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生产设计师如何结合自己的项目写好一篇公路工程类论文

3月前浏览2374

上一期的计算表格(抗滑桩参数求解)云盘分析地址如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p-eUIOAVPOz0oOJb0hswg

提取码:k5uj

--来自百度网盘超级会员V5的分享

      今天分享的主要是一位同仁私信我说,想写一篇可以从自己项目中总结出的、不是那么难的但可以锻炼自己写作能力的论文,实际也是快到了评职称的年级,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不想买论文,更不想凑合,但是苦于无法结合自己所做项目写出一篇自认为对得起自己的普刊类论文,于是我特此出此篇分享,大家千万不要有有色眼镜,普刊也是我们写作中很重要的一步,大部分人都是写了好几篇普刊才去被核心期刊录用的,写作中最重要的两个点一个是学会模仿,即模仿写作框架、模仿其切入点和内容导向,第二个点就是与自己的实际项目相关,这样也是我们总结所做项目的一个经验成果,不是所有的项目都有那么多新的想法,但是不耽误我们写一篇发了就不后悔的论文,我的研究生导师曾对我说过,每一篇论文都要对自己负责,你几年以后翻开来看只要觉得还对自己当时有一点启示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成功的,与大家共勉,还有呢就是核心期刊现在确实很难发表,必须大家要有自己独特的idea,以致于好多人都改投国外期刊了,对于纯设计生产人员来说,核心没有窍门,就是要有思路和切入点,而优质普刊不需要有新的想法,但一定要有很强的借鉴性,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熬,就是不停认为自己的论文可以不断简化,简化的同时又可以加一些东西,不停否定认可的过程中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写好一篇优质的论文!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说的未必对,仅是个人的一些写作经验,大家辩证着看!

      以下以我自己的论文模板为例和大家进行逐一分享,如果需要word版可留言。

     一、关于题目:应简练的说明自己的主题,最好办的就是基于什么模型想研究一个什么方向或者就是直接直抒胸臆,我要分析什么内容。

     博强案例:公路土质边坡注浆加固稳定性分析研究

      二、关于摘要:应直接阐述研究目的、研究对象、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最终得到何种结论,这是摘要四件套!

      博强案例:为解决目前在设计中普遍采用的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计算结果偏保守的问题,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的计算原理,以内蒙古某高速K91+768-K91+798左侧风积沙路堑高边坡为研究对象基于极限平衡法对置换法的计算准确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既有边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确定预加固区域,由潜在滑动面得到注浆深度;其次,对不同加固区域后潜在滑动面位置进行了讨论,边坡局部预加固稳定系数偏低,需对边坡进行整体预加固,整体预加固后边坡稳定系数为1.185,未达到规范稳定安全系数不小于1.2的要求,需增大注浆设计深度;基于此分析了强度置换法出现此计算结果的原因,判断强度置换法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最后,提出了更贴合实际的注浆桩体模型法,基于Rhino和Flac3D建立实体加固土桩模型分析加固边坡的稳定性,明确了具体的分析步骤,并结合国内注浆施工技术对注浆顶面设计高程等进行了讨论。计算结果显示,基于注浆桩体模型法对高边坡进行整体预加固后,边坡稳定系数较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增加了30.4%,验证了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在边坡稳定性计算上的偏保守问题,注浆桩体模型法可以更准确地模拟边坡预加固的情况,避免工程浪费,结合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优缺点对比,并对两种方法的设计适用阶段提出了建议。

     三、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为所投期刊的所投区域内容名称,第二个为本论文的关键研究内容;第三个为关键研究方法;第四、第五为文章屡次出现的关键词。

      博强案例:道路工程;边坡注浆加固稳定性;注浆桩体模型法;风积沙边坡;强度置换

    四、引言:引言一定要言之有物,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一定要与自己的研究内容有关系,并且通过研究现状可以引出自己的研究内容,所谓自然衔接。引言是文章吸引人的关键,建议字数不小于800字。

   博强案例:公路土质路堑边坡通常根据规范中规定的坡率法进行相应的路基边坡设计,但有些项目路堑高边坡由于占地问题而导致区域放坡受限,即使一级边坡采用挡土墙收坡后仍不能满足占地要求,只能采用陡坡率,从而不能保证路堑边坡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行边坡预加固。边坡预加固方法中,注浆预加固可以保证土质边坡在较陡设计坡率下仍可以满足工程需要,是解决公路路堑边坡放坡受限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国内对预加固后土质边坡稳定性研究较少,分析方法处于摸索阶段,至今没有得到统一,目前国内外研究学者普遍采用的方法皆可归类为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史秀志等[1]基于Flac3D建立均质假三维边坡模型讨论了在不同坡角下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对均质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但实际工程中不可能将水泥土的抗剪强度应用于整个边坡模型,且水泥土桩的抗剪强度与桩间土体抗剪强度的置换关系没有明确;蔡先庆等[2]同样基于Flac3D建立模型对边坡抗滑桩前土体进行注浆加固,保证抗滑桩桩顶位移量满足要求,但注浆区域的选取与加固区域土体综合参数的选取方法均未说明来由。根据抗剪强度土体置换原理,该方法其实并不适用于有限元及拉格朗日元模型,加固土体与原土体的抗剪强度、剪切模量等参数相差较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近似方法,但此方法获得的稳定系数的准确度并没有学者进行研究,为探究该方法原理及准确度,以内蒙古某高速公路风积沙路堑边坡为例[3],基于实际注浆试验数据分析了加固土体与原土体抗剪强度的关系,给出了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的正确分析步骤,总结了不同加固区域与边坡稳定性的关系,讨论了高边坡稳定系数产生偏差的原因,并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贴近实际的注浆桩体模型分析法,基于现场注浆试验数据建立实体边坡加固模型,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旨在为国内外研究人员和设计者在公路土质边坡预加固稳定性分析方面提供一些新的启示。  

      五、主体内容。

主体内容就围绕引言最后的阐述流程进行逐步分析,此部分切记不能直接摘抄工程报告中的白话文,一定要转化为学术语言,同时核心期刊的查重率非常严格,必须在10%以下(包含名字、单位),因此一定要在撰写的过程中注意语句的编写,路基路面中最容易白话文的就是地质情况了,这里给大家做一个示例:

       根据深挖路基边坡勘察要求,勘察钻孔深入路基设计高程以下稳定地层中10m,资料显示,边坡在勘察范围内均为风积沙,根据密实度分为稍密粉细砂、中密粉细砂及密实粉细砂。其中,稍密粉细砂(Q4eol)层分布于边坡的表层(0~8m),中密粉细砂(Q4eol)层分布于边坡的中部(8m~16m),密实粉细砂(Q3al)层分布于边坡的下部(16m~35m),边坡各层土体均属于Ⅰ级松土,湿度由稍湿到湿。根据室内试验结果,不同密实度下粉细砂的主要力学参数相差很小,因此可对模型简化,采用统一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大家在写此部分时,一定要抓住文章的核心问题,不能为了靠近结果而编结果,李广信教授曾说过,纵向深入类论文它反映对一个课题,一个工程问题,进行深入完整的研究成果,许多具有极其重大价值的论文属此类。论文可能是理论的建立或论证;方法及其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试验方法、现场测试、工艺、工法等);工程问题(事故)的分析等。这类文章水平参差不齐。其中自己提出理论模型,自己凑参数,自己找数据验证,结果非常完美。这种自拉自唱的文章数量很多,价值却很小。

再有就是文中的插图,一定要自己精心编制,不能直接qq截图了事。

 博强案例:

    六、结论。

对于结论而言,第一切勿与摘要重复,第二就是说重点!重点就是这篇文章到底我们得到了什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的收获你会怎么说,想好怎么说了,结论也有了,这个是主要结论,其次,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一些客观想法,如边坡随着坡高的增加稳定系数也在减少,这属于大家认可的结论,可以写到我们结论中,最后如果有一些没有继续深入研究的,也应写进来,这是我们以后的研究方向,也方便让读者知道我们的不足!

     博强案例:

(1)通过实例分析,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抗剪强度主要提升在粘聚力,内摩擦角变化较小,且该方法更适用于极限平衡法,从置换法的原理得出的边坡稳定性结果偏小,导致在后续设计中注浆深度普遍较大,实际稳定性结果较为保守;

(2)通过对深挖路堑边坡可能的局部滑动以整体滑动发现,虽然局部滑动的可能性最大,但确定注浆区域应通过整体潜在滑动面确定,对于非粘性土,加固前后的滑动破坏模式均为折线形滑动;

  (3)注浆桩体模型法很好的弥补了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在计算准确度上的不足,采用与实际相符的实体建模,真实地反映了边坡预加固后的稳定性,边坡潜在破坏面与强度置换法在滑动面位置与形状的判断结果上相似,计算准确度较强度置换法提升了30.4%。注浆桩体模型法在使用前应进行注浆试验确定准确的注浆参数并通过加固体试样相关试验确定接触面等参数,此方法不仅适用于风积沙等非粘性土体边坡,也适用于粘性土边坡的加固,可根据不同土体的种类、孔隙率、含水量等调整加固桩体的类型与注浆参数。

(5)根据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与注浆桩体模型法的优缺点比较,推荐在工可及初步设计阶段采用抗剪强度加固区域置换法进行边坡预加固稳定性分析,便于快速定量分析设计,保证工程量预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采用注浆桩体模型法进行精细化设计。

        七、关于参考文献。

既然我们要写论文,我们肯定有一个自己钟爱的期刊,那么我们建议前五篇参考文献最好从我们拟投期刊中选择,这样首先就会给编辑一个好感度,增加我们进入复审的概率!

     以上均为博强的自己经验,大家辩证看待,如需要一个论文word框架模板,可留言获取。

来源:博强路基路面设计
理论FLAC3D试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8-04
最近编辑:3月前
博强路基路面
硕士 | 公路路基路面... 抬头看路,低头做事
获赞 92粉丝 273文章 53课程 5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1条评论
求word,留下邮箱:swjtu2021@163.com,十分感谢前辈
回复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