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热点关注·潜入深海6000米!中国颠覆性碳纤维创新技术,重塑深海力量格局

2月前浏览2921


在21世纪的海洋战略版图上,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正在重塑深海的力量格局——近日,香港知名国际媒体《南华早报》消息称,中国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高性能无人潜航器的超强度碳纤维船体,以其深海6000米的惊人下潜能力,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中国超强度碳纤维潜艇的成功研发,可能将在维护我国在海峡和南海的区域和平稳定和国家利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荣格复材技术

Part 1

海洋新贵:中国超强度碳纤维潜艇技术震撼全球


碳纤维(CF)及其复合材料,以其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耐腐蚀等一系列卓越性能,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明星。这种轻质高强的材料,不仅显著提升了军事装备的性能,还极大地优化了传统装备的设计和功能。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器材等领域,碳纤维的应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然而,在潜航器这一特定领域中,碳纤维的应用却相对较少。尤其是去年泰坦潜水器发生悲剧性内爆之后,引发了人们对碳纤维在水下应用中使用的担忧。在2023年6月,美国私营公司OceanGate运营的世界首艘碳纤维载人潜水器“泰坦”号,在前往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的过程中,因巨大的水压而遭到摧毁,导致艇上五人全部遇难。由此,引发了对碳纤维在潜航器中的应用持怀疑态度,认为其在深海环境下不堪重负。


中国科学家的创新突破,填补了这一空白,开发出适用于潜航器的超强度碳纤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报道中指出,中国独创的超强度碳纤维潜艇,能在6000米深海中轻松承受巨大压力。这一深度的下潜能力,远超现役任何核潜艇。新型潜艇的船体,壁厚仅3厘米,却能承受高达90兆帕的水压,是之前“泰坦”号潜水器的两倍多。这一技术的突破,得益于中国科学家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耐水压、耐低温等性能上的深入研究和创新。


由哈尔滨玻璃钢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郭玉奇(音译)领导的项目团队在最近的学术论文中指出,目前深海潜航器的抗压结构通常采用合金钢或钛合金,然而这些材料的高密度限制了潜航器的负载能力。


相比之下,碳纤维材料由于其低密度、高强度和抗疲劳、抗腐蚀等优良特性,成为了深海潜航器抗压结构的理想选择。


中国科学家通过创新和努力,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高强度碳纤维无人潜航器外壳,这个外壳舱壁厚度约为3厘米,仅为“泰坦”号舱壁厚度的四分之一。然而,在实验室测试中,它能轻易承受77兆帕(MPa)的水压。由碳纤维制成的船舱能够承受高达90兆帕的压力,相当于在海洋中深处达9000米处所承受的压力。然而,为了确保安全性,中国科学家将工作深度限制在6000米,即60兆帕的压力。


此外,碳纤维压力船体的外层覆盖着一层仅有1毫米厚的防水涂层。研究人员认为,这种涂层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不会出现泄漏、损坏、界面脱开、开裂等问题。碳纤维压力舱的前后两端采用了T4钛合金材料。由于它需要承受从0米到6000米的海水压力变化,设计人员考虑了疲劳问题,如碳纤维船体以及碳纤维和钛合金连接处的压力和温度变化。并且能够承受超过2000次的交替循环。


研究团队还开发了适用于浅水域的碳纤维无人潜航器壳体,厚度仅3毫米,适用于200米以内的水深,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郭玉奇团队在另一篇论文中指出,水下潜航器是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其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家的国防能力和科技实力。 

Part 2

碳纤维潜艇:国防安全的新锐力量


当前深海潜航器的耐压结构通常由合金钢或钛合金制成。然而,由于这些材料的密度较大,耐压结构占据了总重量的很大比例,限制了深海潜水器的载重能力。而碳纤维材料因其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抗疲劳、耐腐蚀和设计灵活性等优越性能,一旦应用于潜航器,将展现出深潜能力和高负载的优势。 


目前,世界各大国都在积极发展无人潜航器,试图以此来打造新型水下作战体系,保持水下优势。中国新型碳纤维潜航器的出现,将极大地增强国家的海洋作战能力。


轻质高强度的碳纤维可以降低潜航器的自重,提高其机动性和航程。这对于执行深海探测、海洋资源勘探等任务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碳纤维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可以在恶劣的海洋环境下长时间稳定运行,延长潜航器的使用寿命。此外,碳纤维还具备较好的电磁屏蔽性能,可以减少潜航器在海底航行时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提高潜航器的隐蔽性和安全性。在潜在的冲突中,这将为中国海军提供显著的战略优势。


Part 3

经济影响:全球领先的碳纤维产业


中国在碳纤维生产上的全球领先地位,预示着这一高性能材料将在未来几年内价格大幅下降,从而推动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风力发电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随着碳纤维生产成本的降低,中国不仅在军事领域,更将在经济领域获得深远影响。


据统计,去年中国的工厂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碳纤维产品,并且随着新生产线的不断建设,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碳纤维生产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国内碳纤维产业在技术突破和产能扩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近期,碳纤维国产化方面成果突出,尤其是在高性能碳纤维领域。随着国内技术的不断提升和产能的逐渐释放,国产碳纤维有望逐渐替代进口产品,提高市场认可度,降低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Part 4

结语


中国在碳纤维潜艇技术上的突破,不仅是材料科学的一次飞跃,更是国家战略实力的一次显著提升。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继续在水下无人潜航器领域引领全球,确保国家海洋权益和安全,更是中国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生动展现。


从战略角度来看,碳纤维技术的突破还将增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随着中国在碳纤维生产和应用上的领先地位,我们将在更多高科技领域占据优势,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碳纤维复材将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区域和平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疲劳复合材料航空航天汽车海洋材料工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8
最近编辑:2月前
碳纤维生产技术
助力国内碳纤维行业发展
获赞 23粉丝 32文章 3739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文章连载·美国赫氏:赫氏先进复合材料正在推动可再生能源的未来

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人们大力推动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风能是一种无限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最小。Hexcel 在复合材料和工艺改进以及环保生产工艺方面拥有出色的专业知识,支持全球风力涡轮机生产超过 25 年。风力涡轮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将其馈入发电机,发电机与电网网络相连,为家庭和企业供电。这些涡轮机并不小。风力涡轮机上的叶片可以伸展到 241 英尺长——这是美国足球场长度的三分之二。这些涡轮机必须在各种天气条件下运行数十年,因此它们必须足够坚固以应对环境影响,同时仍保持最佳性能。这需要创新的复合材料来构建大部分涡轮叶片。Hexcel 提供了轻质、长期、久经考验的玻璃和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具有 20 多年建造这些巨大高效叶片所需的高抗疲劳性。Hexcel 专门从事碳纤维、非卷曲织物、纤维增强材料、预浸料、层压板(包括拉挤元件)和聚氨酯的开发和制造。Hexcel 在科罗拉多州温莎和中国天津设立了预浸料制造厂,以生产风力叶片预浸料,以补充我们在奥地利纽马克特的现有工厂,该工厂在 1990 年代率先为我们的客户维斯塔斯生产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的玻璃预浸料。Hexcel 量身定制的风能产品包括各种增强材料(单向、双轴或多轴编织、织物、羊毛和套件),这些增强材料浸渍了不同类型的热固性环氧树脂,以工业规模生产,具有不同的宽度和长度。此外,可以提供完全固化的玻璃和碳层压板,预成型和准备使用,用于制造可变长度和宽度的叶片。使制造过程更有效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是复合材料的固化温度。一些商业复合材料的高固化温度(在某些情况下高于 212°F)是一个主要缺点,因为放热固化反应释放了大量能量,导致复合材料部件内的温度升高。Hexcel 开发了HexPly® M79 预浸料,它可以在低至 158°F 的温度下固化,固化时间更短,同时保持与传统固化复合材料相同的强度特性。这种放热较少的反应允许生产较厚的零件,而不会在固化时冒过热的风险。Hexcel 的 HiMax™ 多轴向织物是出色的增强材料,使风力涡轮机制造商能够加工多层单向纤维,每层以不同的方向或轴放置在单个织物中。使用 E 玻璃、高模量玻璃和碳纤维的 HiMax™ 无卷曲织物也可用于各种单向、双轴和三轴结构。HiMax™ 织物在整个涡轮机中都有应用,从用于主要结构元件的缝合碳纤维 UD,到用于叶片外壳和机舱的玻璃织物和混合材料。还有一些专业应用,例如用于加热前缘除冰区的轻质织物。Hexcel 还推出了一系列用于风力涡轮机叶片和船舶应用的 HexPly® 表面处理预浸料和半浸料。这些产品无需使用模内涂层即可提供坚韧、耐用且可立即上漆的表面,从而缩短了制造周期并降低了材料成本。HexPly® XF2(P) 预浸料针对风力叶片进行了优化,并具有直接从模具中直接涂漆的表面,可节省至少两个小时的总制造周期时间。Polyspeed® 拉挤碳层压板专为叶片结构中的承载元件而开发,并采用聚氨酯基体制造,在刚度和耐用性方面提供出色的机械性能。叶片制造工艺得到优化,产量增加。拉挤层压板以连续截面型材的卷材形式供应。来源:美国赫氏,碳纤维生产技术编辑整理来源:碳纤维生产技术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