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 详情

桩界面参数取值

6天前浏览1045

今天来写点桩界面单元取值的问题~之前草草细细都讲过一些,但问的人还是太多,直接再开一篇吧~

先看相关参数。看参数我觉得还是看英文界面更容易对应。(因为大多数参数由于翻译的人对专业词汇的把握程度不同,翻译过来可能完全是另一个东西。)

中文界面

英文界面

so,我们重新理解一下。

1)最终剪力

最终剪力,英文界面上叫Ultimate Shear Force。Ultimate,软件翻译为最终,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Ultimate理解为“极限”。这很关键。

“最终剪力”在用户手册中给出的求法:

把最终还原为“Ultimate”,所以可知用户手册这里的翻译很可能是“采用极限侧摩阻力的结果”,实际上正文中也给出了这样的语句(绿色框框)“如果计算出的极限侧摩阻力为50kN/m^2……”

这就很好理解了,最终剪力的输入有两种方法:

A) "最终剪力”输入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时,桩界面厚度输入桩的周长。

B):"最终剪力”输入桩的极限侧摩阻力*桩的周长时,桩界面厚度输入单位厚度。

推荐按B方法输入。后文的描述基于B方法进行,也即界面单元厚度都输入单位值。

2)剪切刚度模量(Kt,单位kN/m^3)和法向刚度模量(Kn,单位kN/m^3)

剪切刚度模量Kt=最终剪力÷桩的允许沉降值。

法向刚度模量Kn=水平地基反力系数,或11Kt(后文见详情)。

A)根据最终剪力和桩的允许沉降值确定

每个地区桩的允许沉降值各不相同,若无地区经验,可按照桩径估计。一般情况下直径800mm以下的中小型桩,允许沉降40mm。大于800mm的大型桩,允许沉降不大于直径D的0.05倍。

B)参考界面助手公式来推算

桩界面用于模拟桩和土之间的摩擦行为,所以摩擦性质取决于桩土各自的性质(或相对性质),可以根据桩土材料性质推算剪切刚度模量和法向刚度模量值。(所以可见,桩界面参数应该根据桩土接触的范围,以及桩穿过的地层,定义若干组参数,每层土对应的界面参数各不相同

界面助手公式:(此处公式有待考证)

式中:

Tv为虚拟厚度系数,一般取值范围为 0.01~0.1,岩土和结构构件的强度差越大,输入的值越小。(虚拟厚度的取值可以简单理解为,虚拟厚度系数体现为摩擦的影响范围,性质差异越大,摩擦的发生越近似的收敛于一个面,影响范围越小。性质差异越小,摩擦呈现条带状,影响范围越大。)

vi为界面泊松比,取0.45。

Gi=R×Gsoil,R为强度折减系数。假如接触强度都不做折减,R=1,Gi=Gsoil

则E0ed,i=2×Gsoil×(1-0.45)/(1-2×0.45)=11Gsoil。

所以

可知:Kn≈11Kt

举个例子。某粘性土G=5600kN/m3,桩极限侧摩阻力50kPa,桩径1m,C35,桩长L=20m,桩允许沉降值25mm。求桩土界面性质。

求法1:用桩侧摩阻力。

最终剪力=50*1*3.14=157kN/m2,桩界面厚度1m。

Kt=157/0.025=6280kN/m3,  Kn=11Kt=69080kN/m3。

求法2:用土剪切模量。

Kt=5600/L/Tv=280/Tv,剪切模量大约在2800~28000之间。

至于Kn,乘以11就可以了。

以上内容基于对官方用户手册和分析手册的理解整理得到,但是,整理的过程,我发现英文的分析手册和中文的公式甚至都对不上。。

所以,我的常用办法还是反算,具体办法:使用时还是正常添加桩界面单元,添加桩设计荷载(这个一般是明确的),计算后看桩的轴力是否跟设计值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调整桩界面参数,直到参数一致为止,虽然麻烦,但是多数时候是凑效的。

如果有不同见解,欢迎提出,提出就是你对~

来源:工程数值仿真
建筑岩土MIDAS材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欢迎分享,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首次发布时间:2024-06-23
最近编辑:6天前
二小姐
硕士 Sleep and Dream
获赞 165粉丝 521文章 57课程 8
点赞
收藏
未登录
还没有评论
课程
培训
服务
行家
VIP会员 学习 福利任务 兑换礼品
下载APP
联系我们
帮助与反馈