命。因此在这些年我们常常说的汽车领域的转型和革新,比如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等,其实都应该放在整个工业4.0革命的大背景下来看。  

尤其是电动化,其产生还有着更加大的能源背景:上世纪一度燃油车(以美系为代表)都是“油老虎”,而石油危机带来的冲击使得大家对于能源安全的重视不断提升,燃油车尾气的环保也是一大问题。而我国实际上一直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缺乏,但是煤炭、水电资源丰富,电力体系建设较好,这些都是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有利条件。此外,在最近的这些年中,软件行业不断发展,开始对各个行业的业态都在重塑;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产业的供应链也在不断变化,可以看出:以上的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孕育了这次汽车产业的大发展、大革命。  

  

第二章:久久为功风雨路  

这一章展望了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如何从零做起,一步步从实验室做了市场。最初的研发项目甚至可以回溯到 2001年的863计划(电动汽车第一次被纳入),然后一汽、东风、长安等公司,清华、北理工等学校也开始开发相应技术。之后经过了几个重要的事件/节点,包括 08年奥运会的服务(“襁褓中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展示台和测试场”)、“十城千辆”试点示范等。  

2010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定》,新能源汽车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及在2012年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这些重要的政策毫无疑问就是过去十余年中新能源汽车行业最为重要的“指挥棒”,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调,然后当然大家就目睹了行业在过去时间中的飞速发展,虽然也有些弯路和小问题出现(比如骗补),但是总体来说,整个行业是正向积极在发展的。最近几年,包括新的政策调整也在一直进行,比如“双积分”,比如补贴退坡,比如放开外资股比限制——这些调整对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迎接新时代、新阶段下行业发展的新常态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章:宁可“路”等车,不让车等“路”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持,充电桩自然是一大核心 。“鸡与蛋”问题的讨论在很多新生事物的发展中都会被提起,而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我国从一开始就非常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于充电标准、电网互动、大功率充电等关键问题早有应对和布局,甚至对于快充也做了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保证了不同的补能路线在中国百花齐放,都走在了世界前列。  

燃料电池也是一种重要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虽然对于乘用车来说,它的挑战很大,但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发展新领域新技术的最优考虑自然就是“我全都要”。这里需要的氢的基础设施和技术相比于电池来说,自然是更有挑战的,但是我国也在积极发展和布局,在这方面尤其是最近几年也有了不少的进展。  

  



第四章:做强关键零部件  

新能源汽车的一大关键零部件自然就是动力电池,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崛起也离不开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壮大。在早期起步阶段,我国的电池行业是明显落后于日韩的,不论是学术研究水平还是工业化能力都远逊于国际先进水平,但是我国在政策的扶持以及行业人士的努力下,过去十年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可以说是塑造了一个奇迹,飞速发展,后来居上成为了世界一流水平,在工业化、成本、各种新技术创新(钠电、固态、磷酸锰铁锂等等)都走在了世界前列。此外,在电机-功率半导体、电池回收等方面,我国的产业界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能够很好地支持自己行业发展的需求、  

  



第五章:整车产品八仙过海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从战略上一开始就确定了“三横三纵战略”:三横即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纯电、插电混动、燃料电池汽车(基于电动化程度以及技术路线被“卡脖子”的考虑,普通混动被归入了节油车类型)效果。  

插电混动是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推进,过分要求全面纯电动化无疑并不实际,而插混的多种技术路线可以提高燃油效率,提高产品竞争力,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技术。而纯电则自然是新能源汽车的“中军”,对于节能减排,做出新的技术开拓新的赛道最为重要。燃料电池技术如第三章所述,对于中国同样十分重要,我们也在不断探索前行,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力。而在使用领域上,我们不仅针对乘用车,在商用车客车、重卡方面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在这方面的节能减排取得的成绩巨大,未来进一步改善的前景同样广阔。  

  



第六章:车企创新竞进,让子弹飞  

对于很多朋友来说这一章可能更熟悉,毕竟很多车企大家都耳熟能详,是大家作为消费者可以直接接触的到的,不过在这一章里,苗部长还是为我们复盘了像蔚小理这样几家代表企业的发展历程,他们是如何从小发展到大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又有哪些关键的决策点是他们顺利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像传统的汽车企业,比如比亚迪、北汽、上汽的发展轨迹同样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分析和研究。  

  



第七章:化解汽车安全焦虑  

新能源汽车的一大核心挑战在于安全,而对于电池安全的技术研究和改进,法规方面的引导我们一直也走在世界前列。这一章回顾了整个电池行业安全发展的不同阶段,包括法规和技术迭代的介绍。充电安全同样重要,我国也在充电标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并且也在前沿技术(V2G)方面有所布局。整车安全是最终需要落实的任务,我国从2021年开始实施了《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对于整车的电气安全和功能安全提出了很多明确的规定,对于涉水、底部安全方面也在不断强化要求。相信在技术和法规的共同促进下,新能源汽车的安全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第八章:抓铁有痕,由大变强突破解码  

我国社会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无疑是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取得突破的关键原因。在过去十余年中,我国中央政府积极制定政策并基于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积极凝聚了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与此同时,完备的工业体系、充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供应以及广大从业者的拼搏共同支持,这都是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能从小变大,由有大变强的关键因素。  

  



第九章:自强不息,迎接“下半场”  

回顾“上半场”比赛,我们的成绩不错,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明显提高,甚至有了让国外企业感到“狼来了”的感觉。然而2024年有了很多新的情况,不管是西方国家调整电动化策略,还是整个国际经济形势、车市的承压,整个行业的过度“卷”与竞争激烈,都在提醒我们还要不断调整,以迎接未来更多不确定性的挑战。我们更需要实事求是,聚焦汽车里的关键技术(电池、芯片、软件)等,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方向,准备好“下半场” 的比赛。  



后记  

虽然笔者从工作开始就一直身处在行业中,也一直关注着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但是这一本书读完,我依然感觉收获很大——可以帮我们重新回顾行业整体发展脉络,从更高层面俯瞰全局,并且可以帮助思考:一个行业的成功发展需要哪些因素,而我们每一个人又可以如何参考学习,找到自己的位置。  

所以说,这一本书不管是对于行业新兵(学习历史,形成一下对于行业整体情况和大局观的理解),还是对于老手(温故知新,系统总结一下,继往开来,以及推荐给身边的新手),都是值得一读的,在此推荐。  



来源:弗雷刘
燃料电池半导体汽车电力新能源芯片煤炭电机电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7
最近编辑:3月前
弗雷刘
博士 动力电池 新能源行业科普
获赞 0粉丝 1文章 100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NISSAN日产公司2024ARC战略更新

近来日产公司在网站上公布了战略转型规划ARC报告,笔者看了一下觉得还是有点意思的,就在这里和大家做做分享。在网上搜 NISSAN+ARC应该很容易搜到,在这里就不给大家上链接了。 声明:本文是笔者业余时间所做,不代表任何组织机构观点。 整体规划:推动转型,稳步推进电动化(注意不是纯电化)整体目标:减产能20%(反内卷挺好),减少20%的产品(PORTFOLIO),还要把12款产品提前发布(得早点出来抢市场?),把e-Power推向B&C级车(所以谁说太君要不做电动化了?),以及联盟方面的一些重整(雷诺-日产-三菱的配合估计是少不了事)。 然后可以看到,2030年目标是:27款新车其中有19款纯电EV,整体车型要有55%~60%的电动化率(BEV+PHEV吧,这和某豪华品牌目标差不多嘛),以及投入2 trillion 日元来转型。 所以:电动化当然都要做,来个一半左右的电动化目标很正常啊。把这事非要极端化,说成不要做/非要100%纯电化的,我真不知道要怎么说才好。 众所周知,日系在国内这两年日了不好,而在电动化转型方面基本就是全球车企中的队尾。所以日产的这个战略报告中,对于EV+转型的描述非常多,看的出来是决心要做些转型变革了,当然肯定也得付出点代价。该司在中期(26-27年)肯定还是以转型-准备为主(油电平衡产品序列,达成主要市场增长,财政纪律,聪明的合作关系),然后在2030年左右的中长期时更期望能见到效果(EV竞争力,差异化创新,新的营收流),以保证长期的业务以及利润率的增长。 油电平衡的产品规划,30年xEV占60% 油电平衡的产品序列:更具体来看看产品一揽子,日产希望能达成更平衡的规划(A balanced portfolio),然后BEV+PHEV (绿+蓝)在2026年占到40%——所以2030年占55%~60%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油车ICE有他的需求,电动化也有他的市场,为什么非要非黑即白的说要100%纯电动化呢?然后为什么要说西方国家要不做电动化了,证据在哪里??? 人家ICE内燃机也有推出产品的计划。 然后是e-Power电动化,在23年已经达成了120万辆的累计销量。日产也在不断努力开发(看来现在在弄的是第三代)电动化平台,然后目标是26年达到与内燃机ICE的平价(Cost-parity)。 Diversified powertrain – 动力源要多样化,多种选择。所以大家看看,人家最保守的日系也在做电动化啊,你们是从哪里发现西方/发达国家集体抛弃电动化的? 开发更高效的动力系统肯定是重中之中,那把各种元件进行有效整合——模块化自然也是核心任务,这里介绍了他们对于纯电的3合1以及插混e-Power的5合1的目标/概念。 电池产能:30年要135GWh,全固态电池争取26年路试(不是量产,注意),铁锂28才量产合作关系——保证电池供应,肯定是一大重要任务。这里有30年他们的主要产能规划目标:哪里多少GWH都很直白,135GWH不算少,然后四大合作伙伴是AESC,CATL,VEJ,SUNWODA。 然后电池方面,三元还是重要方向,希望的是:28年电池能量密度+50%,快充时间-50%。目标都好理解,比较基准值看来是现在的ARIYA?那也许不太难达标吧。 降本的话,怎么能不看磷酸铁锂LFP呢,这里他的目标是28年能自己产(电池?)——嗯,是不是慢了点? 以及哈,全固态电池ASSB!人家的目标很明白哦,24年是中试生产,26年原型车上路测试,28年目标是EV上市(注意是目标,这是一个努力要达成的目标,不是一个100%能发生的事实哦)。 所以说明年全固态量产的,呵…… 总结:稳步电动化,没什么太奇怪的新变化虽然日系是电动化的队尾,但是人家日产的战略说的也很清楚:努力推动转型,多种动力源协作保证市场的选择,然后一步步来,2030争取达到60%的xEV销量——所以哪里看出来人家就要不干电动化了呢? 在电池方面,人家也在往前走,当然磷酸铁锂是有点慢了。另外:全固态电池26年路试,28年争取量产,这个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电动化当然很重要,但是电动化也不等于100%纯电化嘛。 稳健前进,该干嘛干嘛。 来源:弗雷刘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