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十年前的新能源汽车江湖,你在做什么?

6天前浏览376

2015年,是我国有现代气象记录数据135年来平均气温最高的一年,仅北京居民用水就多喝出4.5个昆明湖。

这一年,同样火热的还有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江湖。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的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33.1万辆,同比增长3.4倍。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24.7万辆,同比增长4.5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售8.4万辆,同比增长1.8倍。这一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早几个月前,“钢铁侠” 马斯克来到中国,向中国的第一批车主交付特斯拉的钥匙。就有不少人此时开始意识到,一个充满无限想象的新能源汽车时代即将到来。

 

2015年重阳节的第二天,马斯克又来华参加2015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他预测,15年后电动汽车会得到大规模普及,在2030年将会有一半新生产的汽车是电动汽车,在那时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会更长,驾驶体验更好,并且几乎所有交通工具将依靠电力驱动。

“我想那个时候会有1亿辆车推向市场,只能拿到市场份额10%,最多了,这是一个共赢的市场。这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局面,这并不是一个天然带有垄断性的行业,是竞争性很激烈,但是很难做到垄断。” 马斯克如是说。

马斯克还在清华管理全球论坛现场透露,特斯拉将在两年内实现Model 3在华本地化量产,而对于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他认为,中国有望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国家。

但其实这一年,全球经济都呈现深度调整,发达经济体缓慢复苏,新兴国家经济增长势头减弱。2015年中国经济增速6.9%,增速持续下滑,回过头看,那几乎已是过去十年最好的年代。

但当时的奋斗者们,尚不知卷与颓,虽感挫折,也认为不过是插曲,对一切满怀自信。

6月,作为特斯拉中国第一批用户的李想卸任了汽车之家总裁,把汽车之家完全交给了秦致。

次月1日,李想公开宣布成立车和家(后面在2019年改为理想汽车),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领域。

 

谈及第三次创业初衷,李想曾对记者表示:“我以前创立过一家100亿美元的公司,而现在创立理想汽车,初衷是我想体验管理1000亿美元公司的感觉。”

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李想创立理想汽车之初,困难重重。

造车是条极度烧钱的创业之路,所以融资成了各大新造车势力的必闯之关。当理想汽车天使轮投资人黄明明带他四处拜访VC、PE等投资机构时,吃到的大多是闭门羹,这导致理想汽车的现金流一度比较紧张。

而当时蔚来汽车的创立时间较理想汽车早了8个月时间,创立之初,李斌和他的团队已经在进行全球化的布局和思考,用他的话说,“汽车行业竞争肯定是全球竞争,还看不到一家公司只在一个国家成功就有全球竞争力了……我们觉得最终成功的基础是必须要成为全球性的有竞争力的公司。”

2015年蔚来已经在全球建立团队,中国与欧洲、英国、德国、美国分公司同时起步。

李斌此前有过几段成功的创业经历,曾先后参与创办当当网、易车网,投资摩拜单车,成绩斐然。而此次创业的背后,站立着腾讯、高瓴、IDG等一众顶级投资机构,可谓星光熠熠。

 

这一年,雷军也是蔚来汽车的投资人之一。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告系统中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小米从2015年起陆续申请了汽车定速巡航、能源补充、车辆操控、导航、辅助行驶和行车安全等汽车方向的发明专利。

夏天过后,雷军去乌镇参加首届互联网大会。他磕磕巴巴说,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呢?

也正是十年前的夏天,达沃斯论坛上,第一次提出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称要破除一切束缚,让创新血液自由流动。

这一年,已实现财富自由的朱江明偶然一次在西班牙旅游,发现街边有许多雷诺电动车,他隐隐感觉到新能源汽车风口要来。

12月份,48岁的朱江明决心投身造车,创立了零跑汽车,也选择切入智能电动汽车赛道。“2015年我刚想做汽车的时候,真不知道汽车有哪些专业,我去招人,要招哪些人,都是一抹黑。” “零跑” 这个名字正源于此。“我要再次从零开始,进入智能汽车产业,所以叫零跑汽车。”

朱江明还抛出了著名的造车三派理论。第一派是汽车人造车,比如威马的沈晖。爱驰的谷峰;第二派是互联网人造车,比如蔚小理;他属于第三派,是IT人造车,马斯克和IT人造车也是同一派。

 

朱江明后来说,“我们的愿景是成为一家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实现路径是为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创造更大的价值。”

彼时,尽管小鹏汽车已成立几年时间,但联合创始人何小鹏并未参与企业管理,而是在阿里巴巴集团任职,彼时驱动何小鹏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三个:第一是他意识到新出行时代就快到来,交通工具从形态到模式都会发生极大变化;第二是其本身对于汽车的喜爱;第三则是夏珩团队的汽车行业背景及靠谱性。

直到2017年8月何小鹏才从阿里离职,随后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小鹏汽车董事长。

2015年,赛力斯(601127.SH)的名字还是小康股份,当时其还只是专注于微车整车及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这一年,赛力斯喊出了 “力争在五年后拓展形成 ‘以家用汽车(含紧凑型MPV、紧凑型SUV)机车联网的物联网汽车与纯电动微型商用车为主体,发动机为支撑’ 的新业务格局,实现 ‘五年倍增’ 计划。”

这一年,赛力斯最强搭档华为的汽车业务还处于初探期,彼时的华为余承东充满斗志的目光还停留在手机领域,2015年11月,余承东在Mate 8发布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的销量会在一两年内超越苹果,最晚两年。”

当年哪吒汽车这一品牌还未创建,当时的张勇还是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张勇谈及北汽新能源在发展纯电动车过程中最大的竞争优势时表示,“我们不仅仅卖车,卖的更是服务。”

 

在年初,在吉利与新大洋合作生产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1的下线仪式上,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对外首次公布了新能源领域的布局和规划。

“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储备工作,帝豪和沃尔沃都有各自的新能源产品规划。今年吉利会投放一款电动汽车产品,体积较大,价格较贵。” 李书福说,“而轻量化、小型化产品也是吉利整体新能源战略里重要一环。此前,我们和康迪在微公领域有过新能源方面的合作。今天,借由跟新大洋知豆合作,吉利在微型纯电动车细分市场完成布局。”

当时对于电动车竞争与发展,李书福认为应该广泛合作,不能单枪匹马。“汽车必须是一个完全开放的,高度协同的,而且一定是大规模的产业。通过合作可以集中投入研发,共享基础架构模块和电动汽车的平台,共享采购体系的竞争力。”

这一年,如今的新能源汽车霸主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5.8万辆,占其汽车总销量的比例为15.26%(较2014年约提升了10个百分点),这一年比亚迪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为406.55亿元,同比增长了46.06%。

在2015年底,法国巴黎举行的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王传福呼吁各国政府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被称为新能源界奥斯卡的 “扎耶德未来能源奖” 也先后将个人终身成就奖和大企业奖颁给了王传福和比亚迪。

“当产业处于颠覆期,要以快制胜,提前技术创新和战略布局格外重要。” 王传福相信,传统车企巨头做电动车,是因为不希望落后,但内心往往不希望燃油车被取代;而与国际汽车巨头较量的,最终是谁在电动汽车上下的赌注更大。2015年,王传福果断地以23亿元卖掉了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并从资本市场募资150亿元,为新一轮开战筹备弹药。

记得很多年前,吴晓波曾向著名经济学家周其仁抛出一个问题 “如果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十年的话会是哪个词?”

周其仁先生回答说是 “水大鱼大” 。水是指经济环境、制度环境;鱼是企业。几个月后,两人再次相见,周其仁先生补充道,“水大鱼大” 之外,还有 “水浑鱼杂” 。他认为,中国经济有今天,前仆后继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功不可没,企盼减少企业家的非正常死亡,降低夭折率。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过去激荡的十几年间,何尝不是如此?

可以说,在这样一个激 情燃烧的年代,正是无数新能源汽车产业奋斗者们前赴后继,历经跌宕与苦难,凭借着涌动在激 情之中的那股不可遏制的赌性和对胜利的极度渴望,或是如苦行僧般的科学钻研,最终上演了一出令世界瞩目的中国新能源崛起大戏。

十年后的今天,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全球第一(2024年大概率持续占据全球第一王座)

但如今国际风云突变,其中欧盟委员会已启动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程序;白宫也宣布,对中国进口电动车增加关税到100%,企图以此扼杀产业。

事实上,汽车产业一直是中、美、欧等国家的支柱产业,谁都不会轻言放弃,未来围绕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主导权与定价权,国家层面的较量与博弈可能还会进一步升级,全球车企间的竞争也将变的更加惨烈。

 

2月18日王传福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说“当前汽车产业变革已进入深水区,电动化变革继续驶在快车道,智能化变革开始换挡提速,新能源汽车发展只会越跑越快,不会给我们停下来、慢下来、喘口气的机会。”

记得,很多年前很多人问何小鹏 “为什么在功成名就并实现财务自由后,还选择二次创业?” 何小鹏说,在这个年纪选择退休是不对的。

在他看来,自己曾经经历过一段时间的中年危机,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走,没有方向,“那种感觉很不好,机能和思维都退化了”。于是,作为一个已经做出成绩的企业家,二次创业必须选择一条更艰难的赛道,互联网电动车正是合适的领域。

何小鹏说,自己会拿出至少十年的时间放在这件事上,就好像他在微博上写下的那句话, “新轮回,终点亦是起点;创业一轮回,苦辣酸甜咸,归来还是少年。”

下一个十年,朋友你又会在哪里呢?       

来源:锂电那些事
燃烧汽车电力电子新能源理论材料气象装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3
最近编辑:6天前
锂电那些事- Maken
锂电设备、工艺和材料技术研发应
获赞 188粉丝 148文章 1863课程 0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