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价值链分析
2.1 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趋势
随着产业向市场驱动发展的转变,锂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一步从链式形态向相互合作、相互赋能的网状生态演化,产业链各环节呈现出多种形式、不同程度地加强电池回收利用的趋势。
多领域企业向电池回收延伸
基于技术的延伸:资源精炼企业与负极、正极原料生产企业在回收和提取技术上具有技术相似性,这推动了他们向回收的延伸。
资源型延伸:预计电池企业、整车厂和电池库等电力交换服务公司将利用资源向下拓展至回收领域,建立回收体系。
电池回收企业向其他行业延伸
通过拆解废旧电池,回收企业有可能向原材料、正极材料制造等领域拓展,形成产业链内的闭环。
2.2 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产业链
锂电池回收利用发展势头强劲,支撑电动汽车可持续供应格局初具规模。行业上下游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垂直合作,寻求机会,逐步延伸产业链覆盖范围,形成从电池回收到电池材料再生产、整合的闭环产业链。
2.3 商业模式:第三方回收
第三方回收公司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回收方,独立建立回收服务网络,完成从电池回收到资源化利用的全过程。
商业模式分析:
模式特点:第三方回收公司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一级回收商,一般受电池和汽车制造商的委托,完成报废电动汽车电池的运输、回收和后续资源化利用。
优点:高度成熟和专业的回收工艺被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更高效的报废电动汽车电池回收。
缺点:自建回收服务网络回收成本高、运输储存困难、材料转售渠道有限等问题严峻。
主要玩家:格林美,天奇股份,光华科技,Li-Cycle,umicore,ACCUREC。
2.4 第三方电池回收商:格林美
格林美注重回收网络和产业生态的建设与维护。同时,公司致力于构建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在动力电池绿色处理领域建立了产业链优势.
格林美成立于2001年,以镍钴资源和手机电池的回收为起步,逐步扩展到废旧电器、电子设备、报废汽车和电动汽车电池的回收。20年来,创业板始终坚持“开发城市矿山+开发新能源材料”的双轨驱动战略发展。
近年来,格林美的电池回收能力和业务收入快速增长。该公司已将“扩大回收利用”作为其发展战略之一。随着电池退役浪潮的到来,创业板将在不久的将来进一步扩大公司电动汽车电池的综合利用规模
格林美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业务显示出可观的发展势头,2022年回收3万吨电动汽车电池,再利用约2Gwh的EoL电池。
据公布,格林美的报废拆解、处理及循环再造总能力为215,000公吨/年,未来拆解及循环再造的总计划能力接近700,000公吨/年,而循环再造的总计划能力则超过11GWh。
格林美不断突破技术,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回收能力。到2025年,该公司的回收目标将是2021年回收能力的20倍以上。随着电池退役浪潮的到来,格林美的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和再利用业务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收入的主要贡献者之一。
2.5 商业模式:电池制造商作为回收商
电池制造商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回收方,利用其渠道优势,在电池生命周期内形成从收集、回收到再制造的工业闭环。
模式特点:电池制造商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主要回收方,通过设立子公司、收购回收企业、产业合作等方式布局回收网络,形成电动汽车电池的循环回收,实现回收成本的降低,降低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优点:多元化的回收和转售渠道是电池生产企业有效控制报废电池定向流通、降低电动汽车电池回收再生产成本的关键因素。
缺点:对自主回收的技术限制。由于关键回收技术对回收企业的依赖,该模式的运行效率往往较低,进一步阻碍了规模效应的形成。
主要玩家:宁德时代,国轩,northvolt。
2.6 电池制造商回收:宁德时代
近年来,宁德时代进一步完善了公司在锂电池及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规划,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前瞻性布局回收业务,保障公司电池材料供应和资源储备。
宁德时代(CATL)是全球领先的创新新能源技术提供商。宁德时代专业生产锂离子电池,致力于利用其先进的电池技术,为国际绿色能源应用提供高效的储能解决方案。从2015年开始,公司在电池回收再生方面进行了前瞻性规划。多年来,宁德时代通过建设设施和与企业合作,参与电池回收行业的回收技术开发和投资,旨在减少对上游资源的依赖,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
邦普回收“一个核心两个延伸”的产业布局,有助于形成电池关键材料在价值链内部的再生和循环,从而促进宁德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2.7 商业模式:OEM主导的产业联盟作为回收商
产业联盟模式是一种理想的商业模式,主要由主机厂主导。利用产业链成员企业的配送服务网络和回收技术,回收联盟可以实现具有成本效益和可扩展性的回收业务,减少市场的恶性竞争。但由于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这一模式尚处于商业运营的初步试验阶段。
模式特点:产业链上下游联盟成员为电动汽车电池的一级回收方。联盟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和循环经济驱动的产业协同合作模式的必然结果。整车厂往往采用这种模式,通过联盟构建回收网络,形成产业链的闭环。
优点:广泛的回收渠道和强大的技术专长。通过产业协同,有效降低了市场的恶性竞争,降低了汽车生产、电池制造和材料回收的成本,提高了整体回收效率和模式运行效率。
缺点:在这个模型中,风险分担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成员之间通过产业联盟相互联系。企业需要承担电池回收链其他成员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专业知识参差不齐。
主要玩家:北汽+中国铁塔+光华科技,BMW+northvolt+umicore。
2.8 主机厂回收:比亚迪
比亚迪依托电池核心技术和电池安装规模优势,打造了自己的电池回收重点产业链板块,完成产业链闭环。
电池回收规模:依托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大幅增长,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装机量稳步攀升,未来退役电池回收可达到一定规模。
闭环产业链:比亚迪在“电池制造-整车制造-电池回收-评价筛选-回收”的产业生态内,打造了完整的端到端闭环产业链。
(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