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基于CST的连续域束缚态(BIC)设计与机制研究

4月前浏览2203

关键词:太赫兹,超表面,连续域束缚态,CST,高Q

束缚态的概念最先出现于量子力学中,当粒子被势场约束在特定的区域内运动,即在无限远处波函数等于零的态叫束缚态,例如势阱中的粒子就处于束缚态。正常来说,束缚态会位于远离传播波跨越的连续谱范围之外,即离散束缚态。但连续域束缚态(Bound states in the continuum,BIC)是一种特例,它处于连续波谱之中并与其他的辐射波共存,同时自身没有任何的能量泄露,与自由空间解耦。在超材料中于整个系统来说,BIC结构对于外界是没有辐射的,即没有辐射损耗(半高全宽为0),无法在谱线上观测出来。对于理想BIC来说,可以产生无穷高的Q值。但由于BIC在谱线上的观测并不直观,为了判断BIC的频率位置以及验证其高Q值的特性,通常在结构中引入一些微小的扰动或缺陷,这样可以在谱线上产生尖锐的准BIC峰(法诺峰),从而得到准BIC的频率和Q值的大小。因BIC和准BIC具有高Q值的特性,现已广泛的应用在增强非线性效应,超灵敏传感以及低阈值激光器等领域。

单元结构设计

这里为了方便,采用比较常见的BIC结构为例,模型如下:



本文的设计频段为0.1-0.8THz,入射光偏振方向为x方向,通过调节结构的参数,从而实现BIC到准BIC,无穷大Q值到高Q值的转换,仿真结果如下图所示。



表面电流分析

从上图可以得到不同角度下得BIC与准BIC的频率位置。BIC和准BIC处的表面电流分布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BIC时的表面电流与本征态时的分布相同,而准BIC态则成一种环形电流分布,为磁偶极子模型。

理论计算

基于BIC产生的基本原理和模型设计情况,利用耦合模方程可以对仿真谱线进行计算验证,计算结果如图所示。


通过调整不同的超表面结构单元参数,可以实现准BIC到BIC的转化,也可以实现不同频段下BIC结构的设计。同时,基于耦合模理论,可以设计出不同模式产生的BIC结构和其对应的理论计算谱线。


来源:320科技工作室
非线性UM理论CST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7-14
最近编辑:4月前
320科技工作室
硕士 | 结构工程师 lammps/ms/vasp/
获赞 222粉丝 346文章 304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