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除了中国,全球都不愿意大力发展新能源?宁德老总一语道破!
2024年伊始,不少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宣布决定暂停或缓慢电动汽车的开发与投资。其中,包括之前大力推广其电动车理念的苹果公司,更是彻底放弃了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 与此同时,全球汽车巨头Stellantis集团宣布投入60亿美元用于内燃机的研究与开发,这并非孤立现象,许多其他外国车企也宣布在未来一到两年内推出新的内燃机车型。 这一系列车企的集体动向引发外界困惑,难道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真的不再光明,才迫使他们回归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中国当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还能否维持其快速发展的势头?
为何国际车企对新能源表现出抵触情绪?仔细分析这些国际著名汽车制造商的声明可以发现,他们并未完全放弃新能源车市场,而是选择了暂缓发展的策略。 例如,梅赛德斯-奔驰原计划到2025年实现电动车销售占比50%,现在这一目标被推迟至2030年,并且放弃了2030年完全电动化的目标,转而将重点重新放在燃油车上。 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则将其年产60万辆电动车的计划从2023年推迟至2024年年底。 此外,包括宝马、保时捷、奥迪在内的多家知名品牌同样推迟了他们原定的电动车市场计划,而日本的丰田公司突然宣布停止电动车生产,公司总裁丰田章男在多个公共场合对电动车进行了贬低。 这表明,不仅仅是一两个企业的决定,而是一种国际汽车行业的广泛共识。他们为何采取这种策略呢? 宁德时代的董事长曾毓群在媒体采访中曾直言,国际车企并未完全回到燃油车,更不会停止电动车业务,“只是因为不赚钱,需要暂时延后”。 确实,由于国外车企在电动车领域难以获得预期利润,因此采取了缓慢推进的策略来应对当前市场环境。
以奔驰为例,2023年,其电动汽车销量只有24万辆,占总销量的11.7%,这与其研发投入成本显然不成比例。如果继续之前的计划,只会进一步压缩公司利润。 21世纪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特别是欧盟计划在2035年禁止销售所有非零排放的新燃油车,这表明新能源汽车无疑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然而,西方车企长时间忽视了起源于本土的新能能源车技术,认为新能源车无法创造高额利润,相关产业链发展也面临困难。
这为中国车企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自2010年以来,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强势崛起,自2015年起,中国稳居世界新能源车产销量的首位,到了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更是跃升至全球第一。 关键在于,中国在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过程中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并依托国内庞大市场,实现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循环,成本持续下降。 中国车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不可避免地将国际车企也牵扯进来,导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内卷”现象,逐步对外国车企形成强大的冲击。
同等品质下,中国新能源车的价格要低好几万,消费者自然知道如何选择。 此外,很多国际知名车企在制定自身新能源车发展计划时,过于乐观地预计市场前景,真正投入市场时才意识到市场主导权已不在自己手中。
从今年2月份开始,美国开始大肆宣传“中国电动汽车威胁 论”,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甚至声称,中国能够控制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300万辆电动汽车同时出现故障,这些车辆正在收集美国人的信息,并威胁到国家安全。 随后,美国开始对中国电动汽车采取一系列禁令,首先是禁止在美销售的电动汽车使用中国制造的电池,接着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
欧盟也采取了类似措施,去年10月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认为中国车企获得政府补贴,导致市场竞争不公,这项无根据的调查将持续13个月。 当市场竞争不占优势时,他们通过非市场化手段封锁和围堵中国产品,这一做法并不新鲜,但欧美的行动肯定会对中国车企造成一定影响,这是否能帮助他们的车企获得优势呢?
至少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新能源车的发展不仅仅依靠几家企业,而是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以及政府补贴和相关政策的配合。 考虑到当前的全球经济状况和战争的影响,让欧美国家投入更多公共资源于新能源车的发展显然困难重重。 欧美车企不得不面临一个两难选择:如果继续发展电动汽车,将不得不直面来自中国的市场挑战,在这场竞争中稍有不慎,原有优势可能荡然无存。
如果放弃电动汽车发展,则等于放弃未来所有的市场机会,这对任何车企来说都是难以接受的后果。
因此,这些车企几乎都表态不会放弃新能源车的发展,但至少在目前的一两年内,他们需要调整原本较为激进的市场目标。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一方面是为自身争取时间,加强内部实力,另一方面是观察政府非市场化措施是否能对中国电动汽车形成有效制约。
因此,一些国外媒体对新能源车的负面报道显然是无理取闹,中国已在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和创新链上取得绝对优势,当前应更加坚定地走出中国汽车产业的康庄大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3
最近编辑:4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