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锂电池化学体系SWOT分析-正极篇

1月前浏览2559

随着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普及,对于车辆续航和轻量化的需求与日俱增,如何在能量密度、安全、成本等因素之间取舍,从而得到竞价比较高的产品,是每一个电池厂商和主机厂不断思考的问题。自2000年至今,锂电池新的化学体系层出不穷,市场上应用最多的莫过于NCM、NCA和LFP体系,最近一两年还出现了成本较低的Na-ion和LFMP,未来甚至会采用锂金属的固态电池路线。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不同化学体系的SWOT分析,看看到各种材料间的差距在哪里。

各化学体系性能对比

先来看一张对比汇总表。想要获得比目前NCM811-Gr和NCA-Gr更高的能量密度,变动最小的是在负极加入硅材料,但同时需要解决硅在循环过程中的膨胀问题,所以目前主流的负极硅材料占比基本控制在5%左右,未来可以从“可吸收膨胀力的极片”角度,结合复合集流体工艺,在聚合物中心层两面镀铜,保证导电性的同时,提高极片对材料膨胀的吸收作用。

从专利布局看,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池企业,在2018-2019年后复合集流体相关专利数量快速增长。大部分主流电池企业都在积极摸索,多数希望在未来一年打通制备工艺、滚焊等关键设备问题。

在下游应用端,据行业反馈动力电池领跑企业逐步完成技术路线和工艺的摸索,业内推测探路企业工艺装备接近或刚定型;而欧洲客户明年下半年逐步起量。此外在消费、储能领域,复合集流体的轻薄化、低成本(量产后)优势将比较显著,且消费领域的产品验证周期短于动力,也有望在明年启动初步量产。

OPPO在2021年7月发布会上,首次推出了夹心式安全电池并搭配65W闪充,电池中首次使用复合集流体技术。经测试,该技术使得夹心式安全电池可以做到100%通过针 刺与重物冲击实验,明显提高安全性能。ATL为OPPO等手机厂商的主要电池工艺商,且其在复合集流体技术布局上同样走在行业前列,从其专利应用图上推断,首先用在手机上的概率较大。

正极材料概览

正极对锂离子电池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正极负责在充电和放电循环期间存储和释放锂离子,使电子流动并确保稳定和一致的能量供应。然而,与其他电池组件相比,阴极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有限的储能容量,缓慢的离子扩散(特别是通过较厚的阴极)以及更高的成本(镍,钴,氢氧化锂/碳酸盐)。

正极在全球的主要厂商分布如下,可以看到LG化学是唯一一个在世界各地布局的电池公司。而特斯拉是唯一一家直接参与正极材料生产的主机厂,这也迎合了马斯克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习惯,通过垂直整合缩减采购成本,同时也有效保证了供应链的安全。我国的正极材料公司多集中在亚太地区。

NMC vs LFP

2023年,镍锰钴(NMC)电池技术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取得了进展。正在进行的研究旨在优化阴极成分,提高循环稳定性,并探索可持续材料。2023年,尖端的NMC电池研究集中在先进的阴极配方上,采用超高镍含量来提高能量密度。总的来说,最先进的NMC电池研究旨在突破性能、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界限。2023年,引领NMC电池生产的主要企业是宁德时代、LG能源解决方案、SK On、三星SDI等。

NCA vs NMC

2023年,镍钴铝(NCA)电池继续成为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重要技术。在优化电极材料、提高能量密度、提高综合性能等方面取得进展。松下和三星SDI等主要厂商为NCA电池在各种应用中的进步和广泛应用做出了贡献。三星SDI是第一家为特斯拉提供电池的公司。NCA电池主要用于电动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便携式电子产品。

LCO vs NMC

锂钴氧化物电池(LCO)具有相对较高的钴含量,这为它们提供了高能量密度和热稳定性。LCO具有相对较高的电压能力。由于过去钴的成本,电动汽车行业早已从LCO转向。然而,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其他便携式电子产品严重依赖于LCO。

LFP vs NMC

在中国,磷酸铁锂(LFP)电池一直用于小型和低成本的电动汽车。然而,在过去的几年里,LFP已经扩散到最大的汽车上。目前,几乎所有主要汽车制造商都制定了利用LFP的计划。LFP也是能量存储系统中使用的主要化学物质。

LMFP vs LFP

与LFP相比,磷酸锰铁锂(LMFP)提供了更高的能量密度,同时保持了低成本结构。作为LFP的一种演变,它主要是由中国制造商开创的。最初的变异不是单纯的LMFP,而是与NMC复合。最初的优化决策涉及锰:铁的比例、生产路线(固相vs液相)和锰的化学原料。

从供应链和生产角度看,正极材料的资深玩家当升和容百已经入局,国内的主流电池厂商也各有开发计划,主机厂方面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前三的BYD、Tesla和Volkswagen都在投入。

LMO vs LFP

锂锰氧化物(LMO)是较早商业化的锂电池技术之一,具有成本效益和高功率输出的优势。然而,与LFP相比,LMO通常具有较低的循环寿命和热稳定性,而LFP以其优越的循环稳定性和安全性而闻名。LMO材料的最新发展趋势是NMC/LMO共混材料,它利用了NMC的高能量密度和LMO的增强功率能力。这种混合物适用于需要高容量和良好电力输送的应用,例如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或某些便携式电子产品。

锂的博弈

目前的市场条件要求更便宜的电池为电动汽车提供与现代NMC811电池相同的性能。

  • 正极材料是电池成本的主要驱动因素,占成本的>~50%;

  • 氢氧化锂(LiOH)或碳酸锂(Li2CO3)占正极材料成本的50%以上,不包括加工/开销;

  • 为了使电动汽车更便宜,LFP是获得每千瓦时最低锂成本的近期解决方案;

  • 除了LFP,制造商还需要转向先进的化学物质,如锂硫(Li-S),以维持成本提升性能的下降趋势;

(未完待续)

来源:小明来电
化学汽车电力电子材料储能控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26
最近编辑:1月前
小明来电
硕士 新能源干货,尽在小明来电~
获赞 4粉丝 1文章 86课程 0
点赞
收藏
作者推荐

钠离子电池发展现状

钠离子电池技术特点钠离子电池是锂离子技术的替代品,其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相同,采用可逆阳离子插入“摇椅”原理。尽管能量密度较低,反应动力学较慢,但由于Na的氧化还原电位较高(Na+/Na的氧化还原电位为- 2.71 V,而SHE为- 2.71 V),并且与Li(氧化还原电位为- 3.01 V,离子半径为0.76 Å)相比,尺寸较大(1.02 Å)。它们对铝是惰性的,使其能够用作阳极集流体,并与各种3d过渡金属表现出平滑的Na嵌入。潜在适用于成本效益和寿命至关重要的固定存储应用,钠离子电池利用丰富的钠,更快的充电能力和更宽的温度范围。作为电网电力存储的潜在解决方案,正在进行的研究旨在实现更低的储能平准化成本,目标是< 0.1美元/千瓦时。材料选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分为三类:层状氧化物,聚阴离子,普鲁士白/蓝。其中普鲁士白/蓝具有较高的比容量,但由于对湿度敏感,生产车间需要布置更多的除湿机,从而拉高了制造成本。另外该类材料的振实密度有待提高,从而提高体积能量密度。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可分为三类:硬碳,合金,钠金属。目前硬碳的化学体系最有利于电池的循环寿命。2021年CATL发布了首款自研钠离子电池,采用了普鲁士白/硬碳的解决方案,并于2023年在奇瑞iCar车型的发布会上宣布联合开发Ener-Q钠离子电池。性能对标相对于锂离子电池,钠因其在地壳中的储量丰富,可以在规模化后实现更低的成本。目前由于研发投入仍处于初期,化学体系的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仍有待提高。由于钠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导致其脱溶剂化能力较低,低温时脱溶剂化速度更快,赋予了钠离子电池更好的低温性能。而且,钠离子电池在放电至0V时集流体金属仍能保持稳定,不会出现过放电风险,从长途运输角度比锂离子电池更具优势。生产工艺钠离子电池的生产工艺与锂离子电池几乎相同;避免需要重新发明用于其他下一代电池(例如Li-S, Li-ASSB,含SSE)的制造步骤/协议;外形因素灵活,即圆柱形电池,方形电池,软包电池可用于SIB和LIB;降低生产成本的潜在领域:减少干燥室需求,消除SOC运输需求。优势和挑战成本挑战:由于供应链不成熟,较低的BOM尚未体现在较低的电池成本上;依赖Ni, V,其他含稀土材料,或某些SIB阴极的高水分敏感性。安全挑战:目前尚无针对SIB运输标准的监管指导,SIB仍与LIB归为同一类别;足够的BMS液位保护,防止过放电,可能会消除需求。应用挑战:低温性能仅限于放电,充电时仍要求-10℃以上;使用高压阴极时,在高温下产生过多气体。2023钠电“大事件”可以看到,2023年国内外各大电池厂和整车厂都纷纷开始布局钠电,随着车规级钠离子电池陆续量产,未来应该会看到更多搭载钠离子电池的汽车或电动两轮车。钠电“玩家”目前钠离子电池的材料、电芯/模组、电池包和完整系统的玩家多集中在北美和亚太地区。其中亚太地区竞争最激烈的领域在钠离子电池电芯/模组,60%的玩家都有参与;而在北美的公司多集中在材料和系统方面。主打产品下表列出了部分公司的钠离子电池产品,其中能量密度较高的有瑞典的ALTRIS,中国的CATL和Farasis,正极材料选用普鲁士或层状材料,搭配硬碳负极。市场应用目前钠离子电池在乘用车上的应用多集中在A级小车,未来随着能量密度的提高,有望进入更长轴距的车型,届时LFP的市场份额可能会受到影响。钠离子电池因其低成本和安全性,在储能领域也备受关注,例如国内的中科海纳已经落地了100kWh的储能柜,并计划在本月实现10MWh的钠离子电池交付。(未完待续)来源:小明来电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