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路热管是指一种回路闭合环型热管。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以及蒸气和液体管线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外表面蒸发,产生的蒸气从蒸气槽道流出进入蒸气管线,继而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过冷,回流液体经液体管线进入液体干道对蒸发器毛细芯进行补给,如此循环,而工质的循环由蒸发器毛细芯所产生的毛细压力驱动,无需外加动力。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
环路热管能将制冷机的冷量远距离传输至受控元件,同时隔离制冷机对光学系统的电磁和机械震动干扰,环路热管管线具有一定的柔性,方便在航天器内灵活布局。
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但是其结构紧凑、面对长距离以及多点复杂的高热流密度热源的散热现象,普通的测量设备很难精确的测量相变过程的温度、速度等参数的变化;同时试验的周期较长,费用很高,导致研发周期和成本都急剧增加。
针对上述现象,用户单位某物理研究所提出需要环路热管相变换热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其在热管的研发设计前期,用仿真替代一部分试验,缩短研发周期。
在50W功率下2D轴对称条件下,蒸发器内的流场最终达到稳态。同样这里也重新定义了入口的质量流量。设置孔径。
蒸发器的液相体积分数
蒸发器内各统计量随时间的变化:a)相变速率;b)液体/气体总体积;c)质量流量
该算例采用了可压缩匀相流计算模型,采用3D模型计算丙烯工况。计算冷凝器的结果如下。仿真结果中的温度为横截面上的流体均温,可以比壁温温度高在冷凝器下游测量温度升至230K,仿真中下游流体均温保持不变。未考虑与外界环境的换热。
(a)各测点对应关系 (b)各测点截面内的流体平均温度
【整机仿真】
环路热管的整个系统仿真结果如下,整机仿真结果显示,随着热流密度的增高,冷凝器中的液体体积先减后增。
针对环路热管的计算,方案的主要特色与优势如下:
软件具备气液两相模型,可模拟微纳米尺度如空隙尺度的多孔介质、微纳结构等吸液芯的毛细润湿和蒸发过程;可以考虑并预测毛细能力及蒸发换热性能。
支持在微通道纳米尺度中计算两相相变,可用于表面凝结和核态沸腾的相变过程计算,以及计算在相变过程中的换热情况。
支持Lee模型与RPI壁面沸腾模型,可根据此对池沸腾及大空间冷凝相变进行数值模拟。
在处理热虹吸问题时,通过模拟蒸发相变,触发热虹吸效应,进而研究热边界及固体结构对虹吸过程流量、流速的影响。
可根据计算的两相流动状态自动切换所采用的两相流模型,适用的多相流典型形态包括界面流、离散相以及混合流,在实际多相流问题中,这三种多相流问题存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的可能,软件根据两相之间的存在状态可以自动采用不同的多相流模型,提升计算准确性。
利用高精度的界面捕捉技术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可以计算不同毛细数(capillary number)对微通道内气泡形状的影响,以及计算由于表面张力的不同引起质量移动的马兰戈尼效应。
通过使用软件对环路热管进行相变换热仿真,其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温度变化与试验结果趋势一致,其中蒸发器的壁温与试验值偏差基本控制在1.5℃以内。同时,针对热管内部的微小通道结构,试验测量难度大、测试设备成本高等问题,通过相变的仿真计算,可以高精度模拟毛细力现象、蒸发器的液体沸腾换热现象以及冷凝器的高温蒸汽冷凝现象,准确预测气液两相的体积分数、介质以及壁面的温度。
此外,通过仿真手段,有效的减少热管设计前期的部件和整体试验次数,研发周期缩短2/3,整体的人力成本和试验设备成本减少一半以上。
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客户给予了积极的反馈:“软件可自动生成笛卡尔网格,比Fluent等软件节约一半以上的时间;同时,具备多种蒸发和冷凝等相变算法,能够运用在不同的场景;软件还可以针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多孔介质和毛细力计算,这点优于同类软件;软件能够较为逼真的复现热管相变冷却的整个流程和现象,达到国际主流cfd软件的计算精度。”
本软件可以对流体回路的部件及换热器等进行微观的气液两相、单相、流固耦合等模拟仿真计算,提取所仿真的物理现象及趋势,并与理论计算比较验证。以用户提供的某型热管物理参数为输入,可以仿真计算该型热管随着功率变化的瞬态温度变化趋势,仿真获得的结果与用户提供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趋势一致。
相变和瞬态计算的精度和收敛性,一直以来都是流体仿真的难点。本软件通过算法和工程实践相结合,可以高精度的模拟环路热管中吸液芯的毛细现象、蒸发冷凝等相变过程,填补国产软件在这个领域的空白,同时计算精度和效率比肩国外主流软件。
基于软件在沸腾换热、冷凝换热和毛细力现象等方面有高精度的预测能力,所以可以在化工、核电、汽车、电子电器、生物等相变换热场景较多的行业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